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长相思》
教材简析:
《长相思》是五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三首,是清代纳兰性德作为康熙帝御前侍卫随驾出行时写下的一首词。作者用质朴的语言描绘出将士长途跋涉的情景,抒发了思乡之情。整首词情景交融,有着极强的画面感,富有想象的空间;音韵朗朗上口,适宜记诵。
设计理念: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四时景物皆成趣”,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及“学习描写景物变化”。《长相思》这首词在课后练习中的具体教学要求体现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借助注释,理解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时,应立足单元“景物”主题及语文要素,紧扣课后练习,通过充分的诵读,想象画面,并体会词人的情感。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整首词;
2.借助注释,理解词《长相思》的意思;
3.想象词中画面,试着体会词人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借助注释,理解《长相思》的意思。
教学难点:想象词中画面,试着体会词人思乡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古诗词中的“四时景物”,寓情于景,别有一番趣味。
1.回顾《山居秋暝》《枫桥夜泊》,导入《长相思》。
2.《长相思》是词牌名,源于汉代诗句——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长相思”正是因为“久离别”,再读题目。
3.《长相思》是纳兰性德随康熙皇帝远行期间所创作的一首词。
作者简介:纳兰性德,字容若,清代大学士纳兰明珠之子,精于骑射,擅长诗词,是康熙皇帝的一等侍卫,被誉为“清代第一词人”。
【设计意图:紧扣单元“景物”主题,复习导入,保持教学的连贯性和整体性。词牌及作者简介,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自然开启了学词之门。】
二、初读感知
1. 纳兰性德与谁离别,相思于何处?
师:自由读词,读正确,读通顺。(指名读,正音)
2. 诗词讲究韵律,有很强的节奏感。(老师范读,指导读词,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3.谈一谈对整首词的初步感受?(指名说)
师:思乡之情是这首词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板:思)
4.借助注释、联系插图理解这首词的意思。(自学并交流)
师:学习古诗词,要先解意,才能深入感悟。(板书:解意)
【设计意图:诵读是学习古诗词的主要方法,教师的指导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从读正确,到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诵读具有层级性。借助注释、联系插图,为学生的自主学词提供“抓手”。】
三、精读感悟
(一)身在征途
1. 长相思,作者为何而相思?作者“身”在哪里?(板书:身。指名说)
出示句子: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理解“那畔”的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名说)
师:学习古诗词,要学会借助注释。
2. 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可以加深对诗词的理解。(板书:入境)
师:听老师读,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指名交流)
师:在去往榆关的途中,纳兰性德经历的不只是一座山,一条河,你从哪里知道?
(引导学生解读两个“一”字,想象行军路上跋涉过的千山万水。)
师:这漫长的征途(出示地图),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指名说,指导朗读﹚
3.感悟“夜深千帐灯”是怎样的画面。
师:将士们白天艰难行军,疲惫不堪,为什么夜深了还不休息?(指名说)
师:严迪昌曾在《清词史》中这样说:“夜深千帐灯”是壮丽的,但千帐灯下照着无眠的万颗乡心,又是怎样情味?
4.夜深千帐灯,不曾入眠的何止纳兰性德一人,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
(二)心系故园
1.长相思,作者为何而相思?作者“心”在哪里?(指名说)(板书:心 故园)
出示句子: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2.自由读一读,你仿佛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指名说)
师:风雪交加,一更又一更,每一声都敲打在心上。(指名再读)
知道“故园”指的是哪里吗?——北京。难道北京不会刮风下雪吗?故园真的无此声吗?(指名说)
3.想一想,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故园”会是怎样的情景?(指名说,指导朗读)
(三)身心分离
1. 进入词人那个身心分离的世界,听老师吟唱,把想象到的画面写下来?﹙师吟唱,生自由写,交流﹚
2.出示视频,在意境中诵读整首词。
【设计意图:从“身在征途”,到“心系故园”,再到“身心分离”,层层深入,体现教学的梯度。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通过想画面,悟情感,学生读词“入境”是水到渠成的。】
四、内化情感
1.对比“征途”与“故园”,感悟“碎”字。
师:从一个“碎”字你读出了什么?(指名说)
指导学生感受词人那颗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破碎之心。
2.链接纳兰性德的《如梦令》,说说感受。
体会两首词表达情感的相似之处,加深对“碎”字的了解。
3.指导朗诵、背诵《长相思》,内化积累。
4.总结学法:解意——入境——悟情,体会古诗词的魅力。
【设计意图:“碎”字的品读及《如梦令》的对比,拓展了整首词的教学宽度与深度,感情的升华与内化达到顶点。背诵落实了积累要求;学法总结便于学生迁移运用。】
五、拓展延伸
1.读李煜的《长相思》,引导学生可以运用本节课学习的品读古诗词的方法读这首词。
2.思乡诗——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设计意图:拓展是同词牌、同主题两个方向,将学习由课内引向课外,倡导学生多诵读、多积累。】
板书设计:
长相思
身 心 解意
(征途) (故园) 入境
悟情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是教学内容的提炼与教学思想的体现。“身在征途”“心系故园”是贯穿全词的主线;解意、入境、悟情是“教法”,也是“学路”。】
教学反思:
古诗词的学习应以诵读积累为主,教学中通过反复诵读,贯穿解意、入境、悟情的学法,教学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入境”,进而“悟情”,是教学中的难点,需要紧紧扣住词中“景物”,为学生构建学习的支架。如何基于学生的学情,灵活调整教学的预设,不断优化教学方法,还需要教者不断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