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说课稿)-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圆的认识》(说课稿)-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9-29 21:43: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圆的认识》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小数组的 号考生。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圆的认识》。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今天我将贯彻这一理念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6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1节的内容,属于新课标中图形与几何的部分。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知识后进行学习的,为本节课学习圆的认识奠定了基础。本节课的内容是要让学生理解如何画圆,并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本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说学情
本课的对象为六年级学生,整体来说,他们都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较快的掌握本节知识,但针对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要重视他们的兴趣及能力的培养。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再结合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我将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怎么利用圆规画圆,并认识到圆的各部分名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圆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学习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通过以上对教材与教学目标的分析,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从教学内容上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根据本课内容可以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根据对学生认知特点的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圆的半径和直径关系。
四、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必须强调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所以我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设计了相应的教法、学法,本节课我将采用多媒体展示、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来开展本节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更加深入的认识圆。
五、说教学准备
为了适应本节课的教学,在本节课之前我做了以下准备:
1、圆规 2、直尺
3、《圆的认识》课件
六、说教学过程
根据对以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分析,本节课我将分为四个环节来安排我的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不会自然涌现,它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学习情境,因此,上课之前我向学生讲了故事,以前街上没有车,人们就想发明一种代步工具,但不知道用什么做轮子,这时人们利用了三角形、正方形等图形,发现都不能使车子平稳前进,最后使用了圆来做轮子,发现不仅能使车子平稳前进,而且速度很快。
通过这种情境导入,从而激发学生产生学习本节知识的兴趣,然后引出本节课题:《圆的认识》
第二环节、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这一环节,我将采取初步感知、深化理解这两个步骤来开展本环节的探索。
第一步、初步感知
首先,我用课件出示教材的主题图,向学生展示几幅关于生活中圆的图片,让学生感知圆的形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试着用生活中的一些物品画圆,并同桌间相互比较自己画的圆,看看谁大谁小?
第二步、深化理解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发现学生们利用了自己身边的圆形盖子,水杯的底面,三角尺中的圆来画圆,接着我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圆规,在直尺上将两脚的距离量为5cm,试着动手画圆,同桌进行对比看看彼此的圆大小有什么变化。
在学生对比之后可能都会发现每个人用圆规画出的圆大小都是一样的,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用圆规画圆时,指尖所在的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而利用圆规量出的5cm就为圆的半径,指的是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一般用字母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试着将圆沿直径进行对折,并量出直径和半径的长度,并进行思考,圆中的半径和直径有多少条呢?直径和半径又有什么联系呢?进而引导学生动手发现圆的直径和半径有无数条,直径是半径的两倍,而且在同一个圆内所有半径都相等,直径也相等。
最后,让学生对圆的大小进行交流讨论,并结合圆规画圆的性质,提问学生圆的位置是由谁确定的呢?圆的大小是由谁确定的呢?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圆心确定了圆的位置,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
第三环节、总结归纳,内化新知
在课程的最后我会询问学生:学习本节课你们收获到了什么,能利用圆解决什么问题呢?课后进行自主探究并在下一节课汇报交流成果。
通过回顾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巩固新知
练习是数学当中必不可少的,是形成技能的主要手段,在学生理解圆的基础上,让学生完成本节的“做一做”,通过练习,进一步运用圆去解决问题。
本节课的课后作业我设计为:完成本课的课后练习。
课后拓展作业我设计为:用圆规画出3cm的圆,并指出它的半径和直径的长。
七、说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设计就像一份微型教案,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节课的知识,我设计的板书设计层次清晰,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突出了本节课的知识点。
以上是我全部的说课内容,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