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综合能力检测题(后附答案)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在烹饪肉片时,直接爆炒,会将肉片炒焦,失去鲜味,在肉片外附着上淀粉糊,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又美味,在炒肉的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是通过__ __方式实现的,附近能闻到肉香是__ __现象。
2.汽车的发动机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这是利用了水的__ __较大的性质。火箭用液氢作燃料,是因为液氢的__ __较大。
3.夏天,突然打开汽水瓶盖时,随着“嘭”一声响,往往可以看到瓶口处出现白雾,这是因为当突然打开瓶盖时,瓶内气体迅速膨胀,对外__ __,温度__ __(选填“升高”或“降低”),内能__ __(选填“增加”或“减少”),瓶口附近的水蒸气形成大量的小水珠。
4.小亮同学用相同的加热器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加热时,根据测量结果描绘了如图所示的图像,由图可知,甲、乙两物质的比热容的关系是c甲__ __c乙(选填“>”“<”或“=”)。
第4题图
5.如图所示,甲、乙是课堂上看到的两个演示实验示意图;丙、丁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其中两个冲程的示意图。利用内能来做功的冲程是__ __图;与压缩冲程原理相同的是__ __图所示的演示实验。一台单缸四冲程柴油机转速为1200 r/min,则该柴油机1 s内完成__ __个冲程,对外做功__ __次。
6.我国南海海底探明有大量的“可燃冰”,在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这说明“可燃冰”的__ __很大;以10倍的关系粗略计算,3 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__ __J。(q煤气=4.2×107 J/kg)
7.利用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套实验装置进行“比较不同燃料热值”的实验。先分别在燃烧皿中放入质量相同的甲、乙燃料,点燃后分别对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加热。待完全燃烧后,测得甲中水温高于乙中水温。则这两种燃料的热值关系为q甲__ 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q乙。
8.把凉牛奶放在热水中加热较长一段时间,水和牛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__ __是水的温度变化图线,_ __是牛奶的温度变化图线,在这个过程
中,_ __(选填“热量”或“温度”)从热水传递给牛奶。
9.A、B两物体质量相等,温度均为10 ℃,甲、乙两杯水质量相等,温度均为50 ℃,现将A放入甲杯,B放入乙杯,热平衡后,甲杯水温降低了4 ℃,乙杯水温降低了8 ℃,不考虑热量的损耗,则A、B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__ __。
10.目前有一些城市公交车已使用天然气代替燃油。某公交车在一段时间内消耗了420 g天然气,这些天然气完全燃烧能放出__ __J的热量,若燃气灶的烧水效率为80%,这些热量可使40 kg水,从25 ℃升高到__ __℃。[天然气的热值是4.0×107 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当地的大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1.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有关
B.0.5 g汽油和2 kg汽油,它们的热值是一样的
C.煤的热值比干木柴大,燃烧煤放出的热量一定比燃烧干木柴放出的热量多
D.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
12.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 ℃的冰块内能为0
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C.汽油机做功冲程气缸内燃气的内能增加
D.两个发生热传递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温度差
13.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有的优美词句还与我们物理知识有着联系。下列词句与对应的物理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A.“清寒小雪前”,雪的温度很低,它的内能为零
B.“沙暖睡鸳鸯”,同水相比沙的比热容大些
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实际是固态,由水蒸气凝华形成
D.“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做功方式实现的
14.下列关于热机效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热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
B.减小各种热损失和增加机件的润滑,可以提高热机效率
C.减小和利用废气带走的能量来提高热机效率
D.热机工作时能量全都用来做有用功
15.下列关于四冲程内燃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机效率越高,所做的有用功就越多 B.汽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气缸的是空气
C.一个工作循环对外做功一次 D.压缩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6. 如图所示,在试管里盛适量的水,用带玻璃管的橡胶塞塞住试管口,加热试管使水沸腾,玻璃管口冒出的“白气”推动管口处的小叶轮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B.实验过程中通过热传递使试管内水的内能增大
C.玻璃管口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D.“白气”使小叶轮转动的过程相当于汽油机的压缩冲程
17. 如图所示,加热-40 ℃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段表示当前物体的状态仍是固态
B.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
C.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它的内能不变
