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9.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30 10:02:57

文档简介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2023·尧都)让我们走进家乡画卷,共同去感受那宜人的风光!
行走在唐尧古都的风景里——姑射云影,夜夜在梦中pái huái    ;汾河之水日日在耳畔回旋。春天,驻足龙湾园,漫步那shū jì    的长廊;秋日,游历大云寺,倾听那塔铃儿qīng cuì    的乐章。巍巍青山yī wēi    着龙祠山泉……这里竟美得如此chè dǐ    。
2.(2023·尧都) 游历完家乡美景,我们再聊聊下面四字词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见微知著 英雄气盖 一暴十寒 粉身碎骨
B.鞠躬尽瘁 锲而不舍 弄巧成拙 斩钉截铁
C.通宵达旦 嘎然而止 精兵减政 技高一筹
D.威风禀禀 念念有词 跌跌撞撞 禁飘带舞
3.(2023·尧都)再看看,下列加点的“载”与“载渴载饥”的“载”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载歌载舞 B.风雪载途 C.千载难逢 D.怨声载道
4.(2023·尧都) 根据语境,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唐诗宋词是一座巍巍丰碑。在这里,你能找到“大江东去”的豪放,也能找到“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能听到“磨损胸中万古刀”的愤懑呐喊,也能听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浅吟低唱。在这里,有____的报国志,也有____的故乡情;有____的江南春景,也有独上西楼的凄清秋色……它们共同托起的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珠穆朗玛。
A.窗前明月 怒发冲冠 草长莺飞
B.怒发冲冠 窗前明月 草长莺飞
C.怒发冲冠 草长莺飞 窗前明月
D.草长莺飞 窗前明月 怒发冲冠
5.(2023·尧都) 杏坛春晖,下列适合用于赞美老师默默奉献品质的一项是(  )
A.春风化雨 B.言传身教 C.诲人不倦 D.润物无声
6.(2023·尧都) 最美人间四“阅”天——他是“快乐读书吧”名著中的哪一个人物形象?(  )
他是圣彼德斯堡镇上公认的“野孩子”,父亲是个酒鬼;他不受约束,却秉性纯良,是一个自由自在的流浪儿。后因救了道格拉斯寡妇一命而被其收养。
A.哈克贝利 费恩 B.尼尔斯
C.爱丽丝 D.汤姆 索亚
7.(2023·尧都) 写春不是春,感叹诗人的妙笔生花。下列诗句不是描写春天的一项是(  )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8.(2023·尧都)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下联的是(  )
上联:枫叶荻花秋瑟瑟
A.谁怜春草绿幽幽 B.无边落木萧萧下
C.闲云潭影日悠悠 D.别时茫茫江浸月
9.(2023·尧都)临近毕业,大家推选你去指导班级毕业联欢会的筹备工作。其中,联欢会的主题也正在征集中,你能为全班拟定一个既简洁又形象的活动主题吗?在策划中,你会怎么安排本次活动?请完成下面的策划书。
(1)策划主题:“   ”毕业联欢会策划书
(2)活动目的:   
活动时间:2023年6月30日
活动地点:学校礼堂
(3)活动流程:①   
②   
③写毕业赠言
10.(2023·尧都) 毕业汇演的时间临近,大家想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想好后,请你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023·尧都)综合题
11.阅读下侧节目单,看看下面的这段串词放在哪两个节目之间最合适?(  )
节目单
1.舞蹈《七彩梦想》
2.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3.小品《校园的美好时光》
4.合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5.舞蹈《友谊天长地久》
6.诗朗诵《浓浓惜别情》
刚刚这首歌曲婉转动听,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默默奉献的老师们。即将毕业了,我们难舍恩师,同样也难舍这美丽的校园。在下面的节目中,让我们一起打开记忆的大门,回忆这美好而温暖的校园时光吧。
A.1和2 B.2和3 C.3和4 D.4和5
12.根据节目单,合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之后是舞蹈《友谊天长地久》,请你再为这两个节目写几句串词吧!
13.联欢会最后一个环节是交换临别赠言。赠言要因人而异,请把下面写好的几条毕业赠言分别送给你们班不同性格的同学。
A.缺乏自信的李萌
B.惰性较强张明
C.内向胆小的孙燕
D.勤奋好学的闫军
①汗水浇灌出美丽的花朵,勤奋创造美好的未来!   
②不要学花儿只把春天等待,要学燕子衔着春天飞来!   
③有花自有香,何必大风扬,你的潜能等着你去开发!   
④勇敢地迈出脚步吧,你会发现生活是那样多姿多彩!   
