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2023-2024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2023-2024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02 00:18:58

文档简介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目标导学
1.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以及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
2.掌握《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并理解其危害
3.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知识构建: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1.填写图示,明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背景)。
史料研习
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我们可以希望俄、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将更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
——1854年2月英国克
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2.完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相关内容。
《天津条约》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北京条约》 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增加赔款额
思维导引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是《天津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的是《北京条约》。
二、侵华罪行
1.右图圆明园被烧毁发生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发动这场战争并实施这一罪行的是英国和法国。
2.史料中与俄国一起参与调停的另外一个国家是美国。
“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俄国通过一系列
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马克思
三、战争影响
1.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英、法、美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 俄国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思维导引 在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
   两次鸦片战争已湮没在历史尘埃中。为牢记历史,某校学生进行“19世纪中期清政府反侵略斗争之殇”的探究。
任务一【殇·事】
【教材再开发→重点地图】
(1)示意图反映的是哪两次“殇”事 比较两次“殇”事的入侵路线,指出异同点。
答:上图:鸦片战争;下图:第二次鸦片战争。
相同:都是沿着东南沿海由南向北入侵;
不同:鸦片战争没有侵入北京,第二次鸦片战争攻入北京。
任务二 【殇·果】
(2)根据提示分别写出一例相应的史实,从而揭示“殇”事给中国带来的“殇”果。
答:英国割占香港岛,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①俄国共割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任意一例即可);②向英国赔款2 100万银元(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③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任务三 【殇·因】
  战争是交战双方力量的较量,而经济实力是一切力量的基础,它不仅制约着政治、军事力量,而且也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胜利。道光帝不论在禁烟问题上还是战争问题上都没有一贯的坚定的方针……大刀、长矛,还有中弹则破的木帆船,如何拼得过先进的枪炮,八旗兵骄奢淫逸,酗酒赌博的作风严重;长期闭关锁国,边防驻守防御更是薄弱。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反“殇”事失败的原因。(不得摘抄原文,举出两例即可)
答:经济实力落后、统治者昏庸愚味且立场不坚定、武器落后、士兵作风败坏、边防防御薄弱。(两例即可)
A层 基础必会
1.(2022·潮州期末)《给葛罗男爵先生的训令》(1857年5月9日)中说道:“因而我们所想修订的正是为了要在更大的程度上,为我们的商业打开通向天朝帝国(清朝统治下的中国)的道路。”据此,可以判断出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C)
A.鸦片战争中割占香港岛,建立了据点
B.广东水师搜查商船“亚罗号”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D.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被处死
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使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的不平等条约是 (B)
A.《虎门条约》   B.《天津条约》
C.《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D.《北京条约》
3.(2022·临沂期中)奕?给咸丰的奏折中写道:“夷人带有马步数千名,前赴海淀一带,将圆明园三山等处宫殿烧毁。臣登高瞭望,痛心惨目……”奏折中痛心惨目的史实是 (B)
A. 俄国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俄国侵入长江中下游地区
D.签订《天津条约》
4.(2022 绵阳月考)“金瓯”在古代是疆土之意,历朝统治者都希望“金瓯永固”,但在近代却出现了“金瓯已缺总须补”的情况。《北京条约》的签订使我国“金瓯”缺掉的一块是 (B)
A.香港岛 B.九龙司
C.台湾岛 D.钓鱼岛
5.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沙俄侵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如图)。其中,通过《北京条约》和《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的是 (D)
A.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B.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
C.香港及九龙司地方一区
D.巴勒喀什池以东,喀什噶尔、伊犁以北
B层 能力进阶
6.从下面结构图中,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D)
A.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
