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7课_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7课_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03 13:5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唐代诗人孟郊,父亲只是一名小吏,家中清贫。在故乡湖州举乡贡进士,后往京城参加由礼部主持的进士考试。经三次应试,孟郊得以进士登第,诗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后被授任溧阳县尉等职。
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多年,竟无所成”。
唐宗室弟子李洞屡考不中,赋诗说:“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第七课
壹 · 选官制度
一、魏晋时期
一、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
1.背景:
①乡里清议失去社会基础
②世家大族操纵人才选拔
九品中正制度……在其初创之时,犹能“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选拔出有用人才,但后来逐渐被门阀世族所把控,以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秦汉以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研究》
2.选官标准:家世、德才→家世
3.影响:逐渐成为士族特权的工具,导致社会阶级的固化。
1.背景
2.选官标准
3.影响
壹 · 选官制度
一、魏晋时期
二、隋唐时期:科举制
1.发展历程:
二、隋唐时期
隋文帝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
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唐太宗
增加考试科目
武则天
扩大科举取士人数
首创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
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
始创
继承与发展
1.发展历程
壹 · 选官制度
一、魏晋时期
二、隋唐时期:科举制
2.流程、内容
二、隋唐时期
1.发展历程
2.流程、内容
①流程
童试
乡试
会试
殿试
童生
秀才
举人
贡士
②内容
常科
秀才
明经
进士
明法
明书
明算
最受重视
每年举行
制举
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
壹 · 选官制度
一、魏晋时期
二、隋唐时期:科举制
3.选官标准:才学
二、隋唐时期
1.发展历程
2.流程、内容
3.选官标准
4.影响
4.影响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①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
②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加强了中央集权
壹 · 选官制度
一、魏晋时期
三、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二、隋唐时期
三、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世袭制
(夏商周)
科举制
(隋——清)
军功爵制
(战国)
察举制
(西汉)
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
血缘
军功
孝廉
才能→家世
考试成绩
演变趋势
选官制度
选官标准
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演变为学识、才能。
选拔方式: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论及品评演变为考试。
选拔原则: 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
贰 · 三省六部制
一、创立
一、创立
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尚书省
与中书省、门下省形成三省
隋文帝时期:中央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
唐太宗时期: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
二、内容
皇帝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二、内容
贰 · 三省六部制
一、创立
三、职能
皇帝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二、内容
草拟
审核
执行
(中书门下)
(政事堂)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运作过程:
皇帝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六部
三、职能
二、内容
三、职能
贰 · 三省六部制
一、创立
四、影响
二、内容
三、职能
二、内容
三、职能
四、影响
中央设政事堂,一切重大事务,都要由政事堂会议讨论,皇帝批准后颁行,参加的宰相多至一二十人。皇帝与三省互相制约,构成了相对和谐的政治体制。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①三省分工明确,又设政事堂议事,提高行政效率。
②三分相权,相互牵制,加强皇权。
③三省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
④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 · 赋税制度
一、基本概念
一、基本概念
古代王朝依据自己所颁布的法律向臣民征收的实物或货币。
粮食、布帛
人头税
田亩税
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汉书·高帝纪》
税谓收其田入也。 ——《汉书·食货志》
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
(力役、军役、杂役等等)
三 · 赋税制度
一、基本概念
二、变革历程
二、变革历程
1.魏晋:租调制
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租:纳粮
田亩税
调:纳布
人头税
2.北魏孝文帝时期:定额租调+徭役
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赋税
徭役
三 · 赋税制度
一、基本概念
二、变革历程
二、变革历程
3.唐初:租庸调制
有田则有租,
有家则有调,
有身则有庸。
——(唐)陆贽
庸:代役税
影响: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三 · 赋税制度
一、基本概念
二、变革历程
二、变革历程
4.唐德宗时期:两税法
(1)背景:财政收入紧张
户籍损坏,人口统计少于实际人口
军费加至赋税,任意加收
富者逃税,穷者课税,贫富差距拉大
官吏盘剥严重,逃户变多
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cù)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
——《资治通鉴》卷226
三 · 赋税制度
一、基本概念
二、变革历程
二、变革历程
4.唐德宗时期:两税法
(2)内容
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
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财产税为主
扩大收税对象
简化收税名目
减轻人身控制
明确纳税时间
三 · 赋税制度
一、基本概念
二、变革历程
二、变革历程
4.唐德宗时期:两税法
(3)影响
①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②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
——陆贽:《陆宣公奏议》
③消极影响:由于皇帝私欲、官吏盘剥等原因,两税法在执行过程中并没有减轻农民的负担。
三 · 赋税制度
一、基本概念
三、演变趋势
二、变革历程
三、演变趋势
征税标准
租庸调制:以“人丁”为本,不论土地、财产的多少,都要按丁交纳同等数量的绢、粟。
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①征税标准转变:以人丁为主→以财产为主
人身控制
均田制:成年男子承担一定的徭役
租庸调制:以庸代役
两税法: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役
②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
税收种类
两税法:每户缴纳户税和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③税收种类简化
征税内容
租庸调制:纳粮为租;纳布为调;纳布代役为庸
两税法:户税按户等高低征钱,地税按亩缴纳谷物。
④征税内容变化:实物→货币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选官制度
魏晋时期:背景、选官标准、影响
隋唐时期:发展历程、流程内容、选官标准、影响
发展趋势
三省六部制
创立
内容
职能
影响
赋税制度
基本概念
变革历程
演变趋势
练习作业(写在历史本子上,标注时间、课题及题目):
1.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至隋唐时期选官制度、标准及演变趋势。
2.表格梳理汉到隋唐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
时期 中枢机构设置 权力配置与运作(内容)
西汉 汉武帝前
汉武帝及以后
东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3.简述魏晋到隋唐时期的赋税制度和发展趋势。
练习作业(写在历史本子上,标注时间、课题及题目):
1.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至隋唐时期选官制度、标准及演变趋势。
①选官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九品中正制,隋唐时期为科举制。
②选官标准:魏晋南北朝时期标准早期为家世、才能,后期逐渐演变为家世;隋唐时期标准为才学。
③演变趋势:
选拔标准而言,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演变为学识、才能。
选拔方式而言,由品评演变为考试。
选拔原则而言, 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
练习作业(写在历史本子上,标注时间、课题及题目):
2.表格梳理汉到隋唐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
时期 中枢机构设置 权力配置与运作(内容)
西汉 汉武帝前 三公九卿制 丞相集大权于一身
汉武帝及以后 中朝和外朝 (内外朝制) 中朝决策,外朝执行
东汉 三公和尚书台 三公荣誉称号,尚书台掌决策和行政
魏晋南北朝 尚书省、中书省 门下省 三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隋唐 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议封驳,尚书省执行,下设六部负责具体事宜
练习作业(写在历史本子上,标注时间、课题及题目):
3.简述魏晋到隋唐时期的赋税制度和发展趋势。
①赋税制度:(1)魏晋:租调制;(2)北魏孝文帝时期:在均田制基础上的定额租调与徭役;(3)唐代:唐初实行租庸调制,唐德宗时期实行两税法。
②发展趋势:(1)征税标准从以人丁为主到以财产为主;(2)②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3)税收种类简化;(4)征税内容从实物转变为货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