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共29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共29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03 16:1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1.资产阶级维新派和农民阶级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2.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和影响
“……乃合十八省举人于松筠庵会议,与名者千二百余人,以一书二夜草万言书,请拒和、迁都、变法三者……至四月初八日(公历五月二日)投递,则察院以既已用宝(光绪帝批准和约),无法挽回,却不收。” —— 摘编自《康南海自编年谱》等
②使用史料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论从史出
史料实证
孤证不立
二重佐证
主观情感
所处时代
问题角度
阶级立场
茅海建详细查阅《随手档》《早事档》《上谕档》《电报档》《洋务档》《收电》《交发档》《宫中电报电旨》等档案提出:“举人们的单独上书也达到了31次,加入的人数达到了1555人次……四月初八日(5月2日),即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的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的上书共计15件。”“由此可以证明,康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公车联名上书,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 摘编自《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
探究:①两则史料为何会有不同的解释?
③两则史料说明了当时什么现象?
部分官员与读书人共同推进维新运动的开展。
1895年,由政治高层发动、京官组织操作、各省举人参加的上书(其中包括了梁启超领衔的广东80个举人上书),上书抵达御前。
1895年,康有为组织的各省举人集众联名上书,未抵御前。
一、资产阶级维新派:1898戊戌维新运动
1.背景
(1)政治形势:《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加深。
(2)经济和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3)思想基础:康有为、梁启超宣传维新思想。
①康有为:为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②梁启超:“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2.拉开序幕——1895年“公车上书”
顽固派指责康有为: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
马克思说: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
戊戌变法特点
特点:将中国的儒家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相结合
原因?
主观: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
客观:儒家思想处于正统地位,
借用儒家思想可以减少变法阻力(策略)
3.高潮——百日维新
(1)时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
(2)标志:光绪帝在维新派推动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3)内容:
类 别 颁布的新法 作用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文化教育
军事方面
运动性质 准许臣民上书言事;举荐人才;精简机构,裁撤冗员;取消旗人特权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提倡私人办厂;创办国家银行;鼓励商办铁路、矿业;举办邮政
按西法武装训练新式军队,添造军舰
利于资产阶级参政
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利于增强军事实力
利于思想文化传播
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废八股;创办各种学堂;派人留学;准许民间办报;设译书局
明定国是
早期:(慈禧)必曰:“汝但留祖宗神主不烧,辫发不剪,我便不管……”
后期:“康有为之法,能胜于祖宗所立之法?汝何昏愦,不肖乃尔!”
4.变法失败
①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再次临朝
训政。
②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海外“戊戌六君子”
③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得以幸
免外,均被废止。
5.历史意义:
(1)P103.具有爱国性、进步性、启蒙性
(2)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器物→制度
无兵无权
大权在握
人少势微
势力强大
6.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较弱
(2)客观原因:P103
伯兄规模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衢塞巷。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
——康广仁《戊戌六君子遗集》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团民
“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1、原因
(1)根本: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2)直接:洋教势力猖獗,特别是德国抢占胶州湾,进一步刺激了山东民众。
材料一: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
材料二: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路,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
二、义和团运动
2、过程:
(1)1898年10月,赵三多在山东冠县率众攻打当地教堂,义和团运动正式兴起;
(2)粘贴文告、捣毁教堂、拆毁铁路、砍断电线,表达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怒;
(3)到1900年,义和团控制了京津地区。
慈禧对义和团态度变化
“著都饬所属文武各员,查明各种会匪名目,严行禁止,胆敢仍前聚众,藉闹教为名,结党滋事,并著从严惩办,以靖地方。”
——《上谕》 1899年11月28日
“近日京城内外,拳匪仇教,与洋人为敌,教堂教民,连日焚杀,蔓延太甚,剿抚两难。” ——《上谕》 1900年6月20日
“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生灵涂炭,乃各督抚奏称,信其邪术以保固,亦不谅朝廷万不得已之苦衷矣。” 上谕》1900年6月26日
“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划除不可。”“严行查办,务净根株。”
——《上谕》
1900年9月7日



4、清政府的态度:
(1)先后担任山东巡抚的毓贤、袁世凯等,采取先抚后剿的举措
(2)慈禧太后采用“招抚”的办法,企图对义和团加以控制利用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在逃亡中,慈禧太后发布铲除义和团的谕旨
