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2023-2024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2023-2024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01 21:53:34

文档简介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核心必备
1.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 (即汉高祖)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
2.休养生息政策:
(1)目的:巩固政权 和稳定社会局势。
(2)措施。
①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
②将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
③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3)作用:使汉初的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3.“文景之治”:
(1)时期: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
(2)措施。
①经济上: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
②政治上:重视“以德化民 ”,废除一些严刑峻法;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3)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史称“文景之治”。
易错字: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文景之治。
建思维:
基础必练
1.“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针对于此,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B)
A.加强中央集权 B.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C.“以德化民” D.提倡节俭
【解析】阅读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秦朝的暴政和秦末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西汉初年经济凋敝。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王朝,成为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2.《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此统治者采取的措施是 (B)
A.对外征战 B.休养生息
C.增加徭役 D.焚书坑儒
【解析】西汉建立初年,由于战争的长期破坏,经济萧条,百姓流离失所,西汉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3.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推行的政策是 (B)
A.依法治国 B.以农为本
C.勤俭治国 D.以德化民
【解析】由所学可知,汉文帝提倡以农为本,减轻农民的赋税和徭役,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4.2021年12月14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汉文帝霸陵所在地这一重大考古发现。汉文帝开启了“文景之治”,从下面汉文帝时期发布的几条诏令中,可以看出他的治国理念是 (B)
◆二年九月,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
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
◆十二年三月,岁(每年)劝民种树
◆十三年六月,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
A.减轻农民徭役 B.重视农业生产
C.提倡勤俭治国 D.废除严刑峻法
【解析】材料第一条意思是农业,为天下之本,民生之所倚持,若民众轻本(农事)而以其他末节为生,这样生活就贫贱不能顺从人意;“岁(每年)劝民种树”意思是每年鼓励农民多种树;“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意思是农业是国家的根本,是最大的事情,结合所学,汉文帝和汉景帝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才会发材料中的诏令,因此材料反映出的汉文帝的治国理念是重视农业生产;A、C、D是“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5.汉文帝即位时,有人献千里马,他拒绝接受还下令说:“朕不受献也,其令四方毋求来献。”汉文帝这一做法,表明 (D)
A.注重农业生产,以农为本
B.减轻赋税和徭役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提倡勤俭反对奢侈
【解析】据“汉文帝即位时,有人献千里马,他拒绝接受还下令说:‘朕不受献也,其令四方毋求来献。’”可知,汉文帝这一做法,有利于当时勤俭风气的形成。这表明汉文帝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6.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初至武帝即位的近七十年间,由于国内政治安定,只要不遇水旱之灾,百姓总是家给人足,都国的仓廪堆满了粮食。太仓里的粮食由于陈陈相因,至腐烂而不可食,政府的库房有余财,京师的钱财有千百万,连串钱的绳子都朽断了。这描述的是(D)
A.齐桓首霸 B.战国七雄
C.楚汉之争 D.文景之治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文景时期,社会安定,百姓富足,国家钱粮充盈。结合所学可知,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为“文景之治”。
能力提升
7.“汉文帝以他的仁德修身、治民、理诸侯和安四境,造就了人民之福、国家社稷之福,同时他本人由此赢得了千古赞颂,所以也成就了自身之福。”这句话说明了 (A)
A.统治者的个人德行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B.汉文帝是古代成就最高的皇帝
C.汉文帝建立了汉朝
D.汉文帝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
【解析】材料说明的是汉文帝的个人品德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个人行为也被后世称赞。
8.(2022·安徽模拟)西汉文帝曾立下《薄葬诏》,提出“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使薄葬之风盛行一时;汉景帝阳陵中的陪葬品数量较少且形制简朴,不似秦朝陵墓中的那样气势恢宏。这体现了汉初 (C)
A.彻底摒弃秦朝的政治制度
B.诸侯王严重威胁中央
C.“休养生息”的治国理念
D.“光武中兴”的政治局面
【解析】据材料“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并结合所学可知,与秦朝厚葬相比,汉初实行薄葬,这是汉初统治者爱惜民力的体现,体现了汉初“休养生息”的治国理念。汉初经济凋敝,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以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其中汉文帝和汉景帝在位时期提倡节俭,减轻赋税,出现了“文景之治”的治世局面;汉初制度的特点是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材料主旨是强调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注重节俭,未涉及“诸侯王严重威胁中央”;“光武中兴”是光武帝刘秀时期出现的政治局面。
9.在中国古代,皇帝的勤与惰、明与昏、仁与暴往往和国家的兴与亡有很大的关系。请结合下列有关秦汉时期的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史论话秦亡】
材料一 及至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以弱天下之民……
——贾谊《过秦论》
(1)你认为材料一中“废先王之道”是秦亡的原因吗 你认为秦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不是。秦亡的原因是秦实行暴政。
【观点话治理】
材料二 汉初,一批有识之士经常对汉高祖提出忠告,有人曾说:“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
