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C C D B A C C D C C D D D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C B A B C C D B D C A B A B
31.(1)向斜 背斜 断层
(2)乙 岩层呈自然拱形,地质结构稳定;不易储存地下水,便于施工;岩石易碎,工程量小
(3)甲
(4)C
(5)地表径流
(6)A
(7)铺设地面透水砖 建设雨水花园 建设雨水收集系统
植树造林(言之有理即可)
32. (1)(8分) 榴莲营养价值高,逐渐被人们认可接受。我国与东南亚各国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 (中老铁路的贯通);榴莲保鲜冷冻技术的进步,便于长途运输; 我国经济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榴莲在我国几平没有种植,属于稀缺水果。 (每点2分,任答四点即可)
(2) (6分) 海南三亚纬度低,全年高温热量充足;地处我国南端,冬季不易受寒潮影响;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海南岛低山地形,坡地 (土壤肥沃) 利于排水。 (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
(3) (8分) 榴莲枝条脆弱怕强风,季多台风,产量不稳定;品种喜欢变异,容易种优产劣,品质难保证;需人工采摘,劳动力成本高、投入大;生长周期长,投资回报慢;缺乏种植经验,选育成本高,投资风险大,经济收益难保障。 (每点2分,任答四点即可)
(4)(6分)
赞同:榴莲供给量增加,市场价格可能下降;与进口榴莲比,国产榴莲运费、保鲜成本下降;国产榴莲知名度低,售价低;榴莲口味独特,市场需求量有限
不赞同:国内榴莲种植面积小,供给量有限;初期育种成本高,采摘成本高,价格未必低;受自然灾害影响风险大,榴莲产量不稳定;国内市场需求量呈上升趋势,仍可能供不应求。
(任选其中一种观点作答即可,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观点与依据要一致)开远市重点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
地 理
2023.09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鲁教版必修一、必修二、选择性必修一。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古代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都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地理知识。据此完成1—2题:
1.“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诗句中导致“霜飞晚”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削弱作用增强 B.大气保温作用减弱
C.地面辐射减弱 D.大气逆辐射增强
2.下列诗句中描写景象与风力侵蚀作用有关的是( )
A.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B.峭壁飞来锦水滨,仙人洞壑捧星辰
C.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D.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下图分别为“地球自转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据此完成3-5题:
3.下列关于地球运动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②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各处都相等
③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是均匀分布的
④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7月初最慢,1月初最快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下列国家中,可能存在甲图M点的位置的是( )
A.中国 B.澳大利亚 C.埃及 D.俄罗斯
5.下列描述中,可能是乙图N点对应月份的是( )
A.清明时节雨纷纷 B.长夏炎天气郁蒸
C.天阶夜色凉如水 D.北风卷地百草斩
日晷由晷盘和晷针组成。北京故宫采用赤道式日晷 (晷盘与地球赤道面平行,晷针垂直穿过晷盘中心)。晷针针影在晷盘上移动的角度与太阳在天空中移过的角度一致。据此完成6-7题:
6.关于北京故宫太和殿外广场所立日晷摆放正确的是( )
7.太和殿外日晷的晷针影子位于晷盘下方正中部时,此时时刻为( )
A.2:00 C.12:00
B.6:00 D.18.00
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面上位置确定(下图)。二十四节气由七十二物候构成,物候内容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环境时令变化的观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8.大暑节气包括“腐草化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三个物候,以此推断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地域是( )
A.江淮地区 B.华南地区
C.黄河中下游地区 D.川渝地区
9.二十四节气在不同地区的时令意义不同,河南、山东“寒露种麦最当时”,而北京“秋分种麦最当时”,形成此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为( )
A.降水 B.霜冻期 C.光照 D.热量
10.国家将一些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以更好地尊重传统文化。下列法定假日中属于“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是( )
A.中秋 B.端午 C.清明 D.春节
大约5 000多万年前英国北爱尔兰东部火山活动非常活跃,在沿海地区形成一条由3.7万多根六边形、五边形石柱组成的向大海延伸约6 000米长的“巨人之路”。图示意“巨人之路”景观。据此完成11-12题。
11.“巨人之路”的一根根石柱形成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地壳运动引起的岩石断裂下陷 B.长年海浪的侵蚀拍打作用
C.熔融的岩浆迅速冷却收缩凝固 D.强大海风的吹蚀风化作用
12.构成“巨人之路”的岩石属于( )
A.变质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喷出岩
甲图所示的“翠玉白菜”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是用翡翠雕刻而成。翡翠是在低温、极高压的条件下岩层强烈挤压重新结晶形成的。乙图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地质作用表现形式,字母表示物质类型,其中D中含有化石。读图,完成13~15题:
