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导学案(原卷版+答案版)2023-2024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导学案(原卷版+答案版)2023-2024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01 19:46:17

文档简介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素养导学:
唯物史观: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历史解释:掌握两次农民起义和秦朝灭亡的历史事实,并了解楚汉相争的情况。
家国情怀:通过分析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知识构建:
一、秦的暴政
怎样理解“族秦者,秦也” 表现在哪些方面
1.理解:秦朝的灭亡是因为秦的暴政。
2.表现:(1)沉重的赋税;(2)繁重的徭役和兵役;(3)法律严苛,刑法残酷;(4)焚书坑儒;(5)秦二世更加残暴。
二、秦末农民大起义
1.陈胜、吴广起义:结合右侧史料及所学知识,完善表格。
原 因 根本 秦的暴政
直接 遇雨误期,按照秦律,戍守误期要被处死
爆发 公元前209年,在大泽乡领导起义,攻占陈县,建立“张楚”政权
口号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地位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结果 起义失败,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
2.项羽、刘邦起义
(1)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
(2)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军直抵咸阳,秦朝统治者投降,秦朝灭亡。
思维导引: 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只有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三、楚汉之争
1.性质:统治阶级为争夺帝位展开的争战。
2.双方: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
3.结果: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心,最终将项羽及部下包围在垓下,项羽兵败自刎,刘邦取得最终胜利。
史料研习: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释意:消灭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啊,不是天下的人)
——[唐]杜牧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其崛起与消亡的经验教训值得后世借鉴。
【任务一】【山雨欲来风满楼】
材料一 是时北筑长城四十余万,南戍五岭五十余万,骊山、阿房之役,各七十余万。
——《文献通考 兵考一》
材料二 丞相李斯曰:“……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史记 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秦民益骇惧思乱。
——《资治通鉴 秦纪三》
(1)三则材料反映出秦朝统治出现了哪些问题 分析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问题:大兴土木,徭役繁重,焚书坑儒,严刑峻法。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任务二】【揭竿斩木齐响应】
(2)有人认为如果前往渔阳戍边的农民没有在途中遇上大雨,秦末农民起义就不会爆发。你赞同这一观点吗 请说明理由。
答:不赞同。因为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秦王朝,他们的首创精神在中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任务三】【法庭相见辩是非】
(4)秦始皇被秦朝人告上法庭。请你为被告秦始皇写一份辩词或为原告秦朝人写一份诉状。
答:秦始皇的辩词:“我”统一了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我”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了全国各地文化和经济的交流与发展。“我”是千古一帝,功德无量。
秦朝人的诉状:你大兴土木,营建阿房宫、骊山陵,劳民伤财;你征收沉重的赋税,要我们将收获物的大部分交给你;你把严苛的法律强加在我们头上,让我们没有活路;你焚书坑儒,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你是一个暴君。
A层 课堂达标:
1.(2022 宣城期中)《汉书 食货志》记载,“至于始皇……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这说明当时秦朝 (B)
A.刑罚残酷 B.赋税沉重 C.人民简朴 D.徭役繁重
2.(2022 淄博期末)“历史人物评价辩论赛”中,某同学说:“秦始皇忘记了最主要的事:民心和民力。”以下能为他的观点提供史实依据的是 (C)
A.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B.自称始皇巩固统一
C.刑罚残酷修筑长城 D.北击匈奴统一岭南
3.(2022·潍坊期末)秦朝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民反抗,几十万上百万的农民揭竿而起。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它爆发于 (D)
A.公元前2世纪初 B.公元前2世纪末
C.公元前3世纪初 D.公元前3世纪末
4.(2022 西安期中)“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史记》记述的这件事(C)
A.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 B.建立了“大泽”政权
C.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 D.直接使秦朝灭亡了
