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说课课件
[课题说明]
本课课题来源于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专题八的第二节,适用于高中一年级。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说课课件
教材分析教学过程教法、学法的运用及依据学习主题是巴黎公社,教材安排如下:
第一目“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与第三目“第二国际的斗争”属于课外阅读内容,分别介绍了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相关情况。
第二目“建设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介绍了巴黎公社的前因后果,尤其要强调以下三点:
第一、通过对背景的分析,明确巴黎公社运动是工人在国家危难之际,工人本身遭到临时政府进攻的情况下发生,有一定偶然性,并不是生产力发展到要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事件。
第二、通过对革命措施的解读,明确其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进而掌握判定政权性质的一般方法。
第三、把握巴黎公社对当今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意义。教材分析关于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取消了旧教材中关于社会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把焦点集中于巴黎公社的采取的民主措施。
关于公社成员的英勇抗争
新教材详细介绍了“五月流血周”的情况,一方面充分展示了公社战士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奋斗精神,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意识到历史的前进、发展充满艰难曲折,需要人们坚定信仰,共同努力,从而更好地起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作用。
关于对巴黎公社的认识
新教材明确提出了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尤其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辨证角度强调了失败的根本原因,从而帮助学生更清晰地感受历史,学会全面、客观地分析历史现象,总结发展规律。 教材分析新旧教材的对比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材分析
从学科知识结构来看,本课跨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两大阶段,即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及向纵深发展阶段。
从世界史出发,本课讲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它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同时,它的经验和教训又成为今后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
从历史教育功能出发,通过对巴黎公社的学习,要使学生学会全面科学地评价历史事件,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把握其现实价值,明确历史的发展是曲折的,但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势不可挡的。
教 学 目 标教材分析(1)基础知识目标:
了解:第一国际建立、第二国际斗争史实
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背景与概况;3月18日起义的原因与成果;巴黎公社的性质及成立年代;保卫公社的战斗及其结局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高一学生的实际状况分析,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教 学 目 标教材分析(2)能力培养目标:
1.理解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由此引导学生分析考察政权性质的方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分析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提高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教 学 目 标教材分析教 学 目 标教材分析(3)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包括地图、文字)等学习有关问题。
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教 学 目 标教材分析教 学 目 标教材分析(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巴黎公社战士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精神的体验,使学生逐步养成革命英雄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情操。
教 材 重 难 点 分 析教材分析重点: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失败原因、经验教训,以及对当今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意义
难点:为什么说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
教法、学法的运用及依据 依据
高一的学生对巴黎公社的历史并不陌生,他们感性的思维要多于理性的思维。但经过了一段时间对高中历史的学习,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以及比较能力都有所提高,同时已具备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除了仍然要加强以上这些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教师课前准备制作本课多媒体课件,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生动性。一方面搜集相关课件制作资料,力争再现历史,为学生创设历史学习情境。另一方面要设计好教学流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学一部分教材上编写得较详细的内容,对于重难点可以采用了情境诱思法和问题诱思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创新等思维,使学生的智能和认识水平都得到发展。 教法、学法的运用及依据教学方法1.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掌握基本史实。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学而思,思而疑,疑后悟”的目的。 学法指导教法、学法的运用及依据空想 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理论实践教学过程导入第一国际的建立 教师活动:设问、指导完成表格。
学生活动:讨论,以小组单位汇报成果。
互动与收获:使学生形成分析历史事件应全方位把握历史要素的观点,学会阅读材料,提取、整合有效信息,并学会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在历史条件与意义两个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加强指导,帮助提炼。 建设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教师活动:指导阅读教材并设问:巴黎公社运动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活动:发言
互动与收获:教师在其发言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分析历史事件爆发背景原因的基本方法。最终提炼观点:巴黎公社出现的基础是资本主义和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有必然性,同时也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有偶然性。 巴黎公社运动发生的原因公社的建立及采取的革命措施教师活动:展示材料并提问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归纳概括,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互动与收获:指导学生提炼有效信息,从材料直接得出结论:巴黎公社属于无产阶级性质政权。进而引导学生分析考察政权性质的方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把握问题实质,学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注意:在分析措施时,尤其要关注其对于今天的现实价值。 材料一: 马克思说:“公社真正秘密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
材料二: 恩格斯说“你想知道无产阶级专政是什么样子吗?请看看巴黎公社吧。这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提问:从上述材料是否可以判定巴黎公社建立政权的性质?说明判定该政权性质的依据是什么。 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性质: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依据:公社委员的组成、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巴黎公社失败及失败原因 教师活动:1、假如你是一名十分同情巴黎公社的战地记者请你写一篇关于介绍五月流血周的报道。
2、出示图片。
3、结合教材内容及128页资料卡片并出示材料题,组织学生讨论总结。
学生活动:报道交流。讨论、发言。
互动与收获:1、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体验巴黎公社战士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
2、使学生掌握分析历史事件失败原因的基本方法。“纪念1871年5月21日—28日公社的牺牲者”
论从史出 在解释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列宁这样写道:“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结合列宁的论述和以下几段材料,说说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材料二: “当凡尔赛在磨刀霍霍时,巴黎却沉浸在起义胜利的欢乐中,他们认为继续向凡尔赛进军是在挑起内战。”主观原因:没有乘胜追击敌人材料三 “银行是全部资本主义生活的神经,而公社不愿给人留下强盗、小偷的印象,在斗争的中途停了下来,没有剥夺剥夺者(法兰西银行)。”主观原因:没有割断敌人经济命脉材料一: “法国整个资产阶级、所有的地主、工厂主都联合起来反对公社,他们层层包围了半个巴黎(另一半被德军包围 ) ——列宁客观原因:反动势力的强大阅读材料,分析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原因: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客观原因:敌人太过强大,普法联合镇压。
主观原因:
①公社缺乏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②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指导;
③没有乘胜追击敌人;④没有切断敌人的经济命脉;
⑤没有建立工农联盟,无产阶级孤军奋战。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无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都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历史意义教师活动:教师设问:为什么说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巴黎公社运动对于今天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有何现实价值?
