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核心必备
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用途与功能:商朝以后,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更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其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2)典型代表: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3)制作工艺高超:
①成分:铜、锡、铅。
②方法:泥范铸造法。
2.甲骨文记事:
(1)含义: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发现: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3)记载: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4)意义: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3.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1)造字特点: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
(2)影响: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易错字:司母戊鼎、祭祀、权力
建思维:
基础必练
1.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精神文明的表征是甲骨文的应用,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则是 (C)
A.打制石器 B.原始陶器
C.青铜铸造 D.瓷器烧制
【解析】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青铜器和甲骨文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的文明。
2.(2023·驻马店期中)《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这反映了 (D)
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
B.铁农具的制造技术
C.金文的形成与发展
D.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解析】“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大意是说金器制造(其实是指铜)的比例,六成铜一成锡混合,是制造钟鼎这样的礼器的做法,因此材料反映了青铜器的铸造工艺,D正确,B排除;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A排除;金文是商周时期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C排除。
3.下图所示文物又称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
之宝”的美誉。现为国家级文物,2002年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
该文物 (C)
A.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B.由一位著名的工匠独立铸造
C.是商代铸造的一种青铜礼器
D.现在已被列入出国展览名单
【解析】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功能由食器发展到礼器。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铸造这样硕大的器物,需要很多人协同合作才能完成;目前,司母戊鼎是中国永久禁止出国展览的国宝之一。
4.商代卜辞有这样的记载:“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 其自东来雨 其自北来雨 其自南来雨 ”此卜辞刻在 (A)
A.龟甲或兽骨上 B.丝帛上
C.竹简或木牍上 D.宣纸上
【解析】据所学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题干商代卜辞刻在龟甲或兽骨上,A符合题意。
5.(2023·武汉期末)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带有文字的甲骨有十多万片,甲骨上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其中一片甲骨写道:“王(商王武丁)占(占卜)曰:有崇(灾害)!其有来艰(危害)。 ……沚(地名)告曰:土方征于我东鄙(边境城邑) ……方亦侵我西鄙田。”该文字说明 (A)
A.商朝战乱频繁 B.商朝雕刻技术精湛
C.商朝经济发达 D.商朝生活困苦艰难
【解析】从题干描述可知,土方围攻商朝东边的城邑,方也侵占了商朝西边的土地,说明商朝战乱频繁。
6.通过下图,可以发现甲骨文 (B)
A.字形不具延续和传承性
B.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C.造字法最主要为假借字
D.文字载体多数是青铜器
【解析】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依此判断,A、C、D均表述错误。
能力提升
7.2021年,四川三星堆遗址再次因出土的青铜神树、纵目青铜面具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文物而引起广泛关注。该遗址其实也发现了如青铜尊、青铜鼎、玉璋、玉琮、玉璧等与黄河流域一致的文物,而浙江良渚遗址也曾出土了与之造型相似的玉琮。以上现象说明 (B)
A.古蜀文化相对先进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审美观念趋向同一
D.南北文化渐趋一致
【解析】三星堆遗址既出土了与中原王朝类似的青铜器和玉璋、玉琮、玉璧等,又有独特的青铜神像、面具、神树等,表明三星堆文化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地域特征鲜明的文化之一。
8.利簋铭文中有“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克昏夙有商……”的记载;《尚书》中有“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等语。这说明史料(A)
A.能够相互印证 B.难免自相矛盾
C.经常难辨真假 D.多为史学著作
【解析】“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克昏夙有商”意思是:周武王征伐商朝时,在一个吉利的甲子日清晨,武王战胜纣王并占有了他的国土和政权。“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意思是说:甲子日,天蒙蒙亮,周武王清晨率领军队来到商朝国都城郊的牧野。这两段材料都与牧野之战有关,而且能够相互印证。
9.青铜铸就,甲骨绘成。夏商周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材料一 《周礼》记载,贵族在使用青铜礼器的种类、数量上都有严格的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
——摘编自《周礼》
材料二 这件青铜器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经研究考证, 铸造这件青铜器至少需要 1 000 千克以上的原料, 而且需要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
——国家博物馆某青铜器简介
材料三 在河南安阳殷墟、陕西、山东等地出土了大量商周时代甲骨,其中商代有字甲骨约15万片,单字计4 400个以上,已经识别的字在1 500个以上。
