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

文档属性

名称 戊戌变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1-16 21:3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第7课维新变法一、背景时代特征: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公车:汉朝时,政府都是用公车接送应试的举子,后来就把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叫做“公车”。
在这里,由于这次上书是康有为组织参加科举考试的各省举子所为,因此历史上就称为“公车上书”。
二、开始(序幕)“公车上书”概况表反对同日本议和,
请求变法图强 揭开了维新变法
运动的序幕
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
的消息传到北京 失败二、开始(序幕)康有为、梁启超二、开始(序幕)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变者天下之公理也!二、开始(序幕)(1)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三、发展(变法的准备)(2)组织 “强学会”(3) 上书光绪帝等。目的: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三、发展北京强学会遗址标志: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三、发展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
不能立国。……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
也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三、发展光绪为什么支持变法?三、发展想一想:四、高潮政治方面类 别经济方面文化方面思想方面军事方面改革政府机构,裁撤
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内容影响京师大学堂遗址京师大学堂校牌四、高潮政治方面类 别经济方面文化方面思想方面军事方面改革政府机构,裁撤
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翻译外国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内容影响四、高潮…传播西方科学技术…发展民主政治…提高军事实力…发展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维新变法运动的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四、高潮1.囚禁______于中南海瀛台2.逮捕维新人士,参与朝政的
“ ”血洒菜市口;________、________仓促逃往海外。五、结局中南海瀛台,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囚禁在这里。五、结局杨深秀康广仁林旭五、结局五、结局谭嗣同刘光第杨锐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中国还没有人流血,让我来作第一个吧!五、结局 谭嗣同的死值不值得?议一议:五、结局 谭嗣同选择英勇就义,充分表现了他高尚的民族气节和变法的决心,这无疑是对顽固派的有力冲击,而且坚定了仁人志士的变法救亡的决心。他的死,正表现了中华儿女不怕牺牲的英勇斗志,他死得其所。
但是,谭嗣同把变法失败归结为中国历来没有为变法流血牺牲者是片面的,如果谭嗣同和梁启超等人一起逃跑,也不失为明智之举。这样,一来可以为变法保存有生力量,有望他日东山再起,为中国尽力,又可以减少牺牲。
最后,不管谭嗣同的选择如何,都已经成为历史,站在今天的角度,我们仍然视他为英雄,戊戌变法的流血牺牲者。 2.维新变法运动为什么会失败?1.慈禧太后为何要发动政变?合作探究:维新变法运动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3.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给我们什么启示? 材料一:政变之总原因,盖出于光绪帝之
怯懦,无权无勇…… 一有异动,则随其喜怒而
置焉! ——萧一山《清代通史》 材料二:…… 而康梁诸人不知环境之阻力,
偏于理想,多招忌妒,终则一无所成,其人固无
经验之书生也。 ——陈恭禄《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维新运动只是少数人的运动。他们
不仅不接近广大的劳动群众,得不到广大群众的
支持,只依靠载湉 这样一个无权无力的皇帝下命令。 ——荣孟源《中国近百年革命史略》2.维新变法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光绪皇帝的软弱无能·运动领导者缺乏经验·缺乏群众基础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外来的阻力慈禧掌握实权
顽固派力量强
袁世凯的告密
……2.维新变法运动为什么会失败?3.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给我们什么启示?六、意义六、意义1.对社会的思想启蒙作用
2.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深刻影响课堂小结戊戌变法二、开始(序幕)五、结局四、高潮六、意义一、背景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