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八(上)针对性训练【第一章综合】(2)(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八(上)针对性训练【第一章综合】(2)(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0-07 09:3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针对性训练 【第一章综合】(2)
一、选择题
1. 将少量的以下液体:①橄榄油,②醋,③冰块,④白糖,⑤肥皂,⑥面粉,⑦味精,⑧食盐,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振荡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②④⑦⑧ B、②④⑥⑦⑧ C、①②④⑦⑧ D、②③④⑦⑧
2. 下表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现取表中的四种固体材料20克,分别加入到20℃的100克水中
充分溶解后,其中有固体剩余的是( )
A、食盐 B、碳酸氢钠 C、碳酸钠 D、蔗糖
3. 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 B、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C、生活中节约用水 D、工业废水任意排放
4. 概念图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图表示溶液中部分概念的相互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为无色透明
B、②为水
C、③可通过增加溶剂实现转化
D、④通过降低溶液温度一定能实现转化
5. 如图所示,下列能正确表示铁块所受浮力F与浸入水中深度h关系的是( )
A B C D
6. 下列过滤装置及其操作的简图(图中固定装置和混合液、滤液均省略,且玻璃棒末端均已轻靠漏斗内的三层滤纸处),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 如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在20℃时,将36g的硝酸钾和36g的氯化钠分别放入盛有100g水的甲、乙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20
溶解度(g) 硝酸钾 31.6
氯化钠 36.0
A、甲溶液肯定是饱和溶液 B、乙溶液肯定是饱和溶液
C、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4% D、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36%
8. 利用电解水的实验,不仅可以探究水的组成,而且还可以推出一些其他的结论。下列推论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氧气和氢气都能燃烧
B、氢气能燃烧,氧气能支持燃烧
C、只要给液体通电,都会产生氢气和氧气
D、水是由氢、氧组成的,不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9. 20℃时,A物质在100g水中只溶解15g,40℃时,A物质在100g水中只溶解30g。试分析下述状态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A、③④⑤⑥ B、③④⑥ C、③⑤⑥ D、③⑥
10.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可以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
A、在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B、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C、在③→④过程中,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D、在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
11.如图所示,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橡皮泥,分别放入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静止时甲杯中橡皮泥沉底,乙杯中橡皮泥漂浮,则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
A、F球>F碗 B、F球=F碗 C、F球<F碗 D、无法确定
12.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把一支装有铁砂的平底试管先后放入两液体中,静止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试管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相等
C、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较小 D、甲烧杯对桌面的压强较大