D.由图可判断,加热时间相同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的小
三、实验探究题(共25分)
18.(7分)在探究“物质吸热规律”的实验中:
液体
名称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
间/min 吸收的
热量
水 200
20 27 1 Q
27 35 1 Q
35 42 1 Q
煤油 200
20 35 1 Q
35 51 1 Q
51 66 1 Q
(1)取__ __(选填“相同”或“不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放入两个相同的容器里,用同样的两个酒精灯对它们加热(如图所示)。加热时,上下缓慢地提拉搅拌器,这是为了使水和煤油受热__ __。
(2)实验中加热时间相同,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可以认为是相同的,假设加热1 min吸收的热量为Q,经过实验得到了如表所示的数据,从表中的数据可知:
①相同质量的水(或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几乎是__ __的。
②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是__ __的。
(3)由(2)中①、②两个结论发现,不同物质吸热的本领大小__ __,为了描述物质吸热本领大小,引入了一个物理量,它就是__ __。
(4)春城昆明之所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个原因是高原明珠“滇池”对气温起到了调节作用,因为水的__ __较大,当水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变化较小。
19.(10分) 小明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来研究煤油和菜籽油热值的大小关系。他实验时组装了如图所示的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加热两个烧杯中质量和初温相等的水。实验数据如表:
燃料 加热前的水温/℃ 燃料燃尽后的水温/℃
煤油 25 44
菜籽油 25 34
(1)为了保证实验结论可靠,小明在实验中还应控制:煤油和菜籽油的__ __相同。
(2)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__ __。
(3)小明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两灯中燃料的质量,利用公式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他认为通过这些数据能准确地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你认为他计算出的热值__不准确__(选填“准确”或“不准确”),理由是 _。
20.(8分)为了比较水和空气对牛奶的冷却效果,某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将一盒牛奶分装入两个相同的瓶中,甲瓶放在水中,乙瓶放在空气中,其他条件均相同,如图所示。实验时,他们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插在甲、乙两瓶牛奶中的温度计示数,如表所示。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甲/℃ 70 60 53 47 42 39 37 33 33 33
乙/℃ 70 65 61 58 55 52 50 48 47 46
(1)甲、乙两瓶中的牛奶的质量应该__ 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本次实验中,小王发现__ __(选填“水”或“空气”)对牛奶的冷却效果更好。
(3)通过分析,小王又发现,甲瓶中牛奶冷却快慢前后不一致,是越来越__ __。
(4)参考同学们记录的数据,如果你要喝一杯奶茶,可以有两种方法供你选择,你认为方法__ __(填序号)的冷却效果更好。
A.先将烧开的热茶倒入杯中,立即将一匙冷牛奶加入,然后冷却6 min
B.先将烧开的热茶倒入杯中,冷却6 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
四、计算与推导题(共33分)
21.(9分)在热传递的过程中,高温物体和低温物体互相接触,如不计热损失,那么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Q放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Q吸,即Q吸=Q放。若有质量相同的两杯水,初温分别是t1、t2,且t1<t2,把它们混合后的水的温度是t,不计热损失,试推证:混合后的水的温度t=。
22.(12分)如图所示是某太阳能热水器,水容量为100 L,该热水器在冬季有效日照时段里,平均每平方米的面积上每小时接收的太阳能约为2.8×106 J。若该热水器接收太阳能的有效面积为1.5 m2,每天日照时间按8 h计算,则这些太阳能能使装满水的热水器中的水温从20 ℃升高到60 ℃[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求:
(1)热水器中水的质量。
(2)一天内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
(3)热水器在冬季的效率。
23.(12分) 2022年北京冬奥会示范运营1000多辆氢燃料电池车,该车排放物是水,不产生任何污染物,是当前世界新能源汽车重要的发展方向。假设某国产氢燃料电池车总质量为5×103 kg,在某次测试中该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2倍,在0.5 h内行驶了28 km的路程,消耗的氢能源为0.4 kg(不考虑氢能源燃料消耗对车质量的影响)。求该测试过程中氢燃料电池车:(已知q氢=1.4×108 J/kg,g取10 N/kg)
(1)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2)牵引力做的功。
(3)氢能源燃烧释放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
答案:
第十二章综合能力检测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1.__热传递__,__扩散__ 。
2.__比热容__,__热值__ 。
3.__做功__,温度__降低__,内能__减少__
4.c甲__>__c乙(选填“>”“<”或“=”)。
5.是__丙__图;是__乙__图,__40__个冲程,对外做功__10__次。
6.的__热值__很大;是__1.26×109__J。(q煤气=4.2×107 J/kg)
7.q甲__大于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q乙。
8.,__甲__ ,__乙__ ,__热量__ 。
9. __4∶9__。
10. __1.68×107__J,__100__℃。
11. ( B )
12. ( D )
13. ( C )
14. ( D )
15.( C )
16.( B )
17.( D )
18.
