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1台儿庄战役:
(1)背景: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进攻 。
(2)概况: 年3月,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决战台儿庄。共歼敌1万余人。
(3)地位:是抗战以来中国 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4)影响: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2武汉会战:
(1)经过: 年6月开始,日军先后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约100万人参战,并在江西 重创日军。
(2)结果:1938年10月,中国军队撤出武汉,武汉失陷。
(3)影响: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广州、武汉失陷,抗日战争进入 。
3第三次长沙会战:
(1)概况: 年12月,日军对 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
(2)影响: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4豫湘桂战役:
(1)概况: 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
(2)结果: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3)失败原因: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政府 。
【易错字】李宗仁、万家岭战役、战略相持阶段、豫湘桂战役
【点迷津】
1.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2.正面战场:国民政府正规军在国统区内阻击日军的进攻,多为大兵团作战。正面战场是抗战前期的主要战场。
【建思维】
知识点一 台儿庄战役
1(2分)孙连仲将军命令:“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中国军人用勇气和生命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的一场胜利。这一壮举发生在 ( )
A.万家岭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淞沪会战
2(2分)(2023 长沙期末)据日军的记载,台儿庄中国守军“决死奋战之状历历在目”,“士兵依靠堑壕顽强抵抗直到最后”,台儿庄中国守军的总指挥是 ( )
A.张学良 B.李宗仁 C.彭德怀 D.叶挺
3(2分)毛泽东评价台儿庄战役时说:“每个月打一个较大的胜利,如像台儿庄战役,就能大大沮丧敌人的精神,提振我军士气。”这说明台儿庄战役 ( )
A.极大地消灭了日军的有生力量
B.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C.提振了我国军民抗战精神意志
D.促使日军完全丧失了侵略野心
知识点二 武汉会战
4(2分)有人论述抗战期间正面战场的某次会战:“这是战争开始以来投入兵力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牺牲最多的一次战役。在会战后的一段时间内,中日双方的战事也相对沉寂。”这次会战是 (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5(2分)(2023 南京期末)“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利用山路崎岖、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给以重创。”这一战役发生在 ( )
A.太原会战期间
B.徐州会战期间
C.武汉会战期间
D.第三次长沙会战期间
6(2分)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的广大地区。武汉会战的胜利 ( )
A.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B.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C.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胜仗
D.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知识点三 第三次长沙会战
7(2分)(2022 玉林模拟)1942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对某次会战发表社论指出,“它配合了友邦作战,使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香港陷落、马尼拉失守、马来亚危急之际,有着中国战场的胜利,以鼓舞友邦,以打击敌人”。这场会战是 ( )
A.淞沪会战 B.第三次长沙会战
C.武汉会战 D.徐州会战
8(2分) 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抗日战争后期,正面战场的溃败成为常态,其原因是 ( )
A.日军武器先进、士气高昂
B.国民党从未积极抗日
C.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D.中国一盘散沙
9(2分)“台儿庄胜利之后,有些人主张徐州战役应是‘准决战’,说过去的持久战方针应该改变。说什么‘这一战就是敌人的最后挣扎’‘我们胜了,日阀就在精神上失了立场,只有静候末日审判’。”据此可知 ( )
A.台儿庄战役并没有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B.台儿庄战役是正面战场获得的重大胜利
C.人们对抗日战争艰苦性持久性认识不足
D.台儿庄战役提升了人们抗战胜利的信心
10(2分)蒋介石在开封召开的军事会议上说:“我们唯一的政治、外交、经济中心应在武汉。武汉决不允再失,我们要维持国家的命脉,就一定要死守武汉,巩固武汉。”这表明 ( )
A.蒋介石保卫武汉的坚定决心
B.中国方面投入前所未有的力量保卫武汉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引发挥了重大作用
D.武汉保卫战取得重大胜利
11(2分)第三次长沙会战结束后不久,美国即宣布将向中国贷款5亿美元。随后美英两国宣布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这说明该战役的胜利 ( )
A.完全打破日军速亡中国的迷梦
B.彻底扭转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C.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12(2分)从下列表格中,你能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 )
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局部)
年代 阵亡人数 备注
1937 125 130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对日作战牺牲的将领共有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
1938 249 213
1941 144 951
1942 87 719
A.正面战场始终抗击侵华日军主力
B.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C.国民党是领导抗战的核心力量
D.国民党军队对抗战有重大贡献
13中国正面战场抗击了大量日军,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表所示
战役名称 参战双方 国民党军队与日军