14.光阴荏苒,你肯定也想写下一段赠言送给你最敬爱的老师,请仿照下面的句子,发挥想象,再续写下来。
老师,您的爱浓浓的暖暖的,像一抹抹阳光温暖着我;老师,您的爱轻轻的柔柔的,像一缕缕春风吹拂着我;    
二、阅读
(2023·尧都)读史方明智无畏在少年
舜耕历山
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①(yǔ)。一年而所居成聚②,二年成邑(yì),三年成都③。尧乃赐舜衣,与琴,为筑仓廪(lǐn)④,予牛羊。
——(选自《史记 五帝本纪》)
〔注释〕①苦窳:粗糙质劣。苦,通“監”。②聚:村落。③邑、都:泛指一般城镇。大曰都,小曰邑。④仓廪:储藏米谷之所,谷藏曰仓,米藏曰廪。
15.照样子,解释意思。
“耕历山”的意思是“在历山耕作”。
“渔雷泽”的意思是    
“陶河滨”的意思是    
16.舜无论到哪里,都以自己的德行和仁爱感化众人。在他的感化下,人们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上下文说一说。
17.根据课文,说说下面的图中哪个是聚,哪个是邑,哪个是都。
18.说说文中画波浪线线句子的意思。
(2023·尧都) 阅读
无畏创造奇迹
作者:江玲
1796年的一天,在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两道数学题。
青年很有数学天赋,正常情况下,他总是在两个小时内完成这项特殊作业。
“咦,怎么今天导师给我多布置了一道?”青年一边打开写着题目的纸,一边咕哝着。他也没多想,就做了起来。
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目在两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十七边形。青年没有在意,像做前两道题一样开始做起来。然而,做着做着,青年感到越来越吃力。开始,他还想,也许导师见我每天的题目都做得很顺利,这次特意给我增加难度吧。但是,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青年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现有的数学知识对解开这道题有什么帮助。
困难激起了青年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着圆规和直尺,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解这道题……终于,当窗口露出一丝亮色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做出了这道难题……
见到导师时,青年感到有些内疚和自责。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道题我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栽培……”导师接过青年的作业一看,当即惊呆了。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这真是你自己做出来的?”青年有些疑惑地看着激动不已的导师,回答道:“当然,但是,我很笨,竟然花了整整一个通宵才做出来。”导师请青年坐下,取出圆规和直尺,在书桌上铺开纸,叫青年当着他的面做一个正十七边形。
青年很快做出下一个正十七边形。导师激动地对青年说:“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道有2000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有解出来,牛顿也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真是天才!我最近正在研究这道题,昨天给你布置题目时,不小心把写有这道题目的小纸条夹在了给你的题目里。
多年以后,这个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2000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解决它。
这个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有些事在不清楚它到底有多难时,我们往往能做得更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无知者无畏”。
19.用波浪线在文中划出一些描述第三道题非常难的语句。(最少找两处)
20.有人认为在碰到困难时应坚持不懈,但也有人认为遇到困难应及时寻求适当的帮助,否则就会钻牛角尖而不可自拔,造成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对此你怎样认为?(请至少引用两个充分的理由说明自己的观点)
21.这篇文章直到最后才点明画正十七边形的难题是有2000年历史的数学悬案,也直到最后才点明这个青年是数学王子高斯,你觉得这样安排文章结构好吗?为什么?
22.这篇文章从高斯的故事中概括出“无知者无畏”这样具有哲理性的话语,试用同样的方法为下面一首诗概括一句话,字数不限。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概括   
三、写作题
23.(2023·尧都)任选一题作答
(1)请你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因为某种原因而改变以前的想法或做法。有时会不再犹豫,积极争取;不再胆怯,大胆面对;不再放弃,咬牙坚持;不再沉沦,奋力拼搏……
请以“我不再”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2)请以“幸福,在那一刻绽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要求:①若选择题一,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徘徊;书籍;清脆;依偎;彻底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徘徊”都是双人旁,左右结构;“书籍”的‘籍’是竹字头,上下结构;“清脆”的“脆”是月字旁,右边是“危”;“依偎”是单人旁,左右结构;“彻底”的“彻”是双人旁,右边是“切”;
故答案为:徘徊;书籍;清脆;依偎;彻底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正确拼读和词语书写能力。作答时要首先把拼音拼读正确,注意区分有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情况;书写时要注意易错字的笔画和结构,把每个字写正确,即可顺利作答。
2.【答案】B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项“英雄气盖”应写作“英雄气概”;“ 一暴十寒 ”应写作“一曝十寒”;
B项词语书写全部正确;
C项中“嘎然而止”应写作“戛然而止”;“精兵减政”应写作“精兵简政”;
D项中“威风禀禀”应写作“威风凛凛”,“禁飘带舞”应写作“襟飘带舞”。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对词语词形辨析能力。作答是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平时学习积累对每一选项中词语进行检查分析,做出正确鉴别和修改。
3.【答案】C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载渴载饥”的“载”应读 zài ,是“又”的意思;A项“载歌载舞”应读zài;
B项“风雪载途”中的“载”读zài;
C项中“千载难逢”应读zǎi,是年的意思;
D项“怨声载道”的“载”应读 zài ;结合汉字的意思确定读音,进行选择。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汉字读音掌握能力。作答时要对于多音字要结合词语中汉字的意思进行正确作答,对于容易选择错误的汉字读音,要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加强识记,才能顺利作答。
4.【答案】B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的词语,描述“报国志”应该用“怒发冲冠”,出自岳飞的《满江红》;描述“故乡情”应该用“床前明月”,出自李白《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诗句;描述“江南春景”应该用“草长莺飞”,出自杜牧《江南春》中“草长莺飞二月天”;结合对相关诗句的理解,进行选择。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首先要认真读懂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揣摩所填词语应表达的含义,然后结合平时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做出正确选择。
5.【答案】D
【知识点】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词语,描述“赞美老师默默奉献品质”应该用“润物无声”,意思是指有大胸怀者,做了贡献而不张扬,默默奉献。
故答案为:D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首先要认真读懂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揣摩所填词语应表达的含义,然后结合平时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做出正确选择。
6.【答案】A
【知识点】《汤姆·索亚历险记》
【解析】【分析】结合名著的相关内容,“他是圣彼德斯堡镇上公认的“野孩子”,父亲是个酒鬼;他不受约束,却秉性纯良,是一个自由自在的流浪儿。后因救了道格拉斯寡妇一命而被其收养。”这句描述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哈克贝利·费恩。
故答案为:A
【点评】题目考查对外国文学名著中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7.【答案】C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诗句,ABD三项中诗句都是描写了春天的景象;
C项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中出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意思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思是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这句描写的冬天的雪景。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诗句描述的季节的景象,进行准确作答,书写要正确。
8.【答案】C
【知识点】对联
