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
劝君少骂秦始皇,
祖龙魂死业犹在,
百代都行秦政法,
熟读唐人封建论,
焚坑事件要商量。
孔学名高实秕糠。
十批不是好文章。
莫从子厚返文王。
第三课
“多样化”的统一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一单元
一
始皇之治法
秦的统一
第一子目
周显王八年
秦孝公元年
嬴渠梁即位
公孙鞅入秦
楚进攻巴
◎公元前361年形势图
周赧王五十九年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
秦灭西周国
周赧王死,东周灭亡
都江堰建成
◎公元前256年形势图
秦的统一
第一子目
问题1:秦有何条件能够实现统一?
材料四: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
——《史记》
商鞅变法
◎秦陵二号铜车马
◎地图来源:知乎【史图馆】
耕
战
材料一、二、三: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孟子·梁襄王》
周君、王赧卒,周民遂东亡…後七岁,秦庄襄王灭东周。东西周皆入于秦,周既不祀。 ——《史记·周本纪》
今周室既灭,而天子已绝。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今之世当之矣。 ——《吕氏春秋》
阅读材料及本课导语,谈谈你的想法
统一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政治分裂阻碍经济交流与发展
战乱带来灾难,人民渴望安定
China
问题1:秦有何条件能够实现统一?
材料五、六、七: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
名鞅,姓公孙氏…卫鞅复见孝公。
——《史记·商君列传》
范雎者。魏人也,字叔……
秦王(秦昭襄王)乃拜范雎为相。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秦
王(秦始皇)拜斯为客卿。
——《史记·李斯列传》
广纳贤才
山川形胜
吏治清明
秦王奋力
秦的统一
第一子目
◎秦陵一号铜车马
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汤御,以败桀于鸣条。
……
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而救乱。
……
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孝王召使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藩息。
——《史记·秦本纪》
秦之先祖(拓展)
◎秦国地理图
材料八:
东至海(渤海)暨朝鲜,
西至临洮、羌中(羌族聚居地),
南至北向(向北开门)户,
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辽东郡)。
——《史记》
问题2:秦朝如何统治广大的疆土?
秦的统一
第一子目
在教材上圈画有关皇帝制度的信息,总结皇帝制度的特点。(学案)
秦之
疆土
◎秦始皇帝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地图
皇帝制度
官僚制度
阅读教科书有关内容,建构“秦官僚机构结构示意图”。(学案)
南征百越
控制西南
北击匈奴
正方观点:实施分封
一辩:王绾
反方观点:实施郡县
一辩:李斯
“朝 议” 辩 论 会
辩题:统一以后秦朝应在地方实施“分封”还是“郡县”?
问题3:假设你是一个被派到原楚国某县的县令,在施政中可能会碰到什么问题?你期望中央提供怎样的政策帮助?
秦的统一
第一子目
语言、文字不通,政令难行
货币多样,阻滞贸易发展
度量衡不同,税收、贸易差错
户口不清,罪犯难索,赋税难征
交通通讯不畅……
可能的问题
◎包山楚简(湖南·322B.C-316B.C)
◎睡虎地秦简(湖北·战国末期至秦始皇时期)
秦的解决措施
材料九:
泰兼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为名,上币;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臧,不为币……
——《资治通鉴·食货志》
◎秦半两
◎秦直道、驰道示意图
◎古车辙
东成户人士五夫,
妻大女子沙,
子小女子泽若,
子小女子伤。
夫三河在天下之中…土地小狭,民人众…故其俗纤俭习事。
而邹、鲁滨洙、泗,犹有周公遗风,俗好儒,备于礼,故其民龊龊(小心谨慎)……
…此西楚也。其俗剽轻,易发怒,地薄,寡于积聚。
——《史记·货殖列传》
各地风俗(拓展)
“多样化”与统一
秦文化能够征服其他文化,却无力融合其他文化。 文化上的剧烈冲突瓦解了政治上的高度统一,促成了秦王朝的迅速覆灭……
——刘文瑞《征服与反抗——略论秦王朝的区域文化冲突》
一统之后…然果能深观世变,则必知法随时变之义,一统之治,与列国分立不同,正当改弦易辙……
——吕思勉《秦汉史》
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
——贾谊《过秦论》
秦的统一
第一子目
始皇治法之弊
秦朝的暴政
第二子目
秦律之刑罚
二
问题4:秦的灭亡有何征兆?
材料十、十一、十二:
二十九年,始皇东游。至阳武博浪沙中,为盗所惊。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
——《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东游,至阳武博浪沙中,张良令力士操铁椎狙击始皇,误中副车。始皇惊,求,弗得;令天下大索十日。 ——《资治通鉴·秦纪二》
始皇为微行咸阳,与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盗兰池,见窘,武士击杀盗,关中大索二十日。
——《史记·秦始皇本纪》
维二十六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圣智仁义显白道理东抚东土以省卒士事已大毕乃临于海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应时动事是维皇帝匡饬异俗陵水经地忧恤黔首朝夕不懈除疑定法咸知所辟方伯分职诸治经易举错必当莫不如画皇帝之明临察四方尊卑贵贱不逾次行奸邪不容皆务贞良细大尽力莫敢怠荒远迩辟隐专务肃庄端直敦忠事业有常皇帝之德存定四极诛乱除害兴利致福节事以时诸产繁殖黔首安
盗贼多——治世乱
秦朝的暴政
第二子目
◎琅琊刻石(始皇二十八年)
秦朝的暴政
第二子目
问题5:秦律的实施有何问题?
材料十三、十四:
令行於民期年…於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於公战,怯於私斗,乡邑大治。
……
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弊一至此哉!”
——《史记·商君列传》
“秦人守法”
五人盗,臧一钱以上斩左止。
甲盗不盈一钱……乙见知而弗捕,当貲一盾。
司寇盗百一十钱……当耐为隶臣,或曰貲二甲。
——《法律问答》(云梦睡虎地秦简)
楚地秦法
以刑去刑、轻罪重刑
阅读教科书内容,总结秦朝暴政的其他表现(学案)。
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第三子目
起义之功伐
三
问题6:大泽乡起义如何能“天下云集响应”?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史记·陈涉世家》
“大泽乡”在今安徽,战国时多属楚国。
陈胜、吴广为楚人。
马王堆帛书《五星占》将“张楚”作为年号。
……
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第三子目
号为“张楚”
伐无道,诛暴
秦
封建社会阶级矛盾的周期显现
大泽乡起义
太平天国起义
问题7(拓展):农民起义有哪些基本规律?
只有全国性的起义才能推翻统治政权。
农民起义不能改变封建统治的性质,只能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
尽管如此,农民起义对推动社会历史发展仍有巨大作用。
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第三子目
阅读教科书内容,总结刘邦胜利的原因(学案)。
历史是画上句号的过去,
史学是永无止境的远航!
——章开沅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