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五年级上册5《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五年级上册5《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9-29 20:5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燃烧与灭火》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中的第二课,内容可以分为物体燃烧时会产生的现象及需要具备的条件、灭火的方法、遇到火灾怎样逃生。通过研究燃烧的条件、探究灭火的方法,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能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现象和灭火的方法与原理。通过燃烧既可造福人类,又可能给人类带来灾害的事实,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待问题。本节课是在学生对空气有较为丰富的生活体验,并且通过前面“空气的成分”一课的学习,学会了空气的成分并具有简单的动手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会更加丰富学生探究周围空气的方式和方法,为下节课“让空气更清新”学生能把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初步学会整理信息资料的方法打下基础。
重难点分析:
重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
难点:对燃点的理解
教学目标:
1.知道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掌握火灾逃生的常识。
2.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方案;学会火灾逃生应急处理的技能。
3.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完成探究。
4.了解社会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教学具准备:
课件、酒精灯、铁架台、火柴、小木棒、小纸棒、小砖头、棉花、小石子、螺丝钉、镊子、水杯、纸锅、灭火器
教学过程:
一、借发展史激趣导入
同学们,火是人类打开科学大门的第一把钥匙,大概在 200万年前,原始人就开始使用火,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带来了温暖,带来了熟食,从而把人从动物界分离开来!火的燃烧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燃烧做什么呢?生交流。补充观看老师搜集到的资料。
古代,人们利用燃烧取暖、烘烤食物,如今,我们可以利用燃烧冶炼金属、加工各种美食,航天航空领域更是离不开它。可见,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水火无情,燃烧的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如果我们想要科学的利用燃烧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就必须掌握燃烧的规律。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解开燃烧的秘密。
【设计意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恰当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辨证思考问题的思维和方法。】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活动一:燃烧的条件生交流:燃烧时有哪些相同的现象呢?小结:燃烧时往往会伴随着发光、放热、有时会冒烟等现象。那同学们想一下,我们生活中发生的燃烧并不是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吧?看来想让火燃烧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
生猜想:你认为燃烧都需要哪些条件?刚才同学们猜想的条件有:氧气、可燃物。那咱们需要设计两个实验来证明你们的这两个猜想。
实验 1:老师给大家准备一盏酒精灯、一盒火柴。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证明有氧气就能燃烧?怎样让它没有氧气就熄灭?
生交流,并请一生上台演示。你能解释一下,灯帽盖在酒精灯上,酒精灯就会熄灭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没有了?
是空气,准确的说是空气中的氧气。所以燃烧需要氧气。恭喜同学们第一个实验猜想成功。
实验 2:我们接触到的物品是不是都能燃烧呢?你能举例说明吗?请看下面老师为大家提供的实验材料,请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来猜想一下:哪些材料比较容易燃烧?哪些材料不能燃烧?同学们猜的对不对呢?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还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实验方案、交流实验步骤、完善实验方案。
实验之前温馨提示:
(1)用镊子夹稳实验物体
(2)手不要离火焰太近
(3)将点燃后的材料放到器皿中
(4)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填写实验记录单 1。
实验记录单 1:材料是否容易燃烧实验
小组实验、汇报交流实验报告单。
小结:小木棒、小纸筒、棉花都是容易燃烧的物体,称为可燃物。燃烧需要可燃物。恭喜同学们第二个实验猜想成功。
