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曹刿论战(课堂10分钟)素养提升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曹刿论战(课堂10分钟)素养提升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2.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30 10:45:2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0课 曹刿论战(课堂10分钟)同步素养提升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辙(zhé) 登轼(shì) 肉食者鄙(bǐ)
B.弗(fú) 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C.竭(jié) 败绩(jì) 望其旗靡(mǐ)
D.驰(chí) 远谋(móu) 又何间焉(jiān)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吾/视/其辙乱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公/与之乘
3.下列句子在语序上与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一致的一项是( )
A.何以战? B.虽不能察,必以情。
C.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D.微斯人,吾谁与归?
4.下列加点词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牺牲玉帛 B.小大之狱 C.公将战 D.可以一战
5.对下列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师败绩(齐军大败)
B.公将驰之(鲁庄公要下令驱车追赶齐军)
C.夫战,勇气也(作战,靠的是勇气)
D.夫大国,难测也(大国兵多将广,难以测量)
6.下列对《曹刿论战》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表现了鲁庄公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近臣的拥护上,突出其“鄙”。
B.文章分别写了战前、战中、战后三个阶段的相关情况,其中略写了战前鲁国的政治准备。
C.“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说明了民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突出了曹刿的远见卓识。
D.“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表现了曹刿认真细致,冷静谨慎,懂战术,有谋略的特点。
二、填空题
7.填空。
(1)《曹刿论战》一文选自我国的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____》,该书旧传为____时期鲁国史官____所作。
(2)本文记叙的是齐国和鲁国之间的____之战,是鲁国抵抗齐国进攻的一次战役。
三、情景默写
8.根据要求默写
(1)曹刿采取“敌疲我打”的方针,体现这一方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刿冲破阻挠,坚持拜见鲁庄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表明曹刿在齐军败退后不立即下令追击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表明曹刿向鲁庄公解释可以追击齐军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9.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自古知兵非好战”的深刻思想,先贤读兵论战并不崇尚单纯以武力制胜,古代兵家认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正义之师可以得到民众支持,常常会”不战而屈人之兵”。
材料二
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民弗从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 B.忠之属也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齐师伐我 伐竹取道 D.必以信 愿陛下亲之信之
11.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以“乡人”比照、映衬曹刿,突出曹刿抗击外敌的担当和护卫宗国的赤子爱国之心。
B.鲁国以弱胜强的主要原因一是在政治上取信于民,二是运用正确战略战术、掌握时机。
C.鲁庄公最初将战争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神灵保佑上,反映他军事见识鄙陋。
D.本文剪裁精当,语言精练,紧扣“论战”,详写曹刿言论,略写战争,有力突出了中心。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D.“间”是多音字,在此处应读jiàn,是“参与”的意思。故选D。
2.D
【详解】本题考查断句。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本句话的意思: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公与之”是做主语,“乘”作谓语。节奏划分应为:公与之/乘。故选D。
3.B
【详解】A.句意为:凭借什么作战呢?“何以战”属于宾语前置;
B.句意为: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语序上与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一致;
C.句意为:鲁庄公与曹刿同乘一辆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战于长勺”属于状语后置;
D.句意为: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吾谁与归”属于宾语前置;
故选B。
4.C
【详解】A.古义: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B.古义:诉讼事件。今义:监狱;
C.将要;
D.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许可。
故选C。
5.D
【详解】D.有误。应理解为:齐国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测”在这里是“推测,估计”的意思,而非“测量”。故选D。
6.B
【详解】本题考查赏析文章内容。
B.“其中略写了战前鲁国的政治准备”赏析有误。文章分别写了战前、战中、战后三个阶段的相关情况,其中详写了战前鲁国的政治准备。
故选B。
7. (1)左传 春秋 左丘明 (2)长勺
【详解】(1)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
(2)根据原文中的“齐师伐我”“战于长勺”可知本文记叙的是齐国和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
8. 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 彼竭我盈 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夫大国 难测也 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衰、竭、盈、狱、鄙、焉、辙、靡。
9.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国人民愿为实现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不懈努力。
【详解】考查对文本内容和漫画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材料一,阐述了在传统文化中,中华民族不崇尚武力,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从材料二看,中华民族砸碎禁锢和平鸽的法西斯的笼子,放飞和平鸽。据此可概括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爱好和平的优秀传统,中国人民为实现人类和平与发展而不懈地努力着。据此理解作答。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10.B 11.(1)衣食这一类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身边的人。
(2)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 12.C
【解析】10.考查多义词辨析。
A.不同,听从,顺从/跟从,学习;
B.相同,都是“类”的意思;
C.不同,攻打/砍伐;
D.不同,实情/信任;
故选B。
11.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
①安,指安身;专,独自享有;必,一定;以,把。
②信,信用;孚,使信服;弗,不;福,赐福,保佑。
1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
C.有误,鲁庄公最初将战争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神灵保佑上,这反映了他政治见识的鄙陋,并非反映他“军事见识鄙陋”;
故选C。
【点睛】参考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自己。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神灵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按照承诺的去做。”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回答说:“这才是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溃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向下看,查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轼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战胜齐军后,鲁庄公问他这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穷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设下埋伏。我看他们车轮碾过的痕迹散乱,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所以决定追击他们。”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