【解析】【分析】结合上联“枫叶荻花秋瑟瑟”,阅读各项中表述,C项中以“闲云”对“枫叶”;以“潭影”对“荻花”,“瑟瑟”和“悠悠”都是叠词,这项与上联的对仗最为工整。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对对联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中的上联,结合各项中句子以及对联对仗工整的特点,进行正确作答。
9.【答案】(1)花季情,感师恩
(2)为了告别我们的小学生活,迎接新的征程
(3)毕业演讲;毕业真心话
【知识点】其他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1)结合班级毕业联欢会“既简洁又形象”的活动要求,以毕业季回顾小学生活、畅叙师生情谊为主要内容,确定活动的主题;
(2)活动目的要结合对活动的理解,根据自己的小学学习生活经历进行描述;对时间和地点的设计,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活动时间要具体;
(3)结合活动内容和主题,设计活动的流程,体现出活动的主题;各个环节要紧凑连贯。
故答案为:(1)花季情,感师恩;(2)为了告别我们的小学生活,迎接新的征程;(3)毕业演讲;毕业真心话
【点评】本题考查活动探究,学生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日常学习和积累作答即可。这种题目属于主观型题目,答案不唯一。
10.【答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们到了快毕业的时候了。今天我们班特别举行毕业汇演,给大家的小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现在我宣布,本次毕业汇演现在开始。
【知识点】畅谈想法
【解析】【分析】结合毕业汇演活动的意义,突出共话师生情谊,庆祝毕业,充分展示同学们的才艺等进行作答。语言要简洁凝练,富有感染力。
故答案为: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们到了快毕业的时候了。今天我们班特别举行毕业汇演,给大家的小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现在我宣布,本次毕业汇演现在开始。
【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作答时要注意文明礼貌,态度要真诚、恳切。
【答案】11.B
12.听完了这首歌,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六年来我们建立的友谊。请欣赏舞蹈《友谊天长地久》。
13.D;B;A;C
14.老师,您的爱静静的默默的,像一滴滴春雨滋润着我。
【知识点】图文信息阅读
【解析】【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作答时要注意文明礼貌,态度要真诚、恳切。
11.“刚刚这首歌曲婉转动听,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默默奉献的老师们。即将毕业了,我们难舍恩师,同样也难舍这美丽的校园。”这句说明上一个节目是歌曲,结合“在下面的节目中,让我们一起打开记忆的大门,回忆这美好而温暖的校园时光吧。”说明下一个节目是“小品《校园的美好时光》”。
故答案为:B
12.结合节目的形式以及标题、内容进行串词的写作,要注意承上启下,激发起观众的兴趣,烘托出整个活动的主题。
故答案为:听完了这首歌,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六年来我们建立的友谊。请欣赏舞蹈《友谊天长地久》。
13.结合各项中的表述,①汗水浇灌出美丽的花朵,勤奋创造美好的未来!这句话适合送给“勤奋好学的闫军”,勉励他继续勤奋努力。②不要学花儿只把春天等待,要学燕子衔着春天飞来!这句适合送给“惰性较强张明”,鼓励他不要一味等待,应该勇敢去做。③有花自有香,何必大风扬,你的潜能等着你去开发!这句适合送给“缺乏自信的李萌”,鼓励他要相信自己的能力。④勇敢地迈出脚步吧,你会发现生活是那样多姿多彩!适合送给“.内向胆小的孙燕”,鼓励她要胆子大一点。
故答案为:D;B;A;C
14.“老师,您的爱浓浓的暖暖的,像一抹抹阳光温暖着我;老师,您的爱轻轻的柔柔的,像一缕缕春风吹拂着我”结合句子中的描写,特别是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进行正确仿写作答。
故答案为:老师,您的爱静静的默默的,像一滴滴春雨滋润着我。
【答案】15.在雷泽捕鱼;在黄河岸边制作陶器
16.山上的人们不再争抢土地,捕鱼的人学会了谦让,黄河边的人学会了做精致的陶器。
17.图一是邑,图二是聚,图三是都。
18.一年的功夫,他住的地方就成为一个村落,二年就成为一个小城镇,三年就变成大都市了。
【知识点】课外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文言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5.“渔雷泽”中“渔”是打渔的意思,这句意思是在雷泽捕鱼;“陶河滨”中“陶”是动词,指制作陶器,这句意思是在河边制作陶器。结合汉字的意思,写出句子的意思。
故答案为:在雷泽捕鱼;在黄河岸边制作陶器
16.结合文中句子,“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①(yǔ)。”这句话写出了舜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对周围人的影响。山上的人们不再争抢土地,捕鱼的人学会了谦让,黄河边的人学会了做精致的陶器。结合文中句子,进行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山上的人们不再争抢土地,捕鱼的人学会了谦让,黄河边的人学会了做精致的陶器。
17.结合文中句子“一年而所居成聚②,二年成邑(yì),三年成③”,根据对“聚 邑 都 ”的理解,结合图画的内容,可以知道图1描述的是“邑”,图2只有几户人家,描述的是“聚”;图3房屋鳞次栉比,描述的是“都”。
故答案为:图一是邑,图二是聚,图三是都。
18.“一年而所居成聚②,二年成邑(yì),三年成都③。”这句话结合后面的注释,写出在舜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和舜在一起居住。写出自己对句子的理解。
故答案为:一年的功夫,他住的地方就成为一个村落,二年就成为一个小城镇,三年就变成大都市了。
【答案】19.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青年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现有的数学知识对解开这道题有什么帮助。你解开了一道有2000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有解出来,牛顿也没有解出来。
20.对于这种现象,我有两种观点:1.在遇到困难时,我们应坚持不懈。如果畏惧困难,裹足不前,我们就很容易被困难压倒,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不自信。2.困难面前,我们首先要自己尝试解决,而不是第一时间求助他人。因为不能对他人形成依赖,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自己更好地成长。但如果用了很多的办法,仍不能解决问题,便可寻求适当地帮助,否则就会钻牛角尖而不能自拔,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和精力的浪费。
2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22.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9.结合文中句子的表述,“然而,做着做着,青年感到越来越吃力。”“但是,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青年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现有的数学知识对解开这道题有什么帮助。”等句子,都从侧面写出了第三道题非常难的特点。结合文中句子,进行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青年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现有的数学知识对解开这道题有什么帮助。你解开了一道有2000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有解出来,牛顿也没有解出来。
20.结合文中对高斯解开2000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的经历,说明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结合题目的表述进行分析,写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对于这种现象,我有两种观点:1.在遇到困难时,我们应坚持不懈。如果畏惧困难,裹足不前,我们就很容易被困难压倒,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不自信。2.困难面前,我们首先要自己尝试解决,而不是第一时间求助他人。因为不能对他人形成依赖,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自己更好地成长。但如果用了很多的办法,仍不能解决问题,便可寻求适当地帮助,否则就会钻牛角尖而不能自拔,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和精力的浪费。
21.结合短文的结构,文章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最后才点明画正十七边形的难题是有2000年历史的数学悬案,也直到最后才点明这个青年是数学王子高斯;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设置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22.结合题目中对“无知者无畏”这样具有哲理性话语的概括;结合古诗《题西林壁》,特别是诗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理解,进行概括作答。
故答案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3.【答案】(1)我不再胆怯
长大了,不再轻言放弃,不再害怕面对,不再……一切都充满了勇气和自信。
记不清时间了,但记忆也没完全扫去这一串风波。那天,我和几个外婆村的伙伴在外婆村子里玩耍,不知是谁提议,说我们去爬靠在一座山崖上的铁丝网,大家都很有兴致,迫不及待地跃跃欲试,我微微地打量这网,它不算太高,但也说不上低。看似一排楼梯连接着山岸末端的凹洞,我有些害怕,胆小的性格一下子上来了。但我也知道,伙伴的兴致一旦起来,就不会收下。我想,我只有硬着头皮上了!