3、口号“扶清灭洋”
(1)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兵,却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2)灭洋:能动员广大民众参加反帝斗争,却有盲目排外性质
(3)评价:具有爱国主义性质,突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
先抚后剿—招抚利用—镇压剿灭
材料一 则各国于此一役,知民气之不可辱;有此数功,则我国民精神可从此振刷矣。 ——《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第一卷
材料二 中国民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机……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拳乱笔记》
5、评价
(1)性质: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2)积极: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沉重打击清政府,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到来;
(3)局限: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6、失败原因:
(1)农民阶级自身局限性(2)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1、背景
(1)根本原因:列强为了维护在华利益,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直接原因:义和团运动。
2、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瓜分中国。
天津,被炸死的中国人
三、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
2.过程
6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向天津进犯
(3)6月21日,慈禧太后向各国“宣战”
7月14日,天津陷落
8月中旬,北京失陷。
(1)爆发:1900年6月,英、美等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2)联军在廊坊、天津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的英勇打击
(4)慈禧太后携光绪帝出逃,下令清军镇压义和团,并与侵略者“议和”。
1900年8月,65岁的慈禧太后布衣椎鬓携光绪仓皇出京,在接见怀来县知县吴永时竟放声大哭:“予与皇帝连日行数百里,竟不见一百姓,官吏更绝迹无睹。”
哭罢,又告诉吴永路上苦状:途中口渴,命太监取水,有井无打水之器具,或井中浮有人头。昨夜无处安睡,只找到一条板凳,与皇帝贴背达旦。
联军统帅瓦德西曾下令,特许联军公开抢劫三日。
皇城之内,杀戮更惨,逢人即发枪毙之,常有十数人一户者,拉出以连环枪杀之。以致横尸满地,弃物塞途,人皆踏尸而行;城里居民百家之中,所全不过十室,街巷尸首堆积如山。
——《庚子大事记》(1900)
◎慈禧出逃西安
1900年8月,65岁的慈禧太后在接见怀来县知县吴永时放声大哭:“予与皇帝连日行数百里,竟不见一百姓,官吏更绝迹无睹。”
哭罢,又告诉吴永路上苦状:“途中口渴,命太监取水,有井无打水之器具,或井中浮
有人头……”
军事危机
(1)八国联军: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俄国:侵占中国东北。
3.影响
1900年6月26日,在刘坤一、张之洞等人的支持下,由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上海道余联元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了“保护东南章程九款”。
规定(在华洋人)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
它标志着在封建帝国内具有近代政治意识的官员第一次在国家政治事务中显示出鲜明的独立性和抗争性。
——王树增
(3)清政府开始自救,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
政治危机
(2)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画面中那个身带血迹、瘦弱并颤抖着的人代表的是当时受尽欺凌的中国人。他正被众多不平等条约扎得像个木乃伊。
清政府就像列强手中的扯线木偶一样,逐步成为侵略者统治中国的工具。
四、民族危机加深
1、《辛丑条约》的签订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德、俄、英、法等十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就是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代表清政府与各国列强签约时的情景。
2、内容及危害
内容 危害
惩办“首祸诸臣”,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 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 标志着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赔偿各国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抵押 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
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 外国军队驻扎于中国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上谕》(1901)
瓜分行不通
扶植代理人
以华治华
禁 P105 工具;洋人的朝廷;以华治华
内容 危害
设 在北京东交民巷设“使馆界” 国中之国,列强侵华大本营
东 交 民 巷
拆、驻 拆毁炮台,允许驻兵 列强武装控制
时间 侵华战争条约 影响 侵华方式 政治 经济 军事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 输出 军事侵略
1856-1860 程度加深 - 1840-1842
开始沦为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商品
中国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时间 侵华战争条约 影响 侵华方式 政治 经济 军事
1894-1895 程度大大加深 输出 军事侵略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瓜分
中国
1900-1901
完全沦为
以华
治华
资本
武装
控制
中国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同盟会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革命成为历史趋势
救亡之路在哪里?
“中国数年以前,仁人志土之所奔走所呼号,则日改革而已。比年外患日益剧,内腐日益甚,民智程度亦渐增进,浸润于达哲之理想,逼迫于世界之大势,于是咸知非变革不足以救中国。其所谓变革云者,即英语 Revolution之义也。” —— 梁启超《释革》
*影响的逐步加深:
1.参与国家数量增多
2.主权沦丧增多(领土、司法主权、关税自主权等)
3.赔款增多
4.侵略范围广
列强侵华的实质: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对中国而言:列强侵华的影响表现为双重性
——破坏性和建设性
改良之路—清末新政
革命之路—辛亥革命
清政府重拾改良手段
革命党高举反清义旗
旧邦新造
博弈赛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