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
第三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青花瓷》
方文山
Cu2(OH)2CO3
生活情境—— 金属的腐蚀在生活中非常普遍
①什么是金属的腐蚀?
②金属的腐蚀有几种类型? 以哪种腐蚀为主?
金属的腐蚀
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
吸氧腐蚀(水膜呈中性或酸性较弱)
析氢腐蚀(水膜呈酸性)
本质:M-ne-=Mn+ 发生氧化反应
阅读课本107页第3、4、5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原电池反应
与氧化剂直接接触反应
一、金属的腐蚀
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
条件
现象
本质
影响 因素
联系 金属与其表面接触到的一些物质直接接触
不纯金属或合金跟电解质溶液接触
无电流产生
有微弱电流产生
金属被氧化
较活泼金属被氧化
与接触物质的氧化性及温度有关
与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及金属活性有关
两者往往同时发生,电化学腐蚀更普遍
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的对比
钢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长时间不易被腐蚀,但在潮湿的空气里却很快被腐蚀,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潮湿的空气里,钢铁表面吸附了一层薄薄的水膜。水中溶有O2、CO2、SO2等气体,这样在钢铁表面形成了一层电解质溶液的薄膜,它跟钢铁里的铁和少量的碳构成无数微小的原电池。
想一想
1. 析氢腐蚀:酸性环境中
酸性环境中,由于在腐蚀过程中不断有H2放出,所以叫做析氢腐蚀
2H++ 2e- =H2 ↑
Fe - 2e- = Fe2+
Fe + 2H+ =Fe2+ + H2↑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析氢腐蚀)
2. 吸氧腐蚀:
中性或酸性很弱甚至碱性
2Fe - 4e- = 2Fe2+
O2 + 2H2O + 4e-= 4OH-
2Fe+ O2+2H2O =2Fe(OH)2
4Fe(OH)2 +O2 + 2H2O = 4 Fe(OH)3
2Fe(OH)3=Fe2O3·xH2O+(3-x) H2O
进一步反应:
负极:
正极:
电池反应:
(吸氧腐蚀)
实验4-3
(1)现象及原因:导管中的水柱上升,铁钉生锈。
装置中Fe、C、饱和食盐水构成了原电池,由于NaCl溶液呈中性,发生吸氧腐蚀,氧气消耗使具支试管压强减小,水柱上升
(2)现象及原因:开始时试管中均有无色气体产生,且两支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相等;滴加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产生气体速率明显加快。原因是锌置换出铜后构成了铜锌原电池,锌作负极,腐蚀速率加快。装置中Zn、Cu、稀盐酸构成了原电池,Zn作负极,Cu作正极,电解质溶液稀盐酸呈酸性,发生析氢腐蚀
析氢腐蚀 吸氧腐蚀
条件
电极反应
联系
Fe2O3 · nH2O
(铁锈)
通常两种腐蚀同时存在,但吸氧腐蚀更普遍。
水膜呈酸性
水膜呈中性或酸性很弱或碱性
负极Fe(-)
Fe-2e-=Fe2+
2Fe-4e-=2Fe2+
正极C(+)
2H++2e-=H2↑
O2+2H2O+4e-=4OH-
总反应:
Fe+2H+=Fe2++H2↑
2Fe+2H2O+O2= 2 Fe(OH)2
4Fe(OH)2+2H2O+O2=4Fe(OH)3
钢铁的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比较
注 :1、只有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才可能发生析氢腐蚀
2、氢前和氢后的金属都可发生吸氧腐蚀
烤蓝
涂机油
烤漆
涂凡士林
镀锌
镀铬
【交流研讨】属部件采用了什么样的防护措施吗
1、改变金属材料的组成
在金属中添加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成性能优异的合金
把铬、镍等加入普通钢中制成不锈钢产品;