13.浙江省一名学生发明的溺水自救报警器获浙江省第3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这款溺水自救报警器主要分为感应器、岸上接收报警器、安全气囊三部分,当发生溺水时, 感应器通电,发出耀眼的红蓝闪烁的灯光,并发送信号给佩戴于胸前的安全气囊,气囊中的电机收到信号拉动开关,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瞬间给气囊充气,产生1500 N的拉力,2s内就能把溺水人员拉至水面(过程中气囊体积不变),如图所示。关于此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溺水者下沉时重力等于其排开水的重力
B、溺水者在下沉过程中所受的压强不变
C、溺水者被安全气囊拉着上升且未露出水面的过程中其所受浮力变大
D、溺水者被安全气囊拉着上升至露出水面的过程中其所受浮力先不变后变小
14.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操作Ⅰ一定是加溶质
B、①与②的溶质质量可能相等
C、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D、整个实验过程中硝酸钾的溶解度一定不变
15.A、B两个实心球,已知=,=,现将两球放入水中后,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之比为=,则两球在水中静止时所处状态可能是( )
A、两球均漂浮 B、两球均浸没
C、A球浸没B球漂浮 D、B球浸没A球漂浮
二、填空题
16.水的循环示意图中,序号①②③④表示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如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序号②表示水循环中的 环节;
(2)下列三个地区,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填字母)。
A、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
B、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
C、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17.小明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由图可知物体A所受浮力为______N;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为______N。
18.小金发现一冰块内有小石块,测得总质量是200g,放在水槽中,恰好悬浮在水中,则冰块与小石块的总体积是______cm3。当冰熔化后小石块沉入了水槽底,此时水槽中的水面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ρ水=1×103kg/m3,ρ冰=0.9×103kg/m3)
19.请根据题意,选择下列词语填空:“饱和”“不饱和”“浓”“稀”“多”“少”“一定”或“不一定”。
已知:20 ℃时,食盐和熟石灰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和0.17克,现有甲、乙两只烧杯各盛100克水,在20 ℃时,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1)在甲烧杯中加入30克食盐,充分搅拌后,得到溶液甲,则甲为 溶液。由于此溶液中溶质含量较 ,所以属于 溶液。
(2)在乙烧杯中加入1克熟石灰,充分搅拌后得浑浊液体,过滤得到溶液乙,则乙为 溶液。由于此溶液中溶质含量较 ,所以属于 溶液。
(3)由实验可知,对于不同溶质来说,浓溶液 是饱和溶液,稀溶液 是不饱和溶液。
20.下表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t1温度(℃) t1 t2 t3
物质A(克) 36.0 36.2 37.3
物质B(克) 31.6 36.2 110.0
物质C(克) 0.165 0.135 0.076
(1) ℃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t1℃时,分别取等量的B、C饱和溶液于试管甲、乙中(如图)。将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硝酸铵(不考虑试管中水的变化),有固体析出的试管为 (选填“甲”或“乙”)。
(3)t2℃时,将10克A固体放入4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1.请比较以下浮力的大小:(已知铜的密度大于铝的密度,水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
(1)同样重的两个实心铜块甲和乙,甲全部浸水中,乙全部浸煤油中,则   受到的浮力大;
(2)同样重的实心铝块和实心铜块,铜块浸没在煤油中,铝块浸没在水中,则   受到的浮力大。
22.如图所示是有关浮力的小实验:在薄塑料袋中装满水并扎紧(塑料袋质量和体积不计),用弹簧测力计将它提起后静止,由图可知水袋所受重力的大小4.6N;将水袋慢慢浸入水的过程中(不碰容器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渐渐变   ,说明水袋受的浮力渐渐变   ;当水袋全部浸没水中时(不碰容器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此时水袋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N。
