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2020年原本应祥和、安宁的春节,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疫情的阴霾,压在每个中国人的心头。然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越挫越勇的民族,她敢抗争、不怕输,有顽强的韧性。每次面对灾难,我们不仅没有被打倒,反而变得更加强大。这次疫情,让中华民族的力量再一次得到了凝聚,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身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新课导入
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01
知识备查
02
字词清单
03
初读课文
04
精读课文
05
教学目录
07 拓展延伸
06 课堂小结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感受朦胧诗的特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重点)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理解诗歌中众多意象的含义。 (难点)
3.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报国之志。 (素养)
学习目标
作者介绍
知识备查
舒婷,1952年出生。原名龚佩瑜,福建泉州人。诗人。她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逻辑思维,既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又蕴含执着而深切的感情,被人誉为“心灵世界的歌”。代表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文体知识
知识备查
表现手法上,追求意象化,往往象征、暗示、通感等手法并用,将生活扭曲变形,借以表现诗人“心虑”的现实,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
(1)朦胧诗
所谓朦胧诗,实际上是指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新诗潮运动中涌现出的新流派诗歌作品,摒弃直白明说的诗风,以大跨度跳跃的间断形象或多边意象营造出一种模糊朦胧、隐约含蓄的氛围,以表现诗歌复杂的意蕴。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
构思上,强调内在思维。
(2)朦胧诗的特点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舒婷初中毕业后,去福建上杭山村插队。1972年回城当工人。这首诗发表于1979年7月,据说成诗早在1976年4月。从十年浩劫中生活过来,有着太多坎坷经历的青年诗人舒婷,面对凝聚着深重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很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为个人的不幸而哀伤,为祖国的不幸而忧虑,同时又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
这首诗有着沉重的历史感,表达了一种希冀光明的痛苦。
字词清单
读读写写
隧洞( ) 蜗行( ) 淤滩( )
驳船( ) 簇新( ) 笑涡( )
喷薄( ) 伤痕累累( ) 疲惫( )
熏黑( ) 干瘪( ) 纤绳( ) 胚芽( ) 绯红( ) 迷惘( )
suì
wō
yū
bó
cù
wō
bó
lěi
bèi
xūn
biě
qiàn
pēi
fēi
wǎnɡ
一般在地下或山中挖掘。
蜗居:比喻窄小的住所;指居住在窄小的住所。
多音字
勒
( )勒进
( )悬崖勒马
lēi
lè
【串句记忆法】 1.蜻蜓拼命挣( )扎着,企图从蛛网上挣( )脱下来。
2.这条纤( )绳是用一种合成纤( )维制成,十分结实耐用。
喷
( )喷薄
( )喷香
pēn
pèn
累
( )伤痕累累
( )硕果累累
lěi
léi
( )劳累
lèi
比喻临到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形容累积得多。
接连成串的样子。
字词清单
薄
( )薄弱
( )薄荷
bó
bò
( )薄饼
báo
qiàn
xiān
zhēnɡ
zhènɡ
形近字
绯( )绯红
啡( )咖啡
诽( )诽谤
徘( )徘徊
饶( )富饶
绕( )绕道
挠( )阻挠
侥( )侥幸
fēi
fēi
fěi
无中生有,说人坏话,毁人名誉。
pái
ráo
rào
náo
jiǎo
字词清单
词语集注
疲惫
蜗行
干瘪
簇新
绯红
伤痕累累
干而收缩,不丰满。
极新,全新。
形容像蜗牛一样慢慢爬行。
鲜红。
形容留下的伤疤很多。
非常疲乏。
常说“疲惫不堪”。
蜗行牛步:比喻行动迟缓,速度极慢。
反义词:饱满。
反义词:陈旧。
可形容脸颊或云霞等。
字词清单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意,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自由诵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2.把握诗歌的内容、感情。
自主学习
初读课文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祖国在漫长岁月中所经受的苦难。
人民在贫穷的境遇里充满希望,盼望着美好生活变成现实。
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祖国又焕发了新生。
第4节
“我”的宣言——要报答祖国母亲的养育之恩。
划分层次
初读课文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感情:深沉悲痛
语气:舒缓低沉
朗读指导
初读课文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 婷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感情:悲哀而向往语气:舒缓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感情:欢欣有朝气
语气:热烈 高昂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感情:热爱奉献
语气:激昂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这首诗可以划分为哪两部分?在情感表达上有何不同?
