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渭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01 12:5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渭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
化学试题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15小题,总计45分)
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新制饱和氯水中:、、、
B.在水电离出的的溶液中:、、、
C.在加入铝粉能产生的溶液中:、、、
D.在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苯甲酸钠可作为食品防腐剂是由于其具有酸性
B.豆浆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
C.可用于丝织品漂白是由于其能氧化丝织品中有色成分
D.维生素C可用作水果罐头的抗氧化剂是由于其难以被氧化
3.某溶液中可能存在、、,加入溶液,开始时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一定有,一定没有、
B.一定有,可能有,一定没有
C.一定有,可能有,一定没有
D.一定有,一定没有、
4.已知还原性:。向含有、、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线段DE代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
B.原混合溶液中
C.当通入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
D.原混合溶液中
5.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且加入(或通入)X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离子组 试剂X 离子方程式
A 、、、 过量的盐酸
B 透明溶液中:、、、 过量的铜粉
C 、、、 溶液
D 的溶液中:、、、 双氧水
A.A B.B C.C D.D
6.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体积为,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体积(已折合成标准状况下)随加入铁粉的质量变化如图新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忽略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
A.当加入铁粉时,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和
B.混合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之比
D.该混合溶液最多能溶解铜粉
7.某溶液可能含有、、、、、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所加试剂均过量,气体全部逸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溶液一定存在,理由是沉淀①在盐酸中部分溶解
B.是否存在只有通过焰色反应才能确定
C.原溶液一定不存在,可能存在
D.原溶液中
8.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气体,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的盐酸,产生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溶液的浓度为
B.通入的体积为
C.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所得溶液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9.下列物质(饱和溶液)之间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 )。
选项 X Y Z 箭头上为反应条件或试剂
A Al ①
B ③先通、再通
C Na ②电解饱和食盐水
D Si ②加热
A.A B.B C.C D.D
10.天津大学某团队制备锌镍电池的负极材料的工艺流程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已知:铋和砷位于同主族。、难溶于水,难溶于乙醇等。
A.反应池1中硝酸体现酸性和氧化性
B.“系列操作”是过滤、用乙醇洗涤
C.用溶液可以确认反应池2中的气体产物是否含
D.在制备的反应中,KI、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电子
B.和均可通过化合反应得到
C.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硫酸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有白烟产生
D.与溶液反应:
12.设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溶液中氧原子数为
B.中的共用电子对数为
C.标准状况下,与在光照条件下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总数为
D.铅蓄电池放电时,若负极增重,则此时转移电子数为
13.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中的几种,且每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步骤 操作 现象
(1) 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 溶液变红
(2) 向溶液中滴加和稀 有白色沉淀生成
(3) 将(2)中所得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溶液和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A.该实验无法确定是否含有 B.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C.肯定含有的离子是、、 D.肯定没有的离子只有、、
1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向溶液中通入:
B.向溶液中滴加少量:
C.室温下用稀溶解铜:
D.室温下用稀溶液吸收:
15.某工厂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已知焙烧后Cr元素以价形式存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焙烧”中产生
B.滤渣的主要成分为
C.滤液①中Cr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为
D.淀粉水解液中的葡萄糖起还原作用
二、填空题(16题10分,17题10分,18题9分,19题12分,20题14分,总计55分)
16.高纯硫酸锰作为合成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原料,工业上可由天然二氧化锰粉与硫化锰矿(还含Fe、Al、Mg、Zn、Ni、Si等元素)制备,工艺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pH 8.1 6.3 1.5 3.4 8.9 6.2 6.9
沉淀完全的pH 10.1 8.3 2.8 4.7 10.9 8.2 8.9
(1)为了加快溶浸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任写一条);写出“溶浸”中二氧化锰与硫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氧化”中添加适量的的作用是将氧化为,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3)滤渣2除了含有还含有__________。
(4)“除杂1”的目的是除去和,“滤渣3”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
(5)写出“沉锰”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6)层状镍钴锰三元材料可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化学式为,其中Ni、Co、Mn的化合价分别为、、。当时,__________。
17.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制纯碱。
Ⅰ.先以、、和水等为原料,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然后再将制成。
(1)装置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装置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为防止污染空气,尾气中的__________需要进行吸收处理。
(3)用装置丙中产生的制取时,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测定所得产品的组成和纯度
(4)检验纯碱样品中是否混有,请选择下列装置设计实验,并完成下表:
选择的装置(填编号)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 __________ 样品中含
18.A~I分别表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其中A、I为常见金属,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且已知G为主族元素的固态氧化物,A、B、C、D、E、F六种物质中均含同一种元素。请填写下列空白:
(1)A、B、C、D、E、F六种物质中所含同一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
(2)写出C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从能量变化的角度看,反应①②③中,属于的反应是__________(填序号)。
19.2022年4月16日,中国空间站的3名航天员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平安返回地球。空间站处理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对进行收集和再生处理,重新生成可供人体呼吸的氧气。其技术路线可分为以下三步:
Ⅰ.固态胺吸收与浓缩
(1)在水蒸气存在下固态胺吸收反应生成酸式碳酸盐(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再解吸出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
Ⅱ.的加氢甲烷化
还原制的部分反应如下:
ⅰ.