实验 3:具备了可燃物和氧气这两个条件就一定能够燃烧吗?纸锅烧水实验实验记录单 2:
材料点燃快慢实验
师出示用普通纸折叠的纸盒:刚才我们通过实验知道纸是易燃物,现在周围空气有氧气吧 点燃纸盒。咦?纸盒没有燃烧?现在可是具备了可燃物和氧气这两个条件的呀!看来燃烧还需要具备其他条件。同学们见过炉子烧水吧?随着时间的推移,火越烧越旺,温度越来越高,达到水的沸点水就会沸腾。水达到沸点就会沸腾,那是不是可燃物也需要达到什么点才能燃烧?接下来让我们再来做个实验进行探究。这个实验要进行一场速度比赛,参赛选手是小木棒和小纸条。
生猜想:小木棒、小纸筒都是可燃物,那么它们谁更容易被点燃呢?你们认为呢?该怎样去验证你的猜想呢?你们有什么好的实验方案吗?完善实验方案:老师非常欣赏同学们所说的“同时”二字。这样的比赛才更公平、公正。操作也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实验现象。阅读实验温馨提示。小组实验操作并填写实验记录单 2。小组分享实验报告单。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纸一遇到火,很快就会被点燃。这说明纸被点燃所需要的的温度和点燃木棒所要的温度谁的低啊?对,某种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作这种物质的燃点。所以燃烧还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燃点。这是燃烧需要的第三个条件。你们想知道纸和木棒的燃点分别是多少吗?老师给大家搜集了一些数据。同学们,各种可燃物的燃点可是完全不同的。纸的燃点大约是 180度左右,而木材则在200度以上。这也是刚才纸最先被点燃的原因。另外,同样是纸,但因为种类等不同,燃点也不相同。你们知道吗?有些金属也是能够燃烧的,但它们的燃点达到成百上千度,而且需要在纯氧环境中才能燃烧,我们周围空气中的氧气浓度太低。视频揭秘:纸锅烧水的秘密总结:通过以上的实验,我们知道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和达到可燃物的燃点。这三个条件像三个铁哥们,给燃烧造了一间世界上最坚固的房子-三角形。它们这铁三角的关系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设计意图:使学生形成辨证地看待问题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二:灭火的原理
出示图片:像这样的燃烧还能让它继续下去吗?火的燃烧在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也有其灰色的一面,它能让万丈高楼变成废墟,让茂密森林化为乌有,甚至吞噬鲜活的生命。为了避免这些悲剧,我们就必须掌握灭火的方法。
1、灵活选用灭火方法刚刚我们将酒精灯熄灭,用的是什么方法?那你们想想,燃烧的过程中缺少了什么?氧气。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给燃烧造了一间世界上最坚固的房子——三角形,他们将燃烧严严实实的保护在其中。怎样打破这间房子?让我们来唱一出离间计。燃烧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只要破坏其中至少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怎样灭火?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降温到该物质的燃点以下,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同学们,在实际的生产或生活中人们会针对不同情况,灵活选用灭火方法。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下列是通过控制燃烧的哪个条件灭火的?
2、水灭火注意事项一提到灭火,我们往往第一个念头想到的就是水。但是,水也不是万能的。灭火方法不对会适得其反,造成更大的伤害。
3、灭火器四步使用法灭火器
可是火场神器,你会使用吗?让我们伸出双手,老师教大家学习一下简单易记的 4步灭火法。一提二拔三瞄四压空手模拟似乎总是不过瘾,想不想亲手操作一下真实的灭火器?今天刘老师可是把家中常备的私人御用灭火器带来了,谁想来挑战一下?你是一名勇敢的灭火小能手!同学们灭火时要注意一个细节问题:瞄准火焰的哪里喷射?难度升级:此时,火灾现场刮起了大风,你应该站在什么位置?
4、拨打 119有学问同学们个个都是灭火小能手,但是我们小学生是未成年人,没有足够的能力灭火。所以发生火灾时首先是要保护好自己。同时,请同学们牢牢记住火警电话 119。拨打 119电话时需要说清什么呢?光哭或者光喊救命啊,有用吗?请两个同学模拟拨打 119火警电话。
5、逃生同学们,水火无情啊!除了学会这些知识,我们还必须学会一种技能——逃生!想象一下,如果此刻你身处火灾中,你会怎样逃生?要注意什么呢?总结逃生秘诀:熟悉环境暗记出口保持冷静不乘电梯毛巾妙用过滤浓烟烟雾场所匍匐前进明辨方向逃离火场掌握这些就可以学会自救,远离伤害。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水灭火不是万能的、灭火器的真实操作、模拟拨打 119火警电话等环节,梳理本节课的内容,深化课堂学习要点,让学生在本节课学有新获。】
三、评价总结
演练拓展只有把知识应用于生活,这才算是真正学会了知识!本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最后,让我们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一次火灾逃生演练吧!快,同学们!马上从教室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学以致用,将课堂知识演变为自身实际行动,把课堂教学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巩固了学习的内容。】
板书设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