23.某同学用食盐、水和一支装有沙子的薄塑料管来测量新鲜鸡蛋的密度,步骤如下:
(1)室温下,将食盐晶体慢慢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当观察到______现象时,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2)将新鲜鸡蛋放入上述饱和溶液中,鸡蛋处于漂浮状态。然后慢慢加水,当鸡蛋处于_____状态时,鸡蛋的密度等于食盐溶液的密度。
(3)把鸡蛋从食盐溶液中取出,将总质量为10.5克、底面积为1厘米2的塑料管放入该食盐溶液中,直立漂浮时测得液面下塑料管的长度为10厘米,如图所示,则该新鲜鸡蛋的密度为______。
三、探究题
24.小明想在家中测量食盐的密度,现有电子秤、玻璃杯2个、勺子、滴管、记号笔、足量的清水和食盐。请你帮助小明写出实验步骤完成测量(测量的各量用字母表示,清水的密度为ρ0)。
25.如图是生活中常用的小茶杯,请你在下列器材中选择合理的器材,利用浮力等相关知识设计一个测量小茶杯密度的实验。
备选器材:若干个量筒、溢水杯和烧杯,记号笔、足量水(小茶杯可以放入溢水杯、烧杯,但放不进量筒)
要求:
(1)简述实验步骤(如需将小茶杯放入水中,请明确表述小茶杯放入水中的具体操作):用符号表示有关的物理量。
(2)利用测出的物理量写出小茶杯密度的表达式。(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四、简答题
26.项目学习小组在食盐溶液的学习中,通过实验测定“析出食盐晶体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饱和溶液的浓度),并制定评价量规如表一。其中两种方案的实验过程记录如下:
(已知烧杯质量为50克,蒸发皿质量为20克。甲烧杯中含有50克蒸馏水与30克食盐。
实验时室温为20℃,查阅资料发现此温度下饱和食盐水的浓度为26.5%)
方案Ⅰ:取甲烧杯中部分溶液加入蒸发皿,垫上石棉网,用酒精灯内焰加热蒸发结晶,发现有少量晶体溅出,当即停止加热。相关数据记录在如下流程中。实验共用时18分钟。
方案Ⅱ:用胶头滴管直接往烧杯中逐次加入蒸馏水并充分搅拌,记录相关数据。共用时7分钟。
(1)如图甲烧杯中所得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其依据是:____________。
(2)根据方案Ⅱ的数据,计算饱和溶液的浓度。若计算结果与真实值有差异,请写出可能原因之一。
(3)结合评价量规和过程记录,将方案Ⅰ相关指标的评价得分填在下面表格中。
评价指标 方案Ⅰ评价得分
指标一(5、3、0) 示例:3
指标二(5、3、0) 请填写:_______
指标三(5、3、0) 请填写:_______
27.如图所示,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侧壁上固定了一块水平挡板,挡板的体积忽略不计。挡板下方有一个体积为1×10-4m3、重力为0.6N的实心小球。求:
(1)小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2)挡板对小球的压力。
(3)撤去挡板后,小球最终露出液体表面的体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C D D D B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D B C
二、填空题
16.(1)水汽输送 (2)C
17.1 1.5
18.200;下降
19.(1)不饱和 多 浓 (2)饱和 少 稀 (3)不一定 不一定
20.(1)t2 (2)甲 (3)20%
21.(1)甲 (2)铝
22.小;大;0;4.6
23.(1)食盐晶体不能继续溶解 (2)悬浮 (3)1.05×103kg/m3
三、探究题
24.①取1个玻璃杯,记为杯甲,加入适量的水,加入足量的食盐,配制饱和食盐水(用勺子取并搅拌加快溶解),用记号笔在玻璃杯的液面位置做一记号。
②用电子秤称量适量的食盐,记为m盐;将称量的食盐全部加入杯甲,液面上升,用记号笔在玻璃杯的新液面位置再做一记号。
③将杯甲中的食盐水倒出,向杯内加水至第一记号处(用滴管滴定),用电子秤称量此时的杯甲和杯中物体的总质量,记为m1;向杯内继续加水至第二记号处(用滴管滴定),用电子秤称量此时的杯甲和杯中物体的总质量,记为m2;
④利用密度公式,获得杯甲两记号之间的体积即V盐=V水=
⑤测得的食盐密度是ρ盐=
25.(1)①溢水杯装满水,将小茶杯轻放入溢水杯中漂浮,用量筒收集排出的水,记下排出的水的体积V1;
②再次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将小茶杯轻轻斜放入溢水杯中沉底,用量筒收集排出的,记下排出的水的体积V2:
(2) ρ杯= ρ水
四、简答题
26.(1)有固体剩余
(2)m质=30g
m溶液=m7-m烧杯=120.0g
溶质质量分数==×100%=25%
小于26.5%,可能是因为加水过量;
(3)0,0
27.(1)V排=V球=1×10-4m3
F浮=ρ水gV球=1.0×103kg/m3×10N/kg×1×10-4m3=1N
(2)F压=F浮-G=1N-0.6N=0.4N
(3)当撤去挡板后,小球要上浮,最后漂浮在液面上,所以F浮′=ρ水gV排′=G=0.6N,
V排′===6×10-5m3
V浸=V排′=6×10-5m3
V露=V球-V浸=1×10-4m3-6×10-5m3=4×10-5m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