(1)取__相同__(选填“相同”或“不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放入两个相同的容器里,用同样的两个酒精灯对它们加热(如图所示)。加热时,上下缓慢地提拉搅拌器,这是为了使水和煤油受热__均匀__。
(2)实验中加热时间相同,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可以认为是相同的,假设加热1 min吸收的热量为Q,经过实验得到了如表所示的数据,从表中的数据可知:
①相同质量的水(或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几乎是__相同__的。
②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是__不同__的。
(3)由(2)中①、②两个结论发现,不同物质吸热的本领大小__不同__,为了描述物质吸热本领大小,引入了一个物理量,它就是__比热容__。
(4)春城昆明之所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个原因是高原明珠“滇池”对气温起到了调节作用,因为水的__比热容__较大,当水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变化较小。
19.(1)为了保证实验结论可靠,小明在实验中还应控制:煤油和菜籽油的__质量__相同。
(2)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__煤油__。
(3)小明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两灯中燃料的质量,利用公式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他认为通过这些数据能准确地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你认为他计算出的热值__不准确__(选填“准确”或“不准确”),理由是__燃料并没有完全燃烧,且燃烧产生的热量没有全部被水吸收,存在热损失__。
20.
(1)甲、乙两瓶中的牛奶的质量应该__相等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本次实验中,小王发现__水__(选填“水”或“空气”)对牛奶的冷却效果更好。
(3)通过分析,小王又发现,甲瓶中牛奶冷却快慢前后不一致,是越来越__慢__。
(4)参考同学们记录的数据,如果你要喝一杯奶茶,可以有两种方法供你选择,你认为方法__B__(填序号)的冷却效果更好。
A.先将烧开的热茶倒入杯中,立即将一匙冷牛奶加入,然后冷却6 min
B.先将烧开的热茶倒入杯中,冷却6 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
21.
证明:混合时,t1<t2,初温是t1的水吸热,初温为t2的水放热,混合后水的温度为t,则Q吸=cmΔt=cm(t-t1),Q放=cmΔt=cm(t2-t),由Q吸=Q放得:cm(t-t1)=cm(t2-t),即:t-t1=t2-t,所以混合后的水的温度t=
22.
解:(1)热水器中水的体积:V=100 L=0.1 m3,水的质量:m=ρV=1.0×103 kg/m3×0.1 m3=100 kg
(2)一天内热水器中水吸收的热量:Q吸=cmΔt=4.2×103 J/(kg·℃)×100 kg×(60 ℃-20 ℃)=1.68×107 J
(3)一天内热水器接收的太阳能:W太=2.8×106 J/(m2·h)×1.5 m2×8 h=3.36×107 J,热水器在冬季的效率:η=×100%=×100%=50%
23.
解:(1)测试过程中氢燃料电池车的平均速度:v===56 km/h
(2)氢燃料电池车的总重力:G=mg=5×103 kg×10 N/kg=5×104 N,氢燃料电池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f=0.02G=0.02×5×104 N=1×103 N,因为氢燃料电池车匀速行驶时的牵引力和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氢燃料电池车匀速行驶时的牵引力F=f=1×103 N,牵引力做的功:W=Fs=1×103 N×28×103 m=2.8×107 J
(3)氢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m氢q氢=0.4 kg×1.4×108 J/kg=5.6×107 J,则氢能源燃烧释放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η=×100%=×1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