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素养导学:
唯物史观:通过分析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原因,认识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人民的愿望,是历史的进步。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通过识读图片和文字史料,掌握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影响。
时空观念:了解秦朝的疆域四至。
知识构建:
一、秦灭六国
“秦王扫六合”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完成于哪一年 该事件完成有什么意义
1.事件:秦先后攻灭 六国,统一全国。
2.时间:公元前 年。
3.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 。
思维导引:秦国是东周的一个诸侯国;它灭六国,统一全国后称为秦朝。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材料中“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主要是指什么制度 秦朝时该制度在地方上的具体表现及作用是什么
1.制度: 。
2.地方:实行 ,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 的基本模式。
思维导引: 秦国商鞅变法是确立县制;秦朝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文化 统一文字,制定 作为通用文字
经济 统一货币,以 作为统一货币;统一
交通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开凿
军事 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 (西起 ,东到辽东)
四、秦朝的疆域
史料研习: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中国历史十五讲》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朝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其施行的许多措施对后世影响深远。
【任务一】【天降大任促统一】
材料一 秦国行新法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成为第一强国。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秦王嬴政任用许多能干的人……李斯原来是楚国一个小吏,被秦王拜为客卿……王翦是秦国名将,嬴政因为未采纳王翦的意见,用人失当,伐楚失败,就亲自赶到王翦家,当面检讨,再三请求他率兵伐楚。
(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秦王实现一统天下的具体原因。
【任务二】【创新制度固统一】
【教材再开发→重点图片】
(2)结合所学知识,给任务二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
(3)将图示秦朝的执政举措归类。(填写序号)属于“政治领域”的是 ;属于“经济领域”的是 ;属于“文化领域”的是 。
【任务三】【泽被后世倡统一】
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位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朝代。
(4)依据材料,指出翦伯赞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并概括其主要依据。
答:评价: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位杰出人物。依据: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创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朝代。
A层 课堂达标:
1.(2022·重庆期中)“天下之统一,势也。”历史上,秦统一“天下”发生在下面年代尺中的 ( )
2.农历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 )
A.中央集权
B.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独断性和随意性
D.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3.(2022·邵阳期末)下图是秦朝的四方古印章,其中掌管监察事务的大臣使用的印章是 ( )
4.秦朝的郡县制管理链不长,上级对下级可以进行有效管理,不会出现顾此失彼之弊。郡县政府成为中央政府的执行机构,是中央机构的延长之手,中央指挥郡县如“身之使臂”“治天下如运诸掌然”。这表明郡县制的设立 ( )
A.消除了地方的割据隐患
B.提高了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
C.有助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D.成为历代地方行政模式的典范
5.如图所示文物的名字是“秦代十二字砖”,砖上刻有“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的字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块方砖上的文字应该是 ( C )
A.金文 B.行书 C.小篆 D.楷书
6.(2022 宁夏中考)《史记》记载:“秦钱半两,重为其文。”近年来各地出土的“半两”钱数量多且形制、重量、厚度基本一致。据此可知 ( )
A.秦始皇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B.“半两”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政府铸币
C.秦始皇统一全国度量衡制度
D.“半两”钱作为秦朝法定货币在全国流通
7.(2022·盐城期中)秦始皇下令全国“车同轨”并修建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长约700千米,仅用两年半时间即修通。这主要得益于 ( )
A.人口数量的增长 B.铁制工具的出现
C.国家体制的作用 D.筑路技术的提高
8.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你知道秦时长城的起止点是哪里吗 ( )
A.东起临洮,西到辽西
B.西到陇西,东到辽东
C.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D.西起临洮,东到东海
9.(2022 天津期中)秦统一后不断开疆拓土,最终建成一个庞大的帝国。关于秦朝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东到辽东,西到陇西
C.北到长城,南到南海
D.北到长城,南到广州
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由郡、县、乡、里组成的郡县制,是春秋战国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政治体制。它和西周分封制的区别,主要是:一、封国的君位和贵族职位都是世袭的,而郡守、县令则可以随时由朝廷任免;二、郡县必须直接接受朝廷的命令和监督,而封国对王朝则不一定。
——摘编自《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郡县制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影响。
材料二 秦朝铜权上的铭文拓片和《琅琊刻石·始皇颂诗》节选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秦朝铜权 铭文拓片 皇帝之功,勤劳本事……器械一量,同书文字……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功盖五帝,泽及牛马 ——李斯等《琅琊 刻石·始皇颂诗》
(2)材料二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史料,请提取其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
材料三 毛泽东曾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有名的皇帝……因为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不搞国中之国,而用集权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几年一换,不用世袭制度。”
材料四 秦王怀贪鄙(贪婪卑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贾谊《过秦论》
(3)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毛泽东和贾谊分别对秦始皇持什么态度。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B层 思维进阶:
11.(2022 泉州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出现真正大一统的帝国。秦始皇很以大一统自豪。他的臣下歌颂他说:“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史记 秦始皇本纪》)这不是吹牛,这是写实。秦的统一是真实的统一,是空前的。
——摘编自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
(1)根据材料,简述大一统帝国建立的时间。
(2)小历同学认为,秦的措施有效地巩固了秦朝的统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 请简要说明理由。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素养导学:
唯物史观:通过分析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原因,认识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人民的愿望,是历史的进步。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通过识读图片和文字史料,掌握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影响。
时空观念:了解秦朝的疆域四至。
知识构建:
一、秦灭六国
“秦王扫六合”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完成于哪一年 该事件完成有什么意义
1.事件:秦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全国。
