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4课 诗词曲五首 (课堂10分钟)同步素养提升卷
一、选择题
1.下面对《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A.问答入词,层层深入。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B.千古兴亡,往事悠悠。“悠悠”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
C.“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话用典故,详写硝烟弥漫的战斗场面。魏蜀吴三国战事频发,也出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
D.“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对英雄的仰慕,对主和派的愤慨以及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
2.下列对《山坡羊·潼关怀古》一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A.“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中,“聚”写出潼关处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写出潼关地势的险峻。
B.“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过去雄伟的秦汉宫殿,如今都成了一片废墟。这句直接描写战争,使历代改朝换代的惨烈图景跃然纸上。
C.作者层层深入,由写景而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升华整首曲的主题,表现了作者的思索和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D.曲中,雄浑苍茫的景色、真挚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下列对《过零丁洋》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概括了诗人被俘前的经历;“遭逢”,指遇到朝廷选拔;“寥落”,指宋朝抗元战事逐渐消歇。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风飘絮”形容自己命运如风中柳絮,无法把握;“雨打萍”形容国势如雨中浮萍,时起时沉。
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昔日惶恐滩边忧国忧民,如今零丁洋上自叹伶仃。
D.这首诗是诗人为表明自己的气节而写,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
4.选出对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有误的一项(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A.开头两句突出边塞的气候特征,由风而见雪,“折”字写出了北风之猛,“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以冬景写春景,以冬雪喻梨花,比喻新奇贴切。
C.“愁云惨淡万里凝”中“愁”“惨”二字,既写景也抒情,表现诗人为友人的长途跋涉而产生的担忧之情。
D.这是一首边塞诗佳作,笔力纵横矫健,结构开阔自如,章法严谨,含蓄隽永。
5.当今盛世,航天英雄征战太空,平安回家是幸福的起点;而在古代,万千战士征战沙场,九死一生后回家,却百感交集。下面是小明对《十五从军征》的理解,请指出其中有误的一项( )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A.这首叙事诗,自然流畅,语言朴实真切,具有汉乐府民歌的特点。
B.首句“十五”和“八十”形成对比,运用夸张手法,突出从军之久。
C.“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运用近景描写,突出庭院无人打扫的凄凉破败景象。
D.最后一句刻画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尽显其悲痛欲绝的失望哀伤之情。
二、句子默写
6.根据要求默写。
(1)《十五从军征》中,和贺之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诗人目送友人离去,流露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情不自禁地赞扬孙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啊,连曹操也不得不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
(4)“舍生取义”是中国古代文人所推崇的生死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对这种生死观的真情表白。
(5)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出了作者途经潼关,遥望旧朝故都长安时无限伤感的原因。
三、综合性学习
7.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2018年,央视推出了一档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节目一开播就得到了观众的好评。此节目将古典诗词与流行音乐完美结合,带领观众在众多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音乐之美和文化之美。
材料二 中国首档中文诗词记忆闯关节目《中华好诗词》在河北卫视华丽亮相,接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观众继续烹调这场越炒越火的中华文化盛宴。
(1)从以上材料中可归纳出什么信息
(2)某班将于本周五下午举行“走进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完成以下任务。
①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写一副对联。
上联:
下联:
②班级想要你去邀请郝校长来参加此次活动,你会怎么说 (要求:语言得体,内容简洁)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题。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8.请从炼字的角度,分析“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中“始”字的丰富内涵。
9.简要分析这首诗是如何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悲剧命运的。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0.这首诗以雪为线索贯穿始末,请以诗中任意描写雪景的句子为例,分析其在情感表达上起到的作用。
1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是送别诗,但送别过后,诗人心中留有的情感不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2.“千古兴亡多少事?”这一问句,巧用叠词“悠悠”作答,有何深刻含义?