分层
情感
沉郁、凝重,充满对祖国灾难历史、严峻现实的哀痛。
清新、明快,流露出祖国摆脱苦难、正欲奋飞的欢悦。
第一部分
(1、2节)
第二部分
(3、4节)
自主探究
初读课文
1.第一诗节中,诗人创造了几个意象?
品味第1节
分析讨论
精读课文
破旧的老水车
熏黑的矿灯
干瘪的稻穗
失修的路基
淤滩上的驳船
这些意象象征了祖国落后的经济、文化和多年蒙受的苦难,同时也展现了在灾难中艰难挣扎,缓慢前行的祖国的形象。
2.诗人选取这些意象有何作用?
3.下面标红的修饰性词语有什么作用?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 是失修的路基;
……
展示了祖国在漫长的岁月中贫穷落后的面貌,回溯了它历经苦难、艰难前行的历史。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1.第2节主要写了哪些意象?作用是什么?
起到过渡的作用。表明祖国虽然苦难深重,但人民仍怀抱希望。
品味第2节
2.如何理解“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这句话?
比喻
“飞天”: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望。
“花朵”:美丽诱人的愿望的具象。
“未落到地面”:是长期等待却还没有成为现实的愿景。
3.朗读第1、2节,品味这两节表达了诗人对祖国什么样的情感。
诗的第1节和第2节,写了祖国的过去。
诗人虽然写的是贫穷和苦难,却始终表达着对祖国的挚爱、依恋和赞颂。
4.同是写祖国历史,前两节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第2节,“贫困”“悲哀”“希望”等是抽象词语。“飞天”意象的运用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
前两节都在描写祖国的历史,第一节重在写实,第二节重在精神。
第1节,突出“我”和祖国共同经历艰难困苦,面对风雨沧桑,“我”和祖国不离不弃、生死与共、血脉相连。
精读课文
品味第3节
分析讨论
1.第3节中诗人用了哪些意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象征着祖国摆脱困苦,蒸蒸日上。
簇新的理想
古莲的胚芽
挂着眼泪的笑涡
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绯红的黎明
2.诗歌的第1节和第3节在感彩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变化:由悲哀愁苦变为欣喜兴奋。
第3节:百废待兴,蒸蒸日上——欢欣、热烈。
第1节:贫困落后,灾难深重——痛苦、悲哀。
“神话的蛛网”指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落后思想的束缚。
“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象征祖国刚刚从落后思想的束缚中艰难挣脱出来,即将开始焕然一新的生活。
3.“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中,“神话的蛛网”指什么?“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象征什么?
4.试赏析“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一句。
这一句表明祖国就要迎来转折,美好的生活即将到来,诗人非常兴奋,抒发了诗人欢欣鼓舞的心情。
漫漫长夜即将走到尽头
曙光来临,未来充满希望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一大(祖国)一小(个人)构成鲜明对比,表达了“我”与祖国血肉相连、休戚与共的情感,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品味第4节
“我”是祖国的一分子
“我”的心中装着祖国
1.赏析诗句。
2.诗句中的“迷惘”“深思”“沸腾”这三个词语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调换。“迷惘”是青年一代苦闷的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当国家发展出现转机,诗人经过“深思”,转而“沸腾”。这三个词展现了人们由迷惘到清醒的过程。
3.第4节中,诗人抒发的感情与第3节有何不同
第4节,感情达到了高潮,诗人将抑制不住的强烈感情化作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使诗的思想得到升华。
4.后两节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试着对每小节进行分析。
第4节,本节内容集中体现“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
第3节,着重描写现在。在经历浩劫后,祖国母亲将要开启新的生活。
“我”要承担起振兴中华的使命,“我”要与祖国融为一体。
品味整体
1.这首诗通篇采用了“我是……”的句式,请你简要分析采用这一句式的好处。
一方面,这一句式强化了诗人与祖国之间的情感联系,把“我”和祖国化为同一体;另一方面,这是一种“物我交流”的手法,更容易让读者从诗中感受到诗人炽热的爱国之情。
2.诗歌每节末尾“祖国啊”的感叹蕴含的感情有何不同?作者发出这种感叹有什么表达效果?
