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简单机械《13.斜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斜面,知道斜面是种省力的简单机械。
2.能基于所学知识,用木板等材料搭建简单的斜面,能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能设计控制单一变量的探究实验并完成实验。
3.意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4.了解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及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增强用科学技术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设计控制单一变量的探究实验并完成实验;了解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能设计控制单一变量的探究实验并完成实验。常规教学具:铁架台、木板、小车、钩码、条形盒测力计。多媒体技术: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研究主题
同学们,今天开始,我们将研究第四单元《简单机械》。说起机械,生活中你用过或见过哪些机械?谁想和大家交流一下?看来,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机械。人类对机械的使用历史由来已久。2500多年前商朝灌溉使用的桔槔,春秋时期流行的辘轳,日常骑行的自行车,建筑工地上的起重机......机械的发明和使用展现了人类的智慧。生活中有哪些常用的简单机械?简单机械分别有什么作用?本单元,让我们一起解读机械之美,感受机械的独特魅力!大家看,超市新进了一批货物,要把这一箱箱沉重的货物装上车,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同学和送货员的想法不谋而合。像这样抬起板子的一端而形成的斜坡,就是一种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板书:13.斜面)同学们来看,这两个斜面有什么不同?(长度、高低......最终都导致斜面的坡度不同)
二、动手实践,探究斜面作用
大家觉得送货员搭斜面搬运货物的方法有什么好处?(板书:省力)运用斜面搬运重物,真的能省力吗?(板书:?)科学讲究的就是实证精神,实验让我们眼见为实。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实验器材,请你看看都有些什么?
(铁架台、斜面、小车、钩码、条形盒测力计)你还记得条形盒测力计吗?仔细观察这个条形盒测力计,你想起了什么?
(这个条形盒测力计最大量程是 5N,只能测 5N以下的力;测力计左上方的字母 N是牛顿的英文缩写,它是衡量力的单位;测力计上的每一小格表示的是 0.1N......)
你能测一测提起小车和钩码需要用多大的力吗?使用测力计时需要注意什么?
(测量以后,我们发现提起小车需要 1牛顿的力,提起 1个钩码需要 0.5牛顿。)
利用这些器材,你想设计怎样的实验来证明斜面省力吗?
(学生讨论、设计实验。)
实验方案设计好了,为了保证实验成功,老师还有几句话想要提醒大家。(课件出示实验提示)请同学们开始实验并记录好实验数据。谁想交流一下你们的实验结果。
(学生交流,教师记录;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使用斜面能省力。)
三、实验探究,发现省力规律看来,运用斜面的确可以省力。再仔细观察这些数据,你还有什么发现或疑惑?
(学生交流发现)
你能设计一组对比实验,来证明斜面的省力效果与坡度有关吗?
(学生自主设计实验)
通过这次实验,大家又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教师适时总结板书: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设计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发现了斜面的省力规律。回顾实验过程,完成研究斜面作用的实验后,思考用测力计拉动小车是否匀速、读数是否准确;分析比较实验数据时,思考实验数据的差异原因......这些都是在反思。实验反思也是一种探究技能。
四、拓展应用,寻找隐藏斜面
了解完斜面,让我们一起找找生活中哪里应用了斜面?同学们说的都不错,老师也带来了几张图片,你能找到其中的斜面吗,请说说它的作用吗?(课件展示)
其实,生活中还有一些隐藏的斜面。让我们来做个小实验,看看对你有没有什么启发?请你根据提示,动手操作一下吧!
(学生完成小实验,交流发现)
原来,螺旋也是一种变形的斜面,你还能找到哪些隐藏的斜面?
(学生交流)找到斜面、了解斜面作用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知识关键在于活学活用,老师来考考大家:如果有这样一座高山,你觉得怎样登上这座山更好?为什么?
(学生参与争辩)
A.从坡度小的一边爬,那样比较省力。
B.从坡度小的一边爬,虽然比较省力,但是发现这边的路程要比坡度大的一边长,会浪费时间。
C.我设计条盘山公路。学生设计盘山公路,请同学介绍自己的设计理由。盘山公路和斜面有什么关系呢?看到同学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老师也感到很高兴。你可知道,就是这样的盘山公路如今已经成为许多山区的致富路,当地农民交通出行、特色农产品外销全靠它,科技发明助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请大家欣赏欣赏我国几条著名的盘山公路。(课件演示)
五、课堂小结,引导拓展延伸
欣赏完这震撼人心的美丽图片,今天的课也步入尾声,谁想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或感受?(斜面的作用、斜面省力的规律、对比实验、
科学知识改变生活......)科技改变生活,创新改变未来。科学知识让许多不可能变成了现实。老师希望大家能一直善于思考、乐于探索,始终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给大家留一道思考题:同样长的螺钉,螺纹圈数越多越省力,还是越少越省力?课后,大家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动手实验。老师欢迎你随时找我交流自己的发现!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