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0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30 13:3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测试卷(后附答案)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运用(28分)
1.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共5分)
宽阔的海面不再平静,深青色的海水沸腾着,汹涌着,似要吞没天际。嘶哑(  )的秋风和着滔滔潮水,________出震天撼地的《生命交响曲》。随着时间推移,不知不觉中,四下重归寂静。蓝蓝的天,蓝蓝的海,世间的一切________被荡涤殆尽,你我的心全部清空。
夜幕深沉,天风漫游。娉tíng 【  】秀木似乎还在________那颗明星,黎明前的黑暗已经背起他的行囊,去了远方。朝阳的光芒,为树林戴上金色的冠(  )冕,林子里无忧无虑的小草依然________在微微的柔风中,轻轻摇yè 【  】……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嘶哑( )  娉tíng 【 】  冠冕( )  摇yè 【 】
(2)在语段中横线处依次填入下面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演绎  腐败  流连  沉醉
B.演奏 腐烂 流盼 沉醉
C.演奏 腐败 流连 沉迷
D.演绎 腐烂 流盼 沉迷
(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一个 复句。(填复句类型)(1分)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据初步汇总测算,2023年春运40天,营业性客运量约15.95亿多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长50.5%。
B.在青少年心中深植劳动的种子,有助于让他们懂得“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的价值理念。
C.随着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小镇青年创造了更多条件,提供了更多机会。
D.青少年应成为体育强国建设的积极开拓力量,关注体育,享受体育,参与体育。
3.在下面文字画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________相信我们一定能不负先辈重托,不辱历史使命,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①我们要树立远大目标,刻苦学习,为报效祖国打好扎实的基础。
②想今朝,我们应如何珍惜幸福生活,继承和发扬英雄们的奋斗精神?
③然后在实践中历练,面对各种艰难险阻,挺身而出,攻坚克难。
④忆往昔,先辈们披荆斩棘,浴血奋斗,换来今天的和平岁月。
A.①④③②    B.④③①②    C.④②①③    D.①②④③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艾青,原名蒋正涵。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B.“冕”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戴的礼帽。后专指皇冠。
C.中国自古以来在称谓上谦敬有别。例如,谦辞有“犬子”“拙见”“鄙人”“见谅”“奉劝”等;敬辞有“惠赠”“垂询”“赐教”“劳驾”“久仰”等。
D.在具体的语境中,词义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之分,“她的思想包袱很重”中的“包袱”一词用的就是它的比喻义。
5.名著阅读。(2分)
在《艾青诗选》中,艾青诗歌的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概括说明“土地”凝聚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太阳”表现了诗人怎样的追求?
6.根据提示默写。(6分)
(1)俱往矣, ,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雪》)
(2)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中即景生情,抒写出惆怅、伤感之情的句子是:
, 。
(4)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从时间上表现洞庭湖景象的千变万化的句子是:
, 。
7.九年级(1)班开展了“保护湿地,共建家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参加。(共9分)
(1)阅读下面的新闻,并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5个字)(3分)
2022年8月29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简称COP14大会)标志正式公布,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麋鹿,作为一种元素被选用。
今年是我国加入《湿地公约》30周年,也是盐城荣获“国际湿地城市”称号不平凡的一年。作为世界最大的麋鹿保护区,我市的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总数占到世界麋鹿种群数量的近70%,今年保护区又新增小麋鹿1 036头,麋鹿总数达到7 033头。
(2)如图为简称COP14大会的标志,请写出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含义。(4分)
注:COP14与2022中间为刻有“武汉”字样的红色印章。图案是个圆形的玉璧造型,采用了蓝、绿、橙、白等颜色,图上有江豚、麋鹿、扬子鳄、朱鹮四种珍稀濒危动物形态和人脸轮廓。中间英文Convention on Wetlands是“湿地公约”的意思。
(3)2022年11月5日至13日,“COP14大会”在武汉设线上线下主会场、在《湿地公约》秘书处总部瑞士日内瓦设线上线下分会场同步进行。武汉主办方会前邀请我市代表团出席此次会议,向全世界展现盐城“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的魅力。请你对主办方拟写的邀请函提出修改意见。(2分)
邀请函
尊敬的盐城市代表团:
我市将于2022年11月5日至13日承办《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线上、线下),特邀贵市代表团出席此次会议,向全世界展现盐城“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的魅力,请务必参加!