13.短短一首词,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怆雄壮,意境高远。试赏析其中第三问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过零丁洋》,完成下面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4.文天祥《过零丁洋》是一首永垂千古的爱国主义诗歌。首联诗人回顾了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颔联用“①_____”来比喻南宋王朝破碎的山河,用“雨打萍”来比喻②_______;颈联诗人巧借地名“惶恐滩”“零丁洋”表现了自己抗敌兵败被俘时的③______处境。
15.李贺《雁门太守行》中“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与本诗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的都是视死如归的崇高情感。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
阅读下面一首曲,完成下面小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6.请对曲中的“望”做简要分析。
17.朗诵诗歌要关注重音。你认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一句中,哪个词语可以重读?为什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对词作内容的理解分析。
C.“详写硝烟弥漫的战斗场面”有误。“年少万兜鉴,坐断东南战未休”意为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这句话用典故,实写史事,战斗场面一笔而过,并没有“详写硝烟弥漫的战斗场面”;
故选C。
2.B
【详解】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
B.“直接描写战争”有误,“宫阙万间都作了土”的意思是:秦皇汉武曾苦心营造的无数殿堂楼阁,万千水榭庭台,而今都已灰飞烟灭,化为尘土。这句间接描写战争,使历代改朝换代的惨烈图景跃然纸上。
故选B。
3.B
【详解】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B.理解不正确。“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意思是: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以“风飘絮”比喻国势如同风中柳絮一般十分危急,而非“形容自己命运如风中柳絮,无法把握”;以“雨打萍”来自喻自己家破人亡的凄凉状态,而非“形容国势如雨中浮萍,时起时沉”。
选B。
4.B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鉴赏能力。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诗以春景写冬景,以梨花喻冬雪。选项说法相反,表述有误。
故选B。
5.C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鉴赏。
C.有误,“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运用远景描写,并非“近景”;
故选C。
6. 十五从军征 八十始得归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生子当如孙仲谋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是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兜、鍪、坐、汗、阙”等字词容易写错。
7.(1)中华传统文化类节目走上荧屏,深受观众喜爱。
(2)示例一:走近民族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示例二:汲取民族精神营养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示例三:品文化大餐 展民族精神
②示例:郝校长,您好!我们班定于本周五下午两点在主楼103教室举行“走进传统文化”主题班会,特邀您参加此次活动,期待您的光临!
【详解】(1)考查对材料的综合与探究。对于组合型材料则要根据要求,分别将信息提取出来,加以浓缩组合。要依次对诸多的信息进行筛选提炼,看看哪些信息在材料中是起到提纲挈领作用,信息有轻重之别,综合两则材料,看出无论是《经典咏流传》,还是《中华好诗词》,都深受观众的喜爱。
(2)考查拟写对联。对联讲究字数相等并押韵,所以在做对联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字数相等、句式一致、结构相应、内容相关等特点。据此拟写为:弘扬传统文化,复兴中华民族。
(3)邀请信是邀请亲朋好友或知名人士、专家等参加某项活动时所发的请约性书信。它是现实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日常应用写作文种。邀请函的正文是指活动主办方正式告知被邀请方举办活动的缘由、目的、事项及要求,写明礼仪活动的日程安排、时间、地点,并对被邀请方发出得体、诚挚的邀请。
8.突出老兵从军时间之长;表现出老兵渴望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或表现老兵终于可以回家的喜悦之情)。 9.由远及近写景,遥看家园荒冢累累,近看庭院荒芜杂乱,人亡屋空,残破不堪,以如此荒凉之景,突出了老人从军六十五年终得归家却无家可归的悲惨命运。
【解析】8.本题考查诗歌炼字。
“始”是“才”的意思。“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意思是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家中。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才归, “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始”字,突出老兵从军时间之长;同时巧妙地传达出主人公多年来渴望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给全诗笼罩上了一层凄凉悲伤的感彩。
9.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意思是远看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这句写的是远景,诗歌通过“松柏”“冢累累”这两种景物,写出了老兵家人尽死,亲友凋零的惨状;“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意思是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这句写的是近景,通过“兔”“雉”“谷”“葵”四种景物,写出了庭院荒芜杂乱,人亡屋空,残破不堪的荒凉景象。诗歌采用由远及近的顺序写景,通过荒凉破败的景象来烘托老兵从军六十五年终得归家却无家可归的悲惨命运命运。
10.示例一: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借助动词“飞”勾勒出一幅雪花漫天飞舞的画面,为下文的送别营造了悲凉的意境。
示例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比喻的修辞,想象奇特,表现了边塞奇特的风光,传达出诗人的欣喜之情。
示例三: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运用夸张的修辞,勾勒出瑰奇壮丽的沙漠雪景,烘托了诗人的离愁别绪。 11.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送别后心中留下的是对友人的依依惜别和友人返京后的惆怅之情。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送别后心中留下的是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解析】10.本题考查赏析诗句。
结合“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可知,北风席卷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飘降大雪,一个“飞”字勾勒出一幅雪花漫天飞舞的画面,为下文的送别营造了悲凉的意境;
结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可知,表现了早晨起来突然看到雪景时的神情,经过一夜,大地银装素裹,焕然一新,诗人以梨花盛开比拟雪压枝头,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写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
