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件(38张PPT)+视频(5份打包) 2023-2024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深圳)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件(38张PPT)+视频(5份打包) 2023-2024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深圳)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01 22:30:57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挺进大别山
在南京总统府蒋介石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个台历,上面显示的:中华民国卅八年四月小,23日,星期六。这一天注定载入史册。这一天发生了什么大事?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情境思考
课标:知道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了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简析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学习目标
1.知道《中国土地法大纲》和土地改革总路线。
2.知道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基本史实。
3.分析理解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胜利进行的关系。
探究导学
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中国土地法纲》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土地改革总路线 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翻身农民丈量土地
分到土地后喜悦的农民
贫雇农代表分土地给农民
土改后,农民生产热情高涨
农民们夹道欢迎土改工作队
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解放区人民踊跃支前
解放区农民从亲人参军
2.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主力夜渡黄河
越过陇海铁路,
向大别山挺进
1947年8月7日,刘伯承、邓小平发出命令:
勇往直前,
不要后方,
不向后看,
千里挺进大别山!
揭开了
战略进攻
的序幕
  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
入战略进攻的开始?想想看,他们谁说的对?
因为威胁到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这个作用可真不小!
不对!是因为解放军开始向国民党统治区大举进攻了。
130
万人
430
万人
1947年6月
373
万人
195
万人
280
万人
365
万人
1948年秋
1946年6月
共产党
国民党
共产党
共产党
国民党
国民党
从这个敌我力量对比表中你能发现什么问题?
国统区的饥民
反饥饿游行示威
决战时机成熟
锦州
黑山
时间:1948年9月—11月
指挥者:林彪、罗荣桓
参战部队:东北人民解放军
关门打狗
关锦打援
(1)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
林彪与罗荣桓
辽沈战役歼敌47万余人,东北全境解放,解放军在数量上首次超过了国民党的军队。
1948年10月15日
锦州宣告解放
沈阳人民集会游行,
庆祝全东北解放
猛虎掏心
碾庄
陈官庄
双堆集
时间: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地点: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参战部队: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
指挥者: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等
(2)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
粟裕 邓小平 刘伯承 陈毅 谭震林
1948年12月1日徐州解放后,
解放军进入徐州市
淮海战役中,歼灭国民党
黄维兵团的双堆集战场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人民群众踊跃参军,使人民解放军获得充足的兵源;
人民群众组织民兵,保卫后方;
人民群众大力支援前线,保证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陈毅司令员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你怎么去理解这句话?人民群众在战争中起到什么作用?
淮海战役支援
前线的农民
瓮中捉鳖
时间: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地点:华北
参战部队: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
指挥者: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北平和平解放
(3)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
天津外围的人民解放军炮群
冀东群众破冰行船,往
平津战役前线运送军粮
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城
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三大战役示意图
三大战役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渡江战役
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
解放军渡江作战
《新华日报》报道
南京解放的情况
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三大战役
结果:解放东北全境
时间:1948.9-11
辽沈
战役
作用: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
各省的基础
时间:1948.11-1949.1
淮海
战役
结果: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
时间:1948.11-1949.1
平津
战役
大大加速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渡江战役: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中国土地法大纲》
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课堂小结
训练评价
1.“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材料出自(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论持久战》
C
2.1947年,毛泽东同志发了个秘密电报给刘伯承、邓小平,其中写道:“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不能在两个月内以自己有效行动调动胡军一部,协助陕北打开局面,致陕北不能坚持,则两个月后胡军主力可能东调,你们困难亦将增加。”与材料相关的史实是(  )
A.转战陕北 B.千里挺进大别山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B
3.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的三大战役,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被称为“战略大决战” 。三大战役是(  )
①平津战役 ②渡江战役
③辽沈战役 ④淮海战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D
4.下列对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B.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C.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
D.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A
5.毛泽东的诗词是一部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其中“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长征
B.渡江战役
C.抗日战争
D.三大战役
B
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
——陈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