2022年10月20日
武汉市主会场筹备组
①内容上:
②形式上: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
游 溪
韦应物①
野水烟鹤唳,楚天云雨空。
玩舟清景晚,垂钓绿蒲中。
落花飘旅衣,归流澹②清风。
缘源③不可极,远树但青葱。
【注释】①韦应物:唐代诗人,著名山水田园诗人。②澹:水波荡漾。③源:水流始出的地方。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诗清新淡雅,以“游”统摄全篇,用生动的语言描写划舟游溪的所见之景。
B.颔联“绿蒲垂钓”,趣味盎然,突出了诗人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闲适之情。
C.颈联一“飘”一“澹”用词精妙,从视觉的角度写出了落花与流水的静态美。
D.尾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意味深远,富有哲理,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境界。
9.“诗中有画”是本诗的特点,首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分)
(二)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黄州①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②,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③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④。”是日,剧饮而归。
(选自苏轼《游沙湖》)
【注释】①黄州:今湖北黄冈,当年作者被贬此地。②相(xiàng)田:察看田地的好坏。③王逸少:指王羲之,字逸少,相传他在此临池学习书法,池水尽黑。④黄鸡:报晓的公鸡。该句意思是不要因为时光易逝,年华老大而悲伤。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门前流水尚能西
B.全石以为底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
C.潭中鱼可百许头 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
D.以其境过清 余以手为口
11.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B.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C.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D.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1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两文作者柳宗元、苏轼均为唐宋八大家重要成员,“唐宋八大家”指八大散文家。
B.两文的写作背景基本相同,分别为作者被贬湖南永州和湖北黄州后出行记游之作。
C.两文语言均很优美。【甲】文善用比喻且句式灵活;【乙】文风趣幽默,简练生动。
D.两文主旨相同,皆表达了作者虽遭朝廷放逐,仍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旷达情怀。
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
(三)
寸草如何报春晖
刘建锋
①“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静夜读到孟郊的《游子吟》,心弦倏地紧紧抽搐了一下,母亲单瘦的身影随即浮现在眼前。
②母亲年近花甲,一个人独居在四十里外的乡村。每天,她是怎样开始一天的生活,又是怎样结束一天的生活,即使闭上眼睛,不必细想,我都能感同身受。对于她这样一个操劳了大半辈子的农村妇女而言,田地就是她的生命,不劳动等于浪费美好的生命时光。我曾屡次劝她要多加休息,毕竟身体不比当年了,万一累坏了身子骨呢。她却总是淡然一笑:“傻孩子,只有歇出病,哪有累出病来的道理。”
③作为儿子,我能再说些什么呢。
④那天清早,原本说好了回家帮她收割油菜,而且我也做好了动身准备。结果临行前,她打来一个电话,说:“儿子,油菜用收割机收割了,花不了多少时间,你就不用回来了。”我赶紧说:“那我回来帮你搬运一下吧,省得你一个人忙不过来。”“不用,不用,就这么点油菜,我一个人足以应付。”说完,她立马挂了电话。
⑤其实,我心里知道,收割机只是一个托词,油菜还是她亲自动手收割,只不过她怕从小身单力薄的我受累,所以才这样说。放下电话的那一刻,我仿佛看见她一个人在宽阔的田野上,弯着不再灵活的腰,迈着不再稳健的步伐,踉踉跄跄地向前,收割着一垄一垄的油菜。一滴滴浸满苦涩的汗珠,从她苍老憔悴的额角滑落,落在青黑的泥土块上。顿时,我的泪水在眼眶里打着滚儿。
⑥上周末,我打电话给她,问起家里的稻秧有没有插完。她一听,急忙说道:“就这一亩多地,我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你路上跑来跑去多不安全。”好像生怕我要回来帮忙。“我回来给你做做饭啊。”我以退为进。“真的不需要,好好儿忙你的工作,我这里你不用担心,我早就备好了一大碗的粉蒸肉,香喷喷的,吃得好,饿不着……”她噼里啪啦地说道,根本不给我再说话的机会。
⑦其实,我还知道,她的身体这些年开始出现了毛病。颈椎痛、腰椎痛、肩膀痛,一大堆的痛,令她白天坐立不安、心神不宁,夜里又辗转反侧、难以成寐。作为儿子,我又能再说些什么呢?
