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1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导火线: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
(2)主要战役及结果。
丰岛海战 -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平壤战役 左宝贵牺牲 平壤陷落
黄海大战 邓世昌殉国 日军夺取制海权
大连旅顺战役 徐邦道迎敌 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 丁汝昌殉国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马关条约》的签订(1895年):
(1)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2)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国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向中国索取3 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2)出现: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4“门户开放”政策(1899年,美国):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易错字】邓世昌、丁汝昌、澎湖列岛、商埠
【点迷津】
1.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标志着列强的侵略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2.三国干涉还辽的实质是帝国主义争夺在华权益。
【建思维】
知识点一 甲午中日战争
1(2分)下图是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部分叙述。这段话叙述了甲午中日战争的 (C)
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
称霸世界的梦想,出兵占领朝鲜国都汉城。
接着又发动侵华战争
A.背景和人物 B.方式和影响
C.时间和目的 D.方式和人物
【解析】日本对朝鲜觊觎已久,征服朝鲜是日本企图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重要步骤。1894年,日本趁朝鲜东学党起义之际,出兵朝鲜,接着又发动了侵华战争。因此图片表述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和目的。
2(2分)(2023 南宁月考)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道:“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标志是海军的出场和角逐……决战是在黄海海面上进行的。”其中在“决战”中牺牲的爱国将领是 (D)
A.陈化成 B.关天培
C.左宗棠 D.邓世昌
【解析】根据材料“其主要标志是海军的出场和角逐……决战是在黄海海面上进行的”可知,材料涉及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1894年9月,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上展开激战,北洋舰队将士在战斗中奋勇杀敌,重创日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舰身严重受损、弹药将尽之际,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
3(2分)(2023 防城港期中)外国报纸评论:“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是 (B)
A.南京大屠杀 B.旅顺大屠杀
C.九连城大屠杀 D.威海卫大屠杀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占领旅顺后,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
4(2分)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发生在 (D)
A.平壤战役 B.黄海海战
C.辽东半岛战役 D.威海卫战役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895年,日军进攻威海卫,在援兵无望的情况下,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知识点二 《马关条约》的签订
5(2分)1945年10月25日,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时隔50年后重新回到祖国怀抱,从此该日期被定为“台湾光复节”。近代史上导致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被列强割占的不平等条约是 (D)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6(2分)(2023 柳州月考)引发如表所示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时间 1894年 1900年
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 80家 933家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清政府鼓励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C.外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双方协议
D.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解析】由表中时间“1894年”“1900年”并结合所学可知,1894年到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不断增加。
知识点三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7(2分)“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霸权,即争夺领土,其不完全是直接为了自己,主要还要削弱敌方,摧毁敌方的霸权。”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
A.三国干涉还辽
B.争相在中国开设工厂
C.增开通商口岸
D.划分“势力范围”
【解析】为了抑制日本的势力扩张,俄国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体现了“争夺领土”和“削弱敌方”的观点;在中国开设工厂和增开通商口岸与题干材料无关;划分“势力范围”体现不出“削弱敌方”的观点。
8(2分)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时,美国虽然姗姗来迟,却是最大的赢家。这主要是因为美国提出的什么政策 (C)
A.“闭关锁国” B.“开埠通商”
C.“门户开放” D.“贸易自由”
【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9年,美国政府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9(2分)(2023 防城港期中)为了限制李鸿章的权力,甲午中日战争中山东巡抚李秉衡以各种借口不发援军,以至山东刘公岛海军基地成为一座孤岛,在经历了悲壮的抵抗后,最终陷落。这从侧面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B)
