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11.牛郎织女(二)
牛郎织女的结局怎样呢?
我们继续走进这个流传千古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
喜鹊:是鸟纲鸦科的一种鸟类。雌雄羽色相似,头、颈、背至尾均为黑色,双翅黑色而在翼肩有一大行白斑,尾远较翅长,腹面以胸为界,前黑后白。
勤劳节俭 美满 一双儿女 讲故事 看溪流
1.课文是怎样介绍牛郎织女的生活的
初读感知
2.说说牛郎织女故事的结局是什么?
王母娘娘抓回织女想永远的将牛郎织女分开,牛郎携孩子追到天上,最后王母允许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1.故事中有几个场景?取上小标题。
辛勤劳动 老牛留言
织女被抓 牛郎追赶
隔河相望 鹊桥相见
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2.课文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2)写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
第二部分(3-4)写王母发现织女并抓走织女。
第三部分(5-6)写牛郎领着孩子前来搭救织女,
但是无法相见。
第四部分(7-8)王母允许牛郎织女七夕相会。
从此牛郎在地里耕种,织女在家里纺织。有时候,织女也帮助牛郎干些地里的活。两个人勤劳节俭,日子过得挺美满。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本文是怎样描述牛郎织女的生活的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总起全文
转眼间两三个年头过去了,他们生了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到孩子能说话的时候,晚上得空,织女就指着星星,给孩子们讲些天上的故事。天上虽然富丽堂皇,可是没有自由,她不喜欢。
美满生活
词语积累:琳琅满目
她喜欢人间的生活: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她喜欢;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看门前小溪的水活泼地流过去,她喜欢;听晓风晚风轻轻地吹过树林,她喜欢。两个孩子听她这么说,就偎在她怀里,叫一声
“妈妈”,回过头来又叫一声“爸爸”。
排比:写出了织女生活的甜蜜幸福,这与她在天上缺乏自由的生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齐读下面的一段话,思考:这段话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她乐极了,可是有时候也发愁。愁什么呢 她没告诉牛郎。她是怕外祖母知道她在这儿会来找她。
心理描写:将织女的担忧描述出来,为情节发展做准备。
一天,牛郎去喂牛,那头衰
老的牛又说话了,眼眶里满是眼
泪:“我快不行了,不能帮你们
下地干活了……我死以后,你把
我的皮留着。碰见什么紧急事,
你就披上我的皮……”老牛没说完就死了。夫妻两个痛哭了一场,留下老牛的皮,把老牛的尸骨埋在草房后边的山坡上。
老牛会说话,而且最后说留下牛皮,遇到紧急的事披上,这些为后来的牛郎飞起来追织女做了铺垫。
老牛留言
再说天上,仙女们溜到人间洗澡的事到底让王母娘娘知道了。王母娘娘罚她们,把她们关在黑屋子里。她尤其恨织女,竟敢留在人间不回来,简直是有意败坏她的门风,损害她的尊严。她发誓要把织女捉回来,哪怕织女藏在泰山底下的石缝里,大海中心的珊瑚礁上,也定要抓回来,给她顶厉害的惩罚。
王母生气
王母出现:突出了王母的无情和厉害。
王母娘娘派了好些天兵天将到人间察访,察访了好久,才知道织女在牛郎家里,跟牛郎做了夫妻。一天,她亲自到牛郎家里,可巧牛郎在地里干活,她就把抓住织女往外走。织女的男孩见那老太婆怒气冲冲地拉着妈妈走,就跑过来拉住妈妈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一推,孩子倒在地上,她就带着织女一齐飞起来。
动作描写:突出了王母娘娘的凶狠无情、残暴、冷酷
“怒气冲冲”“狠狠一推”说明王母娘娘很生气、霸道。
王母来了
牛郎跟着男孩赶回家,只见梭子放在织了半截的布匹上,灶上的饭正冒热气,女孩坐在门前哭。他决定上天去追,把织女救回来。可是怎么能上天呢?
设问句,与前文老牛临死时的话相照应。
牛郎追赶
隔河相望
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这不正是紧急事吗?他赶紧披上牛皮,找出两个筐,一个筐里放一个孩子,挑起来就往外跑。一出屋门,他就飞起来了,耳边的风呼呼直响。飞了一会儿,望见妻子和老太婆了,他就喊“我来了”,两个孩子也连声喊“娘”。越飞越近,眼看要赶上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糟了,牛郎的前边忽然出现一条天河。天河很宽,波浪很大,牛郎飞不过去了。
动作描写:牛郎很着急。
王母“一划”出现天河,牛郎飞不过去,说明王母的实力很强,分开牛郎织女的决心很大。天河的来历,充满了传奇色彩。
从此以后,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只能远远地望着,不能住在块儿了。他们就成了天河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记叙:说明了牛郎星
和织女星的由来。
变成星星
织女受了很厉害的惩罚,可是不肯死心,一定要跟牛郎一块儿过日子。日久天长,王母娘娘也拗不过她,就允许她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跟牛郎会一次面。
织女执拗
“拗”看出织女斗争的决心和敢于追求幸福的勇气。
每年的这一天,成群的喜鹊在天河上边搭起一座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会面。就因为这件事,每逢那一天,人们很少看见喜鹊,它们都往天河那儿搭桥去了。还有人说,那一天夜里,要是在葡萄架下边静静地听着,还可以听见牛郎、织女在桥上亲亲密密地说话呢。
鹊桥相会
思考: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
以牛郎织女的相会结尾,照应开头,深化主题,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课文先写牛郎织女勤劳持家,日子过得挺美满,老牛死后留下牛皮,告诉他有困难急需的时候用上它;接着写王母娘娘反对,亲自去抓回织女,牛郎披上牛皮带着孩子奋力追赶,王母用天河隔开他们,最后写王母娘娘允许牛郎和织女一年见一次,喜鹊就来搭桥,让他们相会。表现了牛郎织女真诚坚定、敢于斗争的品质,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课文主旨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