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用通俗形象的语言,向人们介绍了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从光线、声音、动物、植物、矿产这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结构清晰,2-6自然段每一个段落都明确围绕一个意思来写。
教学目标:
1. 认识“窃、私”等 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差”。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3. 理解“窃窃私语”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4. 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感知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重难点:
1. 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海底世界的。
2. 如何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
教学准备:
1. 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手段:利用希沃课件,突破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味,揭示课题
1.同学们,认识它们吗?(屏幕出现海底动物循环的图片)让我们快速地喊出它们的名字。这些动物都生活在哪里?(海底)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这艘南山号潜水艇一起潜入神秘的海底世界。(出示课题)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 89页,自由地读一读这篇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课件出示课文图片,图片上显示自读要求,)
2.学生自由读文,教师巡视。
3.读完了吗?看这些美丽的贝壳,后面藏着很多词语呢。你喜欢哪一个贝壳,上台点开它,领着同学们大声的读出来。(词语的底片是贝壳,点击贝壳出示词语)
4. 读的很准。“差异”的“差”是个多音字,你还知道它有哪些读音吗?(学生说一个读音,老师用蒙层擦出相应的读音)你能组个词吗?谁能为他们找到家?
(课件出示,直接拖拽拼音放到相应位置)chā chà cī chāi
期末考试,同学们的成绩参差不齐,我与同桌的成绩差距最大,我原本与他的成绩差不多,但因为我爸爸最近经常出差,我学习不自觉,而导致成绩下降。
(检查一下答案,哇,全对了,看来你已经完全掌握了。掌声送给他。)
5.读好这些四字词语。波涛澎湃窃窃私语伸缩爬行长途旅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课件展示,词语的底片也是打开的贝壳,学生读对,贝壳关闭)
三.抓住关键词语,梳理主要内容。
1.刚刚同学们已经读过课文了,找一找,这些四字词语中,哪两个可以概括整篇课文的内容?-----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出示所有四字词语,“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变大变红)(师板书)
2.你从哪儿找到这两个关键词的?---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就有一个总结全文的句子:“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里面就有这两个关键词。(师用直线画出)看来你刚才读书读的很用心。这篇课文很有趣,作者在开头提出了一个问题,(男生读)在结尾回答了这个问题(女生读)。这样有问有答,首尾呼应,我们把它叫做---设问。(课件在课文旁边展示:设问)下面我们就尝试把这两句话读好,读出设问的语气。男生问,女生答。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四.聚焦段落,感受“景色奇异”
(一)感受第 2段(课件出示第 2段)
师:海底到底是怎样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呢?下面就让我们坐着南山号潜水艇,走进课文的第 2自然段,想一想,你从哪里读出了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生交流:谁来交流一下,你从哪里读出了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
预设 1:我从第一句话: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这句话读出了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
师:你很会读书,直接找到了这一段的关键句。(师板书:宁静)波涛澎湃的大海,大家见过吗?(播放视频)这时的海面,真是---波涛澎湃。而此时此刻,海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播放视频)真是---宁静。这一动一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说明方法就叫做----作比较。(屏幕出示,师板贴)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它们的不同。海面波涛澎湃,海底很宁静,这么奇异,是有原因的,你找到答案了吗?(出示第二句: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你看,我们抓住关键词,就能把这句话读好。再来试试。
预设 2:你还从哪里读出了海底世界的风景奇异?(阳光很难射进深海,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屏幕出示海底阳光的图片。看,这是 100米的海底,很暗。这是 200米的海底,更暗了,这是 500米的海底,全黑了。真是太奇异了。几十米,五百米,这就是列数字。列数字能让我们更形象具体的了解海底宁静的原因。这样奇异的海底,谁想读?谁还能读的海底更黑?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已经置身于黑暗的海底了。
预设 3:在这黑暗的深海,却有许多光点。谁来读读?(屏幕出图)你觉得哪里奇异?(深水鱼居然会发光,我觉得很奇异)作为在海边长大的孩子,我们都很少看见这种发光的鱼呢,但是在海底却很常见。让我们读出这种奇异。由此可见,海底世界真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啊,
(二)学习第 3自然段。
1.在这片黑暗的深海里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让我们再次乘上南山号潜水艇进入课文第 3自然段。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又是一幅怎样奇异的景象呢?师:谁来交流?海底有没有声音?有一个设问句直接告诉了我们答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海底是有声音的。(嗯,你抓住了关键句。)谁发出的声音 (指生说:海底的动物发出的声音。师:你从哪句话读出来的?)
