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导学案【简约课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导学案【简约课堂】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29 20:5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导学案)
【2022年课标】
了解西汉末到东汉的政治、社会动荡。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学习知道王莽夺权、东汉建立、光武中兴等基本史实;
2.阅读史料、视频记录了解东汉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造成社会动荡;
3.梳理黄巾起义的过程,了解其概况及历史影响。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东汉的建立、光武中兴、黄巾起义的基本史实,东汉光武中兴局面形成的原因。
学习难点: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原因。
【思维导学】
【核心背记】
【知识要点】
【易混易错】
1.西汉灭亡后,接着建立的新政权是新朝,而非东汉。
2.黄巾起义是我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它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并没有直接导致东汉政权灭亡。
【重难点突破】
1.东汉衰败的原因?
(1)统治阶级的腐化:东汉末期,统治阶级更加腐朽,到灵帝时,公开卖官鬻爵;官员为了攀升,开始大肆搜刮,导致百姓难以生存下去。
(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中后期皇帝几乎都是幼年即位,皇帝身边的宦官、外戚开始相互残杀,交替专权。由于中央政府的常年混乱,地方豪强势力开始逐渐膨胀。
2.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和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比较
项目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
不同点 爆发时间 公元前209年 184年
领导人 陈胜、吴广 张角
口号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特点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
主要原因 秦朝沉重的赋税、徭役,残酷的刑罚等暴政,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导致东汉后期朝政腐败,时局动荡不安;灾荒连年
相同点 都属于农民起义,都沉重打击了当时的黑暗统治,但结果都失败了
【分层作业】
(一)、夯实基础
1.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空白处政权的建立者是( )
A.嬴政 B.刘邦 C.刘秀 D.杨坚
2.“身外戚,夺政权,建立新,西汉亡。”这三字经中的“外戚”指的是( )
A.主父偃 B.董仲舒 C.王莽 D.张角
3.李华同学在学习汉朝历史时,收集到以下实物史料的图片,其中反映东汉的民间生活气息和地方风貌的是( )

A.“汉并天下”瓦当 B.金缕玉衣(局部) C.陶院落(模型) D.彩陶说唱佣
4.刘秀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他统治后期,出现“光武中兴”的统治局面。下列哪项措施促进了这一局面的出现( )
A.下令释放奴婢 B.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C.统一度量衡 D.统一铸造五铢钱
5.“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是东汉灵帝在位期间爆发的黄巾起义军所使用的口号。“苍天”指汉王朝,汉代官员军队的衣服以苍青色为主。“黄天”是指黄巾起义军。下列有关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因其起义军头裹黄巾而得名 B.起义的领导人是张角
C.经过精心策划,有组织,有准备 D.提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6.透过文物,窥探光武中兴背后的隐忧。广州市麻鹰岗出土的冥器“陶院落”映射东汉衰亡最根本的原因是( )
A.中央和地方矛盾加剧 B.皇帝昏庸和不理朝政
C.阶级对立和社会动乱 D.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二)、巩固提升
7.河南地区拥有偃师二里头夏都遗址、安阳殷墟、郑州商城遗址、洛阳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等国家考古遗址。这表明古代中原地区( )
A.对外交流活跃 B.饱受战火洗礼 C.人口流动频繁 D.政治色彩突出
8.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王朝,史称东汉。至此,距离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已经过去
A.196年 B.197年 C.245年 D.246年
9.“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在本质上的相同点是( )
A.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B.调整统治政策,实现稳定与繁荣
C.完善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D.促进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10.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下图所示文物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
汉倭奴国王金印
A.中国汉朝时期日本已进入封建社会 B.汉代时日本与中国就有了交往历史
C.中国汉朝时期日本大和政权已统一日本 D.中国汉朝时期日本幕府统治已经建立
11.下图所示物件可折射出东汉时期
A.平民百姓的房屋布局 B.豪强大族的厚葬习俗
C.经济政治的发展状况 D.外戚宦官的交替专权
12.如图是我国古代某个王朝中期以后的政治生态示意图,这个王朝是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隋朝
13.两汉初年,经过统治者的励精图治,分别出现了“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的治世局面,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启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都城)鄙(边远地方)廪(粮仓)庚(露天谷仓)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穿钱的绳子)朽而不可校。太仓(京师的大粮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而乘字牝者摈而不得聚会。
——《史记·平准书》
(1)据材料一,概括“文景之治”治世局面的具体表现。
材料二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景帝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景之治”治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 豁达宽容,成就了,中兴伟绩。能文武,刚柔相济,奇兵突击。勇猛多谋成大事,推心置腹添鹏翼。得民心,跃马扫群雄,无人敌。释刑婢,均税率。勤政事,崇儒德。赞修文偃武,与民生息。宽厚爱民民众拥,秀才治国江山碧。有志者,万事竟成真。乾坤赤。
——《满江红·光武帝刘秀》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光武帝能够取得“中兴伟绩”的原因。
(4)“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治世局面的产生对今天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有何重要启示?