⑧有人说,世上有一个人会身兼数职,任劳任怨,而且从不索要报酬,那就是母亲。也有人说,世上有一种爱,是最伟大的,那就是母爱。是的,我的母亲,是我生命中最无私、最爱护我的人。她为了我,什么样的累,什么样的苦,都会一个人扛着。
⑨那年夏夜,我突发高烧,整个人全身抽搐,虚汗直冒。母亲见我这个样子,不顾路途颠簸,连夜把我送往镇医院。到了镇医院,她几乎带着哀求的语气,请医生赶紧给我检查、用药。等医生为我检查完输了液之后,她又一直陪护在病床边,无微不至地照顾我。等我病愈出院,她整个人瘦了一圈。
那年中考,我名落孙山。当我趔趔趄趄地回到家,母亲从我慌乱的神色里,早就看出了其中端倪。她轻轻地走向了我,又轻轻地抚着我的脑袋。面对她温柔的目光,我不由得号啕大哭。母亲顺手把我搂入怀里,一边轻声细语地安慰着,一边轻轻地为我抹去眼泪,直至我渐渐止息了哭声……
有一年春末,母亲听说我要在县城买套房,二话不说,立马把家里平时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三万元钱送了过来,让我终于凑够了首付的费用。为了帮助我还十万块钱的房贷,从此她每天早出晚归,替人家干农活挣钱。多次因中暑,被送往村诊所打吊针……
写到这里,我再也控制不住,眼泪簌簌地流了下来。这就是我的母亲,________。
(选自《青年文学家》2022年4月26日,有删改)
14.文章围绕“母亲的爱”,写了与母亲有关的哪些事情?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回答。(4分)
15.请赏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4分)
16.一个好的结尾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好的结尾需要与文章整体思路、行文风格、整体意境一致,请结合文本内容,补写文章结尾横线处空缺的内容。(50字左右)(4分)
17.本文的题目耐人寻味,“寸草”和“春晖”各指的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愿?(4分)
(四)
材料一:
①一杯“中国茶”,初品“色香味”,再品“精气神”。“茶和天下”的文化,“清静和雅”的理念,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意蕴深厚,是值得挖掘的宝贵文化遗产。
②和而不同的豁达大度,是“中国茶”的鲜明特征。一茶多品,一茶多技,一茶多用。制茶师根据当地风土,使用炒锅、竹匾、烘笼等工具,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窨制等核心技艺,发展出绿茶、黄茶、红茶、黑茶、白茶、乌龙茶六大茶类,以及花茶等再加工茶计2 000多种茶品,以不同色香味形满足多种需求。一片小小的茶叶,制茶师因地制宜,因茶而宜,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使“南方佳木”精彩纷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放眼祖国大地,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大江南北、西南边陲、华南沿海,10多个省市,一方水土养一方茶,都有引以为荣的地方茶,在祖国大茶园里争奇斗妍,香飘人间。不同地区的人们相互欣赏,在一酙一饮中显示出豁达大度。
③谦和礼敬的处世哲学,是“中国茶”的文化内核。尽管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喝茶不再像过去那么讲究,但茶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随着国潮在年轻人中的复兴,喝茶的场景也得以不断丰富和拓展。在社交以及婚庆、拜师、祭祀等重要场所,喝茶作为一种重要礼仪传承至今,影响持久而深远。合作伙伴以茶会友,以茶敬礼,在谦和中达成双赢;师徒结对以茶见证,以茶敬师,在崇敬中升华情感;婚庆大典以茶祝福,以茶敬上,在和睦中见证幸福。谦和礼敬的处世哲学,在茶的推杯换盏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充分释放中国茶文化独特魅力,以此为载体也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很多外国友人在品尝中国茶醇厚甜美的同时,也为这种谦和礼敬的茶文化而折服。向世界传递谦和礼敬的价值观,这正是“中国茶”的文化力量。
④交融互鉴的文明共享,是“中国茶”的价值追求。早在唐宋时期,源自中国的茶以及茶文化就通过茶马古道等,翻山越岭、漂洋过海,传遍全球,为世界所共享,从而推动实现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互动交融。现在,中国茶已成为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和平使者,据统计,全球至少有50多个国家种茶,有120多个国家从中国进口茶叶,全球喜欢饮茶的人数超过50亿。世界友人通过一片茶叶了解中国的地大物博,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茶为媒,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将让彼此共享更多元美好的未来。
⑤茶与国人相伴几千年,行走全世界数万里。《神农本草经》《茶经》中的确切记载,让我们找到了“中国茶”的文化源头;苏轼等文人墨客为其留下的名篇佳作,让我们铭记“中国茶”的流光溢彩;新时代以茶赋能发展,让我们感知致富茶、幸福茶的生生不息。一杯“中国茶”,和而不同、谦和礼敬、交流互鉴,氤氲的文化自信和文化魅力,必将为世界更多人民认可,为共创多彩文明带来更多启发和可能性。
(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12月12日,有删改)