(2)请概括材料二的观点。基于这种认识,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统治政策
答:“打天下”与“坐天下”不能采用同样的方法。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政策兴汉室】
材料三 (汉文帝)曰:“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
材料四 (汉景帝)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令郡国务劝农桑。”
(3)材料三、四反映的相同思想是什么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文帝、景帝实践这一思想所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使汉朝出现了什么局面
答:以农为本。措施:汉文帝和汉景帝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文景之治”。
【对比谈感悟】
(4)说一说秦亡汉兴给你的感悟与启示。
答: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实行仁政,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得民心者得天下。(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第(1)题,秦始皇统治时期,赋税徭役繁重、刑罚严苛,暴政最终导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秦朝灭亡。因此“废先王之道”不是秦亡的原因,而是秦的暴政。第(2)题,理解材料二中“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可知,材料的观点是“打天下”与“坐天下”不能采用同样的方法;基于这种认识,汉初统治者为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统治,采取的政策是休养生息。第(3)题,依据材料三、四中“农,天下之本”可知,两则材料反映的相同思想是以农为本,其余两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4)题是开放性题目,考查的是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言之有理即可,如: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实行仁政,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得民心者得天下。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核心必备
1.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 (即汉高祖)建立汉朝,定都 ,史称 。
2.休养生息政策:
(1)目的: 和稳定社会局势。
(2)措施。
①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 。
②将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 。
③采取 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3)作用:使汉初的 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3.“文景之治”:
(1)时期: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
(2)措施。
①经济上:注重农业生产,提倡 ,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
②政治上:重视“ ”,废除一些严刑峻法;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3)表现: 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史称“ ”。
易错字: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文景之治。
建思维:
基础必练
1.“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针对于此,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 )
A.加强中央集权 B.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C.“以德化民” D.提倡节俭
2.《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此统治者采取的措施是 ( )
A.对外征战 B.休养生息
C.增加徭役 D.焚书坑儒
3.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推行的政策是 ( )
A.依法治国 B.以农为本
C.勤俭治国 D.以德化民
4.2021年12月14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汉文帝霸陵所在地这一重大考古发现。汉文帝开启了“文景之治”,从下面汉文帝时期发布的几条诏令中,可以看出他的治国理念是 ( )
◆二年九月,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
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
◆十二年三月,岁(每年)劝民种树
◆十三年六月,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
A.减轻农民徭役 B.重视农业生产
C.提倡勤俭治国 D.废除严刑峻法
5.汉文帝即位时,有人献千里马,他拒绝接受还下令说:“朕不受献也,其令四方毋求来献。”汉文帝这一做法,表明 ( )
A.注重农业生产,以农为本
B.减轻赋税和徭役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提倡勤俭反对奢侈
6.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初至武帝即位的近七十年间,由于国内政治安定,只要不遇水旱之灾,百姓总是家给人足,都国的仓廪堆满了粮食。太仓里的粮食由于陈陈相因,至腐烂而不可食,政府的库房有余财,京师的钱财有千百万,连串钱的绳子都朽断了。这描述的是( )
A.齐桓首霸 B.战国七雄
C.楚汉之争 D.文景之治
能力提升
7.“汉文帝以他的仁德修身、治民、理诸侯和安四境,造就了人民之福、国家社稷之福,同时他本人由此赢得了千古赞颂,所以也成就了自身之福。”这句话说明了 ( )
A.统治者的个人德行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B.汉文帝是古代成就最高的皇帝
C.汉文帝建立了汉朝
D.汉文帝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
8.(2022·安徽模拟)西汉文帝曾立下《薄葬诏》,提出“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使薄葬之风盛行一时;汉景帝阳陵中的陪葬品数量较少且形制简朴,不似秦朝陵墓中的那样气势恢宏。这体现了汉初 ( )
A.彻底摒弃秦朝的政治制度
B.诸侯王严重威胁中央
C.“休养生息”的治国理念
D.“光武中兴”的政治局面
9.在中国古代,皇帝的勤与惰、明与昏、仁与暴往往和国家的兴与亡有很大的关系。请结合下列有关秦汉时期的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史论话秦亡】
材料一 及至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以弱天下之民……
——贾谊《过秦论》
(1)你认为材料一中“废先王之道”是秦亡的原因吗 你认为秦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观点话治理】
材料二 汉初,一批有识之士经常对汉高祖提出忠告,有人曾说:“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
(2)请概括材料二的观点。基于这种认识,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统治政策
【政策兴汉室】
材料三 (汉文帝)曰:“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
材料四 (汉景帝)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令郡国务劝农桑。”
(3)材料三、四反映的相同思想是什么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文帝、景帝实践这一思想所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使汉朝出现了什么局面
【对比谈感悟】
(4)说一说秦亡汉兴给你的感悟与启示。