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屈原(节选)(课堂10分钟)素养提升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屈原(节选)(课堂10分钟)素养提升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30 10:4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7课 屈原(节选)(课堂10分钟)同步素养提升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脚镣(liào) 眩光(xuàn) 木梗(gěng) 徘徊(pái huái)
B.脾腉(pì nì) 伫立(chù) 波澜(lán) 污秽(huì)
C.虐待(nüè) 玄衣(xuán) 稽首(jī) 播弄(nòng)
D.雷霆(tíng) 迸射(bìng) 驰骋(chěng) 犀利(xī)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木梗 犀利 指天划地 B.驰骋 俄倾 愤愤不平
C.虐待 婵娟 拖泥戴水 D.雷霆 污秽 哗众取宠
3.下列标点符号是拥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B.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
C.哭,哭有什么用?眼泪,眼泪有什么用?顶多让我们哭出儿龙湘妃竹吧!
D.你们滚下船来,你们滚下云头来,我都要把你们烧毁!烧毁!烧毁!
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表现诗人的chóng ① (A.祟 B.崇)高理想与爱国精神。诗歌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对历史的回溯 ② (A.sù B.shuò),叙述诗人的家世、出身以及辅佐楚王的经历;后半部分书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 甲 (A.历程 B.里程),通过神游天地寻求真理而不得的陈述,表达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诗人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 乙 (A.琳琅满目 B.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和摇曳多姿的艺术想象, 丙 。
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优良传统
②创作了文采绚烂、结构恢宏的不朽诗篇
③生动表现了抽象的意识和诗人高洁的志趣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5.《雷电颂》运用象征手法,增强艺术表现力,指出下列象征义不正确的一项( )
A.“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
B.“洞庭湖、长江、东海”象征人民群众。
C.“无形的长剑”象征黑暗、邪恶势力。
D.“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二、填空题
6.文学常识填空。
中国伟大的_________主义诗人_________著有一篇长诗《天问》,诗中表现了他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我们也在九年级下册教材学习了郭沫若写他的一篇历史剧。
三、综合性学习
7.从前有个怀才不遇、仕途不通的文人流落到湘江之滨,联想起战国时期的三闾大夫忠君爱国,却屡遭昏君佞臣排挤打击而被流放的不幸遭遇,便撰写了一副对联:
泪滴湘江流满海
嗟叹嚎啕哽咽喉
(1)“三闾大夫”指_____。
(2)试分析这副对联的特点,并说说这种特点对表达内容有何作用。
四、现代文阅读
屈原手足已戴刑具,颈上并系有长链,仍着其白日所着之玄衣,披发,在殿中徘徊。因有脚镣行步甚有限制,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手有举动时,必两手同时举出。如无举动时,则拳曲于胸前。
屈原:(向风及雷电)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
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你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转来,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但你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尘,吹走一些沙石,至少可以吹动一些花草树木。你可以使那洞庭湖,使那长江,使那东海,为你翻波涌浪,和你一同地大声咆哮啊!
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澜呀!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你们宇宙中伟大的艺人们呀,尽量发挥你们的力量吧。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
雷!你那轰隆隆的,是你车轮子滚动的声音?你把我载着拖到洞庭湖的边上去,拖到长江的边上去,拖到东海的边上去呀!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镗镗搭搭的咆哮,我要漂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我要和着你,和着你的声音,和着那茫茫的大海,一同跳进那没有边际的没有限制的自由里去!
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虽然你劈它如同劈水一样,你抽掉了,它又合拢了来,但至少你能使那光明得到暂时的一瞬的显现,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炫目的光明呀!
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我知道,你的本身就是火,你,你这宇宙中的最伟大者呀,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进射出光明了吗?
炸裂呀,我的身体!炸裂呀,宇宙!让那赤条条的火滚动起来,像这风一样,像那海一样,滚动起来,把一切的有形,一切的污秽,烧毁了吧,烧毁了吧!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
8.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9.《雷电颂》选自历史剧《__________》,这是一台话剧。“雷电颂”部分属于人物的__________,这是一种非常具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段,可以直接展现人物内心深刻而复杂的矛盾。
10.正文前面那一小段文字在剧本中属于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11.说说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B.伫zhù;
C.稽qǐ;
D.迸bèng;
故选A。
2.D
【详解】A.“划”应为“画”;
B.“倾”应为“顷”;
C.“戴”应为“带”;
故选D。
3.A
【详解】解析:句末的句号改为感叹号。
4.D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排列语序的能力。“生动表现了抽象的意识和诗人高洁的志趣”是对屈原作品《离骚》的直接评价,“创作了文采绚烂、结构恢宏的不朽诗篇”写的是屈原的艺术成就,“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优良传统”揭示其历史意义,正确的顺序为③②①,这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故选D。
5.C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赏析理解。
C.“无形的长剑”象征坚定的信念,而非“黑暗、邪恶势力”;
故选C。
6. 浪漫(爱国) 屈原
【详解】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题空一:浪漫(爱国);题空二:屈原。
7.(1)屈原
(2)上联每个字的偏旁均为三点水,下联每个字的偏旁都是口字旁。使读者仿佛看到这位穷困潦倒的落魄文人泪流满面的形象,听到他失声痛哭的悲怆呼号。
【详解】(1)“三闾大夫”指屈原。“三闾大夫”是战国时楚国特设的官职,是主持宗庙祭祀,兼管贵族屈、景、昭三大氏子弟教育的闲差事。屈原贬后任此职,后“三闾大夫”专指屈原。
(2)题干要求分析这副对联的特点及对所表达内容的作用。这副对联的特点比较明显,上联“泪滴湘江流满海”每个字的偏旁均为“三点水”,下联“嗟叹嚎啕哽咽喉”每个字的偏旁都是“口字旁”。作用要联系题干的“怀才不遇、仕途不通的文人流落到湘江之滨,联想起战国时期的三闾大夫忠君爱国,却屡遭昏君佞臣排斥打击而被流放的不幸遭遇,便撰写了一副对联”一句所表达的内容。“泪滴湘江流满海”是写这位穷困潦倒的落魄文人泪流满面的形象;“嗟叹嚎啕哽咽喉”是写他失声痛哭的悲怆呼号。
8.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来摧毁黑暗,表达对光明的渴盼。 9. 屈原 内心独自 10.舞台说明。交代剧情发生的场景及人物的动作、神态等,以推动剧情的发展。 11.抒情主人公通过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达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追求光明的热切愿望。
【解析】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