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针对性训练 (2.3-2.6)B
一、选择题
1. (2023·丽水)2023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减塑捡塑”,倡导减少使用,回收利用塑料制品。空矿泉水瓶属于( )
A B C D
2. (2023·杭州)长征七号火箭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煤油作为推进剂,煤油的成分之一可用CH3(CH2)10CH3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氧属于混合物
B、CH3(CH2)10CH3属于无机物
C、保持液氧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
D、CH3(CH2)10CH3可以燃烧,具有助燃性
3. (2023·宁波)“灰汁团”是宁波传统小吃,制作过程中要用到大米和“灰汁”。“灰汁”制取方法如资料卡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大米中含有的淀粉属于有机物
B、稻草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C、传统方法制得的“灰汁”是混合物
D、现代方法制得的“灰汁”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4. 合金的应用和发展印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类生产和使用青铜器早于铁器
B、生铁和钢是铁、碳等元素形成的合金
C、合金属于合成材料
D、合金的应用范围要比纯金属广
5. 推理是科学学习中常用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铝合金熔点比铝低,故所有合金熔点都降低
B、CO2、SO2可与NaOH溶液反应,故所有的非金属氧化物都可以与碱溶液反应
C、浓硫酸具吸水性,能干燥O2、CO2等许多气体,故浓硫酸可作NH3的干燥剂
D、有机物是一类含碳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除外),故CCl4是有机物
6. 1789 年拉瓦锡将当时的30多种简单物质进行了分类,部分结果如下表。按拉瓦锡的物质分类标准,氧化镁属于( )
A、气体类 B、金属类 C、非金属类 D、土质类
7. 如图所示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甲、丙、丁三种物质都是可燃性气体
C、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图中x 的数值为3
8. 小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实验时,先加热炭粉,一段时间后,将酒精喷灯移至CuO处加热,最终CuO变为紫红色固体。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收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B、反应过程中,CuO变为Cu
C、反应过程中,体现出炭粉具有还原性
D、装置中发生的反应:C+2CuO2Cu+CO2↑
9. 硫酸铜在工农业上有广泛应用。下列是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的利用铜制取硫酸铜的方案,可行的是( )
A、CuCuSO4 B、CuCuOCuSO4
C、CuCuSO4 D、CuCu(NO3)2CuSO4
10.(2023 苏州)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转化能实现的是( )
A、COH2CO3 B、Fe2O3FeCl2
C、Al2O3Al D、(NH4)2SO4NH3
11.如图是三星堆发掘的太阳鸟铜像,出土文物往往带有铜锈。根据铜锈的成分: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或CuCO3 Cu(OH)2],小科猜想:引起铜锈蚀的因素除了氧气和水外,可能还有二氧化碳。为证明“铜生锈需要二氧化碳”( )
A、①和② B、①和④ C、②和④ D、③和④
12.废铜的回收利用意义重大,我国提出废铜回收率要达到70%的目标。小明设计如下的实验回收含铜垃圾,据图回答。
实验步骤②,也可以用一氧化碳代替氢气,由此推测一氧化碳具有( )
A、导热性 B、氧化性 C、导电性 D、还原性
13.如图,甲和乙分别是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实验中,都是先加热再通气体
B、甲实验试管内通氢气反应时发生的现象是亮红色固体变黑,试管口有小水珠
C、乙实验只能通过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D、两实验中,氢气和一氧化碳都能将氧化铜变成铜单质,都发生了氧化反应
14.(2023 天津)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间的相互关系,涉及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反应(“—”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转化),下列选项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NaOH H2SO4 Zn CuSO4
B Ca(OH)2 HCl NaOH CaCO3
C Na2CO3 Ca(OH)2 H2SO4 BaCl2
D C O2 CO CuO
A、A B、B C、C D、D
15.如图a、b、c、d均是含铁元素的化合物,同一条射线上的物质类别相同。同一圈上的物质中铁元素化合价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b炼铁,b作还原剂
B、若c为FeCl2,工业盐酸往往因含c而显黄色
C、若d为可溶性盐,则Fe(OH)3→d可一步反应实现
D、若d为Fe2(SO4)3,实验室可由铁和稀硫酸反应制得
二、填空题
16.近日,某研究团队发表文章称,他们在人类的肺组织中发现了微小的塑料颗粒,这尚属首次。此前,科学家在人的脾、肾和肝等器官中都发现了微塑料颗粒。
(1)塑料属于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有些塑料的结构稳定,在土壤中不易被分解,但易燃烧。这是塑料的_____(选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17.垃圾桶由多种材料组成,如图所示。
(1)塑料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C2H4)n,它属于化合物中的_________。
(2)垃圾桶的铁质外筒很容易生锈,请你提一条防止生锈的建议:____________。
(3)国家提倡材料回收再利用,现有一杯含Al(NO3)3、Cu(NO3)2、AgNO3的废液,小明向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滤液变成浅蓝色,过滤得到滤渣。则滤渣中回收到的金属一定含有________。
18.(2023 黑龙江)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______(填“大于”或“小于”)钢的含碳量。
(2)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C2Cu+CO2↑,该反应中CuO发生了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3)向硝酸铝、硝酸铜、硝酸银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滤液呈无色,则滤出的固体一定有_______,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写离子符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写一个即可)。
19.(2023·宁波)某电厂的粉煤灰含有Al2O3,还有少量的FeO、Fe2O3和其它成分。其它成分不溶于水、不与酸反应,以该粉煤灰为原料制备Al2O3,流程如下:
(1)“酸浸”过程中,稀硫酸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流程图中,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_。
(3)“氧化”过程发生的反应为2FeSO4+H2SO4+H2O2=Fe2(SO4)3+2H2O,其中H2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1价。该化学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______。
20.黄铜矿经初步处理后,所得溶液甲中的溶质为Fe2(SO4)3、CuSO4及H2SO4。某同学通过废铁屑与溶液甲反应,制取补血剂原料碳酸亚铁并回收铜。已知:Fe2(SO4)3+Fe=3FeSO4
(1)请写出步骤Ⅰ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任写一个,题干所给的除外)
(2)步骤Ⅱ中可以添加的药品是_________。
21.(2023·杭州)利用氯化铁溶液浸出废金属(主要成分为铁铜合金)回收海绵铜(一种特殊形态的单质铜)的某种工艺流程图如图甲所示:
(1)浸出池中发生的反应有Fe+2FeCl3=3FeCl2,此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反应(填写反应的基本类型)。
(2)若酸洗槽中先加入过量稀盐酸,再加入铜及少量铁,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种类如图乙所示,则“●”表示________(填写离子符号)。
22.某工厂废液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铜和氯化亚铁。某课外小组要从废液中回收铜并得到铁红(主要成分Fe2O3 ),要求全过程不引入其他金属元素。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案中物质A是______,固体乙是______。(均填化学式)
(2)步骤⑤中加热发生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3.(2023 济宁)某一工厂的金属废料中含有铜、铁、金等金属单质,为回收铜和金并得到氧化铁。工作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工艺流程。
请回答:
(1)滤液A的溶质为________。(写化学式)
(2)固体A与空气加热发生化学反应,写出反应后的生成物与适量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操作1和操作2为同一操作,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_______。
(4)往滤液B中加入的物质X是______。
三、探究题
24.小明利用铁粉和活性炭探究铁锈蚀的条件,步骤如下:
①取三个相同的装置(如图),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分别加入表中对应药品,塞紧橡皮塞并关闭止水夹。(活性炭能加快铁粉的氧化速率,脱氧剂能除去装置内的氧气)
③5分钟后,打开止水夹,记录锥形瓶中植物油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1)比较A、C两次实验,说明铁生锈与______有关。
(2)B、C两装置打开止水夹后,进入锥形瓶中的植物油体积相近,原因是____________。
(3)小明查找资料,发现铜也能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等物质反应而锈蚀,生成铜绿(主要成分为Cu2(OH)2CO3)。若他想把足量的铜丝放入锥形瓶内,大致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请判断该方案的可行性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
25.小明查阅资料发现: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若反应过程通入一氧化碳时间不足,得到的固体产物是铜和氧化亚铜(Cu2O)组成的混合物。Cu和Cu2O均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但氧化亚铜能与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SO4+Cu+H2O。
于是他利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对反应产物的生成情况进行了如下探究:称取若干份质量均为0.6克的氧化铜,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一氧化碳还原不同时间并检测固体中氧化亚铜的质量, 结果如图乙。
(1)为收集尾气并除去二氧化碳,装置甲后应该接的装置是_______。
(2)取反应6分钟后的红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3)为解释实验结果,小明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过程提出如下假设:反应经历2CuO+COCu2O+CO2,CO+Cu2O2Cu+CO2两个过程,且在同一条件下两个反应同时进行。根据图乙所示的探究结果分析,假设成立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
26.(2023·杭州)我国提出争取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科学家提出用二氧化碳合成一种可降解的塑料[C4H6O3]n(相对分子质量为102n),一定条件下,反应可表示为:nCO2+nC3H6O═[C4H6O3]n。若制取204吨该塑料,理论上可以少排放多少吨二氧化碳?(写出计算过程)
27.(2023·绍兴)目前,免拆型手术缝合线广泛应用于手术中,它是用新型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C3H4O2)n]制作而成。聚乳酸可以通过以下路径制取。
(1)从物质分类角度看,葡萄糖属于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中间产物乳酸(C3H6O3)所含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
(3)如果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全部进入聚乳酸,则生产2.4千克聚乳酸,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C D D A D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D D C
二、填空题
16.(1)有机物 (2)化学性质
17.(1)有机化合物 (2)刷漆 (3)银
18.(1)大于
(2)还原
(3)银、铜;Al3+、Zn2+;Zn+Cu(NO3)2=Zn(NO3)2+Cu或Zn+2AgNO3=Zn(NO3)2+2Ag
19.(1)Fe2O3+3H2SO4=Fe2(SO4)3+3H2O
(2)过滤
(3)Fe
20.(1)Fe+CuSO4=FeSO4+Cu或Fe+H2SO4=FeSO4+H2↑
(2)碳酸钠溶液
21.(1)化合 (2)Fe2+
22.(1)Fe;Cu
(2)2Fe(OH)3Fe2O3+3H2O
23.(1)FeSO4
(2)CuO+H2SO4=CuSO4+H2O
(3)漏斗
(4)铁
三、探究题
24.(1)水
(2)脱氧剂也将氧气消耗完全
(3)不可行,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的含量很少,只能消耗很少的氧气。
25.(1)C
(2)红色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变蓝色
(3)如果分步进行,氧化亚铜最大质量应该是0.54g,而不是0.32g
四、简答题
26.解:设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nCO2+nC3H6O═[C4H6O3]n
44n 102n
x 204吨
=
x=88吨
答:理论上可以减少88吨二氧化碳。
27.(1)有机物
(2)3:4
(3)mco2×C1%=m聚乳酸×C2%
mco2×=2.4千克×
mco2=4.4千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