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第9课 两宋的政治与军事
第1讲 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
★学习精要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应当分成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两个概念来理解,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专制主义,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一切受制于中央。同时,二者之间又相互联系,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
宋初统治者为了改变唐后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制定了一套强化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的制度。概括而论,有三大原则。
第一原则:收权,即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第二原则:分权,即分散机构权力,使其相互牵制,避免专权。
第三原则:崇文抑武(重文轻武),宋太祖曾留下祖训:“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不杀士大夫及言事者”。
科举制的完备使大批读书人进入官僚系统,促使官僚集团的构成结构由贵族士族型向文人学士型转变,造就了文官群体和他们的基本素质。尽管在制度和理论上,皇帝有着最高统治权,但君臣“共商国是”已经成为双方认可的原则。
通过这三个原则,两宋三百多年没有发生地方割据,中央集权得以巩固。若以分割相权而论,各部门都直接对皇帝负责,君主专制必然强化无疑。但是,事实上,在崇文抑武的政策下,文官在某些政治事务中有着决定性作用。文官政治,对君主专制起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学术动态
学术观点1:宋代中央集权远超于之前任何一朝代
从宋代开始,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经处于绝对的上风。在地方行政规划的设置和地方官员的管理体系中,可直接窥见其端倪。
从“行政幅度”的角度进行审视,北宋初年开始地方行政组织体制经历了渐进的改革:废节镇而置路,使“节度使虚置”而代之以监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和帅司(安抚司),而监司和帅司同为地方高层行政长官。这就导致全国各个统县行政组织(府、州、军、监)同时受多个上级机构及多个上级首长指挥、控制和监督。由此中国开始了一个高层政区有多个行政组织、一个组织有多个长官并立且分权的时代。这种制度实际上是宋代中央政府重新分配地方行政权力使权力分配的格局更有利于中央,也成为宋代中央集权程度超越前代的一个直接原因。
【根据余蔚:《完整制与分离制:宋代地方行政权力的转移》,《历史研究》2005 年第4 期】
学术观点2:宋代出现分权制衡的布局不具近代色彩
御史台和谏院合称“台谏”。宋代出现以台谏、宰相、君主三方构成的分权制衡的初步格局,本身是封建政治制度与统治思想上成熟的表现。
然而,由于封建君主政体的局限,君权在制衡结构中依然未能退出独尊的地位,未能如西方近代意义上的三权分立那样,将自身和其他各方都真正定位在完全对等、独立的制衡基础上。
于是,宋代分权制衡的尝试绕了个怪圈,仍回到了君主专制的起点上。
【根据虞云国:《试论宋代对台谏系统的监控》,《史林》1997 年第3 期】
学术观点3:北宋是“崇文抑武”传统的开启者
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到宋代已经进入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成为宋代政治的基础“,崇文抑武”的局面开始形成。
北宋开国皇帝,面对唐朝由兴盛转向衰亡及五代政权频繁更迭的历史教训,深知五代时期“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之”的弊端。政治上一改历史上的武人政治,推行“崇文抑武”的政策。重用文人士大夫,对他们不杀少辱,给予很多优厚的政治待遇,从而出现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格局。“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致治”已经成为宋初统治者的共识。反之,宋太祖对武人则处处加以压制,收夺大将兵权,集军权于中央,以防武人势力崛起而谋反。
这种崇文抑武的政治制度,后来形成了一种传统,直到明清 。
【根据王志立:《北宋官僚权力制约机制研究》,郑州:郑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年】
★史学导读
1.宋代的相权对皇权有制约作用吗?
