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大象的耳朵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似、耷”等10个生字,会写“扇、慢”等8个生字,掌握“似、扇”2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
3.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明白别人说的不一定正确,要学会思考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义,懂得其中的道理。
教学难点:
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理解大象的想法的转变过程。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课件出示谜语: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打一动物)
2.同学们真聪明,这个动物就是大象。大家知道大象都有哪些特征吗?(学生举手回答)没错,大象有大大的耳朵,长长的鼻子,粗粗的腿,白白的象牙,壮壮的身子和细细的尾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讲的就是大象的耳朵。
3.出示课题:大象的耳朵。(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不太熟练的地方多读几遍。
2.组内合作识字:互读、互听、正音。
3.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1)多音字:扇:shān扇动shàn风扇(2)图片识字:竖、竿、撑、舞(3)与生活体验结合识字:痛、烦、耷
4.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和词语。
5.指读课文,检查识字和朗读情况,师生评议,正音。
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大象为了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的故事。)
2.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好问句。
3.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1)你知道了什么?(大象的耳朵像扇子,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着)(2)练习说句子。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______有______耳朵,像______。
(3)动物们的耳朵多种多样,功能也不同,就像《小壁虎借尾巴》一文中动物们的尾巴的作用都是不一样的。那么大象的耳朵会有什么作用呢?我们接着来学习课文。
4.学习9~13自然段。
(1)指名学生分段朗读。
(2)大象是怎样让耳朵竖起来的?(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3)同学们想一想,这样做好吗?会舒服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不舒服,经常有小虫子飞到大象耳朵里,还在他的耳朵孔里跳舞,吵得大象又头痛,又心烦。)
(4)那么,现在,你觉得大象应不应该把耳朵竖起来?是的,不应该,因为大象的大耳朵耷拉着是起到保护作用的。起到了哪些保护作用呢?我们一起来读第12自然段 。(学生举手回答:防止虫子飞到耳朵里,还可以把虫子赶跑)
(5)指名读第13自然段。①指导读出______的语气。②现在 你知道大象为什么说“人家是人家,我是我”了吗?我们来请几个同学结合自己的体会来谈一谈。
四、小结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这篇故事告诉我们要坚持我们自己的特色,不能别什么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2.齐读课文,记住这个有趣的小故事。
五、板书设计
大象的耳朵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