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西楚霸王项羽曾亲率大军以少胜多,消灭秦军主力,此战役是 (B)
A.城濮之战 B.巨鹿之战 C.垓下之战 D.长平之战
6.(2022·张家口期中)为进行研究性学习,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下活动,据此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B)
【第一组活动:查阅文献——司马迁《史记 陈涉世家》】
【第二组活动:观看视频——大泽乡起义】
【第三组活动:搜集图片——《骊山陵》《秦代的刑具》《巨鹿之战》】
【第四组活动:考察遗址——秦都咸阳和今北京密云】
A.秦朝的建立 B.秦朝的农民起义
C.秦朝的民族纷争 D.楚汉之争
7.(2022·淮南期中)学习历史要具备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素养。秦朝灭亡之后,项羽和刘邦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楚汉之争 (C)
A.仍属于农民战争的性质
B.结束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C.是为争夺帝位而展开的
D.以项羽的胜利而告结束
8.(2022·深圳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记·夏本纪》记载:“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百姓以怠工相抵制,并愤怒地说:“时日曷丧 予及汝皆亡!”意思是:“这个太阳为何不快灭亡,我们宁愿与你同归于尽!”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三分之二)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澹(满足)其欲也。海内愁怨,遂用溃畔。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刘邦入咸阳)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唯恐沛公不为秦王。……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
——《史记·高祖本纪》
(1)根据材料一归纳夏王朝灭亡的原因。
答:桀统治残暴。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的统治有什么特点。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最终导致了什么后果
答:实行暴政。赋税沉重、徭役繁重、刑罚残酷等。农民起义爆发,秦朝灭亡。
(3)材料三中两个“恐”有何不同 结合材料三,分析楚汉之争刘邦获胜的原因。
答:第一个“恐”是担心刘邦不做秦王,如果其他人做秦王可能统治残暴,第二个“恐”是担忧、害怕,表明不敢不顺从。原因:注意收揽民心,得到人民支持。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王朝兴替的认识。
答: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B层 思维进阶:
9.棋盘上的历史——中国象棋是在我国流行广泛的棋艺活动,关于它的起源,由于史书记载不够详细,且混杂了许多神话和传说,学术界至今难以形成统一意见。仔细观察这张棋盘,结合所学知识,从中捕捉出一些历史信息。
(1)传说象棋是舜的弟弟象发明的。如果此说法成立,那么中国象棋最早应发明于什么时期
答:原始社会末期(尧舜禹时期)。
(2)若将象棋中的“帅”比作“皇帝”,说说我国古代史上第一位“皇帝”是谁。
答:嬴政(秦始皇)。
(3)作为中央官职的“相”,曾一度被称作“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说说秦朝丞相的主要职责是什么。此外,秦朝在中央设置的“御史大夫”和“太尉”的主要职权分别是什么
答:行政;军事,监察。
(4)据棋盘中间的“楚河”“汉界”字样,你能否联想到象棋的产生有可能与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和历史人物相关
答:楚汉之争;项羽、刘邦。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素养导学:
唯物史观: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历史解释:掌握两次农民起义和秦朝灭亡的历史事实,并了解楚汉相争的情况。
家国情怀:通过分析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知识构建:
一、秦的暴政
怎样理解“族秦者,秦也” 表现在哪些方面
1.理解:秦朝的灭亡是因为 。
2.表现:(1)沉重的 ;(2)繁重的 和兵役;(3) 严苛,刑法残酷;(4)焚书坑儒;(5) 更加残暴。
二、秦末农民大起义
1.陈胜、吴广起义:结合右侧史料及所学知识,完善表格。
原 因 根本
直接 遇雨误期,按照秦律,戍守误期要被处死
爆发 公元前 年,在大泽乡领导起义,攻占陈县,建立“张楚”政权
口号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地位 中国历史上 农民大起义
结果 起义失败,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
2.项羽、刘邦起义
(1)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 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
(2)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年, 率军直抵咸阳,秦朝统治者投降,秦朝灭亡。
思维导引: 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只有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三、楚汉之争
1.性质:统治阶级为 展开的争战。
2.双方:西楚霸王 和汉王 。
3.结果:刘邦注重 ,善用人心,最终将项羽及部下包围在垓下,项羽兵败自刎,刘邦取得最终胜利。
史料研习: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释意:消灭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啊,不是天下的人)
