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树和喜鹊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5树和喜鹊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1 19:5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树和喜鹊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只、窝、孤”等12个生字,会写“单、居、招 ”等6个字。(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童话故事情节。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有了朋友,大家一起玩耍,一起游戏,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童话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有了朋友,大家一起玩耍,一起游戏,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题是《树和喜鹊》,大屏幕是什么鸟?(生:喜鹊),幻灯片出示:喜鹊是典型的黑白色鸟类,羽毛大部为黑色,肩腹部为白色,尾巴长,体形大。喜鹊叫声婉转,在中国民间将喜鹊作为吉祥的象征,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及画鹊兆喜的风俗在民间都颇为流行。
二、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圈出12个生字,并标上自然段。
3.想一想,树和喜鹊后来为什么很快乐?(指名回答)
三、我会读
从前 后来 喜鹊 只有 孤单 都有 邻居 招呼快乐 叽叽喳喳 安安静静
三、细读课文,学习表达
结合第一幅插图,学习第1、2自然段:
1.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说说大意。
2.找出课文中与第一幅图对应的段落,自己读一读。
3.学习词串: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1)读一读,感受数量词使用的准确。(2)结合插图,试着表达:几()白云几()树叶两()小山坡
4.品味“只有”的表达效果。(1)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课文中写树少,喜鹊少,“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哪个词也写出了“少”?(指导学生读好“只有”)(2)教室里黑板很少,可以怎么说?你还会用“只有”说句子吗?
5. 指导学生理解“孤单”,渗透方法。(1)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这句话中有一个词:孤单。谁能联系第1自然段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2)学生说后,教师小结方法。(3)联系生活,说说什么情况下,你感觉孤单?(4)学习“丷”,指导书写“单”字。
结合第二、三幅插图,学习第3~6自然段:
1.出示第二、三幅插图,学生讲一讲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
2.找出与第二、三幅插图内容对应的段落,读一读,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3.学习“AABB”式词语。(1)出示词语:叽叽喳喳、安安静静。学生认读。(2)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3)再读,积累词语。(4)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4.指导书写“招呼”两个字,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口”字所占位置不同,大小不同。
5.学习典型句式的表达方法。(1)出示最后一段话,读一读,树什么感受?喜鹊什么感受?作者使用哪个字把这两种相同的感受连接起来的?(2)再读课文,你还发现了哪几个句子也是这样的写法?(3)出示这三句话,读中比较,发现写法。师生合作读,感受“也”字的表达作用。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4)学生尝试用“也”字说话。(5)说说你在什么时候很快乐?(6)指导书写“快乐”两个字。
①学生观察,发现写法后尝试练习。②展示交流,评价。③学生再次书写,改进,特别注意写好“快”字的最后一笔;“乐”字的第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