第1节的“祖国啊”
深沉的感叹,表达出难以言状的悲哀。
第2节的“祖国啊”
痛苦的呼唤,包含着几多痛苦,几多希望。
第3节的“祖国啊”
欣喜的呼唤,流露着诗人抑制不住的喜悦。
第4节的“祖国啊”
庄严的誓词,倾吐了献身祖国的热望。
3.诗中的“我”就是诗人自己吗?“我”是什么样的形象?
既指
诗人自己
还指中国文人群体,乃至全部中华儿女
“我”代表了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承担起重任的一代人,这些人和祖国一起从苦难中走过,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担起了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概括主题
课堂小结
本诗通过一系列具体生动的意象,描摹了祖国苦难的历史和蓬勃发展的现实,抒发了诗人与祖国荣辱与共、血肉相连的感情,赞扬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写作特色
选取新颖的意象,表达热爱祖国的主题。
本诗在意象的选择上,避开了长江、黄河、长城等意象,从不为常人所注意的平凡事物入手,选择了诸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新颖独特的意象。全诗共有四个意象群,采用递进的方式组合成一幅幅流动凝重的画面,配以舒缓深沉的节奏,不仅写出了祖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历程,而且表达了有着从迷惘到深思再到沸腾的特殊情感历程的年轻一代的共同心声。
写作特色
词语运用准确,语言生动形象。
诗人在诗中运用了一系列意象,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理想”等,又分别在它们前面加上修饰语,如“破旧”“熏黑”“干瘪”“失修”“簇新”等,形象地传递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并且使诗的语言具有色彩,更加具体可感。另外,“迷惘”“深思”“沸腾”“富饶”“荣光”“自由”的连续使用,也使诗歌更连贯,更有层次。同时,这些渐进式的词语如一首乐曲,逐渐奏到了高潮,达到了感情的极致。
板书设计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苦难的历史
崭新的祖国
痛苦的希望
奉献的誓言
热爱祖国
献身中华
悲哀 痛苦
悲哀 希望
欢悦 欣喜
豪壮 激动
现代诗歌阅读策略
知人论世
准确理解诗歌内容
把握意象
结合语境体悟诗人思想感情
反复朗读
感受诗歌韵律节奏
理解意象意蕴
体会意象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无象无以寓情,无情无以为诗
现代诗歌阅读策略
拓展延伸
扬子江
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赏析]这是南宋诗人文天祥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前两句记行,叙述他自镇江逃脱,回到长江口的艰险经历。后两句抒情,以“磁针石”比喻忠于宋朝的一片丹心。诗歌语言浅近,运用比兴手法,触景生情,字里行间表现出坚定不移的爱国主义精神,忠肝义胆,昭若日月。
写作实践:
我是一滴水,
愿滴在春天的种子上,
唤醒沉睡,破壳萌芽。
我是一滴水,
愿滴在干涸河床的鱼嘴里,
保留希望,待雨倾洒。
我是一滴水,
愿滴在浮躁者的心头,
滋润身心,绽放光华!
“我是一滴水,/愿滴在……”间隔反复,表达了诗人奉献自我、发挥价值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