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7生物技术——2022-2023年四川省中考生物试题分类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1.(2023 绵阳)试管婴儿是一种现代辅助生殖技术。该技术所涉及的生理过程在体外完成的是( )
A.睾丸产生精子 B.卵巢排卵
C.受精 D.胎儿的发育
2.(2023 内江)酸奶是利用乳酸菌发酵制成的一种乳酸饮品。制作酸奶时,在新鲜的牛奶中加入适量的蔗糖并煮沸后,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立即加入乳酸菌并密封
B.立即加入乳酸菌不密封
C.冷却后再加入乳酸菌并密封
D.冷却后再加入乳酸菌不密封
3.(2023 宜宾)泡菜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食品,但食用了腌制不当的泡菜可能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国家规定亚硝酸盐在泡菜中的含量不能超过20mg/kg)。某校课后服务的生物社团同学对“食盐浓度对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进行了探究,探究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本实验中食盐浓度越高,亚硝酸盐含量的峰值越高
B.本实验中亚硝酸盐含量符合要求的食盐浓度为15%
C.制作泡菜的原理是利用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发酵
D.随着腌制时间的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先增加后减少
4.(2023 甘孜州)下列各项不属于生物防治的是( )
A.以药治虫 B.以虫治虫 C.以菌治虫 D.以鸟治虫
5.(2023 甘孜州)各类食品的贮存都要考虑其保存方法,食品保存的原理是( )
A.放到冰箱里就可以了
B.把食品煮熟、高温消毒就可以了
C.食品密封就行
D.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生长繁殖就可以了
6.(2023 资阳)蝴蝶可以利用身体表面的小鳞片来调节体温。科学家根据蝴蝶的这种调节体温的方式设计了( )
A.人造卫星控温系统 B.蝇眼照相机
C.宇航员的抗荷服 D.响尾蛇导弹
7.(2023 巴中)陈年米酒有强身益寿的作用,成年人适量饮酒有利于身体健康。米酒的制作,主要利用了( )
A.组织培养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克隆技术 D.发酵技术
8.(2023 广安)一日之计在于晨,吃好早餐让我们拥有健康的体魄。下列早餐制作过程中需要发酵的是( )
A.岳池米粉 B.武胜猪肝面
C.广安红糖馒头 D.华蓥豆花饭
9.(2023 凉山州)日本信州大学将横带人面蜘蛛的基因注入蚕卵中,此卵孵化的蚕吐出的丝中约含有10%的蜘蛛丝成分,这种生丝更韧、更软。该生物技术属于( )
A.克隆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杂交技术 D.仿生技术
10.(2023 南充)在自然界中,微生物既“无影无踪”,又“无处不在”。下面关于微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菌、真菌、病毒都有细胞结构
B.制作馒头要用酵母菌,制作酸奶要用乳酸菌
C.细菌进行分裂生殖,真菌可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
D.将某些病毒携带动植物或微生物的某些基因进入正常细胞,来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
11.(2022 凉山州)2022年“3 15”晚会上,老坛酸菜登上头条热搜,原因是老坛酸菜用的是露天“土坑”制作。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制作酸菜的乳酸菌是一种原核生物
B.制作酸菜一定需要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
C.酸菜的酸味来自乳酸菌发酵产生的乳酸
D.“土坑”会使酸菜受到杂菌污染变质
12.(2022 泸州)泸州人民的生活与微生物紧密相关,家喻户晓的先市酱油和护国陈醋便是微生物酿制出的佳品。先市酱油的制作离不开米曲霉(属于真菌),护国陈醋的制作离不开醋酸菌(属于细菌),下列关于这两种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含有遗传物质DNA
B.都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C.都能通过芽孢进行繁殖
D.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13.(2022 遂宁)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在食品制作方面运用广泛。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酸奶——乳酸菌 B.泡菜——米曲霉
C.米酒——醋酸菌 D.面酱——酵母菌
14.(2022 内江)微生物与人类的生活有密切关系,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该病毒细胞结构简单,只能寄生于动物体的活细胞内
B.餐桌上的泡菜是人们喜欢的食品之一,它的制作过程少不了乳酸菌的发酵作用
C.酒精发酵过程离不开酵母菌,它在适宜的温度和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
D.沼气池利用甲烷细菌分解粪便产生沼气,既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能为人类活动提供能源
15.(2022 广元)科学家把人的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内,对大肠杆菌进行培养,生产出了胰岛素,大大降低了胰岛素的生产成本,给患者带来了福音。该过程所利用的生物技术是( )
A.核移植技术 B.仿生技术 C.克隆技术 D.转基因技术
16.(2022 自贡)2017年,中国科学家率先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出“中中”和“华华”两只猕猴,这是世界上首次实现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它们的诞生说明( )
