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2023-2024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2023-2024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01 21:38:04

文档简介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核心必备
1.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从镐京东迁洛邑,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前期被称为春秋时期,一般是指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
(2)标志: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2.王室衰微:
(1)背景:春秋时期社会动荡,分封制逐步瓦解。
(2)表现: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已无力控制诸侯,地位下降。诸侯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大的诸侯势力崛起。他们竞相称霸,周天子地位实际上被取代。
3.诸侯争霸:
(1)战争性质——争霸。 
(2)春秋霸主: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
(3)旗号(名义):“尊王攘夷”(或者“尊天子,攘四夷”)。
(4)诸侯争霸的利弊:
①消极影响: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②积极影响: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融;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局部统一。
易错字:洛邑、尊王攘夷、齐桓公、秦穆公、民族交融。
建思维:
基础必练
1.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例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大力士姓牛,名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B)
A.夏商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解析】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B正确;夏商周时期尚未出现牛耕技术,排除A;战国和秦汉时期晚于春秋时期,排除C、D。
2.(2023·重庆期末)生产发展离不开工具的革新。下列古代生产工具中,代表了春秋时期较高发展水平的是 (D)
【解析】打制石器和骨耜是原始社会的劳动工具。青铜铲是商周时期一种农业生产工具,它不仅可以用于挖沟掘土,也可以用于除草播种。春秋时期,我国开始使用铁农具,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3.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再世袭。这表明什么制度遭到瓦解 (D)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奴隶制 D.分封制
【解析】结合材料内容可知,春秋时期,分封制遭到瓦解。
4.《左传》记载:周平王去世时,丧葬费筹集不出来,继位的周桓王只得派人去鲁国,乞求鲁国出些;周顷王是东周第七代王,当时直接管辖的地区已缩小,王室一贫如洗。材料反映的是 (D)
A.分封制逐步瓦解 B.诸侯争霸
C.诸侯不再听从王命 D.周王室衰微
【解析】题干材料显示周王室财政陷入困境,直接管辖区域缩小,统治力大减,反映出周王室的衰微。
5.春秋时期,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 (A)
A.齐桓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楚庄王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齐桓公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6.据史料记载:春秋争霸战争中,山东诸小国为齐所并,河北、山西诸小国为晋所并,江淮、汉水诸小国为楚所并,西北诸小国为秦所并,使春秋初年百十个国家,缩减成几个大国。史料表明 (B)
A.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B.完成了局部统一
C.周王室强化了对诸侯国的控制
D.社会呈现出稳定局面
【解析】阅读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由春秋初年百十个国家,缩减成几个大国,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7.春秋时期有众多的诸侯国。各诸侯国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以“尊王攘夷”为名义进行征战。关于这些“征战”,正确的认识是 (C)
A.促进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B.维护了周天子的地位和权威
C.促进了民族交融,华夏观念最终形成
D.“争战”的目的是篡夺周天子的“天子”之位
【解析】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是为了称霸中原,号令诸侯,而不是为了篡位。春秋时期,大的诸侯势力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诸侯争霸的消极影响是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诸侯争霸的积极影响是促进了民族交融,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局部统一。
能力提升
8.“礼崩乐坏”指井田制、分封制、社会等级等奴隶制度在东周时期的崩溃和瓦解,且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增多。下列关于“礼崩乐坏”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战争多针对周边少数民族
B.周王室的衰微是根本原因
C.这一时期诸侯国数量增多
D.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
【解析】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是指礼乐制度逐步走向解体,战争多发生于诸侯国之间;周王室衰微是表现,而非实质原因;随着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的持续,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少;春秋时期铁犁牛耕出现并得到推广,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各项制度的崩溃和瓦解。
9.《剑桥插图中国史》曾这样描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为了加强对人民和土地的控制,统治者也尝试新的统治技巧,他们越来越多地委任自己的官员,而不是把权力交付给世袭的地位较低的领主。”这里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B)
A.中央集权制的出现  B.分封制的瓦解
C.郡县制的彻底崩坏  D.西周王室衰微
【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并派官吏进行管理,由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因此分封制逐步瓦解。
10.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遗存话经济】
(1)从这些历史遗存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得到了怎样的发展