ⅱ.
(2)反应的__________。
(3)有利于提高甲烷平衡产率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写一种)。
(4)科学家研究在催化剂表面上与的反应,前三步历程如图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Ts表示过渡态。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第一步历程中只发生了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
B.该转化反应的速率取决于Ts1的能垒
C.·HOCO转化为·CO和·OH的反应
D.催化剂参与化学反应,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5)控制起始时,,恒容条件下,若只发生反应ⅰ、ⅱ,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图中代表的曲线是______(填“a”、“b”或“c”);温度低于500℃时,CO的物质的量分数约为0,说明此条件下,反应______(填“ⅰ”或“ⅱ”)化学平衡常数大,反应完全。
②M点(℃)时,平衡分压__________atm,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Ⅲ.甲烷化生成的电解再生氧气
(6)电解时阳极产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20.化合物Ⅰ的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a.
b.
回答下列问题:
(1)E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A→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2)化合物H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物质F能使溴水褪色 b.物质A能发生银镜反应
c.物质I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d.物质I的分子式为
(4)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5)满足下列条件的化合物A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a.分子中含有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
b.与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
(6)以和为原料,请设计制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无机试剂任选)。
渭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B B B B C B A B D B B C D B
二、填空题
16.(1)将矿物碾碎、加热、增大硫酸的浓度等
(2)
(3)
(4)和
(5)
(6)
【详解】(1)为了加快溶浸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有粉碎、搅拌、适当升高温度、适当提高硫酸浓度等;利用二氧化锰的氧化性将氧化成S单质,其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粉碎、搅拌、适当升高温度、适当提高硫酸浓度等;。
(2)利用的氧化性将氧化成,其离子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3)根据流程以及表中数据可知,调pH,使、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出来,滤渣2成分是、。
故答案为。
(4)除杂1的目的是、,则滤渣3的主要成分是、。故答案为、、
(5)加入碳酸氢铵,生成碳酸锰沉淀,其离子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6)利用化合价代数和为0,得出,将代入,推出。故答案为。
17.(1)
(2)除去中的气体 氨气
(3)过滤 洗涤 灼烧
(4)A、B
B中溶液变浑浊(或A、C C中物质变蓝或A、C、B C中物质变蓝,B中溶液变浑浊)
【详解】(1)装置丙中,通入氨化的饱和食盐水,发生反应生成和,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为:。
(2)因为生成的中混有,需用饱和溶液除去,所以装置乙的作用是:除去中的气体。为防止污染空气,尾气中的氨气需要进行吸收处理。
答案为:除去中的气体;氨气。
(3)用装置丙中产生的制取时,需要先将其过滤出来,再洗涤干净,最后灼烧让其分解,所以进行的实验操作有过滤、洗涤、灼烧。答案为:过滤;洗涤;灼烧。
(4)检验纯碱样品中是否混有,应进行热分解,然后检验或水蒸气的存在。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水蒸气能使无水变蓝。
选择的装置(填编号)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B B中溶液变浑浊(或A、C C中物质变蓝或A、C、B C中物质变蓝,B中溶液变浑浊) 样品中含
答案为:A、B;B中溶液变浑浊(或A、C C中物质变蓝或A、C、B C中物质变蓝,B中溶液变浑浊)。
18.第四周期第Ⅷ族
①②
【详解】G为主族元素的固态氧化物,电解G得到I和H,G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J,I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J,工业上常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铝,则G是,I是Al,J是,H是,Al和B能在高温下反应生成A,A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B,B与铝在高温下发生铝热反应,则B是金属氧化物,A是金属单质,B和盐酸反应生成C和D,C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E,D和氨水反应生成F,E在空气中反应生成F,说明E不稳定,易被氧气氧化,且A、B、C、D、E、F六种物质中均含同一种元素,则A是Fe、B为、C为、D为、E为、F为。