A.前线将领贪生怕死
B.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C.日本政治制度先进
D.日本侵华准备充分
【解析】据题干材料可知,官员之间的争权夺利导致了刘公岛海军基地沦陷,这从侧面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导致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
10(2分)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勒索白银2亿两,清政府只得向外国银行借款来赔偿。为了借款,清政府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以海关关税为担保,偿期36年;俄国借此插足中国海关行政管理;法国取得了在云南的通商贸易权、铁路修筑权等。材料表明《马关条约》的签订 (C)
A.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D.拉开了中国近代史序幕
【解析】据材料可知,清政府向外国银行借款来支付战争赔款,以海关关税、通商贸易权、铁路修筑权等为抵押或担保,这些都涉及中国的经济命脉。外国人控制中国的海关关税、通商贸易权、铁路修筑权,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之后,列强争相在华开设银行,如英国的有利银行,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在中国开设工厂,如英国的增裕面粉厂、和丰船厂,美国烟草公司……还争夺中国的铁路权,如俄国修筑满洲里至绥芬河、哈尔滨至大连、石家庄至太原等铁路。
——《林则徐集》
(1)根据材料一,指出甲午战争之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有哪些。(3分)
答:开设银行;开办工厂;争夺铁路权。
材料二 甲午战后,列强在华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
国别 强租租借地 “势力范围”
德国 胶州湾租借地 山东
俄国 旅大租借地 长城以北、新疆、 东北
法国 广州湾租借地 广东、广西、云南
英国 九龙租借地、 威海卫租借地 长江流域
日本 — 福建
(2)依据材料二内容,谈谈这一时期列强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危害是什么。(1分)
答: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或答中国领土主权遭到了严重破坏)。
材料三 《马关条约》的签订激起了全国的悲愤和抗议……如果没有甲午战争的失败,就不会激起中国这样迅速地奔跑……这次战争确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它的意义就在于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一种要求改革和进步的觉醒、富强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和自救的觉醒。
——戴逸《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
(3)依据材料三分析甲午战争带来的影响。(1分)
答:刺激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甲午战争之后,列强争相在华开设银行”可归纳出开设银行;根据“在中国开设工厂,如英国的增裕面粉厂、和丰船厂,美国烟草公司”可归纳出开办工厂;根据“还争夺中国的铁路权,如俄国修筑满洲里至绥芬河、哈尔滨至大连、石家庄至太原等铁路”可归纳出争夺铁路权。第(2)题,据列强划分势力范围的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第(3)题,依据材料三“这次战争确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它的意义就在于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一种要求改革和进步的觉醒、富强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和自救的觉醒”可知,甲午战争刺激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午战争出人意料的结局,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加大侵略中国的胃口。欧美列强看见东方刚刚崛起的小国日本打败了中国,便认为这个东方巨人已经躺在“死亡之榻”上,瓜分这个巨人的“遗产”的时机已经到来,便纷纷在中国占领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抢占路矿利权,控制中国经济命脉,中国名义上保持着独立的地位,实际上处在半瓜分的状态。
——张海鹏《甲午战争的历史影响》
(1)为瓜分这个巨人的“遗产”,美国提出什么政策协调了与列强的关系共同奴役中国 (1分)
答:“门户开放”政策。
(2)阅读以上材料,以“列强瓜分中国的影响”为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4分)
答:观点: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瓜分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史实: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日本向中国索取了3 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美国为此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结论: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他们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些侵略使中国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1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导火线:1894年,朝鲜 起义。
(2)主要战役及结果。
丰岛海战 -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平壤战役 牺牲 平壤陷落
黄海大战 殉国 日军夺取制海权
大连旅顺战役 徐邦道迎敌 日军制造
战役 丁汝昌殉国 全军覆没
2《马关条约》的签订(1895年):
(1)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 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 两;开放沙市、 、苏州、 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 等。
(2)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 程度。
3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后, 联合 、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向中国索取3 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2)出现: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 、强租租借地、划分“ ”的瓜分中国狂潮。