看这个,“嗖嗖”两下,便稳夺桂冠哦!那个也不甘示弱,奋起直追,很快便夺得亚军称号。伴随着我思绪的一起一伏,剩下的伙伴也越来越少,我没了办法,是好咬咬牙,拽上了第一根铁丝线。开始,我的脚步有点慌,手似乎也拽不上铁丝,但是,慢慢地,有了感觉,我的速度在一点点加快,可好景不长,后面的人似乎有点乱,铁丝忽地夹在了一起,啊!真疼!铁丝恢复了原样,但手指却疼得厉害,我的信心又有了些动摇,这打算回去,麻木了的大脑又有了些知觉,牵引着我的思绪——不!我不能放弃!继续前进!我咬咬牙,脚步又缓缓移动。没过多久,又出了事,铁丝网似乎承受这么多的人的压力,摇摇欲坠,变得有些危险,大多数人已经爬到了离终点不远的地方,没有什么事,偏偏是我,恰处危险地带,不由得心惊胆战。我知道后退的路更难走,我必须往前!鼓鼓勇气,我继续向前,终点的伙伴扶稳了一点点滑落的铁网,我们没上来的也就暂获平静。不知过了多久,我终于握住了同伴递来的手,哈!我成功了!
不再胆怯,不要放弃,相信自己,才能勇往直前,战胜困难。我,明白了。
(2)幸福,在那一刻绽放
“樱花飞舞的初春,半空中落英缤纷,蓝紫色桔梗,将画面清整。傍晚时分……”这是在春季里发生的事,在别人看来,这事微不足道,理所当然,但是在我的眼里却是那么伟大、崇高!
小学时,父母们一般都很为自己的儿女操心:在学校吃得好不好,学习成绩有没有下降,同学之间有没有矛盾……因此,大多数父母都不放心自己的孩子在校吃饭,所以他们都是自己做饭、送饭给孩子们吃。当然,我也不例外。每天,我的母亲都会准时送饭来。
那一次上学,早晨的天空阴沉沉的,我也没多在意,直到中午,天空下起了滂沱大雨,我这才开始担心:母亲会不会来送饭呢?当我快要放弃希望的那一刻,我突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母亲!她大步流星地向我走来,她走到了我的身边说:“玲,今天学得怎样啊?”我高兴地说:“妈,我考了一百分!”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不要骄傲啊!继续努力啊!”我接过饭盒,突然,一个画面顿时让我心中猛然一惊:母亲的手上长满了老茧,那是一双饱经风霜的老人的手,粗糙不已,再看看那张脸,没有一丝血色,显得苍白无力,此时我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妈妈温柔地对我说:“发什么呆呢,快吃吧,趁饭还热着。”我这才缓过神来,母亲拍了拍我的肩膀,笑意十足地对我说:“我走了。”母亲便头也不回,再一次走进了雨幕中,她的身影从我的视线中缓缓地消失。我鼻子一酸,一股热流止不住地从我脸上淌了下来……
放学后,雨过天晴,但我心中总觉得有一丝散不去的愁云。我打开家门,走进去大声的喊:“妈,我回来了。”没有人回应,我觉着奇怪,推开房门一看,母亲正躺在床上,我走到她身边,母亲说了一句:“回来啦。”声音显然有气无力,模糊不清。我马上意识到不对,摸了摸额头,好烫!我赶紧给母亲去买药,在路上想:原来母亲中午是带病来给我送饭的,我居然连一句关心的话都没说……
夜晚,我躺在床上,看着天窗想了许久。母亲对子女的爱是多么平凡而又多么无私,可做子女的又有多少人能理解、感激?闭上眼睛,一股热泪从眼中再一次地涌出,我不想抹掉,只愿让它肆意地流着,流着……
幸福,在那一刻绽放,那一天,我哭了,那是感动的泪,幸福的泪。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结合题目要求,题目一要求以“我不再”为题,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写自己的改变;题目二要求以“幸福,在那一刻绽放”为题,写一写自己印象深刻的经历,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围绕题目要求,紧紧抓住“题目要求”来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领悟思考,作文一描写了小时候爬铁丝网的经历;作文二描写了母亲为了给我送饭而被淋雨感冒的经历,作文中心突出,语句通顺,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1 / 1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2023·尧都)让我们走进家乡画卷,共同去感受那宜人的风光!