A.细胞核具有支持和保护的功能
B.细胞核控制物质进出
C.细胞核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D.细胞核是能量转换器
17.(2022 广安)“五一”国际劳动节这天,小君为家人准备了以下美食,其中需用到发酵技术的是( )
A.汤圆 B.糍粑 C.粽子 D.馒头
18.(2022 资阳)下列有关生活中生物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主要是为了防止杂菌的侵入
B.冷藏食物不易变质是由于低温抑制了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C.制作酸奶时,将牛奶加热煮沸是为了杀死其中的杂菌
D.制作馒头时,利用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使馒头变得膨大松软
19.(2022 乐山)“食在四川,味在乐山”。下列美食的制作过程与发酵有关的是( )
A.跷脚牛肉 B.马边腊肉 C.狼牙土豆 D.桥牌腐乳
20.(2022 南充)当今生物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下列实例中,对生物技术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利用酵母菌酿酒、发面、制作泡菜和酸奶
B.科学家利用某些病毒携带某些基因进入受体细胞进行基因治疗
C.将苏云金杆菌制成粉剂或液剂,喷洒在农作物上用来杀灭害虫
D.利用玫瑰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能够快速培育出许多同种玫瑰植株
21.(2022 自贡)人们常用生物学原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这样可以避免红细胞凝集
B.酸奶、泡菜的制作,是利用了酵母菌将葡萄糖转化为乳酸
C.谈虎色变属于复杂反射,原因是没有经过大脑的分析判断
D.人体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是因为胰岛素分泌过多导致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2.(2022 绵阳)小韩同学在购买的酸奶包装袋上看到这样一句话:“若发现胀袋或包装破损,请勿食用”。他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胀袋的原因是:酵母菌等微生物污染酸奶后,在缺氧环境中产生了气体。随后,小韩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密闭实验装置,验证酵母菌在缺氧环境中会产生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变量是 ,设置甲组的目的是 。
(2)为使实验结果准确,甲乙两组 (填“需要”或“不需要”)排出瓶内的空气,且所加酸奶的体积应该 。
(3)一段时间后,若观察到甲乙两组气球大小关系是 ,则实验验证成功。
(4)酵母菌可通过产生大量的 来繁殖后代。小韩同学将酸奶放在冰箱内储存以防止胀袋,其原理是 酵母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三.解答题(共2小题)
23.(2023 泸州)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被誉为“微生物学之父”,他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同时还发现了乳酸菌和酵母菌。乳酸菌和酵母菌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分析回答:
(1)从细胞结构上看,乳酸菌与酵母菌最主要的区别是乳酸菌没有 ,而酵母菌有。
(2)四川人喜食泡菜,很多川菜的制作也会用泡菜作为配料。制作泡菜的原理是利用乳酸菌将蔬菜中的有机物转化为 ,使蔬菜变成有酸味的泡菜。
(3)面包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在制作面包时,酵母菌产生的 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面包膨大和松软,从而获得较好口感。面包制作好后要尽快食用,低温冷藏可以适当延长面包的保质期,其原理是低温能抑制细菌和真菌的 。
24.(2022 南充)某科研小组为研究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依次做了如图所示实验。请根据流程图回答:
(1)该实验中白鼠体型的大小是一对 。
(2)该科研小组在此过程中运用的现代生物技术是 。
(3)若图一中幼鼠C发育成大白鼠,则图二中幼鼠F最可能发育为 体型。
(4)若图一中幼鼠C为黑色,则正常情况下该对小白鼠“夫妇”再生下黑色幼鼠的概率是 。
(5)若图一中幼鼠C发育成大白鼠,那么该体型性状 (填“能”与“不能”)遗传给后代,理由是: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1.(2023 绵阳)试管婴儿是一种现代辅助生殖技术。该技术所涉及的生理过程在体外完成的是( )
A.睾丸产生精子 B.卵巢排卵
C.受精 D.胎儿的发育
【解答】解: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该技术所涉及的生理过程在体外完成的是受精。
故选:C。
2.(2023 内江)酸奶是利用乳酸菌发酵制成的一种乳酸饮品。制作酸奶时,在新鲜的牛奶中加入适量的蔗糖并煮沸后,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立即加入乳酸菌并密封
B.立即加入乳酸菌不密封
C.冷却后再加入乳酸菌并密封
D.冷却后再加入乳酸菌不密封
【解答】解:酸奶是利用乳酸菌发酵制成的,乳酸菌的生活需要在无氧的环境下进行无氧呼吸,把有机物发酵,产生乳酸,因此自制酸奶要密封。乳酸菌的生活还需要适宜的温度,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会将乳酸菌杀死,因此要在煮沸后冷却再倒入酸奶并密封,C正确。
故选:C。
