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针对性训练 【第一章综合】(1)
一、选择题
1. 向下列物质中分别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硝酸钾 B、蔗糖 C、花生油 D、酒精
2. 下列关于物质溶解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B、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C、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
D、物质的溶解性与使用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都有关系
3. 目前,国务院发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其目的是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的天然循环主要是通过化学变化实现的
B、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对水源地的水体进行严格保护
C、天然淡水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可变成生活用水
D、生活污水中含有较多的氮、磷等植物营养成分,能导致水体污染
4. 烧杯中盛有半杯水,水中漂浮着一木块,当往杯中注入浓盐水后,木块所受浮力及排开水的体积是( )
A、浮力增大,排开水的体积也增大
B、浮力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也减小
C、浮力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也增大
D、浮力增大,排开水的体积也不变
5. (2023·宁波)NH4Cl、KNO3是两种盐。30℃时,NH4Cl的溶解度为41.4g/100g水,KNO3的溶解度为45.8g/100g水。取这两种盐各22g,按图示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盐A是NH4Cl
B、①中加足量的水可使未溶的盐A溶解
C、②中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D、②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45.8%
6. 如图所示,三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小球甲、乙、丙,放入水中静止后,甲球沉入水底,乙球悬浮,丙球漂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球所受的浮力最小 B、乙球所受的浮力最小
C、丙球所受的浮力最小 D、三球所受的浮力相等
7. “海水晒盐”是指从海水中提取食盐,提取的方法是将海水引入海滩上的盐田里,利用日光和风力逐渐使水蒸发,慢慢浓缩,使食盐结晶析出,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后剩下的溶液称为苦卤。下列对“海水晒盐”分析正确的是( )
A、海水慢慢浓缩的过程中,食盐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B、食盐结晶析出,属于蒸发结晶
C、获得的食盐,属于纯净物
D、苦卤是室温下食盐的不饱和溶液
8. 如图所示,图甲和图乙的容器中是同一个自制的简易密度计,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的,将其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它会竖直漂浮在液体中,由图中现象可以判断( )
A、密度计在乙烧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密度计在甲烧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乙烧杯中液体的密度较大
D、甲烧杯中液体的密度较大
9.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并搅拌。在此过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与加入氯化钠质量(a)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0.下列操作会引起所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低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将砝码放在左盘,但未使用游码
B、将配成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细口瓶时,不慎洒出部分溶液
C、用量筒量取蒸馏水,读数时,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
D、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
11.如图所示,在分别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放入KNO3充分溶解,则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t1 t2
KNO3的溶解度(g/100g水) 60 90
A、甲、乙混合后为t1℃的不饱和溶液 B、乙升温至t2℃,溶液质量增加
C、乙、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丙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
12.(2023 东营)用细线将两个半径相同的实心小球A和B连接在一起,放入水中,静止后的状态如图所示,线已绷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浮A=GA B、F浮A=F浮B C、GA>GB D、ρA>ρ水
13.在温度不变时,某物质的溶液W1经如下变化,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W1溶液W2溶液W3溶液
A、W2溶液一定饱和
B、该温度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50克
C、W2与W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同
D、如将W3溶液蒸发10克水,则析出晶体一定大于5克
14.如图是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一施工现场。起重船“振华30”将长方形沉管放入水至全部浸没的过程中,“振华30”主船体所受浮力的变化图像是( )
A B C D
15.将铝块和木块粘在一起,将木块朝下放入水中,铝块和木块漂浮,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木块体积的一半(如图甲)。将铝块朝下放入水中(如图乙),静止时,则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与甲图的相比(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一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有水,弹簧测力计竖直吊着重为10牛的金属块。将其浸没在水中保持静止,弹簧测力计示数为6牛,此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牛。剪断细线后金属块开始下沉,在其下沉过程中水对金属块下表面的压力 ,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上述两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7. 夏天把西瓜放在冰水里降温,西瓜浸没于水中后放手,西瓜会上浮,是由于 ;用手捞出西瓜的过程中,人感觉越来越费力,由此可以猜想浮力大小与 有关。