宋太祖时,遇某官出缺,他叫宰相赵普拟名,赵普拟后交给太祖,恰好这人是太祖平时最讨厌的,他愤然说:“这人怎好用?”就把这张纸撕了,掷在地上。赵普不作声,把地上的废纸捡起来藏了。过一两天,太祖又要赵普拟,赵普早把前日捡起的破纸用糨糊粘贴了携带身边,即又把这纸送上。太祖诧问:“为何还是此人?”赵普答道,据某意见,暂时更无别人合适。太祖也悟了,点头说:“既如此,便照你意见用吧!”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年版,第79 页
○导读提示
自秦朝设置丞相以来,丞相都是皇帝的副手,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对于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和其他官员进行朝议,相权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阅读时,应认识到:宋代虽然通过分化相权强化了皇权,但是随着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变为了主要矛盾。相权一定程度上可以制约皇权,但是相权依然是为皇权服务的。
通过阅读上述材料,要理解宋代官僚政治的特点是君主独裁体制的形成。宋朝的君主独裁政治,是建立在发达的官僚政治体制之上的,把终极裁决权交给皇帝。相权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又服务于皇权。
2.宋代的科举制在考试和录取资格上有何突破?
975年,宋太祖下诏:“向者登科(科举应考人被录取)名级,多为势家所取,塞(阻隔)孤贫之路。今朕躬亲临试,以可否进退,尽革前弊矣。”此后君王都沿用此制度,选拔有才干的贫寒士子充实官员队伍。……宋太宗时,“国家开贡举之门,广搜罗之路”,允许工商业者及“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以至于“工商之子亦登仕进之途”。
——摘自唐凯麟:《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北京:东方出版集团,2015 年版,第213~214 页
○导读提示
同前代相比较,宋代在考试资格方面,进一步放宽限制,传统受歧视的工商业者也可参加。在录取方面,更多地面向社会下层士人。
阅读时,应认识到:宋代对科举制进行了大量的变革,重视文官,科举录取人数大大增加,形成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传统的“四民观”之下,商人及其后代是不允许参加科举考试的。宋代经济繁荣,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开始形成。这为科举制的发展和变化提供了人才基础,商人及其后代被纳入科举考试之中。
通过阅读该则材料,可以深刻理解到宋代发生的历史性转变:平民社会的雏形,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统治基础的扩大和统治力量的加强,宋代官僚政治已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
3.宋代“重文”产生了哪些影响?
在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化的同时,应科举取士制度而生的士大夫官僚阶层崛起。这一社会统治集团是中国文明独一无二的现象。新兴士大夫官僚阶层的佼佼者往往学富五车。……苏轼的兴趣同样广泛,在艺术领域卓有建树。
——摘自[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年版,第90~91 页
德国汉学家库恩指出,中国在11世纪至13世纪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宋朝在农业文明、城市文明和物质文明(如手工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就。……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上,两宋时期更为开放的城市设计导致了全天候的生活方式的出现。而这相应地促进了本地市场和全国商业的发展。……(宋代)高品质的印刷和出版等方面都走在了中世纪欧洲的前面。……通过中亚一直连接到伊斯兰教世界的贸易路线和传播交流网络(在19 世纪时被称为“丝绸之路”)使中国的技术转播到了欧洲。
——摘自[加]卜正民:《哈佛中国史》,王兴亮,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年版,第2~6 页
○导读提示
宋代“重文”,完善了科举制,促进了士大夫官僚阶层的兴起,有助于文官政治的发展与成熟,更提升了中国的艺术水平,诗、词、散文、书、画等全面发展。同时,农业、城市手工业、商业、科技取得长足发展。
阅读时,应具备宏观的历史视野,理解到文化对政治和经济的反作用,中国文化对世界历史的作用。印刷术在北宋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欧洲,促进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火药在北宋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欧洲,推动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导致骑士阶层衰落;指南针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欧洲,推动了远洋航行的新航路的开辟,迎来了地理大发现。
通过阅读这两则材料,认识宋朝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重要地位,宋朝官员的主干力量来自当时发达的文官制度,这在很大程度上亦得益于日趋完善的科举制度。
第2讲 王安石变法
★学习精要
变法,指避免以暴力的极端方式,自上而下地改变不合理的制度,从而建立更好社会政治秩序的改革运动。
王安石所处的年代,正值中国古代北宋王朝统治的中期,面临着民不聊生的艰难困境和国家“三冗”(冗官、冗兵、冗费)导致的积贫积弱局面。为实现“富国强军”的改革目标,王安石变法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