4“门户开放”政策(1899年,美国):承认各国在中国的“ ”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 机会。
【易错字】邓世昌、丁汝昌、澎湖列岛、商埠
【点迷津】
1.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标志着列强的侵略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2.三国干涉还辽的实质是帝国主义争夺在华权益。
【建思维】
知识点一 甲午中日战争
1(2分)下图是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部分叙述。这段话叙述了甲午中日战争的 ( )
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
称霸世界的梦想,出兵占领朝鲜国都汉城。
接着又发动侵华战争
A.背景和人物 B.方式和影响
C.时间和目的 D.方式和人物
2(2分)(2023 南宁月考)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道:“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标志是海军的出场和角逐……决战是在黄海海面上进行的。”其中在“决战”中牺牲的爱国将领是 ( )
A.陈化成 B.关天培
C.左宗棠 D.邓世昌
3(2分)(2023 防城港期中)外国报纸评论:“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是 ( )
A.南京大屠杀 B.旅顺大屠杀
C.九连城大屠杀 D.威海卫大屠杀
4(2分)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发生在 ( )
A.平壤战役 B.黄海海战
C.辽东半岛战役 D.威海卫战役
知识点二 《马关条约》的签订
5(2分)1945年10月25日,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时隔50年后重新回到祖国怀抱,从此该日期被定为“台湾光复节”。近代史上导致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被列强割占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6(2分)(2023 柳州月考)引发如表所示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时间 1894年 1900年
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 80家 933家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清政府鼓励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C.外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双方协议
D.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知识点三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7(2分)“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霸权,即争夺领土,其不完全是直接为了自己,主要还要削弱敌方,摧毁敌方的霸权。”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
A.三国干涉还辽
B.争相在中国开设工厂
C.增开通商口岸
D.划分“势力范围”
8(2分)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时,美国虽然姗姗来迟,却是最大的赢家。这主要是因为美国提出的什么政策 ( )
A.“闭关锁国” B.“开埠通商”
C.“门户开放” D.“贸易自由”
9(2分)(2023 防城港期中)为了限制李鸿章的权力,甲午中日战争中山东巡抚李秉衡以各种借口不发援军,以至山东刘公岛海军基地成为一座孤岛,在经历了悲壮的抵抗后,最终陷落。这从侧面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 )
A.前线将领贪生怕死
B.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C.日本政治制度先进
D.日本侵华准备充分
10(2分)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勒索白银2亿两,清政府只得向外国银行借款来赔偿。为了借款,清政府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以海关关税为担保,偿期36年;俄国借此插足中国海关行政管理;法国取得了在云南的通商贸易权、铁路修筑权等。材料表明《马关条约》的签订 ( )
A.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D.拉开了中国近代史序幕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之后,列强争相在华开设银行,如英国的有利银行,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在中国开设工厂,如英国的增裕面粉厂、和丰船厂,美国烟草公司……还争夺中国的铁路权,如俄国修筑满洲里至绥芬河、哈尔滨至大连、石家庄至太原等铁路。
——《林则徐集》
(1)根据材料一,指出甲午战争之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有哪些。(3分)
材料二 甲午战后,列强在华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
国别 强租租借地 “势力范围”
德国 胶州湾租借地 山东
俄国 旅大租借地 长城以北、新疆、 东北
法国 广州湾租借地 广东、广西、云南
英国 九龙租借地、 威海卫租借地 长江流域
日本 — 福建
(2)依据材料二内容,谈谈这一时期列强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危害是什么。(1分)
材料三 《马关条约》的签订激起了全国的悲愤和抗议……如果没有甲午战争的失败,就不会激起中国这样迅速地奔跑……这次战争确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它的意义就在于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一种要求改革和进步的觉醒、富强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和自救的觉醒。
——戴逸《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
(3)依据材料三分析甲午战争带来的影响。(1分)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午战争出人意料的结局,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加大侵略中国的胃口。欧美列强看见东方刚刚崛起的小国日本打败了中国,便认为这个东方巨人已经躺在“死亡之榻”上,瓜分这个巨人的“遗产”的时机已经到来,便纷纷在中国占领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抢占路矿利权,控制中国经济命脉,中国名义上保持着独立的地位,实际上处在半瓜分的状态。
——张海鹏《甲午战争的历史影响》
(1)为瓜分这个巨人的“遗产”,美国提出什么政策协调了与列强的关系共同奴役中国 (1分)
(2)阅读以上材料,以“列强瓜分中国的影响”为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