——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通过材料一信息,可见此时青铜器的最大功能是什么
答:功能:礼器,更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其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2)材料二中青铜器的名称是什么 青铜器的制作采用了什么工艺 其主要成分是哪三种金属
答:司母戊鼎;“泥范铸造法”;铜、锡、铅。
(3)材料三中提到的“字”叫什么 这些“字”有什么价值
答: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解析】第(1)题,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青铜器和甲骨文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的文明。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更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其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第(2)题,根据“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可判断是司母戊鼎;商周时期的工匠已经准确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青铜铸造采用“泥范铸造法”。第(3)题,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核心必备
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用途与功能:商朝以后,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 ,更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其类型和数量反映了 和严格的 。
(2)典型代表: 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3)制作工艺高超:
①成分:铜、锡、铅。
②方法:泥范铸造法。
2.甲骨文记事:
(1)含义:甲骨文是中国 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发现:1899年,清朝人 首次发现甲骨文。
(3)记载: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涉及 、 、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4)意义: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 、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开始。
3.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1)造字特点:甲骨文使用 、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
(2)影响: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易错字:司母戊鼎、祭祀、权力
建思维:
基础必练
1.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精神文明的表征是甲骨文的应用,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则是 ( )
A.打制石器 B.原始陶器
C.青铜铸造 D.瓷器烧制
2.(2023·驻马店期中)《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这反映了 ( )
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
B.铁农具的制造技术
C.金文的形成与发展
D.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3.下图所示文物又称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
之宝”的美誉。现为国家级文物,2002年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
该文物 ( )
A.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B.由一位著名的工匠独立铸造
C.是商代铸造的一种青铜礼器
D.现在已被列入出国展览名单
4.商代卜辞有这样的记载:“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 其自东来雨 其自北来雨 其自南来雨 ”此卜辞刻在 ( )
A.龟甲或兽骨上 B.丝帛上
C.竹简或木牍上 D.宣纸上
5.(2023·武汉期末)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带有文字的甲骨有十多万片,甲骨上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其中一片甲骨写道:“王(商王武丁)占(占卜)曰:有崇(灾害)!其有来艰(危害)。 ……沚(地名)告曰:土方征于我东鄙(边境城邑) ……方亦侵我西鄙田。”该文字说明 ( )
A.商朝战乱频繁 B.商朝雕刻技术精湛
C.商朝经济发达 D.商朝生活困苦艰难
6.通过下图,可以发现甲骨文 ( )
A.字形不具延续和传承性
B.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C.造字法最主要为假借字
D.文字载体多数是青铜器
能力提升
7.2021年,四川三星堆遗址再次因出土的青铜神树、纵目青铜面具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文物而引起广泛关注。该遗址其实也发现了如青铜尊、青铜鼎、玉璋、玉琮、玉璧等与黄河流域一致的文物,而浙江良渚遗址也曾出土了与之造型相似的玉琮。以上现象说明 ( )
A.古蜀文化相对先进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审美观念趋向同一
D.南北文化渐趋一致
8.利簋铭文中有“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克昏夙有商……”的记载;《尚书》中有“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等语。这说明史料( )
A.能够相互印证 B.难免自相矛盾
C.经常难辨真假 D.多为史学著作
9.青铜铸就,甲骨绘成。夏商周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材料一 《周礼》记载,贵族在使用青铜礼器的种类、数量上都有严格的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
——摘编自《周礼》
材料二 这件青铜器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经研究考证, 铸造这件青铜器至少需要 1 000 千克以上的原料, 而且需要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
——国家博物馆某青铜器简介
材料三 在河南安阳殷墟、陕西、山东等地出土了大量商周时代甲骨,其中商代有字甲骨约15万片,单字计4 400个以上,已经识别的字在1 500个以上。
——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通过材料一信息,可见此时青铜器的最大功能是什么
(2)材料二中青铜器的名称是什么 青铜器的制作采用了什么工艺 其主要成分是哪三种金属
(3)材料三中提到的“字”叫什么 这些“字”有什么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