2.多种方法理解“窃窃私语” 师:“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指生答)指生答。(小声的说话,悄悄的说话)是一个人吗?同桌俩表演一下,啥叫窃窃私语。(同桌表演)
师:是的,海底的动物就像你们一样,常常在一起小声的说话,这就叫做---”窃窃私语“(生齐读)你看,作者把动物比作了人,这种修辞叫做,拟人。
师小结:动物们小声的说话,窃窃私语,我们得用水中听音器才能听出来呢。让我们穿上潜水服,戴上水中听音器,用你们灵敏的耳朵去海底听听吧!。
3.仔细听。说说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你听的很认真。点一下,听一听,谁能把这些词语送回家?指生上台,读一读。(师:声音轻轻柔柔的,真好听。嗡嗡,啾啾,汪汪,我们把这些模拟自然界声响的词叫做---拟声词。(课件把这几个词语加粗加红)这样的词你会说吗?
4.学生模仿说拟声词。哞哞,喵喵,呱呱,喔喔(师:看来小朋友都喜欢这些动物的声音,大自然界的声响还有很多,风,雨,雷,电,)指生说,又得像细雨一样沙沙,大雨哗啦,大风呼呼(课件出示:有的像......一样......)
5.用书中的句式说句子,同桌先练说,再指生说。(师:我们也可以仿照课文中的句式来说说。同桌说说吧。谁来说给我们大家听听。)(课件出示:(课件出示: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
有的像......一样......,有的像......一样......,有的像......一样......,有的还好像在...... )
6.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我好像已经听到了动物们那窃窃私语的声音!但作者没有把这些声音都写出来,而是用一个标点符号来表示,它就是(省略号)。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让我们在想象的世界里尽情遨游,多棒啊。让我们带着想象,再来美美的读。
7.海底不同的动物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有的动物在不同的情境下,发出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
师:他们吃东西的时候—(生读)师总结:海底世界多么奇异。想不想看看这奇异的景色?(播放海底世界视频)师:这么多有趣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真像是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你们喜欢这些声音吗?谁还想读出这种奇异
(三)学习第 4段
海底的世界就是这么奇异,课文接下来又会为我们介绍哪些奇异而丰富的景象呢?接下来的学习,老师要把主动权交给同学们,选择你最感兴趣的段落,运用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屏幕出示学习方法)一会儿找同桌上台交流。找同桌两个上台交流。(我们两个学习的是第四自然段,第四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围绕“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来写的。我抓住了海参,梭子鱼,乌贼和章鱼,还有贝类的活动方式。具体来说说运用的表达方式,)手机投屏两位同学,学生交流。有没有同学想补充的?老师这里有一些资料给大家补充一下。
预设 1.海参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学生演示 4米需要多长时间,跟海参进行对比,体会海参活动的慢。播放乌贼脱险的视频。海参的慢和梭子鱼的快,乌贼章鱼自己动和贝类借助外力动,也是一种作比较。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哪一组还想交流?
生:我们学习的是第 5自然段,第 5自然段是写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那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个中心句写出他们的差异大的?(他们的色彩各种各样,大小也各不相同。师画出)谁能具体说一说?
(生:它们的色彩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对,你找的是颜色的差异。还可能会有哪些色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播放图片,各种颜色的海底植物)海底植物的色彩真是......(五光十色,五颜六色,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真是太奇特了。
你继续交流。(通过最小的海藻和最大的海藻写出了形态的多种多样。)(播放最小和最大的海藻图片)你看,最小的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出来,最大的有几百米,比我们操场还要大。作者选取海藻家族的例子,能让我们体会到海底植物的千差万别,这种说明方法就叫做----举例子(课件出示:举例子)谁能读出海底植物的差异之大?(指生读)这一大一小,小的小到精致,大的大到吓人。真是太奇异了。我们一起来读(生齐读)
(五)学习第六段
那两位同学想上台交流第六段?这一段主要讲海底世界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补充资料:稀有金属是什么这样的海底你想说什么?(这的确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啊。)
3.生: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五、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带着问题,欣赏了海底的宁静,倾听了海底的声音,认识了海底的动物、植物、和矿产,知道了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种结构就叫做总-分-总。还学会了围绕关键句句,用上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这样的说明方法突出事物的特点,把事物说的更清楚、更生动形象。你们都学会了吗?在以后的写作种你也可以用到今天学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