行走在唐尧古都的风景里——姑射云影,夜夜在梦中pái huái    ;汾河之水日日在耳畔回旋。春天,驻足龙湾园,漫步那shū jì    的长廊;秋日,游历大云寺,倾听那塔铃儿qīng cuì    的乐章。巍巍青山yī wēi    着龙祠山泉……这里竟美得如此chè dǐ    。
【答案】徘徊;书籍;清脆;依偎;彻底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徘徊”都是双人旁,左右结构;“书籍”的‘籍’是竹字头,上下结构;“清脆”的“脆”是月字旁,右边是“危”;“依偎”是单人旁,左右结构;“彻底”的“彻”是双人旁,右边是“切”;
故答案为:徘徊;书籍;清脆;依偎;彻底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正确拼读和词语书写能力。作答时要首先把拼音拼读正确,注意区分有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情况;书写时要注意易错字的笔画和结构,把每个字写正确,即可顺利作答。
2.(2023·尧都) 游历完家乡美景,我们再聊聊下面四字词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见微知著 英雄气盖 一暴十寒 粉身碎骨
B.鞠躬尽瘁 锲而不舍 弄巧成拙 斩钉截铁
C.通宵达旦 嘎然而止 精兵减政 技高一筹
D.威风禀禀 念念有词 跌跌撞撞 禁飘带舞
【答案】B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项“英雄气盖”应写作“英雄气概”;“ 一暴十寒 ”应写作“一曝十寒”;
B项词语书写全部正确;
C项中“嘎然而止”应写作“戛然而止”;“精兵减政”应写作“精兵简政”;
D项中“威风禀禀”应写作“威风凛凛”,“禁飘带舞”应写作“襟飘带舞”。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对词语词形辨析能力。作答是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平时学习积累对每一选项中词语进行检查分析,做出正确鉴别和修改。
3.(2023·尧都)再看看,下列加点的“载”与“载渴载饥”的“载”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载歌载舞 B.风雪载途 C.千载难逢 D.怨声载道
【答案】C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载渴载饥”的“载”应读 zài ,是“又”的意思;A项“载歌载舞”应读zài;
B项“风雪载途”中的“载”读zài;
C项中“千载难逢”应读zǎi,是年的意思;
D项“怨声载道”的“载”应读 zài ;结合汉字的意思确定读音,进行选择。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汉字读音掌握能力。作答时要对于多音字要结合词语中汉字的意思进行正确作答,对于容易选择错误的汉字读音,要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加强识记,才能顺利作答。
4.(2023·尧都) 根据语境,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唐诗宋词是一座巍巍丰碑。在这里,你能找到“大江东去”的豪放,也能找到“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能听到“磨损胸中万古刀”的愤懑呐喊,也能听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浅吟低唱。在这里,有____的报国志,也有____的故乡情;有____的江南春景,也有独上西楼的凄清秋色……它们共同托起的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珠穆朗玛。
A.窗前明月 怒发冲冠 草长莺飞
B.怒发冲冠 窗前明月 草长莺飞
C.怒发冲冠 草长莺飞 窗前明月
D.草长莺飞 窗前明月 怒发冲冠
【答案】B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的词语,描述“报国志”应该用“怒发冲冠”,出自岳飞的《满江红》;描述“故乡情”应该用“床前明月”,出自李白《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诗句;描述“江南春景”应该用“草长莺飞”,出自杜牧《江南春》中“草长莺飞二月天”;结合对相关诗句的理解,进行选择。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首先要认真读懂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揣摩所填词语应表达的含义,然后结合平时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做出正确选择。
5.(2023·尧都) 杏坛春晖,下列适合用于赞美老师默默奉献品质的一项是(  )
A.春风化雨 B.言传身教 C.诲人不倦 D.润物无声
【答案】D
【知识点】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词语,描述“赞美老师默默奉献品质”应该用“润物无声”,意思是指有大胸怀者,做了贡献而不张扬,默默奉献。
故答案为:D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首先要认真读懂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揣摩所填词语应表达的含义,然后结合平时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做出正确选择。
6.(2023·尧都) 最美人间四“阅”天——他是“快乐读书吧”名著中的哪一个人物形象?(  )
他是圣彼德斯堡镇上公认的“野孩子”,父亲是个酒鬼;他不受约束,却秉性纯良,是一个自由自在的流浪儿。后因救了道格拉斯寡妇一命而被其收养。
A.哈克贝利 费恩 B.尼尔斯
C.爱丽丝 D.汤姆 索亚
【答案】A
【知识点】《汤姆·索亚历险记》
【解析】【分析】结合名著的相关内容,“他是圣彼德斯堡镇上公认的“野孩子”,父亲是个酒鬼;他不受约束,却秉性纯良,是一个自由自在的流浪儿。后因救了道格拉斯寡妇一命而被其收养。”这句描述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哈克贝利·费恩。
故答案为:A
【点评】题目考查对外国文学名著中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7.(2023·尧都) 写春不是春,感叹诗人的妙笔生花。下列诗句不是描写春天的一项是(  )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答案】C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诗句,ABD三项中诗句都是描写了春天的景象;
