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钟加分练(一)(第一单元)
A层 基础达标
1.1833年英国第一任驻华商务监督前往中国,他的主要使命是设法将英国商业扩展到广州以外的其他地区。依据材料,英国对中国政策的主要目标是 (C)
A.获取战争赔款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市场 D.控制中国海关
2.(2022·济南期中)鸦片战争中钦差大臣琦善认为:“该夷船坚炮利,长于水战”“所恃者大炮,其所畏者亦唯大炮”。就派人在山海关一带收集到了数尊炮,可还是明朝时期制造的土炮。可见,鸦片战争清军失败的原因之一是 (A)
A.武器落后 B.鸦片泛滥
C.政治腐败 D.经济腐败
3.1854年,《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中称“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英国为了达到修约目的,对中国采取了什么手段 (B)
A.进行鸦片走私
B.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C.火烧圆明园
D.制造“亚罗号事件”
4.(2022·佛山期末)英法联军司令额尔金的私人秘书说:“圆明园原是清帝的一个统治中枢……焚毁圆明园,对于清帝的骄倨和情感两方面,定是一个大打击。”这反映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的目的是 (A)
A.迫使清帝屈服
B.掩盖掠夺行径
C.继续进行战争
D.破坏中国文化
5.(2022·揭阳期中)太平天国打破了清朝的统治机器,爱新觉罗氏的皇权陷于衰落,不可能再建立起集权的中央政府,从而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权力。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B)
A.维护了人民利益 B.打击了清朝统治
C.具有反侵略性质 D.破坏了社会经济
B层 素养提升
6.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是一个勤政图治而无显著治绩的皇帝,然而他又是一个颇为知名的皇帝,因为他碰上了中国划时代剧变的战争,他是这场战争的头号当事人。这里所说的“剧变”是指 (B)
A.中国丧失大量土地
B.中国社会性质变化
C.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D.开启中国赔款恶例
7.前人将历史载于书信,后人用书信打开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书信一】 经过和这么大一个国家开放贸易十年之久……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年……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
——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给家人的信
【书信二】 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我们两国共享之荣耀。
——1861年法国上尉巴特勒给雨果的书信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1861年雨果给法国上尉巴特勒的回信
【书信三】 中国同意打开门户,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添加几个新港口那么简单……而是绝对和彻底地打开了它辽阔版图的每一个角落。它同意我们的汽船可以在中部的大河沿河而上。它还同意,如果我们愿意,可以在北京开设使馆。
——美国驻华公使瑞德·威廉给友人的书信
(1)依据【书信一】,说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的理由。
答:两次鸦片战争的目的和性质是一致的。
(2)【书信二】中的“这次远征行动”指的是哪一次历史事件 “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表达了雨果对哪两个国家的强烈谴责
答: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
(3)联系【书信三】的内容,说说列强因“这次远征行动”与清政府签订了哪些条约。这些条约有何共同危害
答:条约:《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北京条约》等。危害: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层 拓展延伸
8.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清政府的剥削和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的农民阶级进行了抗争。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农民运动史上的高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八年级某班同学对近代中国某一历史事件的描述。
●工业文明外力冲击下社会矛盾的产物
●农民阶级的救亡图存运动
●以基督教文明与中华本土文明相融合为特点
●以反清革命作为斗争目标
●在上海遭遇华尔的洋枪队
材料二
材料三 农民处于社会最底层,深受剥削和压迫,有着强烈的革命性;但是,农民阶级受落后的小农经济和分散的个体生产方式的影响,具有分散性、落后性等阶级局限性。因此“农民可能充当一种极端保守的角色,也可能充当一种具有高度革命性的角色”。
——摘自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以基督教文明与中华本土文明相融合”而创立的组织。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怎样的时代特征
答:拜上帝会。既反封建又反侵略。
(2)材料二中图一文件有着怎样的历史作用 图二文件在内容上有什么特点
答:历史作用:《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特点: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太平天国运动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农民的两种不同的“角色”。