在王安石变法的过程中,侧重点有两个:一是经济方面,实行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等,主要是在均平赋税、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增加财政收入,充裕国库,缓解尖锐的社会矛盾。二是军事方面,实行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等,主要是为了提高军队战斗力,彻底改变西北边防长期以来屡战屡败的被动局面。王安石变法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他在变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敢于担当、勇于探索、忧国忧民、锐意创新的改革精神,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一些改革举措甚至产生了国际影响,列宁高度评价了王安石的改革举措,称他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1944年,美国副总统华莱士也曾坦言:美国在20世纪大萧条时代政府实行的农民农业贷款政策,就很像当年王安石推行的青苗法。
★学术动态
学术观点1:王安石变法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应将王安石变法置入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
唐宋的改革,主要反映在经济领域。北宋处在中古田制瓦解、契约租佃经济确立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理念等都有所改变。
王安石的改革,包含着他对时代的体认,凝聚着他的理想和智慧。 【根据葛金芳、金强:《近二十年来王安石变法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00 年第10 期 】
学术观点2:从“富民”到“富国”的转变成为王安石变法的转折点
王安石奉“富民”为变法宗旨,但在神宗“富国强兵”愿望的压迫下,其抱负难以充分施展。至元丰亲政后,神宗利用新法中固有的“富国”因子,大肆聚敛,扩大国家专利,使变法轨迹发生逆转。这使得王安石变法在后期困难重重,步履维艰。
【根据葛金芳:《王安石变法新论》,《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 年第5 期】
学术观点3:王安石变法失败源于地主阶级的利益固化
王安石变法的蜕变与北宋中期地主阶级的固有发展趋势有密切联系。
北宋是地主私有经济确立、官僚政治制度空前发展的朝代,地主阶级内部的竞争趋势和腐化趋势都十分突出。虽然统治危机为变法提供了客观需要,地主阶级的竞争势力也为变法造成了一些条件,但是始终没有产生过一股足以不断推动变法前进的强大力量,变法中各股地主政治势力都是朝后退步。
这就表明北宋地主阶级已丧失自救的能力和资格,王安石变法悲剧的历史根源便在于此。
【根据袁诚玉:《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再探》,《历史教学问题》1987 年第4 期】
★史学导读
1.如何理解王安石变法实施初衷与最终结局间的背离?
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 农,归于吠亩。……得其人缓而谋之,则为大利;非其人急而成之、则为大害。故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
——摘自[宋]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免役法是按户等高低征收不同数量的免役钱……而按原来政府的标准定出的户等都是很不准确的,这就给那些不法官吏在定户等中乘势弄权、营私舞弊、贪污受贿等 留下了很大的操作空间。……除了征收免役钱、助役钱之外,又多收二分所谓的免役宽剩钱,以备水早灾荒年份之用。地方官吏为逮功请赏,原只规定征收20%的免役宽剩钱则按百分之四十、五十的比例征收……朝廷在实行免役法之后,又实行了保甲法。这使民户既纳了役钱,又要再服役。
——摘自方宝璋:《再论宋代免役法的利弊》,《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年第5 期》
○导读提示
免役法实施的初衷是减轻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劳动力和保证农民生产时间,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缓解北宋积贫积弱的困局。但是在实行过程中,出现了增加百姓负担的现象。例如,户等高低划分的标准不确定造成不法官吏的徇私舞弊,贪污受贿;地方官吏随意加增免役宽剩钱;免役法和保甲法的同时实施;等等。这些弊端都危害了百姓的利益,导致百姓负担更重。
阅读时,应认识到: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以及王安石变法的必然性。北宋积贫积弱、百姓逃避现象严重、原有役法给役不均、官僚大地主不服役极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在这种情况下,王安石实行免役法进行解救,但是在新法实行过程中,户等标准的不确定性使得官吏定等收税中具有较大的随意性。除了征收免役钱、助役钱之外,又多收20%所谓的免役宽剩钱。在实行免役法之后,又实行了保甲法。这些举措导致百姓负担更重,背离了变法的初衷。
通过阅读该则材料,可以深刻理解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变法过程中会有阻力和困难,不可能一帆风顺;变法更要讲究策略和方式方法,需要依靠群众基础等。王安石变法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出现了初衷和结局的背离,人民负担加重,用人不当以至于出现官吏扰民现象,民间不满情绪严重。
2.如何理解王安石变法的性质?