B.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工业革命后英国开始疯狂走私鸦片
D.19世纪中期中国的落后与屈辱
7.(2022·青岛中考改编)综合下表信息,得出的结论符合这一时期史实的是 (B)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天津条约》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 《瑷珲条约》中俄国割占中国领土60多万平方千米
A.清朝主动开放力度加强
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清朝通商口岸日益减少
D.列强侵略是为割占领土
8.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相继侵入中国。但是,它们不满足已经取得的特权和利益,蓄意加紧侵犯中国主权,进行经济掠夺。重温国耻,探究以下问题。
【疯狂抢劫】
  一个英国军官从一座有500尊神像的庙里掠得一尊金佛像,可值1 200英镑。一个法国军官抢劫了价值60万法郎的财物。法军总司令孟托邦的儿子掠得的财宝可值30万法郎,装满了好几辆马车。一个名叫赫利思的英军二等带兵官,一次即从园内窃得两座金佛塔(均为三层,一座高7英尺,一座高6.4英尺)及其他大量珍宝,找了7名壮夫替他搬运回军营。该人因在圆明园劫掠致富,享用终身,得了个“中国詹姆”的绰号。
(1)材料中大肆抢掠的情形发生在哪次侵华战争中 简述这次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答: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领土沦丧】
中国领土沦丧大事记(部分)
时间 史实
1858年 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广大地区,面积6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为该国侵占,并逼迫腐败无能的清王朝签订《瑷珲条约》加以承认
1860年 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千米国土为该国侵占,事后逼清王朝签订《北京条约》加以承认
1864年 自沙宾达巴哈起至葱岭止44万多平方千米国土为该国侵占,该国逼清王朝订立条约加以承认
(2)大事记中记载的“该国”指哪一个国家 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指出除大事记中涉及条约外,该国还与中国签订了哪些条约 (列举一例即可)
答:俄国;《尼布楚条约》、中俄《改订条约》等。
(3)通过探究,你能得出哪些历史感悟
答: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C层 创新挑战
9.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有学者对第二次鸦片战争做出如下解说:
①《南京条约》,难填欲壑 ②修约要求,毫无根据 ③公使驻北京问题 ④进入广州城问题…… ⑤“亚罗号事件” ⑥广州的沦陷和抗战 ⑦天津的条约谈判 ⑧北塘、大沽的失陷 ⑨圆明园,万劫不复 ⑩九龙司,租而后割
——摘编自蒋孟引《第二次鸦片战争》
(1)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以上解说中,哪些属于原因分析 哪些属于过程分析
答:①-⑤属于原因分析;⑥-⑩属于过程分析。
(2)请选择材料中的一项或者多项信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第二次鸦片战争进行解说。(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解说条理清楚)
答:例1:观点: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继续:①从背景及西方列强的根本目的看,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列强不满足于鸦片战争所获得的权益。
②从战争的结果看,清政府被打败,被迫签订了新的不平等条约,满足了战前列强修约的要求。
③从战争的发动者看,实际上仍以英国为主,这也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扩大:①侵略区域扩大:鸦片战争只是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从沿海一直侵入北京。
②开放通商口岸增多:鸦片战争开放通商口岸五处,第二次鸦片战争增开十处。
③破坏了中国更多的主权:鸦片战争破坏了中国的主权独立以及关税自主权和司法权,允许外国领事进驻通商口岸;第二次鸦片战争外国公使进驻清朝都城北京,可直接与清政府交涉,还取得了在长江自由航行商船和军舰等特权。
例2:观点: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政治上,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清朝统治者投靠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他们的附庸与工具。
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沿海各省,并深入中国内地,方便了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使中国受到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
外交上,外国公使驻京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影响和控制。
(从其他角度总结论点展开阐述,言之有理也可)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目标导学
1.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以及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
2.掌握《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并理解其危害
3.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知识构建: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1.填写图示,明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背景)。
史料研习
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我们可以希望俄、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将更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
——1854年2月英国克
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2.完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相关内容。
《天津条约》 外国公使进驻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北京条约》 清政府承认《 》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 给英国,增加赔款额
思维导引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是《天津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的是《北京条约》。
二、侵华罪行
1.右图圆明园被烧毁发生于 战争中,发动这场战争并实施这一罪行的是 和 。
2.史料中与俄国一起参与调停的另外一个国家是 。