——[唐]杜牧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其崛起与消亡的经验教训值得后世借鉴。
【任务一】【山雨欲来风满楼】
材料一 是时北筑长城四十余万,南戍五岭五十余万,骊山、阿房之役,各七十余万。
——《文献通考 兵考一》
材料二 丞相李斯曰:“……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史记 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秦民益骇惧思乱。
——《资治通鉴 秦纪三》
(1)三则材料反映出秦朝统治出现了哪些问题 分析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任务二】【揭竿斩木齐响应】
(2)有人认为如果前往渔阳戍边的农民没有在途中遇上大雨,秦末农民起义就不会爆发。你赞同这一观点吗 请说明理由。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任务三】【法庭相见辩是非】
(4)秦始皇被秦朝人告上法庭。请你为被告秦始皇写一份辩词或为原告秦朝人写一份诉状。
A层 课堂达标:
1.(2022 宣城期中)《汉书 食货志》记载,“至于始皇……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这说明当时秦朝 ( )
A.刑罚残酷 B.赋税沉重 C.人民简朴 D.徭役繁重
2.(2022 淄博期末)“历史人物评价辩论赛”中,某同学说:“秦始皇忘记了最主要的事:民心和民力。”以下能为他的观点提供史实依据的是 ( )
A.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B.自称始皇巩固统一
C.刑罚残酷修筑长城 D.北击匈奴统一岭南
3.(2022·潍坊期末)秦朝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民反抗,几十万上百万的农民揭竿而起。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它爆发于 ( )
A.公元前2世纪初 B.公元前2世纪末
C.公元前3世纪初 D.公元前3世纪末
4.(2022 西安期中)“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史记》记述的这件事( )
A.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 B.建立了“大泽”政权
C.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 D.直接使秦朝灭亡了
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西楚霸王项羽曾亲率大军以少胜多,消灭秦军主力,此战役是 ( )
A.城濮之战 B.巨鹿之战 C.垓下之战 D.长平之战
6.(2022·张家口期中)为进行研究性学习,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下活动,据此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 )
【第一组活动:查阅文献——司马迁《史记 陈涉世家》】
【第二组活动:观看视频——大泽乡起义】
【第三组活动:搜集图片——《骊山陵》《秦代的刑具》《巨鹿之战》】
【第四组活动:考察遗址——秦都咸阳和今北京密云】
A.秦朝的建立 B.秦朝的农民起义
C.秦朝的民族纷争 D.楚汉之争
7.(2022·淮南期中)学习历史要具备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素养。秦朝灭亡之后,项羽和刘邦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楚汉之争 ( )
A.仍属于农民战争的性质
B.结束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C.是为争夺帝位而展开的
D.以项羽的胜利而告结束
8.(2022·深圳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记·夏本纪》记载:“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百姓以怠工相抵制,并愤怒地说:“时日曷丧 予及汝皆亡!”意思是:“这个太阳为何不快灭亡,我们宁愿与你同归于尽!”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三分之二)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澹(满足)其欲也。海内愁怨,遂用溃畔。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刘邦入咸阳)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唯恐沛公不为秦王。……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
——《史记·高祖本纪》
(1)根据材料一归纳夏王朝灭亡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的统治有什么特点。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最终导致了什么后果
(3)材料三中两个“恐”有何不同 结合材料三,分析楚汉之争刘邦获胜的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王朝兴替的认识。
B层 思维进阶:
9.棋盘上的历史——中国象棋是在我国流行广泛的棋艺活动,关于它的起源,由于史书记载不够详细,且混杂了许多神话和传说,学术界至今难以形成统一意见。仔细观察这张棋盘,结合所学知识,从中捕捉出一些历史信息。
(1)传说象棋是舜的弟弟象发明的。如果此说法成立,那么中国象棋最早应发明于什么时期
(2)若将象棋中的“帅”比作“皇帝”,说说我国古代史上第一位“皇帝”是谁。
(3)作为中央官职的“相”,曾一度被称作“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说说秦朝丞相的主要职责是什么。此外,秦朝在中央设置的“御史大夫”和“太尉”的主要职权分别是什么
(4)据棋盘中间的“楚河”“汉界”字样,你能否联想到象棋的产生有可能与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和历史人物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