答: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已经出现,冶铁业出现,牛得到驯服,牛耕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金属货币开始广泛流通。
【图册话争霸】
(2)这两幅图片绘制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故事,图片中的两位霸主争霸的目的是什么 在他们争霸的过程中,大多采用了什么名义
答:称霸中原,号令诸侯。“尊王攘夷”。
(3)请你说一说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背景。
答: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崛起,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展开争霸战争。
(4)有人说:“春秋争霸给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百害而无一利。”请说一说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答:这种观点是片面的。虽然春秋争霸给人们和社会带来了灾难,但是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如: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有利于区域性的统一和民族交融,还促进一些诸侯国进行改革,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解析】第(1)题,依据图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已经出现,冶铁业出现,牛得到驯服,牛耕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金属货币开始广泛流通。第(2)题,齐桓公称霸和晋文公称霸都是打着“尊王攘夷”的名义,其目的是称霸中原,号令诸侯。第(3)题,春秋时期,周王势力衰落,诸侯开始了争霸战争,图四、图五中历史人物便是这一时期先后出现的两位霸主。第(4)题是开放性题目,题中观点是片面的。结合所学知识,虽然春秋争霸给人们和社会带来了灾难,但是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如: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有利于区域性的统一和民族交融;还促进一些诸侯国进行改革,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核心必备
1.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公元前 年,周平王将国都从镐京东迁 ,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前期被称为春秋时期,一般是指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
(2)标志: 和 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2.王室衰微:
(1)背景:春秋时期社会动荡, 逐步瓦解。
(2)表现: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已无力控制诸侯,地位下降。诸侯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大的诸侯势力崛起。他们竞相称霸, 地位实际上被取代。
3.诸侯争霸:
(1)战争性质—— 。 
(2)春秋霸主: 、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
(3)旗号(名义):“ ”(或者“尊天子,攘四夷”)。
(4)诸侯争霸的利弊:
①消极影响: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②积极影响:促进了各民族间的 ;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局部统一。
易错字:洛邑、尊王攘夷、齐桓公、秦穆公、民族交融。
建思维:
基础必练
1.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例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大力士姓牛,名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 )
A.夏商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2.(2023·重庆期末)生产发展离不开工具的革新。下列古代生产工具中,代表了春秋时期较高发展水平的是 ( )
3.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再世袭。这表明什么制度遭到瓦解 (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奴隶制 D.分封制
4.《左传》记载:周平王去世时,丧葬费筹集不出来,继位的周桓王只得派人去鲁国,乞求鲁国出些;周顷王是东周第七代王,当时直接管辖的地区已缩小,王室一贫如洗。材料反映的是 ( )
A.分封制逐步瓦解 B.诸侯争霸
C.诸侯不再听从王命 D.周王室衰微
5.春秋时期,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 (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楚庄王
6.据史料记载:春秋争霸战争中,山东诸小国为齐所并,河北、山西诸小国为晋所并,江淮、汉水诸小国为楚所并,西北诸小国为秦所并,使春秋初年百十个国家,缩减成几个大国。史料表明 ( )
A.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B.完成了局部统一
C.周王室强化了对诸侯国的控制
D.社会呈现出稳定局面
7.春秋时期有众多的诸侯国。各诸侯国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以“尊王攘夷”为名义进行征战。关于这些“征战”,正确的认识是 ( )
A.促进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B.维护了周天子的地位和权威
C.促进了民族交融,华夏观念最终形成
D.“争战”的目的是篡夺周天子的“天子”之位
能力提升
8.“礼崩乐坏”指井田制、分封制、社会等级等奴隶制度在东周时期的崩溃和瓦解,且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增多。下列关于“礼崩乐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战争多针对周边少数民族
B.周王室的衰微是根本原因
C.这一时期诸侯国数量增多
D.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
9.《剑桥插图中国史》曾这样描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为了加强对人民和土地的控制,统治者也尝试新的统治技巧,他们越来越多地委任自己的官员,而不是把权力交付给世袭的地位较低的领主。”这里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 )
A.中央集权制的出现  B.分封制的瓦解
C.郡县制的彻底崩坏  D.西周王室衰微
10.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遗存话经济】
(1)从这些历史遗存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得到了怎样的发展
【图册话争霸】
(2)这两幅图片绘制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故事,图片中的两位霸主争霸的目的是什么 在他们争霸的过程中,大多采用了什么名义
(3)请你说一说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背景。
(4)有人说:“春秋争霸给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百害而无一利。”请说一说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