3.(2023 宜宾)泡菜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食品,但食用了腌制不当的泡菜可能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国家规定亚硝酸盐在泡菜中的含量不能超过20mg/kg)。某校课后服务的生物社团同学对“食盐浓度对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进行了探究,探究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本实验中食盐浓度越高,亚硝酸盐含量的峰值越高
B.本实验中亚硝酸盐含量符合要求的食盐浓度为15%
C.制作泡菜的原理是利用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发酵
D.随着腌制时间的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先增加后减少
【解答】解:A、结合图示可知,较高盐浓度(15%)条件下,亚硝酸盐含量的峰值最低,较低盐浓度(5%)条件下,亚硝酸盐含量的峰值最高,A错误。
B、结合图示可知,较高盐浓度(15%)条件下,泡菜产生的亚硝酸盐小于20mg/kg,是腌制泡菜最适宜的浓度,B正确。
C、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属于厌氧菌,在无氧条件下才能大量繁殖。故制作泡菜的原理是利用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发酵,C正确。
D、结合图示可知,随着腌制时间的增加,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D正确。
故选:A。
4.(2023 甘孜州)下列各项不属于生物防治的是( )
A.以药治虫 B.以虫治虫 C.以菌治虫 D.以鸟治虫
【解答】解:A、以药杀虫属于化学防治;
BCD、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鸟治虫,都属于生物防治。
因此不属于生物防治的是以药杀虫。
故选:A。
5.(2023 甘孜州)各类食品的贮存都要考虑其保存方法,食品保存的原理是( )
A.放到冰箱里就可以了
B.把食品煮熟、高温消毒就可以了
C.食品密封就行
D.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生长繁殖就可以了
【解答】解: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上的有机物,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所以食品保存的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因此选项D正确。
故选:D。
6.(2023 资阳)蝴蝶可以利用身体表面的小鳞片来调节体温。科学家根据蝴蝶的这种调节体温的方式设计了( )
A.人造卫星控温系统 B.蝇眼照相机
C.宇航员的抗荷服 D.响尾蛇导弹
【解答】解:A、科学家们受蝴蝶身上的鳞片会随阳光的照射方向自动变换角度而调节体温的启发,将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制成了叶片正反两面辐射、散热能力相差很大的百叶窗样式,在每扇窗的转动位置安装有对温度敏感的金属丝,随温度变化可调节窗的开合从而保持了人造卫星内部温度的恒定,A符合题意;
B、人类从苍蝇的复眼得到启示发明了蝇眼照相机,B不符合题意;
C、长颈鹿紧绷的皮肤和腿部肌肉有利于下肢血液的回流,为脑部供血,根据这一原理,科研人员设计了抗荷服保证宇航员的安全,C不符合题意;
D、响尾蛇导弹是科学家模仿蛇的对红外线的感觉特别灵敏这一原理研制成的一种现代化武器,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2023 巴中)陈年米酒有强身益寿的作用,成年人适量饮酒有利于身体健康。米酒的制作,主要利用了( )
A.组织培养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克隆技术 D.发酵技术
【解答】解: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作米酒就利用酵母菌发酵而成的,属于发酵技术。
故选:D。
8.(2023 广安)一日之计在于晨,吃好早餐让我们拥有健康的体魄。下列早餐制作过程中需要发酵的是( )
A.岳池米粉 B.武胜猪肝面
C.广安红糖馒头 D.华蓥豆花饭
【解答】解:ABD、岳池米粉、武胜猪肝面和华蓥豆花饭都不需要发酵,ABD错误;
C、广安红糖馒头主要制作材料是面粉,制作过程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暄软多孔,C正确。
故选:C。
9.(2023 凉山州)日本信州大学将横带人面蜘蛛的基因注入蚕卵中,此卵孵化的蚕吐出的丝中约含有10%的蜘蛛丝成分,这种生丝更韧、更软。该生物技术属于( )
A.克隆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杂交技术 D.仿生技术
【解答】解:基因控制性状,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这项技术叫做转基因技术。日本信州大学将横带人面蜘蛛的基因注入蚕卵中,此卵孵化的蚕吐出的丝中约含有10%的蜘蛛丝成分,这种生丝更韧、更软,在纤维产业有广阔应用前景,该生物技术属于转基因技术。
故选:B。
10.(2023 南充)在自然界中,微生物既“无影无踪”,又“无处不在”。下面关于微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菌、真菌、病毒都有细胞结构
B.制作馒头要用酵母菌,制作酸奶要用乳酸菌
C.细菌进行分裂生殖,真菌可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
D.将某些病毒携带动植物或微生物的某些基因进入正常细胞,来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
【解答】解:A、细菌、真菌有细胞结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错误。
B、制作馒头时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暄软多孔。制作酸奶要用到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牛奶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所以,制作馒头要用酵母菌,制作酸奶要用乳酸菌,B正确。