材料二:
陆羽21岁动笔写《茶经》,至47岁才最终完成。《茶经》总结了制茶技术,更构建了茶文化的基础,同时还用饮茶礼仪来规范人生处事修养,表达了独特的价值取向。
《茶经》在当时就已被竞相传抄,《新唐书》说陆羽著《茶经》后“天下益知饮茶矣”。当时卖茶的人将陆羽塑成陶像置于灶上,奉为茶神。
陆羽以及《茶经》塑造了精行俭德、宁静致远、清净淡泊、修身自律的茶文化与茶德、茶道精神,并开创形成了东方生活美学,拥有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幸运。
(选自《济南时报》2022年12月24日,有删改)
材料三:
《茶的社会史:茶与商贸、文化和社会的融合》,[英]简·佩蒂格鲁、[美]布鲁斯·理查德森著,蒋文倩、沈周高、张群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年4月,128.00元
(选自《中华读书报》2022年11月9日)
18.分别概括材料一第②-④段的内容。(3分)
19.分析材料一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3分)
20.整合材料一、材料二相关内容,简说“茶文化”内涵。(2分)
21.比较材料二、材料三中两部书的研究内容的异同。(3分)
三、作文(50分)
22.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50分)
题目一:浓浓亲情,让我们如云随月,难舍故乡;烨烨青春,为我们插上理想的翅膀,逐梦四方;泱泱中华,召唤我们开启新征程,谱写新华章。这是伟大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我们的时代,请莫辜负。
请以“莫辜负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可从亲情、友情、师恩、青春、祖国等几方面入题,也可自选角度);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也可以发表议论;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⑤不少于600字。
题目二:成长路上,我们接受过很多关爱,如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帮助,集体的关怀,祖国的呵护……有他们的关爱,我们更加自信,更加勇敢,更加坚强。关爱给了我们更多的力量,让我们无惧风雨,努力成长。
请以“从关爱中获得力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②中心明确,情感真挚,价值观正确;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⑤不少于600字。
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教师版)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运用(28分)
1.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共5分)
宽阔的海面不再平静,深青色的海水沸腾着,汹涌着,似要吞没天际。嘶哑(  )的秋风和着滔滔潮水,________出震天撼地的《生命交响曲》。随着时间推移,不知不觉中,四下重归寂静。蓝蓝的天,蓝蓝的海,世间的一切________被荡涤殆尽,你我的心全部清空。
夜幕深沉,天风漫游。娉tíng 【  】秀木似乎还在________那颗明星,黎明前的黑暗已经背起他的行囊,去了远方。朝阳的光芒,为树林戴上金色的冠(  )冕,林子里无忧无虑的小草依然________在微微的柔风中,轻轻摇yè 【  】……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嘶哑(yǎ)  娉tíng 【婷】  冠冕(guān)  摇yè 【曳】
(2)在语段中横线处依次填入下面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2分)
A.演绎  腐败  流连  沉醉
B.演奏 腐烂 流盼 沉醉
C.演奏 腐败 流连 沉迷
D.演绎 腐烂 流盼 沉迷
(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一个承接复句。(填复句类型)(1分)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2分)
A.据初步汇总测算,2023年春运40天,营业性客运量约15.95亿多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长50.5%。
B.在青少年心中深植劳动的种子,有助于让他们懂得“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的价值理念。
C.随着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小镇青年创造了更多条件,提供了更多机会。
D.青少年应成为体育强国建设的积极开拓力量,关注体育,享受体育,参与体育。
【解析】A项,前后矛盾,可删去“多”;C项,成分残缺,可删去“随着”;D项,语序不当,把“享受”与“参与”调换位置。
3.在下面文字画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________相信我们一定能不负先辈重托,不辱历史使命,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①我们要树立远大目标,刻苦学习,为报效祖国打好扎实的基础。
②想今朝,我们应如何珍惜幸福生活,继承和发扬英雄们的奋斗精神?
