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学制三年级数学下册智慧广场---植树问题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五四学制三年级数学下册智慧广场---植树问题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0-01 16:13: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植树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同一直线上植树问题的三种基本情况,能阐述不同情况下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会正确解决类似的数学问题,发展模型意识。
2.经历摆一摆、画一画、比一比的方法,分析理解题意,体会植树问题中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发展数形结合,并能应用规律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正确方法解决植树问题。
3.体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种的广泛应用,渗透数学文化,提升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和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理解不同情况下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正确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文化浸润、烘托气氛。
师:习近平爷爷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你知道什么意思吗?
预设:说明绿水青山像金子一样宝贵。
师:是的,说明绿色环境的重要价值,而植树造林是打造绿水青山的重要途经。让我们跟我视频具体感受一下。(播放视频)
师:你从视频中知道了什么?
2.提出问题、引出课题。
师:数学人,讲究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说到植树,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预设:植树时两棵树隔多远最合适。
师: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都是值得研究的。今天我们就从最简单的马路边植树问题开始研究。齐读课题!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智慧广场---植树问题
【设计意图】
从学生熟悉的宣传语,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提升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进而提出数学问题,为后续的探究学习铺路。
二、探究新知
(一)区分间隔和树,初步感知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1.出示问题情境。
师:请看!读懂题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里的 50米和 5米分别表示什么?求的又是什么呢?
预设:这里的 50是总路长。5是表示每两棵树的距离
预设:这条路上需要多少棵树苗。
师:怎么列式解决呢?
预设:50÷5=10棵
师:他用总路长除以每间隔的路程等于 10 ,这除法算式表示的含义是什么呢?
预设:50里面有几个 5
师:得到的 10真的就是我们要们要求的树苗的棵数吗?
预设 1:得看两端载不载
预设 2:要种 10棵树
小结:大家意见不一致,这样的话,这里得到的 10还真不一定就是十棵树啊。
2.画图验证师:我们借助图形来帮助我们,我们用这条线段来代表这条 50米的小路,我们在上面来数数看,每隔 5米种下一棵,看一下到底有几个 5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师引导一个 5米,2个 5米,.....)
师:那这里的 50除以 5得到的 10是 10棵树吗?
预设:不是,是 10个距离。
师:假如我们把一个 5米称之为一个间隔,这里的 50除以 5得到的 10是间隔。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的思维定势设疑,感知求棵数和间隔数的区别,同时初步理解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联,为接下来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埋下伏笔。
(二)操作与观察,理解间隔与棵数的对应关系,发展一一对应的思想
1.理解种树的位置---点过渡:那到底需要多少棵树苗呢?我们还是借助图形来理解,想想我们可以把树苗应该种在小路的哪些位置呢?预设:种在间隔与间隔的之间的位置。总结:也就是我们可以把树种在这些间隔的衔接处,这些位置和一个个间隔来比可以看成一个个点,也就是树要种在这一个个点上。
2.理解植树问题的 3种情况分类师:哪开头这个点上可以种树吗?结尾这里也能种吗?
预设:能
师:两端都种上树,符合每 5米种一棵树的要求。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之为两端都栽。
师:还有没有别的栽法?
预设:一端不栽
师:生活中确实往往在路的一端经常出现交通标志杆,或者标志物,就不能中了,大家看,不管哪一端不种,是否都符合种树的要求?
小结:我们把这种情况可以概括说是一只栽一端。
师:除了这两种情况,还有别的情况吗
生:两端都不栽
师:没错,两端都有障碍物,都不种,我们就把这种情况叫做两端都不栽。
追问:可不可以中间不种。
预设:(要求每 5米种一棵,中间不能不种)
师:也就是我们的植树必须符合题目中的每 5米栽一棵的条件。
小结:经过分析,我们找到了种树的位置,发现有三种不同的栽法,分别是两端都栽,只载一端,两端都不栽三种情况的栽法。
3.探究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1)猜想棵数和间隔数的关系
师:这三种不同情况的栽法,需要的树苗棵数会都相同吗?(不会),树苗的棵数跟栽法有关对不。那棵数跟我们开始求出的间隔数10会不会相等吗?
预设 1:会(可能会)
小结:也就是说棵树数可能和棵树会相等,也可能会不相等。那棵数和间隔数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
(2)探究一端栽树,发展数形结合和一一对应思想。
小组合作:
师:接下来我们小组合作借助图形进行探究,用线段来表示 50米的小路。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树苗,然后数出你的小树,和间隔数进行对比。看看到底在什么情况下,棵数和间隔数刚刚相等,然后交流你的发现,先自行思考,有发现后再小组交流。
(学生自主探究)集体交流:
师:哪个小组上来展示一下你们的发现?
预设:发现一端种树,间隔数是 10,棵数也是 10棵。
师:接下我来我们就实际来种一下试试,看看到底是不是如此!边种边体会其中的道理。谁愿意上来和老师一起种?
(边种、边数)
种棵树,隔一段。
师:现在我们来看数数是几个间隔,(10个间隔)种了几棵树?(10棵)棵数和间隔数相等吗?
师:再看,棵数和间隔数相等的时候,末尾这里有树吗?