变法本身具有复杂的性质,既有进步的一面,也确有反动的一面。其反动主要表现在政治方面:行聚敛之术,企图恢复征兵制;行市易法,建立官营垄断体系;以经义取士,禁锢思想自由等等。其进步性主要反映在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如行农田水利法推动农业生产,以雇代役客观上顺应了当时人身依附关系普遍松弛的历史潮 流,推动了雇佣关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如果将变法置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加以考察,其进步性是主要的。
——摘自吴泰:《熙宁·元丰新法散论》,载《宋辽金史论丛》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版
○导读提示
王安石在变法过程中在政治方面上出现了消极或局限的一面,变法派社会基础不牢,对保守派姑息重用;变法人才严重不足,改革科举制,以经义取士却带来了思想上的禁锢。加上新法推行过于仓促,出现危害百姓现象,招致一片反对。但王安石在因循守旧风气弥漫的北宋王朝,贯彻“富国”“强兵”“为天下理财”的主张,发展了生产,扭转了“积贫”局势。王安石着眼于“变”的唯物主义思想,显得特别难能可贵。
阅读时,应认识到:一是王安石变法有其政治和阶级的局限性。王安石代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他的变法是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统治服务的,富国强兵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二是王安石变法有其历史进步性。宋代经济重心南移逐渐完成,商品经济繁荣。王安石变法中的农田水利法推动农业生产,以募役差役客观上顺应了当时人身依附关系普遍松弛的历史潮流,推动了雇佣关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通过阅读该则材料,可以深刻理解对历史事物的评价要坚持唯物史观,将具体的事件放于当时的历史长河中,看其是不是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要用宏观视角理解微观的事物,更全面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
第3讲 宋代的民族关系
★学习精要
两宋时期,出现了汉族政权同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情况。北宋与辽、西夏并立,南宋与金、蒙古并立。与汉族相比,少数民族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相对落后,但辽、西夏、金这几个政权的经济、军事等综合国力并不弱,并且自己完成了政治统一。 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政权逐渐形成均势,两宋政府始终未能完成全国的大一统。
两宋时期的民族政权之间有战有和,但和是主流。频繁的民族战争给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但也使各族之间有了更多的接触与交流,形成了民族交融的高潮。民族交融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很多少数民族以“中国之民”自居“:中国”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代名词。
★学术动态
学术观点1:辽宋夏金的对峙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华民族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五代十国之后,中国历史进入辽、宋、夏、金等民族政权政治上的分裂和军事上的对峙时期,但中国民族的一体化进程并未因此而中断。这一时期,北方游牧文化区的各民族不断南下进入中原汉族农耕文化区,促进了各游牧民族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转型,并通过与汉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经济上的互通有无、政治上的相互借鉴、文化上的相互融合,推进了中国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一体化进程,对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根据段云红:《略论辽宋夏金对峙时期中国民族的一体化进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年第4 期】
学术观点2:中华民族内部的战争只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
中华民族内部的战争不存在“侵略”“反侵略”的问题,只有正义、非正义之分。以民族征服、掠夺为目的的战争是非正义的;反之,抵御侵掠、反抗压迫、平定叛乱、顺应统一趋势的民族战争具有正义性。
女真领袖阿骨打为解除民族压迫而进行抗辽战争,符合全体女真人的愿望,是反对辽朝贵族压榨和凌辱的正义战争。阿骨打屡次兴兵攻辽,大大削弱了辽的力量,辽已无力对金再行奴役和掠夺,或构成军事上的威胁。此时金继续用兵,其目的不再是抗辽,而是掠夺土地、人口和财物,战争性质就转化为非正义的了。
金灭辽之后,两度南下攻宋,进行的都是不义战争,严重破坏了中原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金兵控制北方大片土地,把许多汉人掠去服苦役,甚至作奴隶出卖,北方各地抗金斗争十分活跃。中原人民为反抗女真贵族侵掠而进行的自卫战争,是正义战争。
应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分析和对待我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
【根据王宗信:《正确看待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中学历史教学》2007 年第6 期】
学术观点3:岳飞抗金是正义之举
岳飞作为著名的抗金将领,其抗金之举代表了人民的意愿。金兵南下不仅给汉族人民,而且给包括女真族在内的各少数民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岳飞抗金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因而是正义之举。
评价岳飞及其抗金活动,应抛开狭隘的民族情感和封建王朝的正统观念,以平等公正的态度对待历史上的各个民族,认识到女真族(后来演变成满族)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我们要从民族团结的立场出发,去评判古代民族问题的是是非非。。
【根据王宗信:《正确看待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中学历史教学》2007 年第6 期】
★史学导读
1.少数民族政权的“汉化”为何会发展为潮流?