C项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中出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意思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思是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这句描写的冬天的雪景。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诗句描述的季节的景象,进行准确作答,书写要正确。
8.(2023·尧都)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下联的是(  )
上联:枫叶荻花秋瑟瑟
A.谁怜春草绿幽幽 B.无边落木萧萧下
C.闲云潭影日悠悠 D.别时茫茫江浸月
【答案】C
【知识点】对联
【解析】【分析】结合上联“枫叶荻花秋瑟瑟”,阅读各项中表述,C项中以“闲云”对“枫叶”;以“潭影”对“荻花”,“瑟瑟”和“悠悠”都是叠词,这项与上联的对仗最为工整。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对对联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中的上联,结合各项中句子以及对联对仗工整的特点,进行正确作答。
9.(2023·尧都)临近毕业,大家推选你去指导班级毕业联欢会的筹备工作。其中,联欢会的主题也正在征集中,你能为全班拟定一个既简洁又形象的活动主题吗?在策划中,你会怎么安排本次活动?请完成下面的策划书。
(1)策划主题:“   ”毕业联欢会策划书
(2)活动目的:   
活动时间:2023年6月30日
活动地点:学校礼堂
(3)活动流程:①   
②   
③写毕业赠言
【答案】(1)花季情,感师恩
(2)为了告别我们的小学生活,迎接新的征程
(3)毕业演讲;毕业真心话
【知识点】其他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1)结合班级毕业联欢会“既简洁又形象”的活动要求,以毕业季回顾小学生活、畅叙师生情谊为主要内容,确定活动的主题;
(2)活动目的要结合对活动的理解,根据自己的小学学习生活经历进行描述;对时间和地点的设计,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活动时间要具体;
(3)结合活动内容和主题,设计活动的流程,体现出活动的主题;各个环节要紧凑连贯。
故答案为:(1)花季情,感师恩;(2)为了告别我们的小学生活,迎接新的征程;(3)毕业演讲;毕业真心话
【点评】本题考查活动探究,学生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日常学习和积累作答即可。这种题目属于主观型题目,答案不唯一。
10.(2023·尧都) 毕业汇演的时间临近,大家想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想好后,请你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们到了快毕业的时候了。今天我们班特别举行毕业汇演,给大家的小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现在我宣布,本次毕业汇演现在开始。
【知识点】畅谈想法
【解析】【分析】结合毕业汇演活动的意义,突出共话师生情谊,庆祝毕业,充分展示同学们的才艺等进行作答。语言要简洁凝练,富有感染力。
故答案为: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们到了快毕业的时候了。今天我们班特别举行毕业汇演,给大家的小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现在我宣布,本次毕业汇演现在开始。
【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作答时要注意文明礼貌,态度要真诚、恳切。
(2023·尧都)综合题
11.阅读下侧节目单,看看下面的这段串词放在哪两个节目之间最合适?(  )
节目单
1.舞蹈《七彩梦想》
2.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3.小品《校园的美好时光》
4.合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5.舞蹈《友谊天长地久》
6.诗朗诵《浓浓惜别情》
刚刚这首歌曲婉转动听,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默默奉献的老师们。即将毕业了,我们难舍恩师,同样也难舍这美丽的校园。在下面的节目中,让我们一起打开记忆的大门,回忆这美好而温暖的校园时光吧。
A.1和2 B.2和3 C.3和4 D.4和5
12.根据节目单,合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之后是舞蹈《友谊天长地久》,请你再为这两个节目写几句串词吧!
13.联欢会最后一个环节是交换临别赠言。赠言要因人而异,请把下面写好的几条毕业赠言分别送给你们班不同性格的同学。
A.缺乏自信的李萌
B.惰性较强张明
C.内向胆小的孙燕
D.勤奋好学的闫军
①汗水浇灌出美丽的花朵,勤奋创造美好的未来!   
②不要学花儿只把春天等待,要学燕子衔着春天飞来!   
③有花自有香,何必大风扬,你的潜能等着你去开发!   
④勇敢地迈出脚步吧,你会发现生活是那样多姿多彩!   
14.光阴荏苒,你肯定也想写下一段赠言送给你最敬爱的老师,请仿照下面的句子,发挥想象,再续写下来。
老师,您的爱浓浓的暖暖的,像一抹抹阳光温暖着我;老师,您的爱轻轻的柔柔的,像一缕缕春风吹拂着我;    
【答案】11.B
12.听完了这首歌,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六年来我们建立的友谊。请欣赏舞蹈《友谊天长地久》。
13.D;B;A;C
14.老师,您的爱静静的默默的,像一滴滴春雨滋润着我。
【知识点】图文信息阅读
【解析】【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作答时要注意文明礼貌,态度要真诚、恳切。
11.“刚刚这首歌曲婉转动听,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默默奉献的老师们。即将毕业了,我们难舍恩师,同样也难舍这美丽的校园。”这句说明上一个节目是歌曲,结合“在下面的节目中,让我们一起打开记忆的大门,回忆这美好而温暖的校园时光吧。”说明下一个节目是“小品《校园的美好时光》”。
故答案为:B
12.结合节目的形式以及标题、内容进行串词的写作,要注意承上启下,激发起观众的兴趣,烘托出整个活动的主题。
故答案为:听完了这首歌,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六年来我们建立的友谊。请欣赏舞蹈《友谊天长地久》。
13.结合各项中的表述,①汗水浇灌出美丽的花朵,勤奋创造美好的未来!这句话适合送给“勤奋好学的闫军”,勉励他继续勤奋努力。②不要学花儿只把春天等待,要学燕子衔着春天飞来!这句适合送给“惰性较强张明”,鼓励他不要一味等待,应该勇敢去做。③有花自有香,何必大风扬,你的潜能等着你去开发!这句适合送给“缺乏自信的李萌”,鼓励他要相信自己的能力。④勇敢地迈出脚步吧,你会发现生活是那样多姿多彩!适合送给“.内向胆小的孙燕”,鼓励她要胆子大一点。