③然后在实践中历练,面对各种艰难险阻,挺身而出,攻坚克难。
④忆往昔,先辈们披荆斩棘,浴血奋斗,换来今天的和平岁月。
A.①④③②    B.④③①②    C.④②①③    D.①②④③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艾青,原名蒋正涵。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B.“冕”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戴的礼帽。后专指皇冠。
C.中国自古以来在称谓上谦敬有别。例如,谦辞有“犬子”“拙见”“鄙人”“见谅”“奉劝”等;敬辞有“惠赠”“垂询”“赐教”“劳驾”“久仰”等。
D.在具体的语境中,词义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之分,“她的思想包袱很重”中的“包袱”一词用的就是它的比喻义。
【解析】“奉劝”是敬辞。
5.名著阅读。(2分)
在《艾青诗选》中,艾青诗歌的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概括说明“土地”凝聚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太阳”表现了诗人怎样的追求?
示例:“土地”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人民以及大地母亲深切的爱,对祖国命运深深的忧患意识。“太阳”表现了诗人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不息的追求。
6.根据提示默写。(6分)
(1)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雪》)
(2)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中即景生情,抒写出惆怅、伤感之情的句子是: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4)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从时间上表现洞庭湖景象的千变万化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7.九年级(1)班开展了“保护湿地,共建家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参加。(共9分)
(1)阅读下面的新闻,并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5个字)(3分)
2022年8月29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简称COP14大会)标志正式公布,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麋鹿,作为一种元素被选用。
今年是我国加入《湿地公约》30周年,也是盐城荣获“国际湿地城市”称号不平凡的一年。作为世界最大的麋鹿保护区,我市的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总数占到世界麋鹿种群数量的近70%,今年保护区又新增小麋鹿1 036头,麋鹿总数达到7 033头。
示例:麋鹿作为一种元素被《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选用
(2)如图为简称COP14大会的标志,请写出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含义。(4分)
注:COP14与2022中间为刻有“武汉”字样的红色印章。图案是个圆形的玉璧造型,采用了蓝、绿、橙、白等颜色,图上有江豚、麋鹿、扬子鳄、朱鹮四种珍稀濒危动物形态和人脸轮廓。中间英文Convention on Wetlands是“湿地公约”的意思。
示例:标志运用中国传统玉璧的造型,象征着地球万物的和谐。四种珍稀濒危动物江豚、麋鹿、扬子鳄和朱鹮的形态和人脸轮廓被嵌入其中。采用蓝、绿、橙、白等颜色,色彩多样,和谐融合,展现出一幅湿地生态活力的画卷。标志下方,会址武汉以印章的形式呈现。标志彰显大会主题“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表达湿地保护需要全球共同努力、携手共建的鲜明内涵。
(3)2022年11月5日至13日,“COP14大会”在武汉设线上线下主会场、在《湿地公约》秘书处总部瑞士日内瓦设线上线下分会场同步进行。武汉主办方会前邀请我市代表团出席此次会议,向全世界展现盐城“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的魅力。请你对主办方拟写的邀请函提出修改意见。(2分)
邀请函
尊敬的盐城市代表团:
我市将于2022年11月5日至13日承办《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线上、线下),特邀贵市代表团出席此次会议,向全世界展现盐城“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的魅力,请务必参加!
2022年10月20日
武汉市主会场筹备组
①内容上:将“请务必参加”改为“特此邀请”或者“敬请届时光临”。
②形式上:“2022年10月20日”与“武汉市主会场筹备组”调换位置。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
游 溪
韦应物①
野水烟鹤唳,楚天云雨空。
玩舟清景晚,垂钓绿蒲中。
落花飘旅衣,归流澹②清风。
缘源③不可极,远树但青葱。
【注释】①韦应物:唐代诗人,著名山水田园诗人。②澹:水波荡漾。③源:水流始出的地方。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本诗清新淡雅,以“游”统摄全篇,用生动的语言描写划舟游溪的所见之景。
B.颔联“绿蒲垂钓”,趣味盎然,突出了诗人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闲适之情。
C.颈联一“飘”一“澹”用词精妙,从视觉的角度写出了落花与流水的静态美。