1127 年金朝攻灭北宋,疆域扩大至中原地区,但内部制度却是女真旧制、辽制、宋制并存。中央实行勃极烈制度,由女真完颜氏贵族共治国政。1135 年金熙宗即位后, 起用降金宋臣,以唐宋制度为依据推行汉官制度。其中确立的新中央行政体制,特别是宰辅之制,是金朝推行汉官之制取得的巨大成功。“尚书令、左右丞相、平章政事,是谓宰相。左右丞、参知政事,是谓执政。”尚书省作为宰辅机构,统辖整套行政机构,其中最主要的是六部,六部职能与唐朝基本一致。金熙宗的官制改革遭到诸多女真大贵族的激烈反对,新的汉官之制直到海陵王正隆元年(1156年)才最终完成,整个过程历时十七年。
——摘自李锡厚、白滨:《辽金西夏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第509~513 页
○导读提示
金灭北宋后,金熙宗重用汉族官员,以唐宋制度为依据学习汉官制度,虽然遭到旧势力阻挠反对,过程艰难。但最终在中央行政体制方面取得较大成功。结束了内部多种制度并存的混乱状态,推动金朝官制体系发展完善。提高了行政效率,打击了旧贵族,加强了专制皇权。
阅读时,应认识到:少数民族的“汉化”也是封建化的过程,在学习汉族文化和制度的过程中,促进了女真族与汉族的融合,有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通过阅读该则材料,认识到“汉化”是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辽与西夏的执政者也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大力推行“汉化”政策。虽然过程中会遇到挫折,但对少数民族政权的巩固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史学导读
2.为何民族关系会影响到文化整体风貌?
宋文化细腻丰满,但在气魄上远不及汉唐文化气势雄壮。唐太宗李世民以“天可汗”的尊称威慑周边民族,而宋代自立国之始,就为外患所困扰,长期与辽、西夏、金等游牧民族政权相对峙……(这些少数民族势力)对宋人世界的长期包围与轮番撞击,产生了双重文化效应。一方面,北宋人因被动挨打而生的忧患,南宋人因国破家亡而生的忧患,渗透于宋文化的各个层面……另一方面,契丹、党项、羌、女真等游牧民族从汉文化吸取到丰富营养。在辽朝,孔子受到朝野上下的尊崇。《贞观政要》《史记》《汉书》等汉文化名著被译成契丹文字,广泛流行……(西夏)已是任用中国贤人,读中国书籍, 用中国车马,行中国法令了。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年版,第102 页
○导读提示
唐文华和宋文华风格迥异。唐文化相对开放、外倾、色调浓烈;宋文化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细腻丰满、忧患气息浓厚。唐宋文化的差异同两代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有密切联系。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处于绝对的民族中心地位。两宋时期,国家积贫积弱,周边少数民族勃兴,民族政权对峙,两宋长期遭受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进攻,被动挨打、国破家亡的理念渗透于文化当中。
阅读时,应认识到:唐宋两朝政治、经济、军事等综合力量的差异,导致了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的不同,进而带来了文化发展的差异。同时,少数民族通过学习汉族文化,推动了本民族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
通过阅读该则材料,可以深刻理解民族关系中反映出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文化对政治和经济又有反作用。
参考书目: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张荫麟:《中国史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重庆市“智慧 情怀”历史课程创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