故答案为:D;B;A;C
14.“老师,您的爱浓浓的暖暖的,像一抹抹阳光温暖着我;老师,您的爱轻轻的柔柔的,像一缕缕春风吹拂着我”结合句子中的描写,特别是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进行正确仿写作答。
故答案为:老师,您的爱静静的默默的,像一滴滴春雨滋润着我。
二、阅读
(2023·尧都)读史方明智无畏在少年
舜耕历山
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①(yǔ)。一年而所居成聚②,二年成邑(yì),三年成都③。尧乃赐舜衣,与琴,为筑仓廪(lǐn)④,予牛羊。
——(选自《史记 五帝本纪》)
〔注释〕①苦窳:粗糙质劣。苦,通“監”。②聚:村落。③邑、都:泛指一般城镇。大曰都,小曰邑。④仓廪:储藏米谷之所,谷藏曰仓,米藏曰廪。
15.照样子,解释意思。
“耕历山”的意思是“在历山耕作”。
“渔雷泽”的意思是    
“陶河滨”的意思是    
16.舜无论到哪里,都以自己的德行和仁爱感化众人。在他的感化下,人们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上下文说一说。
17.根据课文,说说下面的图中哪个是聚,哪个是邑,哪个是都。
18.说说文中画波浪线线句子的意思。
【答案】15.在雷泽捕鱼;在黄河岸边制作陶器
16.山上的人们不再争抢土地,捕鱼的人学会了谦让,黄河边的人学会了做精致的陶器。
17.图一是邑,图二是聚,图三是都。
18.一年的功夫,他住的地方就成为一个村落,二年就成为一个小城镇,三年就变成大都市了。
【知识点】课外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文言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5.“渔雷泽”中“渔”是打渔的意思,这句意思是在雷泽捕鱼;“陶河滨”中“陶”是动词,指制作陶器,这句意思是在河边制作陶器。结合汉字的意思,写出句子的意思。
故答案为:在雷泽捕鱼;在黄河岸边制作陶器
16.结合文中句子,“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①(yǔ)。”这句话写出了舜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对周围人的影响。山上的人们不再争抢土地,捕鱼的人学会了谦让,黄河边的人学会了做精致的陶器。结合文中句子,进行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山上的人们不再争抢土地,捕鱼的人学会了谦让,黄河边的人学会了做精致的陶器。
17.结合文中句子“一年而所居成聚②,二年成邑(yì),三年成③”,根据对“聚 邑 都 ”的理解,结合图画的内容,可以知道图1描述的是“邑”,图2只有几户人家,描述的是“聚”;图3房屋鳞次栉比,描述的是“都”。
故答案为:图一是邑,图二是聚,图三是都。
18.“一年而所居成聚②,二年成邑(yì),三年成都③。”这句话结合后面的注释,写出在舜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和舜在一起居住。写出自己对句子的理解。
故答案为:一年的功夫,他住的地方就成为一个村落,二年就成为一个小城镇,三年就变成大都市了。
(2023·尧都) 阅读
无畏创造奇迹
作者:江玲
1796年的一天,在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两道数学题。
青年很有数学天赋,正常情况下,他总是在两个小时内完成这项特殊作业。
“咦,怎么今天导师给我多布置了一道?”青年一边打开写着题目的纸,一边咕哝着。他也没多想,就做了起来。
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目在两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十七边形。青年没有在意,像做前两道题一样开始做起来。然而,做着做着,青年感到越来越吃力。开始,他还想,也许导师见我每天的题目都做得很顺利,这次特意给我增加难度吧。但是,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青年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现有的数学知识对解开这道题有什么帮助。
困难激起了青年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着圆规和直尺,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解这道题……终于,当窗口露出一丝亮色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做出了这道难题……
见到导师时,青年感到有些内疚和自责。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道题我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栽培……”导师接过青年的作业一看,当即惊呆了。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这真是你自己做出来的?”青年有些疑惑地看着激动不已的导师,回答道:“当然,但是,我很笨,竟然花了整整一个通宵才做出来。”导师请青年坐下,取出圆规和直尺,在书桌上铺开纸,叫青年当着他的面做一个正十七边形。
青年很快做出下一个正十七边形。导师激动地对青年说:“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道有2000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有解出来,牛顿也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真是天才!我最近正在研究这道题,昨天给你布置题目时,不小心把写有这道题目的小纸条夹在了给你的题目里。
多年以后,这个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2000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解决它。
这个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有些事在不清楚它到底有多难时,我们往往能做得更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无知者无畏”。
19.用波浪线在文中划出一些描述第三道题非常难的语句。(最少找两处)
20.有人认为在碰到困难时应坚持不懈,但也有人认为遇到困难应及时寻求适当的帮助,否则就会钻牛角尖而不可自拔,造成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对此你怎样认为?(请至少引用两个充分的理由说明自己的观点)
21.这篇文章直到最后才点明画正十七边形的难题是有2000年历史的数学悬案,也直到最后才点明这个青年是数学王子高斯,你觉得这样安排文章结构好吗?为什么?