学生活动:思考、探究、讨论、发言。
互动与收获:第一个问题属于归纳性的,学生需要从巴黎公社的措施和历史意义中提炼观点;第二个问题属于运用型的,使学生明确学习历史的真正意义在于以史为鉴,通过学习历史,汲取经验教训,指导现实生活。从而使本节课的内容得到升华。 现实价值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会一帆风顺,社会主义发展一样会遇到各种挫折,但社会主义一定会在曲折中继续前进,因为有这么多的仁人志士在为之不懈地努力奋斗,甚至流血牺牲,比如巴黎公社,尽管它以失败而告终,却依然有不容争辩的伟大历史意义。只要我们能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社会主义事业一定会取得最终成功。
第二国际的斗争(阅读)
教师活动:教师要求学生阅读并提出问题
1、第二国际成立的背景有哪些?
2、第二国际的成立时间、重要决议、组织形式是什么?
3、第二国际与修正主义的斗争概况?当时为什么会出现修正主义?斗争结局如何?
4、简单介绍教材学习思考题。学生活动:学生经过阅读后发言。
第二国际与第一国际相比,在组织形式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论从史出答:第二国际的组织形式比较松散,第一国际有一个中央领导机构,加入它的各国工人团体是它的支部。
原因:不同的历史条件和革命任务所决定的。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第一国际的成立
条件:客观: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工人运动走向国际联合 主观:马克思、恩格斯为建立新的国际工人组织而努力
成立: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
巴黎公社
背景: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建立第三共和国
革命开始:1871年3月18日革命,人民占领巴黎
革命措施:废除旧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选举产生公社委员会、民主选举公职人员,人民有监督权和罢免权。国家工职人员的最高年薪不得超过一般技术工人的工资。
历史意义: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巴黎公社的经验和教训,成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
第二国际的斗争(略)
小结1、下列各项中,提出官员由选举产生并要接受选民监督的是( )
A、彼得一世改革 B、太平天国运动
C、中国洋务运动 D、巴黎公社革命2、有人说:“巴黎公社时期,法国并不存在建立工人阶级政权的客观条件。”主要是指( )
A、独立的工人政党尚未建立
B、资本主义工业未得到充分发展
C、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尚未激化
D、第一国际尚未起到领导作用课堂练习DB3、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法国在革命爆发战争中的惨败 B、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垮台和第三共和国的建立
C、资产阶级组织了国防政府,人民无权
D、梯也尔政府实行投降卖国和敌视工人的反动政策
4、巴黎公社的伟大创举主要表现在( )
A、废除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构
B、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
C、国家工作人员年薪不得超过工人最高工资
D、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工人合作社管理D A 5、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
①巴黎人民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②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
③资产阶级国防政府成立 ④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④②③① D、④①②③
6、对巴黎公社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
C、是19世纪初期以来国际工人运动的高峰 D、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政策措施的失误
DD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公民们!你们的公社已经建立……卑鄙无耻的政权掐着你们的脖子逼迫你们;你们已用合法的自卫军把那强迫你们承认国王、侮辱你们的政府赶出城外。
-——《公社第一次宣言》(1870年3月30日)材料二 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握政权的政府的趋势。
——马克思请回答:
⑴材料中的“公社”指的是什么政权?它成立于哪年?材料中的“政府”指的是什么政府?
巴黎公社 1871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临时政府。 ⑵用史实说明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握政权的政府的趋势”。提示:公社的革命措施教 学 流 程 图突出重点导入新课教学过程突破难点小结巩固课堂练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