(1)由上述分析可知,A、B、C、D、E、F六种物质中所含的同一种元素是Fe,Fe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故答案为第四周期第Ⅷ族。
(2)C是氯化亚铁,化学式为,故答案为。
(3)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4)的反应为放热反应,①是铝热反应,②是燃烧反应,均为常见的放热反应,③是电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答案为①②。
19.(1)加热 (2) (3)适当降低温度(或适当增大压强)
(4)BC (5)b ⅱ 0.04 625
(6)
【详解】(1)在水蒸气存在下固态胺吸收反应生成酸式碳酸盐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解吸出,操作方法是加热。故答案为:加热。
(2)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Ⅰ+Ⅱ可得反应,。故答案为:。
(3)生成甲烷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则降低温度平衡正移,可提高甲烷平衡产率,另生成甲烷的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移,甲烷平衡产率增大,则反应条件是适当降低温度(或适当增大压强)。
故答案为:适当降低温度(或适当增大压强);
(4)A.第一步历程H原子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说明H—H非极性共价键断裂,还有转化为·HOCO,说明C=O极性共价键也断裂,A错误;
B.Ts1的能垒即正反应的活化能最大,说明反应速率最慢,整个反应速率由最慢的一个历程决定,则该转化反应的速率取决于Ts1的能垒,B正确;
C.由图知·HOCO转化为·CO和·OH的反应物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为放热反应,则,C正确;
D.催化剂参与化学反应,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平衡不移动,不能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D错误。
故答案为:BC。
(5)①对于反应 ,升高温度,反应逆向移动,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和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且和的物质的量分数之比为,故图中a、b、c代表的物质分别为、、;温度低于500℃时,CO的物质的量分数约为0,说明CO几乎完全反应,化学平衡常数越大,反应越完全,则反应ⅱ的化学平衡常数大。故答案为:b;ⅱ。
②起始时,设的起始量为,变化量为,则的起始量为,列三段式计算如下:
起始量/mol a 0 0
转化量/mol x x
平衡量/mol x
M点时,,即,整理得,则平衡时、、、的物质的量分别为、、、,各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在恒温恒容下,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平衡时总压,平衡分压,
平衡常数。
故答案为:0.04;625。
(6)电解时阳极是水中的氢氧根离子失去电子生成氧气,电极反应为:。
故答案为:。
20.(1)醚键、醛基 取代反应
(2)
(3)ac
(4)
(5)12
(6)
【详解】(1)E为,E中官能团的名称为醚键、醛基;A→B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2)由分析可知,合物H的结构简式为。
(3)a.F中碳碳双键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故a正确;
b.物质A中不含醛基,所以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b错误;
c.物质Ⅰ中连接醇羟基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所以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故c正确;
d.物质Ⅰ的分子式为,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4)C中酚羟基和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C→D的化学方程式:。
(5)化合物A的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a.分子中含有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
b.与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如果取代基为酚—OH、,两个取代基有邻位、间位、对位3种位置异构;如果取代基为酚—OH、,两个取代基有邻位、间位、对位3种位置异构;如果取代基为酚—OH、,两个取代基有邻位、间位、对位3种位置异构;如果取代基为酚—OH、,两个取代基有邻位、间位、对位3种位置异构,所以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12种。
(6)以和为原料制备化合物,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乙烯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和发生信息a的反应得到,合成路线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