D.尾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意味深远,富有哲理,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境界。
【解析】从视觉的角度写出了落花与流水的动态美。
9.“诗中有画”是本诗的特点,首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分)
首联描绘了一幅迷蒙辽阔、淡泊闲适的画面。
(二)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黄州①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②,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③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④。”是日,剧饮而归。
(选自苏轼《游沙湖》)
【注释】①黄州:今湖北黄冈,当年作者被贬此地。②相(xiàng)田:察看田地的好坏。③王逸少:指王羲之,字逸少,相传他在此临池学习书法,池水尽黑。④黄鸡:报晓的公鸡。该句意思是不要因为时光易逝,年华老大而悲伤。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2分)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门前流水尚能西
B.全石以为底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
C.潭中鱼可百许头 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
D.以其境过清 余以手为口
【解析】A项,向西/向西流淌;B项,作为/是;C项,大约/大约;D项,因为/用。
11.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B.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C.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D.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1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两文作者柳宗元、苏轼均为唐宋八大家重要成员,“唐宋八大家”指八大散文家。
B.两文的写作背景基本相同,分别为作者被贬湖南永州和湖北黄州后出行记游之作。
C.两文语言均很优美。【甲】文善用比喻且句式灵活;【乙】文风趣幽默,简练生动。
D.两文主旨相同,皆表达了作者虽遭朝廷放逐,仍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旷达情怀。
【解析】【甲】文借写小石潭的幽深寂静和清丽之景色,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景物,寄寓自己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心情。
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
病好之后,和他一同游览清泉寺。
【乙文参考译文】黄州东南三十里有个乡镇沙湖,又叫螺师店。我在那里买了田地,因为去察看田地的好坏,得了病。听说麻桥人庞安常医术高明但耳朵聋,就去他那里请他看病。庞安常虽然耳朵聋,可是领悟力超过一般人,用纸给他写字,写不了几个,就能够懂得别人的意思。我和他开玩笑说:“我用手当嘴巴,你用眼当耳朵,我们两个都是当代的怪人。”
病好之后,和他一同游览清泉寺。寺在蕲水县城外两里左右,那里有个王羲之的洗笔池,水很甘美,池下方有条兰溪,溪水往西流。我作了一首诗歌:“山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在溪水中,松林里沙子路上干净没有污泥。晚间萧萧细雨里子规啼鸣。谁说人老了就不再青春年少,门前的流水还能向西流淌!即使在晚年也不要因为时光易逝,年华老大而悲伤。”这一天,喝痛快了才回去。
(三)
寸草如何报春晖
刘建锋
①“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静夜读到孟郊的《游子吟》,心弦倏地紧紧抽搐了一下,母亲单瘦的身影随即浮现在眼前。
②母亲年近花甲,一个人独居在四十里外的乡村。每天,她是怎样开始一天的生活,又是怎样结束一天的生活,即使闭上眼睛,不必细想,我都能感同身受。对于她这样一个操劳了大半辈子的农村妇女而言,田地就是她的生命,不劳动等于浪费美好的生命时光。我曾屡次劝她要多加休息,毕竟身体不比当年了,万一累坏了身子骨呢。她却总是淡然一笑:“傻孩子,只有歇出病,哪有累出病来的道理。”
③作为儿子,我能再说些什么呢。
④那天清早,原本说好了回家帮她收割油菜,而且我也做好了动身准备。结果临行前,她打来一个电话,说:“儿子,油菜用收割机收割了,花不了多少时间,你就不用回来了。”我赶紧说:“那我回来帮你搬运一下吧,省得你一个人忙不过来。”“不用,不用,就这么点油菜,我一个人足以应付。”说完,她立马挂了电话。
⑤其实,我心里知道,收割机只是一个托词,油菜还是她亲自动手收割,只不过她怕从小身单力薄的我受累,所以才这样说。放下电话的那一刻,我仿佛看见她一个人在宽阔的田野上,弯着不再灵活的腰,迈着不再稳健的步伐,踉踉跄跄地向前,收割着一垄一垄的油菜。一滴滴浸满苦涩的汗珠,从她苍老憔悴的额角滑落,落在青黑的泥土块上。顿时,我的泪水在眼眶里打着滚儿。
⑥上周末,我打电话给她,问起家里的稻秧有没有插完。她一听,急忙说道:“就这一亩多地,我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你路上跑来跑去多不安全。”好像生怕我要回来帮忙。“我回来给你做做饭啊。”我以退为进。“真的不需要,好好儿忙你的工作,我这里你不用担心,我早就备好了一大碗的粉蒸肉,香喷喷的,吃得好,饿不着……”她噼里啪啦地说道,根本不给我再说话的机会。
⑦其实,我还知道,她的身体这些年开始出现了毛病。颈椎痛、腰椎痛、肩膀痛,一大堆的痛,令她白天坐立不安、心神不宁,夜里又辗转反侧、难以成寐。作为儿子,我又能再说些什么呢?