2.时间:公元前221年。
3.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思维导引:秦国是东周的一个诸侯国;它灭六国,统一全国后称为秦朝。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材料中“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主要是指什么制度 秦朝时该制度在地方上的具体表现及作用是什么
1.制度:中央集权制度。
2.地方:实行郡县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思维导引: 秦国商鞅变法是确立县制;秦朝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文化 统一文字,制定小篆作为通用文字
经济 统一货币,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交通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开凿灵渠
军事 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四、秦朝的疆域
史料研习: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中国历史十五讲》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朝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其施行的许多措施对后世影响深远。
【任务一】【天降大任促统一】
材料一 秦国行新法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成为第一强国。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秦王嬴政任用许多能干的人……李斯原来是楚国一个小吏,被秦王拜为客卿……王翦是秦国名将,嬴政因为未采纳王翦的意见,用人失当,伐楚失败,就亲自赶到王翦家,当面检讨,再三请求他率兵伐楚。
(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秦王实现一统天下的具体原因。
答:人民渴望安定的生活,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统一六国的条件;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和善于用人。(写出两点即可)
【任务二】【创新制度固统一】
【教材再开发→重点图片】
(2)结合所学知识,给任务二拟一个恰当的标题: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3)将图示秦朝的执政举措归类。(填写序号)属于“政治领域”的是③;属于“经济领域”的是①②;属于“文化领域”的是④。
【任务三】【泽被后世倡统一】
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位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朝代。
(4)依据材料,指出翦伯赞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并概括其主要依据。
答:评价: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位杰出人物。依据: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创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朝代。
A层 课堂达标:
1.(2022·重庆期中)“天下之统一,势也。”历史上,秦统一“天下”发生在下面年代尺中的 (A)
2.农历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B)
A.中央集权
B.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独断性和随意性
D.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3.(2022·邵阳期末)下图是秦朝的四方古印章,其中掌管监察事务的大臣使用的印章是 (C)
4.秦朝的郡县制管理链不长,上级对下级可以进行有效管理,不会出现顾此失彼之弊。郡县政府成为中央政府的执行机构,是中央机构的延长之手,中央指挥郡县如“身之使臂”“治天下如运诸掌然”。这表明郡县制的设立 (C)
A.消除了地方的割据隐患
B.提高了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
C.有助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D.成为历代地方行政模式的典范
5.如图所示文物的名字是“秦代十二字砖”,砖上刻有“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的字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块方砖上的文字应该是 ( C )
A.金文 B.行书 C.小篆 D.楷书
6.(2022 宁夏中考)《史记》记载:“秦钱半两,重为其文。”近年来各地出土的“半两”钱数量多且形制、重量、厚度基本一致。据此可知 (D)
A.秦始皇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B.“半两”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政府铸币
C.秦始皇统一全国度量衡制度
D.“半两”钱作为秦朝法定货币在全国流通
7.(2022·盐城期中)秦始皇下令全国“车同轨”并修建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长约700千米,仅用两年半时间即修通。这主要得益于 (C)
A.人口数量的增长 B.铁制工具的出现
C.国家体制的作用 D.筑路技术的提高
8.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你知道秦时长城的起止点是哪里吗 (C)
A.东起临洮,西到辽西
B.西到陇西,东到辽东
C.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D.西起临洮,东到东海
9.(2022 天津期中)秦统一后不断开疆拓土,最终建成一个庞大的帝国。关于秦朝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东到辽东,西到陇西
C.北到长城,南到南海
D.北到长城,南到广州
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由郡、县、乡、里组成的郡县制,是春秋战国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政治体制。它和西周分封制的区别,主要是:一、封国的君位和贵族职位都是世袭的,而郡守、县令则可以随时由朝廷任免;二、郡县必须直接接受朝廷的命令和监督,而封国对王朝则不一定。
——摘编自《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郡县制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影响。
答:特点: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郡县官吏须服从中央统一调动,接受中央监督。影响:皇帝和朝廷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材料二 秦朝铜权上的铭文拓片和《琅琊刻石·始皇颂诗》节选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秦朝铜权 铭文拓片 皇帝之功,勤劳本事……器械一量,同书文字……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功盖五帝,泽及牛马 ——李斯等《琅琊 刻石·始皇颂诗》
(2)材料二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史料,请提取其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
答: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秦始皇)自称皇帝,统一六国;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
材料三 毛泽东曾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有名的皇帝……因为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不搞国中之国,而用集权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几年一换,不用世袭制度。”
材料四 秦王怀贪鄙(贪婪卑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贾谊《过秦论》
(3)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毛泽东和贾谊分别对秦始皇持什么态度。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答:毛泽东对秦始皇持肯定态度;贾谊对秦始皇持否定态度。我们要全面、客观、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
B层 思维进阶:
11.(2022 泉州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出现真正大一统的帝国。秦始皇很以大一统自豪。他的臣下歌颂他说:“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史记 秦始皇本纪》)这不是吹牛,这是写实。秦的统一是真实的统一,是空前的。
——摘编自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
(1)根据材料,简述大一统帝国建立的时间。
答:公元前221年。
(2)小历同学认为,秦的措施有效地巩固了秦朝的统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 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同意。理由:秦朝建立以后统一度量衡,度量衡的统一,便利了经济发展。秦朝建立以后,统一文字,规定以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秦统一文字,对于中央集权国家政令的统一、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秦统一全国后,秦始皇规定以秦国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为标准样式,统一货币。统一货币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