钛合金不仅具有优异的抗腐蚀性,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二、金属的防护
2、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
在金属表面覆盖致密的保护层,将金属制品与周围物质隔开。
(1)非金属保护层:喷涂油漆、矿物性油脂或覆盖搪瓷、塑料等
(2)金属保护层:在钢铁表面镀上一层锌、锡、铬、镍等金属
(3)发蓝处理:钢铁部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四氧化三铁薄膜;
(4)钝化处理:铝制品的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喷漆
镀铬
发蓝处理
包上塑料层
烧涂搪瓷
3.电化学保护法
金属在发生电化学腐蚀时,总是作为原电池负极(阳极)的金属被腐蚀,作为正极(阴极)的金属不被腐蚀,如果能使被保护的金属成为阴极,则该金属就不易被腐蚀。
(1)牺牲阳极法
阴极保护法
(2)外加电流法
(1)牺牲阳极法
原理:应用 原理,让被保护金属作 极,找另一种活泼性较强金属作 极
原电池
正
负
船身上装锌块
找替罪“阳”
实验4-4
实验装置 电流表 阳极 阴极
现象
有关反应
(1)
现
象:
偏转
溶解
无明显现象
牺牲阳极法实验(1)
Zn-2e-=Zn2+
O2 + 2H2O + 4e-= 4OH-
锌片、铁片酸化的氯化钠溶液构成原电池,锌为阳极(负极)失电子,被腐蚀,铁为阴极(正极)被保护。
结论:
Fe2+的检验:
Fe2++K++[Fe(CN)6]3- =KFe [Fe(CN)6]↓
蓝色沉淀
黄色溶液
牺牲阳极法实验(2)
(2) 现象:
缠有锌片的铁钉周周围只出现红色,缠有铜片的铁钉铜片周围出现红色,同时铁钉周围出现蓝色沉淀。
Zn-2e-=Zn2+
O2 + 2H2O + 4e-= 4OH-
锌片(阳极):
铁钉(阴极):
铜片(阴极):
铁钉(阳极):
Fe-2e-=Fe2+
O2 + 2H2O + 4e-= 4OH-
结论:不同金属构成原电池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较活泼金属的被腐蚀,相对不活泼的金属被保护。
锌被腐蚀,铁被保护
铁被腐蚀,铜被保护
(2)外加电流法
应用电解池原理,把被保护的钢铁设备作为阴极,用惰性电极作为辅助阳极,外接直流电源。
通电后,强制电子流向被保护
的钢铁设备,使钢铁表面的腐
蚀电流降至零或接近等于零。
在这个系统中,钢铁设备被迫
成为阴极而受到保护。
牺牲阳极法 外加电流法
原理
保护方法
保护电流
注意事项
牺牲阳极法和外加电流法的比较
原电池
电解池
使被保护的金属与比它活泼的金属接触,被保护的金属做正极。
使被保护的金属与电源负
极接触,被保护的金属做
阴极。
较小
较大
负极(阳极)材料需要定期更换
辅助阳极需要定期检查
思
考
与
讨
论
金属腐蚀快慢的规律:
(1) 活泼性不同的两金属,活泼性差别越大,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越 ,活泼金属被腐蚀的速度越 。
(2) 同一电解质溶液中, 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阳极)
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负极) 化学腐蚀 有防腐措施的腐蚀(电解池的阳极、原电池的正极及加有镀层的金属)。
(3) 同一种金属的腐蚀:在强电解质中 弱电解质中 非电解质中
>
>
>
>
>
快
快
金属腐蚀速率的判断,首先应确定金属所处装置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其次判断该金属是原电池的正、负极,还是电解池的阴、阳极。最后利用金属腐蚀快慢的规律进行判断。
外接电源的阴极保护法>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有一般防腐条件保护>无防腐条件
防腐措施由好到坏的顺序如下:
金属的腐蚀
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
吸氧腐蚀(水膜呈中性或酸性较弱)
析氢腐蚀(水膜呈酸性)
金属的防护
改变金属材料的组成
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
电化学保护法
牺牲阳极法(利用原电池原理)
外加电流法(利用电解池原理)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