⑧有人说,世上有一个人会身兼数职,任劳任怨,而且从不索要报酬,那就是母亲。也有人说,世上有一种爱,是最伟大的,那就是母爱。是的,我的母亲,是我生命中最无私、最爱护我的人。她为了我,什么样的累,什么样的苦,都会一个人扛着。
⑨那年夏夜,我突发高烧,整个人全身抽搐,虚汗直冒。母亲见我这个样子,不顾路途颠簸,连夜把我送往镇医院。到了镇医院,她几乎带着哀求的语气,请医生赶紧给我检查、用药。等医生为我检查完输了液之后,她又一直陪护在病床边,无微不至地照顾我。等我病愈出院,她整个人瘦了一圈。
那年中考,我名落孙山。当我趔趔趄趄地回到家,母亲从我慌乱的神色里,早就看出了其中端倪。她轻轻地走向了我,又轻轻地抚着我的脑袋。面对她温柔的目光,我不由得号啕大哭。母亲顺手把我搂入怀里,一边轻声细语地安慰着,一边轻轻地为我抹去眼泪,直至我渐渐止息了哭声……
有一年春末,母亲听说我要在县城买套房,二话不说,立马把家里平时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三万元钱送了过来,让我终于凑够了首付的费用。为了帮助我还十万块钱的房贷,从此她每天早出晚归,替人家干农活挣钱。多次因中暑,被送往村诊所打吊针……
写到这里,我再也控制不住,眼泪簌簌地流了下来。这就是我的母亲,________。
(选自《青年文学家》2022年4月26日,有删改)
14.文章围绕“母亲的爱”,写了与母亲有关的哪些事情?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回答。(4分)
母亲用善意的谎言,骗“我”不要回家割油菜、插稻秧;母亲不顾路途颠簸,连夜送高烧的“我”去镇医院看病;母亲安慰中考失利、伤心失落的“我”;母亲勤劳节俭,帮“我”凑够买房首付;干农活挣钱累至病痛,还在帮“我”偿还房贷。
15.请赏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4分)
示例:运用动作、外貌、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我”想象着母亲用善意的谎言拒绝“我”回家帮她割油菜,而她自己却在田间辛苦劳作的身影,表现了母亲对“我”无私、深沉的爱,表达出“我”对母亲的怜惜、心疼、感激和热爱之情。
16.一个好的结尾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好的结尾需要与文章整体思路、行文风格、整体意境一致,请结合文本内容,补写文章结尾横线处空缺的内容。(50字左右)(4分)
示例:一个心中只装着儿子的母亲,一个为儿子可以倾尽所有的母亲。然而,我又能真正为她做些什么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往后余生,唯愿母亲无灾无难,平安喜乐,被世界温柔以待!
17.本文的题目耐人寻味,“寸草”和“春晖”各指的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愿?(4分)
“寸草”指子女。“春晖”象征母亲的慈爱,比喻母亲的恩情深重,难以报答。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赞美,也表达了作者希望母亲不再操劳、永远健康快乐的美好心愿。
(四)
材料一:
①一杯“中国茶”,初品“色香味”,再品“精气神”。“茶和天下”的文化,“清静和雅”的理念,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意蕴深厚,是值得挖掘的宝贵文化遗产。
②和而不同的豁达大度,是“中国茶”的鲜明特征。一茶多品,一茶多技,一茶多用。制茶师根据当地风土,使用炒锅、竹匾、烘笼等工具,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窨制等核心技艺,发展出绿茶、黄茶、红茶、黑茶、白茶、乌龙茶六大茶类,以及花茶等再加工茶计2 000多种茶品,以不同色香味形满足多种需求。一片小小的茶叶,制茶师因地制宜,因茶而宜,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使“南方佳木”精彩纷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放眼祖国大地,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大江南北、西南边陲、华南沿海,10多个省市,一方水土养一方茶,都有引以为荣的地方茶,在祖国大茶园里争奇斗妍,香飘人间。不同地区的人们相互欣赏,在一酙一饮中显示出豁达大度。
③谦和礼敬的处世哲学,是“中国茶”的文化内核。尽管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喝茶不再像过去那么讲究,但茶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随着国潮在年轻人中的复兴,喝茶的场景也得以不断丰富和拓展。在社交以及婚庆、拜师、祭祀等重要场所,喝茶作为一种重要礼仪传承至今,影响持久而深远。合作伙伴以茶会友,以茶敬礼,在谦和中达成双赢;师徒结对以茶见证,以茶敬师,在崇敬中升华情感;婚庆大典以茶祝福,以茶敬上,在和睦中见证幸福。谦和礼敬的处世哲学,在茶的推杯换盏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充分释放中国茶文化独特魅力,以此为载体也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很多外国友人在品尝中国茶醇厚甜美的同时,也为这种谦和礼敬的茶文化而折服。向世界传递谦和礼敬的价值观,这正是“中国茶”的文化力量。
