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至清中叶中国版图的奠定、封建专制的发展与社会变动 说课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明至清中叶中国版图的奠定、封建专制的发展与社会变动 说课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30 17:0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明至清中叶中国版图的奠定
封建专制的发展与社会变动
教学策略学情分析单元设计课标分析教材分析目录教学反思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的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危机。课标分析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二、教学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家国情怀时空观念历史解释三、重点难点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基本的历史思维能力,他们思维活跃较少受到思维教条的束缚,而且求知欲旺盛,参与积极性高,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并注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践行立德树人目的。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整合(conformity)比较(compare)过程(course)生成(creation)一、教法二、学法对比感悟思考表达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立意二、单元设计第一课:明至清中叶中国版图的奠定(前提)第二课: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发展表现)第三课: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与社会变动(危机产生的原因)近代前夜的发展与危机第一课:明至清中叶中国版图的奠定一、时空观念初识明清1368年明朝建立1421年明成祖迁都1638年清朝建立1912年清朝灭亡明
和战
乌斯藏
土司制度
台湾
奴儿干都指挥使司
南海
二、史料实证疆域明清
二、史料实证疆域明清三、历史解释感知明清材料:土尔扈特部落以噶尔丹不道,故率本部落迁入俄罗斯,彼国以其愚戆,时加欺凌,大兵既定伊犁,威布遐迩,土尔扈特部长闻之曰:“吾侪本蒙古裔,今俄罗斯种类不同,嗜好殊异,又复苦调丁赋,席不暇暖。今闻大皇帝普兴黄教,奚不弃此就彼,亦良禽择木智也。”遂率其全部涉河而归,绕道行万余里始达哈萨克。……上(乾隆皇帝)闻之,命舒文襄公摄伊犁将军篆,往为安置。……舒既抵边,察其心实恭顺,乃受其降,厚加抚绥。彼既穷窘欲绝,今获意外之惠,乃诚心感化,然后四部落皆为我大清有也。——昭梿《啸亭杂录》思考:依据材料分析土尔扈特部万里东归的原因有哪些?123四、家国情怀思辨明清“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让我们用这个古老的预言,承载我们新时代的崭新内涵。经历了百年屈辱之后,各族儿女在五星红旗的引领下,用信念、力量铸成我们新的长城!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疆和田尼雅古墓出土的汉代“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膊(护臂)明清疆域版图奠定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融合、民族团结自在实体的中华民族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称号规范家国情怀第二课: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
本课以杭嘉湖地区为切入点,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及资本主义萌芽角度介绍,以此窥视整个明清时代的发展。
第三课: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与社会变动
西方 明清时代 14世纪 文艺复兴 14世纪 明太祖废丞相
1492年 哥伦布到达美洲 15世纪 明成祖设内阁
1688年 光荣革命 17世纪 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
1765年 工业革命 18世纪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比较
(compare)
课后延伸
1.搜集明清版图变迁的相关地图,说明明清疆域版图奠定近代中国疆域版图。
2.阅读相关历史著作,例《明史》、《吴晗讲明史》、《万历十五年》、《清史稿》、《清史十六讲》,了解明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展。
3.研究性学习,分小组搜集资料,讨论明清时代中西方之间的差距以及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明清时代特征。
教学反思
一、可取之处
二、疑惑之处
1.问题设置的有效性。
2.教学开展的互动性。
3.预设生成的统一性。
1.如何使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有效落地?
2.如何处理传统的教师讲述与学生自主探究之间的关系?
3.如何保证开放性问题评价的客观与科学性?
谢谢聆听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