答:革命性: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提出反封建革命纲领,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保守性:农民阶级具有分散性、落后性等阶级局限性,没有科学理论指导;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最终发生天京事变。一刻钟加分练(一)(第一单元)
A层 基础达标
1.1833年英国第一任驻华商务监督前往中国,他的主要使命是设法将英国商业扩展到广州以外的其他地区。依据材料,英国对中国政策的主要目标是 ( )
A.获取战争赔款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市场 D.控制中国海关
2.(2022·济南期中)鸦片战争中钦差大臣琦善认为:“该夷船坚炮利,长于水战”“所恃者大炮,其所畏者亦唯大炮”。就派人在山海关一带收集到了数尊炮,可还是明朝时期制造的土炮。可见,鸦片战争清军失败的原因之一是 ( )
A.武器落后 B.鸦片泛滥
C.政治腐败 D.经济腐败
3.1854年,《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中称“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英国为了达到修约目的,对中国采取了什么手段 ( )
A.进行鸦片走私
B.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C.火烧圆明园
D.制造“亚罗号事件”
4.(2022·佛山期末)英法联军司令额尔金的私人秘书说:“圆明园原是清帝的一个统治中枢……焚毁圆明园,对于清帝的骄倨和情感两方面,定是一个大打击。”这反映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的目的是 ( )
A.迫使清帝屈服
B.掩盖掠夺行径
C.继续进行战争
D.破坏中国文化
5.(2022·揭阳期中)太平天国打破了清朝的统治机器,爱新觉罗氏的皇权陷于衰落,不可能再建立起集权的中央政府,从而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权力。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 )
A.维护了人民利益 B.打击了清朝统治
C.具有反侵略性质 D.破坏了社会经济
B层 素养提升
6.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是一个勤政图治而无显著治绩的皇帝,然而他又是一个颇为知名的皇帝,因为他碰上了中国划时代剧变的战争,他是这场战争的头号当事人。这里所说的“剧变”是指 ( )
A.中国丧失大量土地
B.中国社会性质变化
C.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D.开启中国赔款恶例
7.前人将历史载于书信,后人用书信打开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书信一】 经过和这么大一个国家开放贸易十年之久……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年……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
——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给家人的信
【书信二】 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我们两国共享之荣耀。
——1861年法国上尉巴特勒给雨果的书信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1861年雨果给法国上尉巴特勒的回信
【书信三】 中国同意打开门户,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添加几个新港口那么简单……而是绝对和彻底地打开了它辽阔版图的每一个角落。它同意我们的汽船可以在中部的大河沿河而上。它还同意,如果我们愿意,可以在北京开设使馆。
——美国驻华公使瑞德·威廉给友人的书信
(1)依据【书信一】,说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的理由。
(2)【书信二】中的“这次远征行动”指的是哪一次历史事件 “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表达了雨果对哪两个国家的强烈谴责
(3)联系【书信三】的内容,说说列强因“这次远征行动”与清政府签订了哪些条约。这些条约有何共同危害
C层 拓展延伸
8.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清政府的剥削和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的农民阶级进行了抗争。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农民运动史上的高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八年级某班同学对近代中国某一历史事件的描述。
●工业文明外力冲击下社会矛盾的产物
●农民阶级的救亡图存运动
●以基督教文明与中华本土文明相融合为特点
●以反清革命作为斗争目标
●在上海遭遇华尔的洋枪队
材料二
材料三 农民处于社会最底层,深受剥削和压迫,有着强烈的革命性;但是,农民阶级受落后的小农经济和分散的个体生产方式的影响,具有分散性、落后性等阶级局限性。因此“农民可能充当一种极端保守的角色,也可能充当一种具有高度革命性的角色”。
——摘自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以基督教文明与中华本土文明相融合”而创立的组织。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怎样的时代特征
(2)材料二中图一文件有着怎样的历史作用 图二文件在内容上有什么特点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太平天国运动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农民的两种不同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