(三)、冲刺中考
14.(2023·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汉代某皇帝统治时期,陆续下诏“复三十而税一”“复五铢钱”“释奴婢”“并官省职”,这些措施使社会逐步安定。该皇帝统治的时期被称为(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15.(2022·甘肃金昌·统考中考真题)甘肃漳县百姓自古掘井熬盐,东汉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在盐川正式设置障县(漳县),盐产归陇西郡盐官管理。政府实行盐铁专营的根本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促进地方经济 C.充实边疆军费 D.打击地方经济
16.(2021·广西玉林·统考中考真题)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臣不能正常地执行职权。由此导致
A.百家争鸣出现 B.东汉走向衰亡 C.民族政权并立 D.藩镇割据形成
17.(2020·广东·统考中考真题)东汉梁太后之兄梁冀独揽朝政20余年。梁冀一门“前后七封候,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宗室姻亲充斥朝廷和郡县。这说明当时
A.官僚机构臃肿 B.宦官把持朝政 C.豪强地主横行 D.外戚势力膨胀
18.(2020·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毛泽东在《后汉书光武帝纪》批注中称东汉光武帝刘秀是“历史上最有学问,最会用人,最会打仗的皇帝”。该皇帝曾诏令说:“今边郡盗谷五十斛(hú),罪至于死,开残吏妄杀之路,其蠲(juān)除此法,同之内郡。”这道诏令所反映的统治措施是
A.释放奴婢,缓和矛盾 B.监督官吏,惩处贪官
C.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D.废除酷法,减轻刑罚
【核心背记】
光武中兴:1.9、王莽、新;2.刘秀、洛阳、东汉;3.刑罚、郡县。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1.外戚专权、依赖宦官、宦官宠幸;2.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黄巾起义:2.184、张角;3.黄巾起义;4.东汉的统治。
【分层作业】
1.C
2.C
3.D
4.A
5.D
6.C
7.D
8.C
9.B
10.B
11.C
12.C
13.(1)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
(2)原因:①汉文帝和汉景帝提倡以农为本,注重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和谣役。②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③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3)原因:豁达宽容、释放刑婢、平均税率、勤于政事、崇尚儒德、修文偃武、与民生息、赢得民心等。
(4)启示:要适时调整政策;善于用人;要关注“三农”问题,减轻农民负担;等等。(开放性问题,答案不唯一)
14.B
15.A
16.B
17.D 18.D
西汉灭亡:公元_____年,外戚________夺取政权,建立_____朝,西汉灭亡。
东汉建立:光武帝________在25年称帝,定都________,史称___________。
措 施:①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_________;②还合并_______,裁减官员,惩处贪官污吏;③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光武
中兴
皇帝早逝
幼主即位
___________
皇帝长大
诛杀外戚
___________
(母后临朝)
(君权旁落)
(夺回君权)
(_________)
(把持朝政)
形成
东 汉 的 兴 亡
外戚
宦官
交替
专权
后果: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背景:①朝政腐败;②贫民流离失所;③自然灾害频发。
爆发:_________年,_________领导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
结果:历史9个月的______________最后被镇压下去。
4.作用:沉重打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其一蹶不振。
黄巾
起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