22.这篇文章从高斯的故事中概括出“无知者无畏”这样具有哲理性的话语,试用同样的方法为下面一首诗概括一句话,字数不限。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概括   
【答案】19.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青年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现有的数学知识对解开这道题有什么帮助。你解开了一道有2000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有解出来,牛顿也没有解出来。
20.对于这种现象,我有两种观点:1.在遇到困难时,我们应坚持不懈。如果畏惧困难,裹足不前,我们就很容易被困难压倒,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不自信。2.困难面前,我们首先要自己尝试解决,而不是第一时间求助他人。因为不能对他人形成依赖,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自己更好地成长。但如果用了很多的办法,仍不能解决问题,便可寻求适当地帮助,否则就会钻牛角尖而不能自拔,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和精力的浪费。
2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22.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9.结合文中句子的表述,“然而,做着做着,青年感到越来越吃力。”“但是,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青年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现有的数学知识对解开这道题有什么帮助。”等句子,都从侧面写出了第三道题非常难的特点。结合文中句子,进行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青年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现有的数学知识对解开这道题有什么帮助。你解开了一道有2000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有解出来,牛顿也没有解出来。
20.结合文中对高斯解开2000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的经历,说明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结合题目的表述进行分析,写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对于这种现象,我有两种观点:1.在遇到困难时,我们应坚持不懈。如果畏惧困难,裹足不前,我们就很容易被困难压倒,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不自信。2.困难面前,我们首先要自己尝试解决,而不是第一时间求助他人。因为不能对他人形成依赖,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自己更好地成长。但如果用了很多的办法,仍不能解决问题,便可寻求适当地帮助,否则就会钻牛角尖而不能自拔,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和精力的浪费。
21.结合短文的结构,文章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最后才点明画正十七边形的难题是有2000年历史的数学悬案,也直到最后才点明这个青年是数学王子高斯;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设置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22.结合题目中对“无知者无畏”这样具有哲理性话语的概括;结合古诗《题西林壁》,特别是诗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理解,进行概括作答。
故答案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三、写作题
23.(2023·尧都)任选一题作答
(1)请你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因为某种原因而改变以前的想法或做法。有时会不再犹豫,积极争取;不再胆怯,大胆面对;不再放弃,咬牙坚持;不再沉沦,奋力拼搏……
请以“我不再”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2)请以“幸福,在那一刻绽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要求:①若选择题一,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答案】(1)我不再胆怯
长大了,不再轻言放弃,不再害怕面对,不再……一切都充满了勇气和自信。
记不清时间了,但记忆也没完全扫去这一串风波。那天,我和几个外婆村的伙伴在外婆村子里玩耍,不知是谁提议,说我们去爬靠在一座山崖上的铁丝网,大家都很有兴致,迫不及待地跃跃欲试,我微微地打量这网,它不算太高,但也说不上低。看似一排楼梯连接着山岸末端的凹洞,我有些害怕,胆小的性格一下子上来了。但我也知道,伙伴的兴致一旦起来,就不会收下。我想,我只有硬着头皮上了!
看这个,“嗖嗖”两下,便稳夺桂冠哦!那个也不甘示弱,奋起直追,很快便夺得亚军称号。伴随着我思绪的一起一伏,剩下的伙伴也越来越少,我没了办法,是好咬咬牙,拽上了第一根铁丝线。开始,我的脚步有点慌,手似乎也拽不上铁丝,但是,慢慢地,有了感觉,我的速度在一点点加快,可好景不长,后面的人似乎有点乱,铁丝忽地夹在了一起,啊!真疼!铁丝恢复了原样,但手指却疼得厉害,我的信心又有了些动摇,这打算回去,麻木了的大脑又有了些知觉,牵引着我的思绪——不!我不能放弃!继续前进!我咬咬牙,脚步又缓缓移动。没过多久,又出了事,铁丝网似乎承受这么多的人的压力,摇摇欲坠,变得有些危险,大多数人已经爬到了离终点不远的地方,没有什么事,偏偏是我,恰处危险地带,不由得心惊胆战。我知道后退的路更难走,我必须往前!鼓鼓勇气,我继续向前,终点的伙伴扶稳了一点点滑落的铁网,我们没上来的也就暂获平静。不知过了多久,我终于握住了同伴递来的手,哈!我成功了!
不再胆怯,不要放弃,相信自己,才能勇往直前,战胜困难。我,明白了。
(2)幸福,在那一刻绽放
“樱花飞舞的初春,半空中落英缤纷,蓝紫色桔梗,将画面清整。傍晚时分……”这是在春季里发生的事,在别人看来,这事微不足道,理所当然,但是在我的眼里却是那么伟大、崇高!
小学时,父母们一般都很为自己的儿女操心:在学校吃得好不好,学习成绩有没有下降,同学之间有没有矛盾……因此,大多数父母都不放心自己的孩子在校吃饭,所以他们都是自己做饭、送饭给孩子们吃。当然,我也不例外。每天,我的母亲都会准时送饭来。
那一次上学,早晨的天空阴沉沉的,我也没多在意,直到中午,天空下起了滂沱大雨,我这才开始担心:母亲会不会来送饭呢?当我快要放弃希望的那一刻,我突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母亲!她大步流星地向我走来,她走到了我的身边说:“玲,今天学得怎样啊?”我高兴地说:“妈,我考了一百分!”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不要骄傲啊!继续努力啊!”我接过饭盒,突然,一个画面顿时让我心中猛然一惊:母亲的手上长满了老茧,那是一双饱经风霜的老人的手,粗糙不已,再看看那张脸,没有一丝血色,显得苍白无力,此时我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妈妈温柔地对我说:“发什么呆呢,快吃吧,趁饭还热着。”我这才缓过神来,母亲拍了拍我的肩膀,笑意十足地对我说:“我走了。”母亲便头也不回,再一次走进了雨幕中,她的身影从我的视线中缓缓地消失。我鼻子一酸,一股热流止不住地从我脸上淌了下来……
放学后,雨过天晴,但我心中总觉得有一丝散不去的愁云。我打开家门,走进去大声的喊:“妈,我回来了。”没有人回应,我觉着奇怪,推开房门一看,母亲正躺在床上,我走到她身边,母亲说了一句:“回来啦。”声音显然有气无力,模糊不清。我马上意识到不对,摸了摸额头,好烫!我赶紧给母亲去买药,在路上想:原来母亲中午是带病来给我送饭的,我居然连一句关心的话都没说……
夜晚,我躺在床上,看着天窗想了许久。母亲对子女的爱是多么平凡而又多么无私,可做子女的又有多少人能理解、感激?闭上眼睛,一股热泪从眼中再一次地涌出,我不想抹掉,只愿让它肆意地流着,流着……
幸福,在那一刻绽放,那一天,我哭了,那是感动的泪,幸福的泪。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结合题目要求,题目一要求以“我不再”为题,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写自己的改变;题目二要求以“幸福,在那一刻绽放”为题,写一写自己印象深刻的经历,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围绕题目要求,紧紧抓住“题目要求”来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领悟思考,作文一描写了小时候爬铁丝网的经历;作文二描写了母亲为了给我送饭而被淋雨感冒的经历,作文中心突出,语句通顺,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