“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俄国通过一系列
不平等条约割占 。
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马克思
三、战争影响
1.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中国的 进一步加深。
2.英、法、美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 地区; 俄国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思维导引 在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
   两次鸦片战争已湮没在历史尘埃中。为牢记历史,某校学生进行“19世纪中期清政府反侵略斗争之殇”的探究。
任务一【殇·事】
【教材再开发→重点地图】
(1)示意图反映的是哪两次“殇”事 比较两次“殇”事的入侵路线,指出异同点。
任务二 【殇·果】
(2)根据提示分别写出一例相应的史实,从而揭示“殇”事给中国带来的“殇”果。
任务三 【殇·因】
  战争是交战双方力量的较量,而经济实力是一切力量的基础,它不仅制约着政治、军事力量,而且也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胜利。道光帝不论在禁烟问题上还是战争问题上都没有一贯的坚定的方针……大刀、长矛,还有中弹则破的木帆船,如何拼得过先进的枪炮,八旗兵骄奢淫逸,酗酒赌博的作风严重;长期闭关锁国,边防驻守防御更是薄弱。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反“殇”事失败的原因。(不得摘抄原文,举出两例即可)
A层 基础必会
1.(2022·潮州期末)《给葛罗男爵先生的训令》(1857年5月9日)中说道:“因而我们所想修订的正是为了要在更大的程度上,为我们的商业打开通向天朝帝国(清朝统治下的中国)的道路。”据此,可以判断出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
A.鸦片战争中割占香港岛,建立了据点
B.广东水师搜查商船“亚罗号”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D.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被处死
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使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虎门条约》   B.《天津条约》
C.《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D.《北京条约》
3.(2022·临沂期中)奕?给咸丰的奏折中写道:“夷人带有马步数千名,前赴海淀一带,将圆明园三山等处宫殿烧毁。臣登高瞭望,痛心惨目……”奏折中痛心惨目的史实是 ( )
A. 俄国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俄国侵入长江中下游地区
D.签订《天津条约》
4.(2022 绵阳月考)“金瓯”在古代是疆土之意,历朝统治者都希望“金瓯永固”,但在近代却出现了“金瓯已缺总须补”的情况。《北京条约》的签订使我国“金瓯”缺掉的一块是 ( )
A.香港岛 B.九龙司
C.台湾岛 D.钓鱼岛
5.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沙俄侵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如图)。其中,通过《北京条约》和《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的是 ( )
A.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B.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
C.香港及九龙司地方一区
D.巴勒喀什池以东,喀什噶尔、伊犁以北
B层 能力进阶
6.从下面结构图中,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 )
A.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
B.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工业革命后英国开始疯狂走私鸦片
D.19世纪中期中国的落后与屈辱
7.(2022·青岛中考改编)综合下表信息,得出的结论符合这一时期史实的是 ( )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天津条约》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 《瑷珲条约》中俄国割占中国领土60多万平方千米
A.清朝主动开放力度加强
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清朝通商口岸日益减少
D.列强侵略是为割占领土
8.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相继侵入中国。但是,它们不满足已经取得的特权和利益,蓄意加紧侵犯中国主权,进行经济掠夺。重温国耻,探究以下问题。
【疯狂抢劫】
  一个英国军官从一座有500尊神像的庙里掠得一尊金佛像,可值1 200英镑。一个法国军官抢劫了价值60万法郎的财物。法军总司令孟托邦的儿子掠得的财宝可值30万法郎,装满了好几辆马车。一个名叫赫利思的英军二等带兵官,一次即从园内窃得两座金佛塔(均为三层,一座高7英尺,一座高6.4英尺)及其他大量珍宝,找了7名壮夫替他搬运回军营。该人因在圆明园劫掠致富,享用终身,得了个“中国詹姆”的绰号。
(1)材料中大肆抢掠的情形发生在哪次侵华战争中 简述这次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领土沦丧】
中国领土沦丧大事记(部分)
时间 史实
1858年 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广大地区,面积6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为该国侵占,并逼迫腐败无能的清王朝签订《瑷珲条约》加以承认
1860年 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千米国土为该国侵占,事后逼清王朝签订《北京条约》加以承认
1864年 自沙宾达巴哈起至葱岭止44万多平方千米国土为该国侵占,该国逼清王朝订立条约加以承认
(2)大事记中记载的“该国”指哪一个国家 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指出除大事记中涉及条约外,该国还与中国签订了哪些条约 (列举一例即可)
(3)通过探究,你能得出哪些历史感悟
C层 创新挑战
9.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有学者对第二次鸦片战争做出如下解说:
①《南京条约》,难填欲壑 ②修约要求,毫无根据 ③公使驻北京问题 ④进入广州城问题…… ⑤“亚罗号事件” ⑥广州的沦陷和抗战 ⑦天津的条约谈判 ⑧北塘、大沽的失陷 ⑨圆明园,万劫不复 ⑩九龙司,租而后割
——摘编自蒋孟引《第二次鸦片战争》
(1)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以上解说中,哪些属于原因分析 哪些属于过程分析
(2)请选择材料中的一项或者多项信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第二次鸦片战争进行解说。(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解说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