C、细菌的生殖方式为最简单的分裂生殖,真菌是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的,单细胞的酵母菌还可进行出芽生殖,C正确。
D、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在基因工程中,科学家能够让某些病毒携带动、植物或微生物的某些基因进入正常细胞,从而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D正确。
故选:A。
11.(2022 凉山州)2022年“3 15”晚会上,老坛酸菜登上头条热搜,原因是老坛酸菜用的是露天“土坑”制作。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制作酸菜的乳酸菌是一种原核生物
B.制作酸菜一定需要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
C.酸菜的酸味来自乳酸菌发酵产生的乳酸
D.“土坑”会使酸菜受到杂菌污染变质
【解答】解:A、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细菌,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A正确。
B、制作老坛酸菜利用的是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制作时要及时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补充水分,以保证密封发酵。B错误。
C、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所以酸菜有酸味。C正确。
D、“土坑”会使酸菜受到杂菌污染变质。D正确。
故选:B。
12.(2022 泸州)泸州人民的生活与微生物紧密相关,家喻户晓的先市酱油和护国陈醋便是微生物酿制出的佳品。先市酱油的制作离不开米曲霉(属于真菌),护国陈醋的制作离不开醋酸菌(属于细菌),下列关于这两种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含有遗传物质DNA
B.都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C.都能通过芽孢进行繁殖
D.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解答】解:AB、米曲霉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醋酸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正确,B错误。
C、醋酸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米曲霉通过孢子繁殖,错误。
D、米曲霉和醋酸菌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错误。
故选:A。
13.(2022 遂宁)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在食品制作方面运用广泛。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酸奶——乳酸菌 B.泡菜——米曲霉
C.米酒——醋酸菌 D.面酱——酵母菌
【解答】解:AB、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的发酵,A正确,B错误。
C、酿酒要用到酵母菌的发酵,C错误。
D、面酱要用到曲霉菌的发酵,D错误。
故选:A。
14.(2022 内江)微生物与人类的生活有密切关系,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该病毒细胞结构简单,只能寄生于动物体的活细胞内
B.餐桌上的泡菜是人们喜欢的食品之一,它的制作过程少不了乳酸菌的发酵作用
C.酒精发酵过程离不开酵母菌,它在适宜的温度和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
D.沼气池利用甲烷细菌分解粪便产生沼气,既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能为人类活动提供能源
【解答】解:A、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该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A错误。
B、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是经过乳酸菌发酵制成的,用到了发酵技术,B正确。
C、酒精发酵过程离不开酵母菌,它在适宜的温度和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C正确。
D、甲烷菌是一种厌氧菌,无氧时可以发酵分解有机物产生甲烷,利用甲烷菌分解有机物产生清洁能源沼气,D正确。
故选:A。
15.(2022 广元)科学家把人的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内,对大肠杆菌进行培养,生产出了胰岛素,大大降低了胰岛素的生产成本,给患者带来了福音。该过程所利用的生物技术是( )
A.核移植技术 B.仿生技术 C.克隆技术 D.转基因技术
【解答】解:转基因技术是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蓝图,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巧妙地进行拼接组装,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从而改造其某些遗传性状。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对大肠杆菌进行培养,使之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因此,科学家所利用的这种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
故选:D。
16.(2022 自贡)2017年,中国科学家率先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出“中中”和“华华”两只猕猴,这是世界上首次实现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它们的诞生说明( )
A.细胞核具有支持和保护的功能