13.图中D为 ( )
A.变质岩 B.侵入岩 C.喷出岩 D.沉积岩
14.翡翠属于(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15.在乙图中,能反映翡翠形成过程的作用形式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沉积岩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通常有整合、假整合和不整合三种情况。整合接触是指新老地层平行且连续,假整合接触是指新老地层平行但不连续,不整合接触是指新老地层不平行且不连续。图为“某区域地质平面图”。据此完成16—18题:
16.③处的接触关系表明新老地层形成期间,该地( )
A.未发生剧烈构造运动,沉积从未间断 B.未发生过褶皱运动,但有过沉积间断
C.发生过褶皱运动、地面侵蚀和再沉积 D.发生过褶皱运动,但无地壳升降运动
17.断层线①②两侧岩层的相对运动特点是( )
A.①西侧岩层相对下沉 B.①东侧岩层相对北移
C.②东侧岩层相对上升 D.②西侧岩层相对南移
18.该区域地质作用的主要过程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断裂升降作用早于岩浆侵入作用 B.二叠纪沉积作用早于水平挤压作用
C.水平挤压晚于岩浆侵入 D.白垩纪沉积作用早于侏罗纪沉积作用
位于岭南山地的某县90%以上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集镇住宅多为三层,其二层和三层也开有外门,如下图所示,尽管水淹频率很高,但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据此完成19-21题:
19.在农业社会,制约该县聚落规模的主要条件是( )
A.谷地面积 B.河流水量 C.林木产量 D.风俗习惯
20.这些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主要是为了( )
A.通风 B.避灾 C.采光 D.美观
21.这些集镇遭遇的洪水特点是( )
①砾石多 ②退水快 ③历时长 ④流速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2年3月上、中旬,我国西南许多地区出现连续炎热天气。重庆更是打破3月中旬历史纪录,连续多天达到“夏日”标准。虽然重庆有“火炉”之称,但3月就连续7天“夏日”,还是历史头一次,比常年提前整整两个月。图为重庆地区今年3月72小时气温变化统计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22-24题:
22.此时段重庆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日期是3月( )
A.8日 B.9日 C.10日 D.11日
23.气温打破历史记录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太阳辐射异常 B.太阳活动异常
C.下垫面状况异常 D.大气环流异常
24.这种气温状况对当地人们经营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
A.人们纷纷脱掉冬装改穿夏装 B.服装销售商需加快换季销售节奏
C.农业春耕生产节奏提前 D.空调经销商销售节奏被打乱
2021年5月11日,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地区发生近10年来最强沙尘暴。下图为该地区某地11日5—24时气温、气压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25-27题:
25.导致此次强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暖锋 D.冷锋
26.强沙尘暴到达该地的时间是( )
A.5—6时 B.10—11时
C.14—15时 D.21—22时
27.推测该地5月10日天气特点可能是( )
A.温和、晴朗 B.寒冷、阴雨
C.温和、阴雨 D.寒冷、大风
雨幡是未及地的雨,是雨滴在没落地之前就已经蒸发(升华)而形成的产物。因为悬挂于云底的丝缕条纹状雨滴或冰晶,随云(风)飘荡,形似旗幡,从而得名。在有雨幡的对流云下,有时会有强烈的下沉气流,并产生8级以上的雷暴大风。据此完成28—30题:
28.雨幡出现概率高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9.作为风暴摄影师,拍摄雨幡更适合选择在( )
A.西北高海拔或草原地区 B.东北平原
C.西南云贵地区 D.东部沿海平原
30.雨幡出现时的天气和大气状况( )
A.晴天、湿度大 B.晴天、湿度小
C.阴天、湿度大 D.阴天、湿度小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31.读某区域地质构造及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2分)
(1)写出图中甲、乙、丙处的地质构造类型:甲 ,乙 ,丙 。
(2)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果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该选择__ __(甲乙丙)处;原是 。
(3)如果想打一眼水井,最有可能找到地下水的是 处。(填序号)
(4)下列能实现着图中②的功能是( )
A.海陆风 B.长江 C.我国的夏季风 D.我国的冬季风
(5)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 (环节)施加影响
(6)若图示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是( )
A.地表水增多 B.下渗增多 C.降水增多 D.蒸腾增多
(7)通过增强下渗环节,提高城市地下水资源储量的可行性措施有:
、 、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8分。
3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榴莲是一种口味独特富含营养的热带水果,价格昂贵,经济价值高,但种植条件严苛,只有在日均温大于22°C、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的地区才能正常结果,主产于东南亚泰国、越南、菲律宾等国。榴莲树平均高20米,枝条脆弱,不耐强风;怕涝渍、需要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4年挂果、8年盛果,一般是成熟到六七成的时候需人工采摘。此外,榴莲品种很喜欢变异,极容易种优产劣。我国的榴莲基本全部从泰国进口,且进口量连年增长,这些进口榴莲食用前通常需要催熟或解冻。2019 年,我国海南三亚终于成功开辟了中国首个大型榴莲种植基地,2023年6月即将上市。榴莲种植虽前景大好,但目前海南三亚果农对引种榴莲的积极性却不高。图5为三亚市位置示意田。
(1) 分析近年我国榴莲进口量连年增长的原因。(8分)
(2)简述海南三亚成为我国榴莲引种首选基地的自然原因。 (6分)
(3)试从经济收益角度推测目前三亚果农对引种榴莲积极性不高的原因。(8分)
(4)有人认为海南榴莲上市会促使榴莲市场价格大幅下降,你是否赞同,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