结合“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可知,这两句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体现将士们歌舞的积极意义,烘托了诗人的离愁别绪;
结合“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可知,归客在暮色中迎着纷飞的大雪步出帐幕,冻结在空中的鲜艳旗帜,在白雪中显得绚丽。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是将士的象征。这两句一动一静,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
结合“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可知,,虽然雪越下越大,送行的人千叮万嘱,不肯回去;结合“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可知,诗人用平淡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这一部分描写了对友人惜别之情,也表现了边塞将士的豪迈精神,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11.本题考查对比阅读与理解诗人情感主旨。
本诗前四句写景,表现在边塞风光的壮美与环境的恶劣,传达出守边将士们的豪迈气概;后五句叙事兼写景,“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将士们饮酒奏乐,粗放豪迈,表现他们壮烈的情怀;“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归客已远,雪地上空留蹄印,诗人却不愿离去,仍呆呆地望着友人远行的方向,表达了诗人因友人离去而产生的惆怅之情和对友人的牵挂之意;
结合《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远离分不开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结尾两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两行诗贯通起来是一句话,意思是:“在这即将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儿女一般挥泪告别啊!”这是送别时对朋友的叮咛,对友人的惜别,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
12.“悠悠”形容漫长、久远。这里运用叠词作答,不仅暗示了时间之慢,而且也表现了词人心中无尽的愁思和感慨。 13.示例:作者借用三国枭雄曹操对刘备称赞孙权的故事,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突出他的盖世武功,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孙权那样金戈铁马,收复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之情。
【解析】1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千古兴亡多少事”是词人纵观千古兴亡成败而发出的问句,豪情万丈,令人回味无穷。从古到今,这里发生过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是对上句的回答,想当年,在这江防战略要地,有多少英雄驰骋。但一切都远去了,那些连绵不断的往事,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滚滚地奔流不息。“悠悠”形容漫长、久远,使用叠词,暗示了时间之慢,也表现了词人心中无尽的愁思和感慨。
13.本题考查作者情感。
下片“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遥想当年,那孙权多么英武威严,青年时期就统率着万千健男。占据住江南百战犹酣。天下的英雄谁堪配做他的对手?惟有曹操和刘备可以和他鼎足成三)”,运用典故,借三国时孙权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据东南一隅,奋发自强,战斗不息,敢与有雄才大略、兵多将广的强敌曹操较量,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表现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复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14. 风飘絮 自己浮沉不定的身世 孤苦 15.示例:李贺运用“黄金台”和“玉龙”的典故,表达了全体将士忘身报国之情:文天祥则用“丹心”比喻“忠心”,用“汗青”指代“史册”,表现自己为了国家慷慨赴死的情感。
【解析】14.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第一、二空,“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意思是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颔联把“危亡的国势”比作“风中柳絮”,把“坎坷的身世”比作“雨中浮萍”,用比喻将国家和个人命运联系起来。
第三空,“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意思是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文天祥的军队被元兵打败后,曾从惶恐滩一带撤退到福建汀州。当时前临大海,后有追兵,如何闯过那九死一生的险境,转败为胜是他最忧虑、最惶恐不安的事情。而今军队溃败,身为俘虏,被押送过零丁洋,能不感到孤苦伶仃?这一联特别富有情味,“惶恐滩”与“零丁洋”两个带有感彩的地名自然相对,而又被作者运用来表现他昨日的“惶恐”与眼前的“零丁”,表现了自己抗敌兵败被俘时的孤单苦闷的处境。
15.考查对比阅读及情感主旨。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意为: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玉龙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为: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让我)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本句是整首诗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的民族气节的句子,用“丹心”比喻“忠心”,用“汗青”指代“史册”,表明作者舍身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表达了作者坚贞的爱国志气和为国家视死如归的大义大勇精神。
16.①通过“望”字,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和山川的壮美;②引发了抚今追昔的伤感情怀;③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抒情和议论。(答出两点即可) 17.示例一:“万间”(“万”)可以重读。突出宫殿的数量多,也隐含着从古至今无数宫殿在修建和毁坏中不断重复,表现统治者大兴土木和朝代衰亡而不断更替的情景。
示例二:“都”可以重读。强调无数宫殿无一幸免的惨状,呈现出一片断壁残垣的衰败景象,突出作者对统治者大兴土木和朝代衰亡不断更替的感慨之深。
示例三:“做了土”(“土”)可以重读。突出曾经的无数宫殿现在已经全部都成了焦土,表现作者对历史的沉思和沉重的心情。
【解析】16.本题考查炼字。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一个“望”字,从内容上说“望”的是西都,望到是“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再由“意踌躇”“伤心”可知,所望之间让诗人内心不平静,充满伤感。再联系“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可知,作者由“望”而生发联想,由“望”而生情,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
17.本题考查阅读重音。
注意重音是为了突出表达某种思想感情而把语句中的某些词语加以强调的音,重音没有固定的位置,它是根据表意的内容和需要来确定的。从“宫阙万间都做了土”选出你认为应该重读的字,结合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分析理由即可。
示例:“宫阙”可以重读。写出了秦皇汉武曾苦心营造的无数殿堂楼阁,万千水榭庭台,而今都已灰飞烟灭,化为尘土。曾经盛极一时的秦汉王朝,在人民的怒吼声中,都已灭亡。突出诗人对统治者大兴土木和朝代衰亡不断更替的感慨之深。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