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9 23:27: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词,会写“温暖”两个字。
2.通过联系上下文和借助图片等途径,理解“泥泞”“荆棘”“晶莹”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问答的语气。
4.读句子,想画面,在朗读中学习“雷锋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联系上下文和借助图片等途径,理解“泥泞”“荆棘”“晶莹”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问答的语气。
3.读句子,想画面,在朗读中学习“雷锋精神”。
教学过程
一、巩固识字,导入新课
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识记了生字词,并进行了当堂的挑战识字,都老师把挑战识字的情况做了统计,我们一起看:顺10蒙7献6生交流认字方法帮助有错误的同学认会生字。孩子们,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是快乐的,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心情继续走进第5课,齐读课题,相信同学们细细品读这首诗歌后,一定会有许多收获。
二、观察图片,说话练习
孩子们,这就是雷锋叔叔,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生交流。
三、品读小诗,感悟诗情
(一)学习第一二小节
你们真了不起呀,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作者也看到了这幅画面,赶快端起书来,读读第一二小节,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1.生交流多种方法理解“泥泞”这个词语。你们俩真会读书,孩子们,对于“泥泞”这个生僻的词语,他们俩能联系着上下文“那蒙蒙的细雨”“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划白板)猜想出词语的意思,真了不起,同学们都像她 们俩学习,联系上下文也可以理解词语哟!(板贴)
2.指导“的”字 短语的朗读 师 范读、指名读、漏词读。
3.读句子,想画面孩子们,读着读着,你的眼前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沿着长长的小溪,冒着蒙蒙的细雨,雷锋叔叔...... 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生交流并顺势带着这样的画面,读给同学们听。孩子们,你们太了不起了,一幅静止的画面在我们的眼前灵动了起来,老师也禁不住想和大家合作读一读,我读第一小节,你们读第二小节。(二)方法迁移,学习三四小节
孩子们,让我们继续用读句子想画面(指板贴)的方法再来读读三四小节,看看又会给你怎样的启迪呢?这些文字 很神奇呀,静止的文字能给我们带来灵动 的画面,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1.生交流看到的画面并说明理解“荆棘”这个词语的意思。
2.生交流用多种形式理解“晶莹”这个词语的意思。
3.你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能试着用“顺着弯弯的小路,踏着路上的荆棘,雷锋叔叔......”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
4.生交流并顺势朗读。
5.带着想象的画面,指名读第三小节,再指名读第四小节,其他同学认真听,你又听出了什么?
6.你真是了不起,听出了诗歌一问一答的特点(板书),来,男生问,女生答,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首诗歌问答形式的美。
四、拓展文本,创编小诗
1.“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抱迷路的孩子,被年迈的大娘,仅仅是其中的两件好事,(点击课件)有一本书的名字叫《雷锋日记》,这本书里就记录了许多雷锋叔叔做的好事(点击出示多篇罗列的日记),瞧,这些故事飞到了你们的桌子上,小组合作读一读,我们也像作者那样,用上一问一答的方式,编一首小诗吧!
2.你们刚才读着句子想象着画面,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又写了一首首小诗。虽然雷锋叔叔22岁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可是生活中,我们总能看到像雷锋一样的人,你来说说?
五、观察字形,学写生字
1.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 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师边范写边讲解(温:三点水,窄又长;日和皿,矮又胖。暖:日字旁,爰和爱,要区分。)
3.生描一个写两个,评价并修改。
六、回归文本,再读诗歌
1.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让我们满怀深请地合作读这首诗,男生问,女生答,男女合读最后一小节。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