地点 山东枣庄台儿庄 时间 1938年
(1)表格中战役的名称是什么 (1分)该战役在中国抗战史上有何重大意义 (2分)
材料二 寇酋松浦中将率一〇六师团全部……犯我……万家岭……此役为本线空前恶战,亦为空前胜利。
(2)该电讯中赞扬的战役发生在哪一年 (1分)该战役能够取得重大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2分)
材料三 1941年12月至1942年1月的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盟军方面获得的第一个胜利。就中国战场而言,此战是以武汉会战结束为标志的战略相持阶段中,国民党军队获得的较大战役级别的胜利之一。甚至战略反攻阶段最大的胜利——湘西会战都无法与之相比。
(3)材料三中“第三次长沙会战”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2分)根据材料,指出这次会战的重大意义。(2分)
(4)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 (1分)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1台儿庄战役:
(1)背景: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进攻徐州。
(2)概况:1938年3月,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决战台儿庄。共歼敌1万余人。
(3)地位: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4)影响: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2武汉会战:
(1)经过:1938年6月开始,日军先后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约100万人参战,并在江西万家岭重创日军。
(2)结果:1938年10月,中国军队撤出武汉,武汉失陷。
(3)影响: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广州、武汉失陷,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3第三次长沙会战:
(1)概况:1941年12月,日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
(2)影响: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4豫湘桂战役:
(1)概况: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
(2)结果: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3)失败原因: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易错字】李宗仁、万家岭战役、战略相持阶段、豫湘桂战役
【点迷津】
1.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2.正面战场:国民政府正规军在国统区内阻击日军的进攻,多为大兵团作战。正面战场是抗战前期的主要战场。
【建思维】
知识点一 台儿庄战役
1(2分)孙连仲将军命令:“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中国军人用勇气和生命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的一场胜利。这一壮举发生在 (B)
A.万家岭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淞沪会战
【解析】据“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的一场胜利”,并结合所学可知,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2(2分)(2023 长沙期末)据日军的记载,台儿庄中国守军“决死奋战之状历历在目”,“士兵依靠堑壕顽强抵抗直到最后”,台儿庄中国守军的总指挥是 (B)
A.张学良 B.李宗仁 C.彭德怀 D.叶挺
【解析】据所学可知,1938年春,为进攻战略要地徐州,一部分日军从山东半岛登陆,沿胶济线西进,企图与津浦路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再合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
3(2分)毛泽东评价台儿庄战役时说:“每个月打一个较大的胜利,如像台儿庄战役,就能大大沮丧敌人的精神,提振我军士气。”这说明台儿庄战役 (C)
A.极大地消灭了日军的有生力量
B.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C.提振了我国军民抗战精神意志
D.促使日军完全丧失了侵略野心
【解析】据“就能大大沮丧敌人的精神,提振我军士气”可知,台儿庄战役提振了我国军民抗战精神意志。
知识点二 武汉会战
4(2分)有人论述抗战期间正面战场的某次会战:“这是战争开始以来投入兵力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牺牲最多的一次战役。在会战后的一段时间内,中日双方的战事也相对沉寂。”这次会战是 (C)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解析】据“投入兵力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牺牲最多的一次战役。在会战后的一段时间内,中日双方的战事也相对沉寂”并结合所学可知,武汉会战从1938年6月一直持续到10月,历时4个多月,中国军队共部署约100万人参战,规模大、时间长。武汉失陷后,日军的兵力已严重不足,物力财力都感觉困难,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5(2分)(2023 南京期末)“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利用山路崎岖、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给以重创。”这一战役发生在 (C)
A.太原会战期间
B.徐州会战期间
C.武汉会战期间
D.第三次长沙会战期间
【解析】据所学可知,在1938年的武汉会战中,“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利用山路崎岖、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给以重创”。
6(2分)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的广大地区。武汉会战的胜利 (B)
A.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B.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C.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胜仗
D.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知识点三 第三次长沙会战
7(2分)(2022 玉林模拟)1942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对某次会战发表社论指出,“它配合了友邦作战,使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香港陷落、马尼拉失守、马来亚危急之际,有着中国战场的胜利,以鼓舞友邦,以打击敌人”。这场会战是 (B)
A.淞沪会战 B.第三次长沙会战
C.武汉会战 D.徐州会战
