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第三课 中华祖先的传说 ——陈锦良一、炎帝和黄帝1、相传距今年代:距今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3、部落和部落战争:(1)涿鹿之战炎帝和黄帝蚩尤发生地点:今河北涿鹿一带影响:形成了汉族的前身——华夏族的主体。4、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创造2、生活地点:涿鹿之战 距今四五千年前,位于陕西渭河支流的黄帝、炎帝部落东迁至河北平原西部,与从河北、山东、河南交界处向西发展的蚩尤九黎部落发生冲突。蚩尤部落武器精良、勇猛善战。它联合巨人夸父部落把炎帝打败,并夺其居住之地。炎帝向黄帝求援,并结成联盟对抗蚩尤。蚩尤率领所属81族进攻黄帝部落,黄帝仅率以熊、虎等为图腾的氏族和炎帝残部应战,因力量悬殊,屡战屡败,被迫与蚩尤长期争战于涿鹿之野。传说黄帝后来得到九天玄女的帮助,学会在各种地形布阵的方法,并用击鼓、吹号角助威,响声惊天动地,蚩尤听了心惊胆战,黄帝趁机发起进攻,一举将蚩尤打败擒杀 。 黄炎联盟在黄河流域繁衍发展,不断融合临近的部落,构成华夏族的骨干,而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尊奉炎帝和黄帝为祖先。黄帝黄炎联盟华夏族汉族炎帝蚩尤其他部落华夏族形成和发展阪泉之战涿鹿之战 先是代表庙底沟文化(仰韶文化中承袭半坡类型的一种文化类型,因首先发现于河南陕县庙底沟而得名。其分布中心在陕西、河南、山西,范围较半坡类型为大)的黄帝打败了代表半坡文化(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
韶文化,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的炎帝,然后炎黄合在一起,擒杀了代表良渚文化(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是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的蚩尤。蚩尤的东夷部族投降后,好多人思念旧主,不守纪律。黄帝于是请画像师画了蚩尤的像,高悬在旗子上。蚩尤旧部看到画像,心生畏惧,自感羞耻,于是不再闹事。后世以蚩尤为刑罚之神,源自于此。1.涿鹿之战2.阪泉之战炎帝和黄帝联合打败蚩尤炎帝和黄帝之间的战争,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3.炎黄两个部落走向联合形成华夏族主体后人为什么祭拜炎帝和黄帝?
为什么称自己是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一)、炎帝号称:神农氏神农尝百草其有关的传说:1、制作农具(耒、耜)2、教人种庄稼3、尝百草、发明医药,治病。“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制时历,开创我国原始农业的始祖”指的就是:炎帝(二)黄帝 (号:轩辕氏)1、建房2、制衣3、打井黄帝的贡献:4、造船5、发明指南车7、部下仓颉发明文字、
伶伦创造了乐律6、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黄帝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称:人文始祖黄帝为何号称“轩辕氏” 根据史料记载,黄帝曾发明一种车战法,打仗的时候,将士都站在战车上;停战休息时,将战车连接起来,围成一圈,指挥员在中间,只留一个空当作为出入的门,起到了保护指挥员的作用。古人把带有布幕的战车叫“轩”,把两辆战车中间的空当叫做“辕”,因为黄帝是这种车战法的发明者,所以后人便又把黄帝叫做轩辕氏。
想一想:历史传说那些是可信的,哪些是不可信的?古人为什么要将一些重要的发明记到杰出人物的名下?被考古资料证明的是可信的,没被证明的则是不可信的,如黄帝时期已能建造宫室,种植庄稼,制作衣裳,挖水井,出现文字等是被考古发现的,这是可信的,而说这些是黄帝、嫘祖等个人发明的就带有神话色彩了,远古时期的任何一件发明或改进,都是累月经年,积无数人之力,经过漫长岁月的摸索的结果,绝非一人一时之功劳。将这些重要发明记到杰出人物名下,主要是由于这些人物是华夏族的杰出代表,古人借此表达对他们的崇敬之情。 黄帝之后,部落联盟的杰出首领先后有尧,舜,禹。 尧 舜 大禹二、尧舜禹的“禅让”1、什么叫做“禅让”通过民主推荐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2、“禅让”的实质部落首领民主推选联盟首领的制度“禅让”会议三、大禹治水“疏”、“堵”结合2、治水效果:把洪水引入大海,百姓过上了安康生活1、治水方法:大禹治水大禹治水大禹治水石刻(局部)传说中的洪水泛滥地区想一想:大禹治水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 黄河经常泛滥,人民同洪水等自然灾害长期斗争的历史大禹治水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什么启示?人民要顺应自然规律,成功改造自然。大公无私克己奉公生活简朴作风民主以身作则
······尧舜禹身上有哪些高贵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课堂练习1.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部落活动在( )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珠江流域 D.辽河流域
2.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是( )
A.黄帝的发明 B.炎帝的发明
C.涿鹿之战 D.阪泉之战BD 1、为了治理洪水,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人是_____
2、不同地域的文化最终融合为以____族为中心的文化主体。
3________联盟与_____为首领的东方部落大战于_____之野,蚩尤战败,黄帝为部落联盟首领。
4中华民族(华夏族)的人文之祖:____和 ____。华夏炎黄部落蚩尤涿鹿炎帝黄帝填空:大禹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
(1).这段古文讲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2).形成当时“天下为公”局面的基本原因是什么?
(3).文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史实有哪些?
原始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尧舜禹“禅让”的传说。同学们:
本节课到此结束!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