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9-29 23:54:29

文档简介

绥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
生 物 学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1章和第2章。
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肝硬化患者早期时会出现肝腹水,随着病情加重,体内腹水将逐渐增多,继而出现下肢水肿,医生常通过静脉输入血浆蛋白促进体内多余水分的排出,减缓病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肝细胞内蛋白质含量往往多于组织液
B.肝腹水是由于血浆渗透压过高造成的
C.肝腹水增多往往会导致肝细胞渗透压升高
D.静脉输入血浆蛋白可能导致患者尿液增多
2.小明同学暑期在超市打零工,帮忙搬运货物,结果手掌磨出“水疱”,一段时间后“水疱”自行消失。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水疱”是细胞中蛋白质进入组织液引起的
B.“水疱”中液体来自组织细胞,不属于内环境
C. “水疱”的形成和消失说明人体内物质在不断更新
D. 由于存在细胞膜,“水疱”中的液体不能直接进入毛细血管
3.据报道,某地婴幼儿因食用劣质奶粉引起营养不良,进而出现组织水肿,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血浆渗透压主要来源于血浆蛋白和无机盐
B.劣质奶粉中蛋白质通过4层膜进入血浆
C.食用劣质奶粉会造成内环境渗透压失衡
D.食用劣质奶粉会造成血浆渗透压降低
4.痛风是指人体内长期嘌呤代谢异常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疾病,血液中尿酸含量持续偏高 是其病症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内含有嘌呤的物质有 DNA、RNA、ATP等
B.痛风说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C.人体肾功能异常可能导致痛风的形成
D.正常人体输尿管中的 HCO /H CO 可维持内环境 pH 相对稳定
5.足球比赛是一项剧烈的运动,运动员积极地奔跑拼抢往往使机体的需氧量超过最大摄氧量,机体需通过无氧呼吸来供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释放能量少,消耗的有机物少
B.剧烈运动排汗使血浆渗透压显著降低
C.无氧呼吸会导致组织液组成成分发生变化
D.细胞代谢产生的热能往往会使体温明显升高
6.校园运动会是许多学生向往的一项集体活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们往往会通过调节以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员体内的血红蛋白、尿素都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B.运动员们维持内环境稳态需要多个器官、系统参与
C.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机体生命活动仍能正常进行
D.免疫系统主要参与消灭病原体,不参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
7.小明晚上走路时,突然看到一条蛇,此时他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等现象。下列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这些现象是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
B.此时小明体内血管收缩、血流加快
C.此时小明还会出现瞳孔扩张、胃肠蠕动减慢等现象
D.小明出现的上述现象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
8.甘氨酸和谷氨酸均可作为神经递质,前者抑制突触后膜兴奋,后者使突触后膜兴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甘氨酸和谷氨酸经突触前膜释放时均消耗能量
B.甘氨酸和谷氨酸属于小分子,可持续发挥作用
C.谷氨酸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会使其内外电位发生变化
D. 甘氨酸和谷氨酸在突触间传递信息具有单向性
9.下图为膝跳反射活动中神经纤维上某一位点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c 段钠离子进入细胞不消耗能量 B.cd 段钾离子运出细胞不消耗能量
C.兴奋在该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 D.b 点膜电位为零,膜内外无离子进出
10. 乙酰胆碱可引起平滑肌兴奋,也可引起心肌抑制。下列有关叙述错
误的是
A. 乙酰胆碱作用心肌细胞后,细胞膜对 K+的通透性增加
B.平滑肌细胞和心肌细胞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结构不同
C. 乙酰胆碱扩散至平滑肌细胞或心肌细胞均消耗能量
D.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后可被水解成小分子物质
11.阿尔茨海默病发作前常表现为记忆力轻度受损,学习和保存新知识的能力下降,注意力、执行能力、语言能力和视空间能力等认知能力出现轻度受损,但不影响基本日常生活能力。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人体学习的过程是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B.患者若不能看懂文字,说明其大脑皮层言语区的V区受损
C.患者形象思维能力受损与大脑皮层右半球受损有关
D.患者感觉性记忆受损与突触数目减少有关
12.成年人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当膀胱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人产生尿意。膀胱逼尿肌接收兴奋后收缩,产生排尿反射。逼尿肌收缩时,又刺激牵张感受器,引起膀胱逼尿肌反射性收缩,直至膀胱内尿液被排空,相关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③可能是副交感神经,其兴奋时会使膀胱缩小
B.成年人排尿调节存在正反馈调节机制
C.结构①②受损的患者能自主完全排尿
D.人体产生尿意需要大脑皮层和脊髓参与
13.马戏团的小狗经过训练后会计算简单的数学加法。下列有关叙述脊髓错误的是