【解析】据所学可知,1941年12月—1942年1月的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抗击日军,大获全胜,英美盟军则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8(2分) 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抗日战争后期,正面战场的溃败成为常态,其原因是 (C)
A.日军武器先进、士气高昂
B.国民党从未积极抗日
C.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D.中国一盘散沙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政府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使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9(2分)“台儿庄胜利之后,有些人主张徐州战役应是‘准决战’,说过去的持久战方针应该改变。说什么‘这一战就是敌人的最后挣扎’‘我们胜了,日阀就在精神上失了立场,只有静候末日审判’。”据此可知 (C)
A.台儿庄战役并没有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B.台儿庄战役是正面战场获得的重大胜利
C.人们对抗日战争艰苦性持久性认识不足
D.台儿庄战役提升了人们抗战胜利的信心
【解析】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但此后战争形势并未如材料所述,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故题干材料的说法表明人们对抗日战争的艰苦性持久性认识不足。
10(2分)蒋介石在开封召开的军事会议上说:“我们唯一的政治、外交、经济中心应在武汉。武汉决不允再失,我们要维持国家的命脉,就一定要死守武汉,巩固武汉。”这表明 (A)
A.蒋介石保卫武汉的坚定决心
B.中国方面投入前所未有的力量保卫武汉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引发挥了重大作用
D.武汉保卫战取得重大胜利
【解析】据“我们要维持国家的命脉,就一定要死守武汉,巩固武汉”可知这表明了蒋介石保卫武汉的坚定决心。
11(2分)第三次长沙会战结束后不久,美国即宣布将向中国贷款5亿美元。随后美英两国宣布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这说明该战役的胜利 (C)
A.完全打破日军速亡中国的迷梦
B.彻底扭转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C.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解析】材料说明第三次长沙会战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1941年12月至1942年1月的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取得胜利;此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12(2分)从下列表格中,你能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D)
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局部)
年代 阵亡人数 备注
1937 125 130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对日作战牺牲的将领共有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
1938 249 213
1941 144 951
1942 87 719
A.正面战场始终抗击侵华日军主力
B.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C.国民党是领导抗战的核心力量
D.国民党军队对抗战有重大贡献
【解析】由材料“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可知,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每年都有大量的将士阵亡,其中包含很多高级将领,这些数据说明国民党军队对抗战有重大贡献。
13中国正面战场抗击了大量日军,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表所示
战役名称 参战双方 国民党军队与日军
地点 山东枣庄台儿庄 时间 1938年
(1)表格中战役的名称是什么 (1分)该战役在中国抗战史上有何重大意义 (2分)
答:名称:台儿庄战役。意义: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材料二 寇酋松浦中将率一〇六师团全部……犯我……万家岭……此役为本线空前恶战,亦为空前胜利。
(2)该电讯中赞扬的战役发生在哪一年 (1分)该战役能够取得重大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2分)
答:时间:1938年。原因: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利用山路崎岖、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采取了正确战略战术)
材料三 1941年12月至1942年1月的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盟军方面获得的第一个胜利。就中国战场而言,此战是以武汉会战结束为标志的战略相持阶段中,国民党军队获得的较大战役级别的胜利之一。甚至战略反攻阶段最大的胜利——湘西会战都无法与之相比。
(3)材料三中“第三次长沙会战”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2分)根据材料,指出这次会战的重大意义。(2分)
答:背景: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意义:扭转了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的战局,振奋了世界人民争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信心。
(4)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 (1分)
答:不屈的抗战。(合理即可)
【解析】第(1)题,据表格关键信息“1938年”“台儿庄”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3月,日军向台儿庄发起攻击,在中国军队内外夹击下,日军被迫撤退。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第(2)题,据电讯中关键信息“万家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电讯中赞扬的战役是发生在1938年的万家岭战役。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利用山路崎岖、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给以重创。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1941年12月,日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据材料可知,第三次长沙会战扭转了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的战局,振奋了世界人民争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信心。第(4)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