④交融互鉴的文明共享,是“中国茶”的价值追求。早在唐宋时期,源自中国的茶以及茶文化就通过茶马古道等,翻山越岭、漂洋过海,传遍全球,为世界所共享,从而推动实现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互动交融。现在,中国茶已成为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和平使者,据统计,全球至少有50多个国家种茶,有120多个国家从中国进口茶叶,全球喜欢饮茶的人数超过50亿。世界友人通过一片茶叶了解中国的地大物博,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茶为媒,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将让彼此共享更多元美好的未来。
⑤茶与国人相伴几千年,行走全世界数万里。《神农本草经》《茶经》中的确切记载,让我们找到了“中国茶”的文化源头;苏轼等文人墨客为其留下的名篇佳作,让我们铭记“中国茶”的流光溢彩;新时代以茶赋能发展,让我们感知致富茶、幸福茶的生生不息。一杯“中国茶”,和而不同、谦和礼敬、交流互鉴,氤氲的文化自信和文化魅力,必将为世界更多人民认可,为共创多彩文明带来更多启发和可能性。
(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12月12日,有删改)
材料二:
陆羽21岁动笔写《茶经》,至47岁才最终完成。《茶经》总结了制茶技术,更构建了茶文化的基础,同时还用饮茶礼仪来规范人生处事修养,表达了独特的价值取向。
《茶经》在当时就已被竞相传抄,《新唐书》说陆羽著《茶经》后“天下益知饮茶矣”。当时卖茶的人将陆羽塑成陶像置于灶上,奉为茶神。
陆羽以及《茶经》塑造了精行俭德、宁静致远、清净淡泊、修身自律的茶文化与茶德、茶道精神,并开创形成了东方生活美学,拥有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幸运。
(选自《济南时报》2022年12月24日,有删改)
材料三:
《茶的社会史:茶与商贸、文化和社会的融合》,[英]简·佩蒂格鲁、[美]布鲁斯·理查德森著,蒋文倩、沈周高、张群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年4月,128.00元
(选自《中华读书报》2022年11月9日)
18.分别概括材料一第②-④段的内容。(3分)
第②段:和而不同的豁达大度,是“中国茶”的鲜明特征。第③段:谦和礼敬的处世哲学,是“中国茶”的文化内核。第④段:交融互鉴的文明共享,是“中国茶”的价值追求。
19.分析材料一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3分)
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以排比的形式,列举三种运用茶文化的场景,直观有力地证明了“谦和礼敬的处世哲学,是‘中国茶’的文化内核”的分论点,进而证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20.整合材料一、材料二相关内容,简说“茶文化”内涵。(2分)
中国茶文化内涵丰富:以和而不同的豁达大度为鲜明特征、以谦和礼敬的处世哲学为文化内核、以交融互鉴的文明共享为价值追求,蕴含着精行俭德、宁静致远、清净淡泊、修身自律的东方生活美学特质。
21.比较材料二、材料三中两部书的研究内容的异同。(3分)
相同点:都是介绍有关茶的知识。__不同点:介绍的角度和具体内容不同。《茶经》的主要内容是总结制茶技术、阐释茶文化、说明饮茶礼仪;而《茶的社会史:茶与商贸、文化和社会的融合》的主要内容是从茶与商贸、文化和社会的融合角度,介绍说明茶的社会发展历史。
三、作文(50分)
22.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50分)
题目一:浓浓亲情,让我们如云随月,难舍故乡;烨烨青春,为我们插上理想的翅膀,逐梦四方;泱泱中华,召唤我们开启新征程,谱写新华章。这是伟大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我们的时代,请莫辜负。
请以“莫辜负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可从亲情、友情、师恩、青春、祖国等几方面入题,也可自选角度);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也可以发表议论;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⑤不少于600字。
题目二:成长路上,我们接受过很多关爱,如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帮助,集体的关怀,祖国的呵护……有他们的关爱,我们更加自信,更加勇敢,更加坚强。关爱给了我们更多的力量,让我们无惧风雨,努力成长。
请以“从关爱中获得力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②中心明确,情感真挚,价值观正确;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⑤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