A. 小狗会计算属于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B.该训练需要食物等非条件刺激不断强化
C. 该训练不需要脊髓等低级中枢的参与
D. 若长期不训练,则大脑皮层会使兴奋信号变为抑制信号
14.右图表示某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⑤ 属于效应器,由肌肉和腺体组成
B.兴奋以神经递质的形式由④传到⑤
C.反射弧中③的结构决定了兴奋的传递方向
D. 静息状态下,②④处仍有离子进出细胞
15.巴甫洛夫曾经做了如下经典实验: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关于此经典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食物引起狗的味觉属于非条件反射
B.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是一个学习过程
C. 食物和铃声都是引起狗分泌唾液的非条件刺激
D. 喂食引起分泌唾液的反射弧是临时形成的,可能会消失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 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正常人的血浆pH通常能维持在7.35~7.45,与其中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过酸、过碱都会 影响细胞正常的代谢,人体血浆pH的主要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CO 只能从组织细胞单向进入组织液
B. 人体血浆pH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神经调节
C.人体无氧呼吸产生的过多CO 会使血浆pH降低
D.若人体内多余的Na+没有排出,会影响渗透压大小
17.当某些内脏发生病变时,常感到体表某区域疼痛,如心绞痛可感觉左肩及左臂内侧疼痛,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右图是一种牵涉痛产生机制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现象中内脏是感受器,皮肤是效应器
B.患者感觉到疼痛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
C.兴奋在神经元c上单向传导,能够传至脊髓
D. 神经元b 联系脑和脊髓,兴奋在其上双向传导
18. 图甲表示缩手反射示意图,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甲反射弧由3个神经元组成
B. 图甲刺激c 处,则d、e处不能测到电位变化
C. 图乙A中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线粒体有关
D. 受体具有特异性,则图乙B上只含一种受体
19. 视紫红质通道蛋白(ChR2) 是一种光敏蛋白,将 ChR2 插入某种活细胞的细胞膜中,当利用 光线照射时,这种蛋白允许带正电的离子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中。某科研人员将 ChR2 插入如图所示神经元c 处细胞膜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 中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B.① 中物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主要依赖于膜的选择透过性
C.利用光线照射时,c处膜外电位变为正电位
D.① 中物质与②结合后,可能导致 d 发生电位变化
20.海葵毒素能影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对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的敏感性无影响)。科 学家利用枪乌贼神经元进行实验,探究海葵毒素对兴奋传递的影响,图1是用微电极刺激突 触前神经元并测得的动作电位峰值(mV), 图2是 0 . 5ms 后测得的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峰值(mV) 结果,曲线I是未加海葵毒素(对照)的测量结果,曲线Ⅱ、Ⅲ、IV分别是枪乌贼神经元浸润在海葵毒素中5min后、10min后、15min后的测量结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海葵毒素能促进Na+进入突触前神经元
B.增大微电极刺激强度可增大动作电位峰值
C.海葵毒素处理15min, 枪乌贼突触后膜表现为抑制
D. 微电极刺激枪乌贼神经元能引起其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10分)中医学但导的“阴阳平衡”实质上就是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回答下列问顾:
(1)内环境是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人体肝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
(2)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保持动态平衡。
(3)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大量的乳酸,但不会导致pH明显变化,与其中含有的_______有关。
(4)医生用生理盐水配制的药物给患者输液,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2. (10分)下图是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A、B处箭头表示血液流 动方向,⑤是红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内环境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④中物质通过___________循环进入②。
(2)若细胞①表示肝细胞,则其产生的尿素排出体外需依赖的系统有_____________。
(3)从化学成分分析,②与③中最多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②与③最主要差别是_________。
23. (10分)某同学晚上看恐怖电影,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当电影结束时,仍感到紧张害怕,但急着去厕所。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看恐怖片电影时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是由_______(填“躯体运动神经"或"内脏运动神经”)控制的,该控制_______(填"是"或"不是")随意的,_________(填“受” 或“不受”)意识支配。
