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大青树下的小学
新课导入
同学们身着各色鲜艳服装,一起学习,一起嬉戏,大家来自不同的民族,却都相聚在“大青树下的小学”,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能借助课文联系自己的校园生活,展开想象说一段校园生活场景。(重点)
3.能借助课文中的语句和资料,了解大青树下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难点)
学习目标
坝子
一犂两坝
bà
坪坝
飞扬
扬眉吐气
yáng
飘扬
我会认
坝
扬
读书
百读不厌
dú
朗读
摔倒
破碗破摔
shuāi
摔跤
我会认
读
摔
跌跤
滑跤
jiāo
摔跤
凤凰
凤毛麟角
fèng
凤尾竹
我会认
跤
凤
清洁
公正廉洁
jié
洁白
我会认
洁
课文解读
轻声朗读课文,思考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
(1)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2)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3)这是一所欢乐、祥和的学校: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我仿佛看到不同民族的学生,他们早早地背着书包,沿着美丽的小路,从各地走路去上学。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所美丽而又团结的小学。
上学路上
傣族
景颇族
阿昌族
德昂族
认一认
思考:“大青树下的小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美丽——学生们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热闹——有许多小学生,还有欢唱的小鸟。
与众不同——有不同民族的学生,他们穿戴不同。
作者为什么会为这所学校感到自豪呢?
美丽
团结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
这段话说明接下来作者要写怎样的情景?在全文起着什么作用?
过渡
承上启下
上课铃声说明作者将要写上课的情景,这一段是________段,起 的作用。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不同——同
课上认真读书
用横线画出具体写“安静”的句子。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句话描写了孩子们课下玩耍的情景。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小鸟、松鼠、山狸写成了会看热闹的人,说明孩子们生活得很幸福,突出了孩子们的愉快心情,同时小动物的出现更加突出了边疆民族小学的特点,为学校增添了欢快、活泼的气氛。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 )的学校,( )的学校、( )的学校、( )的学校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团结
美丽
欢乐
与众不同
填一填:把“这”改为别的词语,会是怎样的呢?
课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民族小学的自豪与赞美之情。
课文主旨
大
青
树
下
的
小
学
上学、到校
课上、课下
结尾点题
穿戴不同
文明有礼
可爱美丽
认真读书
快乐游戏
美丽可爱
团结欢乐
层次梳理
( )的小鸟 ( )的老师
( )的小学 古老的( )
粗壮的( ) 洁白的( )
枝干
欢唱
敬爱
可爱
铜钟
一、填写合适的词语
粉墙
1.同学们从( ),从( ),从( ),捡出了许多果皮纸屑,公园里很快变得干净了。
2.在家里,王玉为妈妈( ),为爸爸( ),为奶奶( ),大家都夸她是孝敬长辈的好孩子。
洗脚
湖边
草坪上
游乐场
铺床
二、补充句子。
捶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