B.细胞核控制物质进出
C.细胞核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D.细胞核是能量转换器
【解答】解:猴体细胞为克隆猴提供了细胞核,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克隆猴“中中”和“华华”遗传信息主要来自提供细胞核的亲本,“中中”和“华华”两只猕猴的诞生说明细胞核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故选:C。
17.(2022 广安)“五一”国际劳动节这天,小君为家人准备了以下美食,其中需用到发酵技术的是( )
A.汤圆 B.糍粑 C.粽子 D.馒头
【解答】解:A、汤圆是用糯米粉和面后中间包裹香甜的馅料制成的,没有利用发酵技术。A不符合题意。
B、糍粑的制作是将糯米煮熟后反复捶打后再团成的,没有利用发酵技术。B不符合题意。
C、粽子是用包粽子的叶子包裹泡好夹裹大枣活肉馅的大米蒸煮制成的。没有利用发酵技术。C不符合题意。
D、蒸馒头利用了酵母菌发酵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蒸出的馒头暄软多孔。D符合题意。
故选:D。
18.(2022 资阳)下列有关生活中生物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主要是为了防止杂菌的侵入
B.冷藏食物不易变质是由于低温抑制了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C.制作酸奶时,将牛奶加热煮沸是为了杀死其中的杂菌
D.制作馒头时,利用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使馒头变得膨大松软
【解答】解:A、制作泡菜要创造无氧的环境,因此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主要是为了防止氧气的进入,加水密封也有防止杂菌进入的作用但不是主要作用,A错误。
B、冷藏食物不易变质是由于低温抑制了细菌等微生物生长和繁殖,而不是杀死了细菌等微生物,B正确。
C、制作酸奶时,先将牛奶煮沸,进行高温灭菌是为了杀死其中的杂菌,防止杂菌的影响,C正确。
D、做馒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经过发酵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暄软多孔,D正确。
故选:A。
19.(2022 乐山)“食在四川,味在乐山”。下列美食的制作过程与发酵有关的是( )
A.跷脚牛肉 B.马边腊肉 C.狼牙土豆 D.桥牌腐乳
【解答】解:ABC、跷脚牛肉、马边腊肉、狼牙土豆的制作没有发酵过程。
D、制作豆腐乳要用到霉菌,霉菌的发酵需要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
故选:D。
20.(2022 南充)当今生物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下列实例中,对生物技术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利用酵母菌酿酒、发面、制作泡菜和酸奶
B.科学家利用某些病毒携带某些基因进入受体细胞进行基因治疗
C.将苏云金杆菌制成粉剂或液剂,喷洒在农作物上用来杀灭害虫
D.利用玫瑰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能够快速培育出许多同种玫瑰植株
【解答】解:A、可以利用酵母菌酿酒、发面,制作泡菜和酸奶用乳酸菌,错误。
B、让某些病毒携带某些特定基因进入受体细胞,来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是病毒对人有利的地方,正确。
C、将苏云金杆菌制成杀虫剂可有效防治农业害虫,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正确。
D、利用玫瑰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能够快速培育出许多同种玫瑰植株,正确。
故选:A。
21.(2022 自贡)人们常用生物学原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这样可以避免红细胞凝集
B.酸奶、泡菜的制作,是利用了酵母菌将葡萄糖转化为乳酸
C.谈虎色变属于复杂反射,原因是没有经过大脑的分析判断
D.人体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是因为胰岛素分泌过多导致
【解答】解:A、输血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血型不合的人之间输血,可能会出现红细胞凝集现象。所以,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这样可以避免红细胞凝集。正确。
B、酸奶、泡菜的制作,是利用了乳酸菌将葡萄糖转化为乳酸,错误。
C、谈虎色变属于复杂反射,原因该反射经过了大脑的分析判断,错误。
D、人体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是因为胰岛素分泌过少导致。错误。
故选:A。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2.(2022 绵阳)小韩同学在购买的酸奶包装袋上看到这样一句话:“若发现胀袋或包装破损,请勿食用”。他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胀袋的原因是:酵母菌等微生物污染酸奶后,在缺氧环境中产生了气体。随后,小韩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密闭实验装置,验证酵母菌在缺氧环境中会产生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变量是 有无酵母菌 ,设置甲组的目的是 形成对照 。
(2)为使实验结果准确,甲乙两组 需要 (填“需要”或“不需要”)排出瓶内的空气,且所加酸奶的体积应该 相同 。
(3)一段时间后,若观察到甲乙两组气球大小关系是 甲组气球体积小于乙组(或乙组气球体积大于甲组)。 ,则实验验证成功。
(4)酵母菌可通过产生大量的 孢子 来繁殖后代。小韩同学将酸奶放在冰箱内储存以防止胀袋,其原理是 低温抑制 酵母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解答】解:(1)根据甲、乙装置图可知,实验的变量是有无酵母菌,与乙组相比甲组没有酵母菌,因此设置甲组的目的是形成对照。
