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精血,注入中华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
历代政治形态简示——阎步克课件
士族政治
官僚政治
选官制度——变化
官僚成份变迁简示——阎步克课件
士族
高门
科举
士大夫
选官制度——变化
一、选官制度
【课堂探究】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世袭制
(夏商周)
科举制
(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北宋,衰落于明清)
军功爵制
(战国)
察举制
(西汉)
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
血缘
军功
孝廉
才能→家世
考试成绩
演变趋势
选拔标准:
选拔方式:
选拔原则:
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演变为学识、才能。
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
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论及品评演变为考试
选官制度(时期)
选官标准
选官制度——变化
(隋唐)崛起的庶族地主阶级强烈要求加入政权,分享政治权力,隋唐两代统治者也在治国方针上确立了“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的原则……科举制便在这样的氛围中确立起来了
——《中华文化史》
唐代实行科举选官制度。科举考试及第者,只是取得做官的资格,他们还须通过吏部的铨试,合格者才能由吏部授予官职。……在官吏任用的限制方面,唐代规定大功以上亲不得在同一官府任职;亲属之间不得任直接上下级官职;亲属不得在同部门任职;官吏任官须回避本籍。
——王炤、魏文超:《初唐盛世的法治成因》
选官制度——创新
设问:根据上述材料,唐代科举制能否结束世家大族对选拔人才的垄断?
追问:据此分析科举制的实施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
中枢机构——变化
西汉以丞相总百官,而九卿分治天下之事。光武中兴,身亲庶务,事归台阁,尚书始重,而西汉公卿稍以失职矣。及魏武佐汉初建魏国,置秘书令,尚书典事。文帝受禅,改秘书为中书,有监有令,而亦不废尚书,然是中书亲近,而尚书疏外矣。东晋以来,不专任中书,于是又有门下,而中书权始分矣。降及南北朝,大体皆循此制。 ——马端临《文献通考》
秦朝“九卿”中的郎中令主管宫廷戍卫和皇帝的侍从警卫,宗正主管皇帝事务,治粟内史主管国家财政,少府主管皇室财政。
“家天下”,家国同治。
三公大多由贵族或士族担任。
中书令、侍郎
尚书令、仆射
侍中、给事中
唐代,担任宰相的寒门子弟渐增。
通过科举制担任宰相的人数增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官僚政治的强化。
中枢机构——变化
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起草) 门下省(审核) 尚书省(执行)
兵部 吏部 礼部 工部 户部 刑部
皇帝
最近有群众反映,景点女厕不够啊!
男厕太多,增加女厕!
没毛病
开干!
欧了
职能及运转:
【情景再现】假如当时皇帝得知有群众反映景区女厕不足的情况,在三省六部制的中央官制下将会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相权三分 职掌分明
加强皇权 节制君权
中枢机构——变化
三省六部(隋朝至贞观初 )
政事堂集议制度
(贞观至开元 )
中书门下体制
(开元十一年以后 )
隋唐中枢体制演变——为开元盛世奠定基础
中书门下 吏 房 枢 机 房 兵 房 户 房 刑
礼
房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中枢机构——变化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直接封拜官职,因心怯,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A.分散相权加强了君权
B.对皇权形成一定制约
C.促使行政决策民主化
D.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
意义:
①三省分工合作,又牵制和监督,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三分相权,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③标志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中枢机构——变化
三省按照决策的程序分工,三省长官在政事堂讨论,形成决策,由中书省起草,皇帝批准后再由门下省审核,下发尚书省执行。在三省制的体制下,政事堂是最高的决策机构,尚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也就是说,决策与行政是分开的。 尚书省被排除在决策系统以外,从而彼此制约,以掌管国家大政,把决策权与行政权相分离的办法,在政制史上是一大进步。 ——据白钢《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等
