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复习课件(共36张PPT)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复习课件(共36张PPT)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90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29 22:4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
抗日战争的胜利
战役 背景 战况 意义
淞沪会战(1937年8月) 八一三事变后,日军把侵略矛头指向____ 毙伤日军4万余人,上海沦陷 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
忻口会战(1937年9月) 日军逼近山西太原 八路军参加会战,取得____________ 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战役
上海
平型关大捷
战役 背景 战况 意义
徐州会战(1938年1月) 日军占领南京后,从南北夹击徐州 ______指挥,在台儿庄歼敌一万余人 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武汉会战(1938年6月) 毛泽东发表《 ___
____》,对抗战起了理论指导作用 毙伤日军近四万人,武汉、 ____陷落 抗战进入____阶段
论持
久战
李宗仁
广州
相持
概况 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__________迁移,各著名高校也向大后方迁移
意义 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和______基础
西南大后方
精神
时间、地点 1945年4~6月,延安
主要内容 毛泽东作《__________》的政治报告;提出党的政治路线;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意义 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论联合政府
毛泽东思想
①两个战场是相互依存、互相协同、互相配合的关系,都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都为中华民族的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联系
抗战初期配合正面战场,抗战后期,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主战场
战略地位
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以阵地防御战为主的常规战
作战方式
依靠人民的全面抗战路线
只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
抗战路线
敌后抗日根据地
国民党统治区
战场范围
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
国民党正面战场
比较项
是中国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击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再次振兴的转折点
以弱胜强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全局性
中国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
持久性
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又相互摩擦
复杂性
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有组织的全民族自卫战争
全民性
既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
战略地位(双重性)
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反侵略战争
规模大
1942年,国际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国际因素
中国共产党制定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和运动战,配合正面战场,最后赢得战争胜利
战略战术
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使抗日战争成为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
民众因素
国共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敌
组织领导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