(2)本实验是为了验证酵母菌在缺氧环境中会产生气体,为了避免瓶内本身含有的空气的干扰,使实验结果准确,因此甲乙两组都需要排出瓶内的空气。实验需遵循单一变量原则,除了变量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需相同且适宜,因此所加酸奶的体积应该相同。
(3)乙组含有酵母菌,酵母菌在缺氧环境中会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使气球变大。因此,一段时间后,若观察到甲组气球小于乙组(或乙组大于甲组),则实验验证成功。
(4)酵母菌属于真菌,真菌可通过产生大量孢子来繁殖后代。酵母菌等微生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小韩同学将酸奶放在冰箱内储存以防止胀袋,其原理是低温抑制酵母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故答案为:(1)有无酵母菌;对照。
(2)需要;相同。
(3)甲组气球体积小于乙组。
(4)孢子;抑制。
三.解答题(共2小题)
23.(2023 泸州)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被誉为“微生物学之父”,他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同时还发现了乳酸菌和酵母菌。乳酸菌和酵母菌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分析回答:
(1)从细胞结构上看,乳酸菌与酵母菌最主要的区别是乳酸菌没有 成形的细胞核 ,而酵母菌有。
(2)四川人喜食泡菜,很多川菜的制作也会用泡菜作为配料。制作泡菜的原理是利用乳酸菌将蔬菜中的有机物转化为 乳酸 ,使蔬菜变成有酸味的泡菜。
(3)面包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在制作面包时,酵母菌产生的 二氧化碳 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面包膨大和松软,从而获得较好口感。面包制作好后要尽快食用,低温冷藏可以适当延长面包的保质期,其原理是低温能抑制细菌和真菌的 生长和繁殖 。
【解答】解:(1)乳酸菌是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所以,乳酸菌与酵母菌最主要的区别是乳酸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而酵母菌有。
(2)制作泡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属于细菌,通过分裂进行生殖,在无氧的条件下,蔬菜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有机物转化为乳酸,使蔬菜变成有酸味的泡菜。
(3)制作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经过发酵可以把面粉中的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遇热膨胀逸出而形成小孔,使面包膨大和松软。冰箱中温度低,能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细菌、真菌繁殖很慢,数量少,不能充分分解食物,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
故答案为:(1)成形的细胞核;
(2)乳酸;
(3)二氧化碳;生长和繁殖。
24.(2022 南充)某科研小组为研究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依次做了如图所示实验。请根据流程图回答:
(1)该实验中白鼠体型的大小是一对 相对性状 。
(2)该科研小组在此过程中运用的现代生物技术是 转基因技术 。
(3)若图一中幼鼠C发育成大白鼠,则图二中幼鼠F最可能发育为 大 体型。
(4)若图一中幼鼠C为黑色,则正常情况下该对小白鼠“夫妇”再生下黑色幼鼠的概率是 或 25% 。
(5)若图一中幼鼠C发育成大白鼠,那么该体型性状 能 (填“能”与“不能”)遗传给后代,理由是: 大体型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只要合理即得分) 。
【解答】解:(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所以,白鼠体型的大小是一对相对性状。
(2)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分析图一与图二实验过程,在核未融合的受精卵中分别注入大白鼠生长激素基因和小白鼠生长激素基因,因此所采用的现代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
(3)由于图一中注入的是大白鼠生长激素基因,若图一中幼鼠C发育成大白鼠,说明该性状由注入的大白鼠生长激素基因控制的,同时控制大白鼠生长的基因是显性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图二注入的是小白鼠生长激素基因属于隐性基因,由图一过程可以推出图二中幼鼠F最可能发育为大体型的鼠。
(4)若图一中幼鼠C为黑色,而亲代A、B都是小白鼠(白色),说明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黑色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如果用Aa来表示,其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由遗传图解可以看出,正常情况下该对小白鼠“夫妇”再生下黑色幼鼠的概率是:或25%。
(5)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图一中幼鼠C发育成大白鼠,说明该性状由注入的大白鼠生长激素基因控制的,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该体型性状能遗传给后代。
故答案为:(1)相对性状
(2)转基因技术
(3)大
(4)或 25%
(5)能;大体型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只要合理即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