18.分析员常用如下方法检验血液的密度:先在几个试管内分别装入已知不同密度的硫酸铜溶液,然后分别在每个试管中滴进一滴血液,如图所示。
(1)根据图______,分析员就可以直接知道血液的密度。
(2)若图3和4中两滴漂浮程度不同的血液受到的浮力相等,则两滴血液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
19.粗盐提纯和溶液配制都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实验。
(1)粗盐提纯实验过程中发现过滤速度较慢,可能的原因是 ,在蒸发操作中,当蒸发皿中出现 时,停止加热。
(2)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计算需要水的质量为 g;从如图选出配制该溶液的主要操作顺序 (选填序号);若向烧杯中倒水时部分水洒出,最终会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或“=”或“<”)6%。
20.如图所示,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艘001A型航空母舰,它满载时的排水量为6.5×104t,则它满载时所受的浮力为 N;当一架舰载机飞离了航母,则航母浸在水中的体积跟原来相比将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1.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并配制氯化钠溶液,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用上述实验所得的氯化钠晶体和蒸馏水配制5%NaCl溶液50.0g,配制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 。
22.海洋是丰富的化学资源宝库。通过晾晒海水,可以得到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为了得到比较纯净的精盐(不考虑可溶性杂质),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1)操作②的名称是 ,玻璃棒的作用是 。
(2)操作③中看到 时,停止加热。
(3)称取5.0g精盐固体,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精盐溶液 g。
23.西溪湿地的河流旁,有不少钓鱼的人群,水面上有各种各样的浮标,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浮标的密度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
(2)某同学取了一只浮标,并测得浮标的体积为15cm3,放入水中时,露出水面的体积为5cm3,则该浮标的重力为_____N。
(3)如果地球的引力变成原来的一半,浮标在水中的位置将______(选填“上浮一些”、“下沉一些”或“不变”)。
三、探究题
24.为研究物质的溶解性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所示实验方案进行研究:
因素 第1组 第2组
温度/℃ 20 20 20
加入溶剂种类 水 酒精 水
加入溶剂质量/克 20 20 10
加入固体种类 硝酸钾 硝酸钾 硝酸钾
加入固体质量/克 10 10 10
试回答:
(1)实验中物质的溶解性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的。
(2)第1组实验中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组实验中要研究溶解性与溶质种类的关系,请将表格内容填写完整。
25.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后,为探究“物体浸没前,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水中深度的关系 ” , 某小组利用一块形状不规则石块、弹簧秤、烧杯、水、细线、记号笔等器材进行实验,请写出实验步骤。
四、简答题
26.一个实心石块在空气中称重10N,浸没在水中称重6N,求:
(1)石块所受到水的浮力;
(2)石块的体积;
(3)石块的密度。
27.(2023 赤峰)小亮同学在测量浮力时发现:金属块浸没在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测力计示数不同。于是,他用测力计和重为4N、体积为1×10-4m3的金属块,组装成密度计,将金属块浸没在不同液体中静止,来探究液体密度与测力计示数的对应关系。
(1)如图所示,金属块浸没在水中静止,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若将此时测力计指针所指刻度标为1.0×103kg/m3,这条刻度线的刻度值是多少N?
(3)该液体密度计的0kg/m3刻度标在_____N处。这个液体密度计所能测量的液体密度值不能超过________kg/m3。(g取10N/kg,ρ水=1.0×103kg/m3)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B D C B C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C A B
二、填空题
16. 4;变大;不变;6
17.西瓜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18.(1)2 (2)重力相等
19.(1)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有气泡;较多固体
(2)94;AEB;>
20.6.5×108;变小
21.(1)引流 (2)玻璃棒、 烧杯
22.(1)过滤 引流 (2)大量晶体析出 (3)50
23.(1)小于 (2)0.1 (3)不变
三、探究题
24.(1)溶质不能再继续溶解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2)物质溶解性与溶剂种类的关系或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3)20 水 10 氯化钠 10
25.步骤1: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
步骤2:将一石块用细线悬挂在弹簧秤下,缓缓放入水中至某一位置(未浸没),用记号笔在烧杯壁上标记水位与石块的深度,并记录弹簧秤示数F1;
步骤3:取出石块,更换其悬挂方向,缓缓放入水中直至水位上升到标记处,用记号笔标记石块的深度,记录弹簧秤示数F2;
步骤4:比较前后两次实验中石块的深度和F1、F2的大小;
步骤5:用同一石块设置不同水位(或不同浸入体积)重复实验,得出结论。
四、简答题
26. 解:(1) F浮=G-F拉=10N-6N=4N
(2)由F浮=ρ水gV排可得:
V=V排===4×10-4m3
(3)由G=mg可得,石块的质量:
m===1kg
ρ===2.5×103kg/m3。
答:(1)石块所受到水的浮力为4N;
(2)石块的体积为4×10﹣4m3;
(3)石块的密度为2.5×103kg/m3。
27.(1)V排=V金=1×10-4m3
F浮=ρ水V排g=1.0×103kg/m3×1×10-4m3×10N/kg=1N
(2)F示=G金-F浮=4N-1N=3N
(3)4;4×10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