(2)该同学看到一半时骨骼肌颤栗,其调节中枢与上述调节中枢______(填"相同"或"不 同”)。
(3)该同学看恐怖电影时,除了有以上现象外,还可能出现的现象有,_____ (至少写两点)。
24. (10分)用橡皮锤轻轻敲击股四头肌的肌梭,神经末梢会发生神经冲动,从而导致伸肌收缩、屈肌舒张,完成膝跳反射,反射弧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该反射需要_______________个神经元参与,该反射的效应器是__________。
(2)利用微电极刺激A 点,刺激后膜外电位发生变化,导致神经元产生_____(填“兴奋 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使_________离子内流。
(3)刺激 B 点引起伸肌收缩,这不属于反射,原因是___________。
25. (15分)河豚毒素(TTX) 存在于河豚鱼的卵巢、肝脏等多种器官中,具有很强的局部麻醉作用。某科研人员以蛙离体坐骨神经为实验对象,探究不同剂量的河豚毒素对其动作电位的 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任氏液与蛙组织液成分相近,若其中K+浓度升高,则坐骨神经中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___。
(2)微电极刺激神经纤维,形成动作电位的原因是______,结合实验结果,推测河豚毒素具有很强的局部麻醉作用的机制是___________。
(3)某人因食用未完全清除毒腺的河豚引发中毒,其症状可能是______(填“肌肉痉挛” 或“肌无力”),随着时间延长,该症状会逐渐___________(填"增强"或"消退")。
(4)据研究发现,3,4一二氨基吡啶(3,4—DAP) 能增强神经递质的释放,有人提出3,4— DAP 能作为 TTX 的解毒剂,请分析其机理:___________。
(5)据研究发现,河豚毒素不影响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为验证该发现,请利用蛙的坐骨神 经腓肠肌(神经肌肉接头处相当于突触)进行实验,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9月月考·生物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肝腹水形成的原因是肝细胞功能异常,合成输送往血浆的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回到组织液的
液体增多,B错误。
2.C“水疱”是细胞代谢过于旺盛,代谢产物进人组织液,导致组织液渗透吸水引起的,A错误,“水疱”中液体
属于组织液,属于内环境,B错误;“水疱”中的液体可进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D错误。
3.B劣质奶粉中蛋白质不能直接被细胞吸收,只能消化水解成氨基酸后才能被吸收,B错误。
4.D输尿管不属于内环境成分,D错误。
5.C无氧呼吸释放能量少,为获得较多的能量,消耗的有机物多,A错误;剧烈运动排汗,血浆渗透压升高,通
过调节维持血浆渗透压相对稳定,B错误:细胞代谢释放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通过调节使体温保
持相对稳定,D错误。
6.B血红蛋白不属于内环境成分,尿素属于内环境成分,A错误: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
条件,稳态遭到严重破坏,机体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C错误;免疫系统参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D错误。
7.A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等现象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A错误。
8.B甘氨酸和谷氨酸发挥作用后祓水解或回收,不能持续发挥作用,B错误。
9.Db点表示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有Na+进入神经元内,D错误。
10.C乙酰胆碱扩散至平滑肌细胞或心肌细胞不耗能,C错误。
11.D感觉性记忆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时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错误。
12.C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是脊髓,但脊髓的活动受大脑皮层控制,结构①②受损,大脑皮层无法对脊髓进行
控制,人体能够排尿,但不能完全排尽,C错误。
13.C条件反射也需脊髓等低级中枢的参与,C错误。
14.A根据③结构可知,兴奋由①向⑤传递,⑤是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
A错误。
15.B食物引起狗的味觉,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能称为反射,A错误,铃声引起狗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反
射,铃声属于条件刺激,C错误:喂食引起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反射弧是一直存在的,D错误。
16.ABD人体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不会产生CO2,C错误。
17.AD该现象中a和c均是传人神经,则内脏和皮肤均是感受器,A错误:兴奋在神经元b上单向传导,由脊
髓传至大脑皮层,D错误。
18.ABC由于突触小体中含有多种神经递质,所以B上含有多种受体,D错误。
19.BC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是胞吐,主要依赖于膜的流动性,B错误;利用光线照射时,c处膜外电位变为负
电位,C错误。
20.ABC海葵毒素能抑制Na+进入突触前神经元,A错误;动作电位峰值取决于神经元膜内外N+浓度差,
与刺激强度无关,B错误;图示说明海葵毒素处理15m,枪乌赋突触后膜动作电位峰值变小,仍表现为兴
奋,C错误。
【高二生物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4086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