(没有)
追问:什么情况下,棵数和间隔数相等?
预设:一端不栽。(也就是只有一端栽)
师:的确如此,当只有一端栽时,棵数就等于间隔数师:怎么用算式表示棵数。
预设:50÷5=10(棵)追寻本质---一一对应问题
师:知其然还需知其所以然。为什么只栽一端的时候,棵数和间隔是相等的?
预设:一棵树和一个间隔是一组的。
师:太棒了,你从刚才种树的过程种感受到了,种一棵树就有一个间隔,也就是每一棵树都对应一个间隔,这样种树,树和间隔之间是一一对应的(板书),正因为这一一对应,棵数才正好等于间隔数,你明白了吗?其实这样一一对应的关系我们一年级就接触过,比如比大小的时候,用一一对应可以快速的比较和计算。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数形结合以及一一对应,找到当只载一端的时候,棵树正好等于间隔数。
(3)探究两端栽树
师:那两端都栽树或者两端都栽的时候,棵数和间隔数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刚才我们已经画了一个图进行研究了,现在你能不能在这个图的基础上填一填,擦一擦,填一填找出剩下两种情况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呢?(学生合作)
集体交流:
师:谁来说,当两端栽载的时候,棵数和间隔数是怎样的关系?你能上来给同学们演示一下吗?
小结:现在变成了两端都种了,棵数会?
预设:多 1
师:也就是棵数=间隔数+1.如果用算式表示的话,能在这个算式的基础上继续算吗?师:板书 10+1
(4)探究两端都不栽
师:那两端都不栽呢?我们还是回到只栽一端的时候,现在我们要两端都不栽,怎么办?
预设:拔掉了一棵,
师:也就是刚才一一对应时,棵数正好等于间隔数,而现在什么变少了?
预设:棵数
师:这时候棵树=?(间隔数-1)如果用算式表示的话,怎么表示?
板书:10-1=9棵
小结;也就是在原来一一对应 10棵的基础上减少了一棵,所以用 10-1
(三)梳理关系
师:仔细观察这三种情况的,他们之间有没有关系?
预设:都是每隔 5米栽一棵树
(评价:无论怎么栽,都是每隔 5米栽一棵)
引导:树的棵数有什么吗变化吗?
小结:真会找关系。一下子就抓住了关键。只要抓住只栽一端时,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一一对应,棵数就等于间隔数,就可以快速的解决剩下的两种情况;两端都栽时,棵数就再加 1棵,两端都不栽时,棵数就再减一棵。其实植树问题,无非就这三种情况,你觉得植树问题难吗?你学会解决植树问题了吗?
【设计意图】猜想棵数和间隔数会相等吗,使学生意识到棵数跟栽法有关,探索出三种不同的情况。通过数形结合,找到植树问题最关键的环节是找到间隔数,通过间隔数与棵数的关系计算不同情况下的棵数,理解植树问题的背后的本质是一一对应的思想,建立植树问题的模型。
三、拓展应用-发展模型意识
师:理解了植树问题的道理,我们还需要会运用它解决问题。
1.基础联系出示 1:请快速完成表格。
引导:先抓住这种关键情况解决,其他两种情况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技巧。
师:看来这真难不住大家,可是生活中的问题总是千变万化的。看!你发现变了什么?结果会变吗?
师:这两种情况只有一字之差,但是结果就不一样了,你想说点什么?
小结:是啊,审题很重要,我们还是要抓住关键信息细心的解决问题。
2.建立模型意识
师:虽然生活千变完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生活种除了这些植树问题,其实还有很多植树问题的影子。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辩一辩,看看生活中,这些情况树在哪,间隔又在哪?
(1)出示:衬衣师:这是一件衬衣,在我眼中,我看到了一竖排的纽扣,不知道在你眼中看到了什么?
预设:纽扣代表树(标出来)总结:这时候,他的棵数和间隔数(相等)。
(2)出示:公交站点图师:在我眼中,我看到了一个个公交站牌,你眼中呢?
(3 )师:如果把一个木头锯成 3段,你们觉得据几刀?
预设:2刀。
师:树在哪?间隔又在哪
(4)师:生活中除了有一些用眼睛看的,还有一些树和间隔是用耳朵听的。如果广场上的大钟 5时敲 5下,听听树在哪,间隔在哪?
预设:钟声模仿一下,那声音就是...
预设:树就是钟声。间隔就是钟声与钟声的距离。这属于(),树就会()
【设计意图】
基础练习的意图是评价学生能否正确计算不同情况下的棵数,通过辩一辩发展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把植树问题与生活中的现象相联系,利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生活问题,发展模型意识。
四、回顾梳理谈收获
回顾梳理(播放视频)
回顾了本节课的内容,你认为我们这节课只是在种树吗?今天我们所学的植树问题仅仅是个模型,我们需要借助这个模型,去解决更多的类似植树问题的情况,同时希望我们这节课种下的是树,长出的是思想和方法。现在你能说说你的收获吗?看来,同学本节课的收获还真是颇丰,课后请同学们带着你的收获,试着用本节课的知识和方法尝试解决封闭花坛边植树这一问题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