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狼牙山五壮士 学习任务单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狼牙山五壮士 学习任务单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30 10:2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课 狼牙山五壮士 第一课时 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一:观看“跳崖”视频,树立壮士形象。
1.观看 “英勇跳崖”的视频片段。看完后,说说你想到了哪些含有“壮”字的词语?
2.齐读课题,并思考: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壮士”呢?在本文中指谁?
3.再读课题。
学习任务二:检测预习成果,夯实字词基础。
1.读词语,同学间相互注意纠正字音。
日寇 奋战 险要 悬崖 攀登 山涧 崎岖 雹子 屹立 眺望 喜悦 壮烈 豪迈 不屈
抡胳膊 晋察冀 手榴弹 绷着脸
全神贯注 斩钉截铁 热血沸腾 居高临下 粉身碎骨 惊天动地
2.质疑并互相释疑:哪些词语的意思不明白?哪位同学能帮他解决?
3.明确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关注容易写错的字,相互提醒容易写错的部件和笔画。
学习任务三:厘清文章结构,归纳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完善“自主学习卡”第四题②。
2.交流汇报,自主修正答案。
3.根据小标题的提示,连起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交流“自主学习卡”第四题①。
学习任务四:学习“接受任务”,了解故事背景。
1.朗读第1自然段,简单交流“晋察冀根据地”“游击战争”的相关知识。
2.思考并圈画相关内容:五壮士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任务的?这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学习任务一(学生自主搜集,灵活介绍。)
1.壮士、壮烈、雄壮、壮举、气壮山河……
2.勇敢的人、豪壮勇敢的人。本文指的是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
学习任务二
1.读准字音。
2.全神贯注:贯注,精神、精神集中。全部精力集中在一点,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
悬崖:高而陡的山崖。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山涧:山间的小水流。
粉身碎骨:身体被粉碎,多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丧生。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形容坚定不可动摇。
昂首挺胸:仰着头,挺着胸,无所畏惧的样子。
豪迈:气魄大;勇往直前。本课指口号声豪迈。
惊天动地: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
气壮山河:形容气势十分雄壮,可以使山河壮丽多彩。 3.读准节奏,读出韵味。
3. “副”读“fù”,不读“fú”;“寇”注意与“冠”区分;“抡”与“抢”区分;“悬”不要读成“县”……
学习任务三:自主探究,明确诗歌大意。
1.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2.略
3.《狼牙山五壮士》主要写了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接受了掩护连队主力及群众的撤退转移的任务,在完成拖住敌人的任务后,为了不让敌人追上部队,将敌人引上绝路继续顶峰歼敌,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
学习任务四:学习“接受任务”,了解故事背景。
1. (1)晋察冀根据地
晋察冀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地处同蒲路以东,正太、石德路以北,张家口、多伦、宁城、锦州一线以南,东临渤海,以山西东北部和河北的冀中、冀东为主。区内除冀中大平原外,大多是山岳地带。
(2)游击战争
游击战争是非正规作战。以袭击为主要手段,具有高度的流动性、灵活性、主动性、进攻性和速决性,并能广泛动员群众投入战争。游击战的精髓是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疲我打,敌逃我追。
五壮士是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接受掩护任务的。这说明了任务十分危险艰巨。从“集中兵力”“大举进犯”这两个词可以看出敌人兵力强大,敌众我寡,五个战士接受的任务十分艰巨。
第6课 狼牙山五壮士 第二课时 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一:回顾课文内容,借助提示讲故事。
1.默读课文,根据小标题的提示,自主练习讲故事。
2.分小组讲述故事,建议小组合作完成。
3.1——2组同学上讲台讲述故事,其他同学作补充。
学习任务二:抓住重点语句,体会英雄气概。
1.朗读课后二题中的两个片段,关注加点的部分,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2.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文中能表现五位壮士英雄气概的词句,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感受,并全班交流。
3.再次读课文,思考:课文在叙述时对五位英雄的称呼由“战士”变成了“壮士”,原因是什么?
学习任务三:聚焦重点段落,学习点面结合。
1.快速阅读第二自然段,用“ ”画出对人物群体的描写,用“ ”对每一个战士的描写,并交流汇报,自主修正答案。
2.讨论:这样的写法带给你怎样与众不同的阅读体验?
3.找一找使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的片段。
学习任务四: 选择熟悉场景,展开读写联动。
1.根据提示,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一写拔河比赛的场面。
裁判员一声令下,拔河比赛开始了!操场是顿时喊声震天。双方队员们个个( )。
只见打头的同学( ),站在队尾的大力士( )。我们的班主任老师( )。
2.读一读自己写的片段,听一听他人的片段。互相评价,及时修改。
参考答案:
第6课 狼牙山五壮士 第二课时
学习任务一:回顾课文内容,借助提示讲故事。
根据小标题的提示,完整地讲述小故事。
学习任务二:抓住重点语句,体会英雄气概。
1. (1)“斩钉截铁”是指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从“斩钉截铁”“走”能体会出作为班长的马宝玉的坚决果断和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坚定决心。“热血沸腾”指情绪高涨激动,从“热血沸腾”可以体会出战士们对于班长所做决定的认同,以及舍生取义的决心。这里体现了五壮士的豪壮之气。(2)从“抢前一步”“夺过”我体会到班长马宝玉当机立断、身手敏捷、有勇有谋;从“猛地举起”“砸”我感受到他的果断勇毅和对敌人的满腔仇恨。
2. (1)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从“沉着”可以体会到班长的沉稳果敢,“大吼一声”表现了副班长对敌人的仇恨,“抡”写出了宋学义将手榴弹扔向敌人时拼尽全力的样子,从“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可以感受到小战士对敌人的痛恨和完成任务的决心。
(2)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
从“拔”“拧”“扔”这一气呵成的动作,可以感受到马宝玉动作干脆利落,因为他心中充满了对敌人刻骨的仇恨和誓死杀敌的决心。
(3)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屹立”写出了壮士们面对敌人毫不畏惧、岿然不动的英雄形象。“眺望”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五位壮士对人民群众的热爱和对祖国的忠诚。“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表现出他们为能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而欣慰和自豪。
(4)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从“砸碎”“纵身”可以感受到班长的视死如归、勇于牺牲的精神。而战士们的“昂首挺胸”以及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充分体现了五位壮士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恶,对党、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热爱。
3. 课文前三自然段,五位战士是在执行命令,是勇敢的战士;完成任务后,他们可以撤退,却以生命为代价将敌人印上了棋盘陀上,可歌可泣,悲壮感人,所以成为“壮士”。
学习任务三:聚焦重点段落,学习点面结合。
1. “为了拖住敌人……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是对群体的描写,“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是对每一个战士的描写。
2. 对人物群体的描写是“面”,对每个战士的描写是“点”,这样有点有面的描写,层次感及画面感强,既让我们感受到五壮士作为一个战斗群体的团结勇敢,又能感受到每一位战士的英勇顽强,塑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抗日英雄个体和群体的形象。
3. 第三自然段“为了不让敌人……把敌人引上绝路”和第六自然段均采用了先点后面的写法。第四自然段则采用了先面后点的写法。
学习任务四: 选择熟悉场景,展开读写联动。
1.能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表现人物特点。
2.注意倾听,及时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