内廷
宫城
参与决策
执行
皇城
特点:
①集体宰相制
(三分相权,集体决策)
②职权分明:决策与行政分
离、行政分工明确
③节制皇权。以相权节制君
权,可弥补君主才干之不足
(对专制制度弊端的弥补)。
中枢机构——创新
唐朝决策层次与方式的变迁
御前决策会议
朔望参
常参
仗下后决策会议
延英殿决策会议
宰相决策会议
政事堂会议
中书门下会议
百官决策会议
朔望参:每月初一和十五,皇帝在宣政殿会见在京文武职事九品以上的官员,期间,有关职事官可向皇帝奏事。唐玄宗以后,朔望参仅成为一种会见群臣的仪式,失去决策功能。
常参:相对朔望参而言比较正式的御前决策会议,地点在宣政殿或含元殿,参加者一般为五品以上官员,每日或隔日举行,会议内容十分广泛。在唐前期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其经常不能按时举行、参加人数过多、不能保密等缺点,在高宗以后地位下降。
仗下后决策会议:常参结束后仪仗退出,皇帝再与有关大臣决议决议军国大事的决策形式。比常参会议更灵活保密,在高宗以后日益重要。
延英殿决策会议:是皇帝在延英殿召见宰相及有关大臣讨论政事的决策形式。 比仗下后决策会议更灵活保密。其议案大多数由宰相提出,经讨论得到皇帝口头批准后,再由宰相具体拟定执行办法进状,由皇帝最后书面批准。
中枢机构——变化
总结:御前、宰相、百官这三种决策会议,是唐代中央政治决策活动的三种不同层次和方式,反映了唐代决策权力由集中走向分散的趋势。
唐代统治阶级根据历史的教训和自己统治的经验,认识到过分把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的弊端,从而把决策权力在国家机构内部作了适当分配,依据政事的重要性由皇帝、宰相、百官分级处理决策,这种决策方式不仅可以减少失误,还可以大大提高封建国家机器的效能。
由于按制度,宦官枢密使掌“出纳帝命”。宦官把持延英殿议政和翰林学士在内廷代为谋划,外朝宰相的权力进一步遭到削弱,形成内重外轻的权力格局。
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
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四铢”等等(二十四铢为一两)。唐高祖武德四年(六二一年),李渊决心改革币制,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一反秦汉旧制,钱文不书重量,是我国古代货币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开元通宝钱是我国最早的通宝钱。唐朝开元通宝开始币值与钱币重量脱钩(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推动了衡法向十进位制转变(“钱”取代“铢”成为“两”以下的重量单位);
征收赋税是古代国家剥削农业生产者,为政府财政支出提供物质保障的主要手段……
徭役是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
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役的重要承担者,历次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改革大多以限制大土地所有者,保障自耕农为出发点,来保证政府对农业经济的直接控制。
赋税制度——变化
古代赋税制度演变:
春秋时期---
汉代时期---
魏晋时期---
隋唐时期---
北宋时期---
明朝时期---
清朝时期---
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一条鞭法
(前期)租庸调制
(后期)两税法
租调制
编户齐民制度(赋税徭役制度形成)
相地而衰征、初税亩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总体特点:
征收的标准:
人丁→田亩、资产过渡;
征收的方式:
实物地租→货币地租;
征收的名目:
多种成分→单一货币
征收时间:
由不定时→定时
农民服役:
由必须服役→可以代役
地丁银
赋税制度——变化
征税单位
征收形式
征税对象
“以丁身为本”
即按丁口纳税
“以资产为宗”
即按土地财产的多少来确定应纳税额
征收实物为主
征收钱币为主
对人身控制较大
除王公外的一切家户都要承担
租庸调制
两税法
人身依附
减轻人身控制,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普通民众,王公贵族官僚行商免征
赋税制度——创新
思考:利民?害民?
在两税法实行后其他赋税仍未停止征收。更为严重的是,征收基本税的方法对农民极为不利因为正式赋税是按货币计算的(尽管征收时不一定是货币),并且计算的标准很高……实际上以实物折付的税额是原来份额的3—4倍。没有免过税,也没有按商品重新调整税额。
——《剑桥中国隋唐史》
两税法并没有减轻纳税农民的负担
黄宗羲指出,封建赋税制度有“三害”:“田土无等第之害,所税非所出之害,积重难返之害。”
从赋税制度的演变,黄宗羲揭示了这样一个历史现象:历史上每进行一次改革,老百姓负担就加重一层;历史上每进行一次“并税”改制,就会催生出一次杂派高潮。后人把这种现象称为“黄宗羲定律”。
延英殿
宣政殿
含元殿
紫宸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