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8张PPT)
古诗三首
三年级语文上册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在晚唐成就颇高。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主要作品:《阿房宫赋》《江南春》《泊秦淮》《过华清宫》等。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主要代表作品:《饮湖上初晴后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文学家,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 主要作品:《游园不值》《嘉兴界》《访隐者》《四朝闻见录》等。
霜
径
寒
斜
shuāng
jìng
hán
xié
我会写
赠
刘
残
犹
傲
君
zènɡ
liú
yóu
cán
ào
jūn
赠送
zèng
上窄下宽,中间是王字,下框要扁、里面是两竖、下横最长。
gài
菊花
上扁下高,勹要大一些,里面米字要写紧凑。
jú
残缺
cán
君子
jūn
橙子
chéng
送来
sòng
挑逗
tiǎo
山 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深秋时节,沿着山上盘曲的小路一直向上走。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欣赏这傍晚枫林的美景。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还要红。
诗文大意: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石径:石头小路。
斜:倾斜,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在深秋时节的山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方。在白云飘浮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几户人家。
诗意:
诗中首句用“寒”来修饰山,你认为改作“青”或“苍”好么?为什么?
不好。因为“青山”与“苍山”都无法表现出深秋时节的山的特色:萧索、清寒。而在寒山的背景下望见一片“红于二月花”的枫叶,诗人是何等惊喜!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坐:因为。
红于:比……还红。
枫林晚:傍晚时候的枫树林。
霜叶:被秋霜打过的枫叶。
我停车不走是因为喜爱傍晚时分的枫树林,经过风霜的枫叶,比二月春光里的鲜花还要红艳。
诗意:
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诗文大意: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擎:举,向上托。
盖:车盖,这里比喻荷叶。
犹:还,依然。
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的菊花的花枝还在傲寒斗霜。
诗意: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君:你,指刘景文。
须:必须。
诗意:
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作者为什么在开头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深秋的画面?
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
橙黄橘绿之时。
勉励好友要珍惜大好时光,昂扬向上,不可意志消沉。
同学们想一想后两句有什么用意?
荷尽已无
菊残傲霜
橙黄橘绿
赠刘景文
乐观向上
板书设计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诗意: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的叶子,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猜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夜深了,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题目“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呢?
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萧萧:风声。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诗意:
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的叶子,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同学们想一想这两句诗中,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看到了梧桐树叶随风摆动的景象。
听到了秋风萧萧的声音。
想起了自己的家乡。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挑:捉。
促织:俗称蟋蟀。
篱落:篱笆。
诗意:猜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夜深了,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作者看见儿童玩得那么高兴,那么投入,想到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
作者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后两句描写了儿童挑灯夜捉蟋蟀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引发作者的联想。她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烂漫,无忧无虑;想起家乡得温馨美好。儿童无忧无虑、活泼天真得举动,巧妙地反衬出了诗人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及对家乡得思念之情。
夜书所见
近处
远处
梧叶送寒声
秋风动客情
儿童挑促织
篱落一灯明
思乡怀亲
板书设计
中国古代诗歌
古体诗
近体诗
(格律诗)
词
(长短句)
曲
乐府诗
诗无固定句
句无固定字
律诗
绝句
五言
杂剧
散曲
小令
套数
小令
中调
长调
唐以前
唐以后
七言
知识拓展
一、解释词语的意思。
(1)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萧萧:
客情:
(2)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晴明:
花堤:
风声。
旅客思乡之情。
晴朗明和。
鲜花盛开的堤岸。
随堂练
二、根据诗意写出相应诗句。
(1)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牧童躺在柳荫下,睡梦正甜。而那头牛只管埋头吃草,越走越远,直吃到柳林西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旅客思乡之情。
【夜书】
【萧萧】
【梧】
【客情】
【知】
【挑】
【促织】
【篱落】
晚上写。
风声。
三、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猜想。
俗称蟋蟀,也叫蛐蛐。
梧桐树。
读作“tiǎo”,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篱笆。
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