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件(37张PPT)+视频(2份打包) 2023-2024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深圳)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件(37张PPT)+视频(2份打包) 2023-2024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深圳)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01 22:13:50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长征
如图是毛泽东《七律·长征》,概括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长征?在途中他们遭遇了哪些艰难险阻?
情境思考
课标: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学习目标
1.了解红军长征过程中的艰难险阻。
2.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和遵义会议的内容。
3.分析理解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探究导学
1.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想一想:第五次反“围剿”为什么会失利?
第五次反“围剿”
反“围剿”的力量对比
王明
博古(秦邦宪)
李德
红军长征出发地江西瑞金
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共8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湘江
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红军强渡乌江(油画)


2.遵义会议
时间
地点
内容
意义
1935年1月
贵州遵义
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及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毛泽东
周恩来
王稼祥
遵义会议
005
瑞金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渡过乌江夺取遵义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
过草地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吴起镇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3.过雪山草地
古镇赤水
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
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一渡赤水河渡口——土城
二渡赤水河渡口——太平渡
三渡赤水河渡口——茅台渡口
四渡赤水河渡口——二郎滩
巧渡金沙江:四渡赤水后,红军急行军渡过金沙江,从此跳出敌人的包围。
泸定桥
大渡河
翻雪山(夹金山)
夹金山是长征路上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进入冰雪世界,雪山刺得人们睁不开眼睛,又没有路,人们在冰上滑行,摔倒了,要站起来,浑身无力,有的就这样永远地躺在雪山的怀抱里了。
雪山忠魂
过草地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4.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长征到达陕北后的红一、二、四方面军与红十五军团团以上干部在陕西宫和镇合影
长征到达陕北后的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秦邦宪。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陕北会师 1935年10月 (吴起镇)
会宁会师 1936年10月
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渡过湘江
强渡乌江
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翻雪山
过草地
瑞金出发
结果:
经过: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堂小结
训练评价
1.1934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开始了两年的长征之路。长征的目的是(  )
A.抗击日军
B.保存革命的实力,实现战略转移
C.推动政治革命
D.提升红军的战斗力
B
2.《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写道:“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而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 此“分水岭”涉及的事件发生的地点是(  )
A.江西瑞金 B.贵州遵义
C.陕北吴起镇 D.甘肃会宁
B
3.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叙述,属于史论的是(  )
A.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会议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C.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
D.193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
A
4.这是长征途中的一场漂亮的运动战,红军战士在毛泽东的正确指挥下,声东击西,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这场战役是(  )
A.四渡赤水 B.血战湘江
C.飞夺泸定桥 D.巧渡金沙江
A
5.“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  )
A.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B.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B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